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丨王晟宇、羅 趙
圖片丨張立權、李 智
援朝抗美弟兄多,烈士少雲事可歌,
高地名傳三九一,寇軍徒念阿彌陀,
戳穿紙虎功常在,縛住蒼龍志不磨,
陵園金星留紀念,英雄肝膽壯山河。
又是一年清明將至,因為疫情影響,今年的烈士陵園或許會比往年的清明更加寂靜,但這並不妨礙我們追思與銘記。在76集團軍「邱少雲部隊」,一場緬懷烈士邱少雲的網上雲祭奠,正在進行——
或
打開H5連結
今天,讓我們再次回望那個鐵鑄的英雄身影,看一看那支他曾經戰鬥過的部隊,既為緬懷,更為傳承。
那是1952年10月的抗美援朝戰場,邱少雲在執行潛伏任務時軍衣被美軍燃燒彈引起的大火點燃,為了不暴露目標,確保戰友安全和攻擊任務的完成,他放棄自救,咬緊牙關任憑烈火燒焦頭髮和皮肉,依舊巋然不動,堅持30多分鐘,直至壯烈犧牲!
▲邱少雲烈火焚身,巋然不動
邱少雲的英雄壯舉,不僅樹立了嚴守紀律的光輝典範,同時還教育了一代代官兵,在邱少雲生前所在部隊的官兵心中鑄就了「紀律重於生命」的精神豐碑。
60多年來,一代代官兵在軍營建功立業,一茬茬官兵成長為「活著的邱少雲」。不是他們身份特殊,而是「邱少雲精神」給了他們特殊的精神滋養。
▲邱少雲班班長為官兵講述邱少雲故事
每年新兵入伍、學員報到,第一課就是系統學習邱少雲的生平事跡,探尋英雄壯舉的精神源泉。每逢新老兵入伍離隊、執行重大任務出徵前,官兵都要重溫英雄故事、在英雄塑像前宣誓、表決心。
九連三班,是邱少雲生前所在班。進門顯眼位置是邱少雲的鋪位。每天臨睡前,三班戰士都要鋪開邱少雲的被子,第二天起床後再疊好。幾十年來,邱少雲仿佛還是三班的一名老兵,同大家一樣正常作息,監督大家時刻不忘對紀律的嚴格要求。
▲邱少雲班班長整理邱少雲床鋪
戰士們常說,學習邱少雲最根本的就是「聽黨話、跟黨走」,落實到行動上就是要信仰紀律,把紀律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2018年,邱少雲生前所在連參加陸軍「百連萬人」新條令比武,徒手立正課目比武前,個別戰士建議:「為了連隊成績考慮,挑選一部分精兵強將去迎考,將那幾個先天性O型、X型腿的戰士上報為病號。」連長李文年當著全連官兵嚴肅否定了這個建議:「作為邱少雲的傳人,貫徹新條令要堅決做到不搞變通、不落一人、不留死角,從點滴小事做起、從日常養成抓起!」最終,與9個連隊、800餘名官兵同臺競賽,九連突出重圍奪得賽區第一名。
▲2018年連隊官兵參加陸軍百連萬人新條令比武競賽取得西部賽區第一名的好成績。圖為戰場救護課目考核
和平時期,決不能把兵帶嬌氣了,軍人還得有血性。
2019年12月官兵們參加集團軍步兵特戰化比武,在接近零下二十攝氏度的刺骨寒風中,下士張孝軍右手突然被凍得劇痛,手僵得幾乎沒有了知覺。經軍醫診斷,張孝軍手指毛細血管快凍住了。此時考核還在繼續,按照比賽規則參賽隊員受傷可以由替補隊員接替比賽,剛剛上了救護車的張孝軍又強忍著手上的疼痛堅持要繼續參加比賽。
▲步兵特戰化比武
「這時換一名替補隊員,會扣除小隊總體成績50分,我還沒給這個小隊掙夠50分,如果這個時候我下去,我沒臉面對兄弟們,更對不起組織對我的培養,所以我當時就在想就算是這胳膊廢掉,我也要完成比武。」憑著超強的意念和對勝利的渴望,張孝軍毅然走下了救護車,回到比武的小隊中,開始了新的比武徵程。
▲2018年連隊官兵參加陸軍百連萬人新條令比武競賽取得西部賽區第一名的好成績。圖為官兵迎接凱旋官兵。王晟宇攝
新時代「少雲傳人」的血性從未淡化,始終用實際行動履行「紀律重於生命」的誓言,為榮譽而戰,為勝利而戰,血性虎氣瀰漫在營區的每一個角落,每一次訓練、比賽、任務之中,在每一名「少雲傳人」的身上,「血性之樹」永遠枝繁葉茂。
▲訓練尖子向邱少雲雕塑報告
傳承少雲精神,鍛造精兵勁旅。60多年來,一代代「少雲傳人」始終牢記英雄壯舉、高舉英雄旗幟、傳承英雄血脈,大力弘揚邱少雲精神,堅持以紀鑄魂、以紀強能、以紀塑形,在強軍興軍的偉大徵程中實現了全面過硬、長期過硬。
▲評選第一季度「學少雲標兵」
今年的清明,受疫情影響,官兵們不能在一起集體緬懷英烈。為讓紅色基因接續傳承,在清明節來臨之際,邱少雲部隊官兵通過網絡雲祭奠的方式,緬懷英烈,寄託哀思,傳承火種……
▲官兵參與網上「雲祭奠」活動
總監製:幹作餘
監 制:張 永
總編輯:孫利波
本期編輯:謝東萌付 裕
來 源:本號原創
刊 期:第 1018 期
投稿郵箱:西陸網盤 xlqjh
好文!必須要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