生活中,我們會發現一些奇怪的現象,原本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的孩子,這個階段一遇到問題就選擇逃避,弄的父母有些不知所措。父母想幫著解決,卻又無從下手。
我不行!」
「我不敢!」
「我不會!
很多小孩在出現一些問題後,自己通過直接放棄、或者逃避的方式去解決,就是因為焦點效應的影響。很多父母並不了解,所以會感覺莫名其妙。
之所以喜歡自我否定,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父母總是以完美主義的態度來要求他們,令他們被包圍在批評、指責之中。時間一長,他們自信心消失殆盡,做任何事情都在心底對自己說「我不行」、「別人不喜歡我」等,結果在心理上就越來越缺乏積極進取的源動力。
一、那麼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
1、「羅森塔爾效應」的含義
羅森塔爾效應,通俗的說,就是一種人際期望效應,是一種社會心理效應,本來是指老師對學生的心理期望,希望學生可以達到自己的期望值,從而對這些學生進行很多的鼓勵措施,讓學生最終達到期望。說白了,就是:對一個人的良好預言,就代表著這個人的良好未來。
2、「羅森塔爾效應」的產生過程
這個效應來源於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的一個實驗。
1968年的一天,羅森塔爾來到一個小學,說要進行一個實驗,他在小學裡面隨便選出了18名學生,讓學校老師著重對這些學生提高期望值,並且經常以讚揚、體諒、認同的方式給這些學生積極的心理引導,8個月後,這份名單上的18名學生,成績都有了巨大進步,他們不但自信心增強,並且求知慾也非常旺盛。後來,大家把這實驗的結果稱為「羅森塔爾效應」。
3、「羅森塔爾效應」的現實作用
其實,我們每個人做事情時,都會害怕失敗,這是很正常的心理,但如果旁人也跟著說:「你不行」「你肯定失敗」這種話的話,就更加不敢去嘗試了,如果有人說:「你一定可以」「我相信你」這些話,我們內心就會充滿力量,並願意為這個期待去努力,從而自信心越來越強,也會做成很多事情。這就是「羅森塔爾效應」在生活中的現實意義。
總之,如果經常運用「羅森塔爾效應」的話,人就會獲得更多自信,從而為將來的成功推波助瀾。那麼,如果把「羅森塔爾效應」運用到孩子身上,又會產生什麼效果呢?
二、「羅森塔爾效應」能給孩子哪些改變?
1、讓孩子變得積極自信,獲得成功
當孩子遭遇挫折時,幫他分析孩子遭遇挫折,用緩和的語氣同他一起分析這次經歷,下次就不會有同樣的錯誤。重新鼓起他的自信心,尤其重要。
這個時候,如果將「羅森塔爾效應」運用到孩子身上的話,就會讓孩子提高對自己的心理預期,冷靜下來思考自身的問題,從而看到美好前景,產生幹勁和動力,為美好前景努力奮鬥,取得成功。
2、讓孩子擁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
如果家長總是否定孩子,孩子肯定會變得沮喪,性格也會變得陰鬱,當一些不良情緒越積越多後,孩子的脾氣就會變得很暴躁。如果將「羅森塔爾效應」運用到孩子身上的話,就能及時地幫孩子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讓他充滿自信和陽光,一旦正面情緒越積越多,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溫和,從而產生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
3、會讓孩子成為一個感恩的人
人都是感性動物,絕大部分都受著情緒的支配,如果父母總是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百分之百肯定孩子的話,孩子也會對父母充滿了感激之情,覺得父母是自己的堅實後盾,自己的成功與父母的支持分不開,也願意親近和孝順父母。
既然「羅森塔爾效應」能給孩子帶來這麼多好處,那家長應該如何巧妙應用這種效應呢?
三、運用「羅森塔爾效應」,讓孩子自信滿滿
1、表達對孩子的期望,讓孩子肯定自己
比如孩子學輪滑時,可能因為怕摔而不敢去學,家長就應該表達出自己對他的鼓勵「我相信你,半個月你一定可以學會!」有了家長的鼓勵和期望,孩子自然就建立了自信,孩子將轉化成努力的方向,從而願意努力嘗試。
自信與自卑,一字之差,卻有著天壤之別,孩子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也是在父母的一念之間。所以,在這裡再次提醒我們的家長,一定要隨時隨地審視自我,確保自己用正確科學的教養方式,為孩子塑造最健康的成長環境!
2、不要去比較,要挖掘自己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現在很多家長很喜歡把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然後打擊自己的孩子,經常會聽到一些讓孩子難受傷心的話,「你這麼這麼笨,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你看看你隔壁的哥哥,每次考試都是滿分」,「花錢讓你上培訓班是為了你好,你能不能不要浪費,你看看你班上的同學學得多好」等等。
父母對孩子否定,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孩子對自己能力的認識,很容易引起孩子對自我否定的意識。
家長應該巧妙運用「羅森塔爾效應」,挖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讓孩子自己跟自己比較,明天跟今天比較,今天跟昨天比較,漸漸讓孩子樹立自信,為早日成為優秀的人而奮鬥。
3、用適當的語言表揚孩子,讓孩子擁有一顆進步的心
當孩子取得成功,非常開心時,家長不能說:「這有什麼值得驕傲的,比你厲害的人多了去了。」這樣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鼓勵孩子每一次努力和前進的價值:看到孩子成功的小步驟,當孩子克服障礙或者更接近目標時,就肯定的說:你真的很努力、你花了很多功夫!幫助孩子看到這個過程很有好處,而不是最後的結果
自信是一點一點培養出來的,失敗了不可怕,可以從中積累經驗,一次次的成功會讓你逐漸獲得自信。
總之,對待孩子,要經常給予積極的暗示,也就是我們說的「羅森塔爾效應」,在孩子取得成功的時候,要認可他,激勵他;在孩子失敗的時候,要鼓勵他,支持他。只有這樣,孩子才會變得更優秀,更成功!
既然父母都是第一次做父母的,那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問題,但是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認識不到和不解決,要知道,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自我學習的過程。
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我在小的時候總聽母親給我講故事,這也驅使我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
所以,我準備「沿襲」這個行為!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