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幫助蒙古國保護瀕危「國熊」

2021-01-11 人民網

  4月18日,中國駐蒙古國大使館臨時代辦楊慶東和蒙古國自然環境與旅遊部副部長巴特巴雅爾分別代表中蒙兩國,正式籤署了中國政府援助蒙古國戈壁熊保護技術項目實施協議,標誌著該項目正式啟動。這是中國政府首個野生動物保護技術援外項目,旨在為保護蒙古國的「國熊」——戈壁熊及其生存環境提供技術援助與支持。

  根據中、蒙兩國政府2017年5月12日換文,中方將提供無償援助資金,在蒙古國巴彥洪格爾省開展為期3年的戈壁熊棲息地管理和技術援助項目,包括棲息地生態環境質量評價研究、棲息地食用植物種群動態研究、棲息地生物多樣性監測、戈壁熊種群數量研究、培訓保護區技術和管理人員、提供保護區專用設備、野外補食等一攬子援助內容。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負責執行實施該項目。

  戈壁熊被蒙古國視為「國熊」,深受蒙古國人民喜愛。它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沙漠、戈壁地區的熊類。由於棲息地環境惡化,在世界其它地區已經絕跡,目前僅少量存活於蒙古國。巴特巴雅爾表示,蒙古國於1953年制定法律禁止獵殺戈壁熊。蒙古國專家研究成果顯示,目前在蒙古國西部4.5萬平方公裡的戈壁地區僅生存著20餘只戈壁熊。

  有蒙古國媒體分析了戈壁熊數量一直沒有增加的原因:一是氣候變化使戈壁地區的降水量不斷下降。有統計數據表明,近幾年戈壁地區降水量約下降了20%,致使荒漠化和乾旱加劇,河流、湖泊乾涸,暴風雪和沙塵暴等災害性天氣增加。二是環境惡化使戈壁熊的食物種類不斷減少,這些因素使戈壁熊的生存環境極度惡化。三是人為偷獵戈壁熊的情況並未完全杜絕。加之戈壁熊生育周期長、產仔少、成活率低等自身特點,導致戈壁熊瀕臨滅絕。

  據蒙古國自然環境與旅遊部專家扎米揚夫介紹,為保護戈壁熊,蒙古國政府實施了一系列舉措。例如2013年以來,實施了以改善戈壁熊生存環境為目的的7項任務,包括利用深井水增加地面水供應,利用人工降雨增加降水量,加強專業人才培訓和宣傳等。為宣傳保護戈壁熊的理念,蒙古國央行於2017年發行了戈壁熊紀念銀幣,售價為30萬圖格裡克(約合人民幣790元)。但這些舉措並沒有使戈壁熊的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2013年10月,戈壁熊保護合作被列入中蒙兩國籤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國戰略夥伴關係中長期發展綱要》。2016年9月,中國林科院派專家組赴蒙實地考察援助蒙古國戈壁熊保護技術項目的可行性。2017年底,該項目由中國商務部正式立項。

  扎米揚夫認為,中國在大熊貓保護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蒙古國在保護戈壁熊方面可以學習中國的經驗。他完全相信這個計劃能夠順利實施,並取得很好的成效。

  巴特巴雅爾表示,蒙古國戈壁熊極度瀕危。應蒙方要求,中方及時伸出援手,向蒙方提供了幫助,蒙方對此深表感謝。蒙方將與中方全力配合,確保戈壁熊技術援助項目順利實施,為下一步恢復戈壁熊種群數量、改善保護區生態環境奠定良好基礎。

  (本報烏蘭巴託4月18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8年04月19日 22 版)

(責編:袁勃)

相關焦點

  • 中國的瀕危語言保存和保護
    因為瀕危語言研究的轉向是在傳統研究的基礎上產生的,所以在劃分中國瀕危語言保存和保護的歷史階段,應當把以瀕危語言作為對象的研究——儘管當時沒有「瀕危語言」名稱——納入瀕危語言保存和保護的歷史過程,並作為發展進程的前奏組成部分來敘述。
  • 保護極度瀕危動物
    中國大熊貓保護取得了很大成功,現在已經不是極危動物,而是瀕危動物。從中國到世界,有一些珍貴動物已經滅絕;還有野生滅絕,比如華南虎,野外生存已經不可能,也就是說無法挽救這個物種,最終只能滅絕;極危動物瀕臨滅絕危險,如果不最大力度保護,很有可能滅絕。
  • 額爾古納發現瀕危物種沙狐
    本報記者就額爾古納這次如何發現瀕危物種沙狐展開了採訪。近日,額爾古納市攝影家協會會員張淵在該市的黑山頭鎮草原上近距離拍攝到一組小沙狐的照片,照片中小沙狐憨態可掬,十分招人喜愛。12月2日下午,額爾古納市融媒體記者秦續偉、李豐勝、秦亞傑3位記者跟隨張淵來到小沙狐所在的草原上。
  • 蒙古國「不禁槍」,卻唯一禁這2件事,卻在中國隨處可見
    眾所周知,蒙古國跟我們中國是好朋友,在早期歷史,曾經有一段時間,蒙古國也屬於我們國家的疆域。因為兩國相鄰比教近,所以很多人都會過去蒙古國旅遊,蒙古國他們的文化獨特且保存完好,而且地理位置優越風景優美。前往蒙古國旅遊的中國遊客多了,有些旅遊禁忌還是需要注意一下,就像蒙古國「不禁槍」,卻唯一禁這2件事,在中國隨處可見。蒙古國國家內部沒有實行槍枝的管制,可合法擁有槍枝,是因為蒙古國是遊牧民族,槍枝對於遊牧民族打獵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
  • 脫離中國的蒙古國,接近一百年過去了,現如今蒙古國怎麼樣了?
    但是隨著現如今的發展之下,就會有著一些國家是自己慢慢的發展,得到一個非常強大的實力,所以古時候那些關係就會慢慢的消失,蒙古國曾經也是屬於我國的領土,而脫離中國的蒙古國,接近一百年過去了,現如今蒙古國怎麼樣了?
  • 「中國特有珍稀瀕危植物寶華玉蘭保護生物學研究」研討會在上海...
    寶華玉蘭已被列為國家I級保護植物,但有關該種保護生物學研究嚴重偏少。對此,上海植物園特舉行「中國特有珍稀瀕危植物寶華玉蘭保護生物學研究」研討會,邀請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BGCI)中國項目辦主任文香英女士和保護生物學領域資深專家華東師範大學陳小勇教授到會指導,以促進對寶華玉蘭保護生物學研究。會議由上海植物園副園長吳鴻主持,相關科研、科普人員參加了本次會議。
  • 柴文睿赴烏蘭巴託履新中國駐蒙古國大使
    原標題:柴文睿履新中國駐蒙古國大使新任中國駐蒙古國大使已經到任。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據中國駐蒙古國大使館官網消息:1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蒙古國第十七任特命全權大使柴文睿抵達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履新,蒙古國外交部禮賓局長巴雅爾呼前往機場迎接,對柴大使到任表示熱烈歡迎。
  • 駐蒙古國大使館:提醒在蒙中國公民加強疫情防護
    駐蒙古國使館提醒廣大在蒙中國公民務必加強疫情防護,切實保護自身健康安全。一、注意個人衛生,加強自身防護。勤洗手,勤通風,勤消毒,出門戴口罩。二、謹慎出行,避免交叉感染。自覺減少外出活動,儘量避免去空氣密閉、人員密集的地方,取消或延期不必要的外出、聚會、聚餐、慶典、旅行等活動。
  • 蒙古國還送過中國什麼動物?
    在新華社的《習近平同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會談》稿件中,有一個細節被網友抓住了。蒙方願在此前已經向中方提供捐款的基礎上,再向中方贈送3萬隻羊,以表達蒙古國人民的心意。全文如下:國家主席習近平27日在人民大會堂同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會談。習近平歡迎巴特圖勒嘎總統在蒙古國傳統佳節白月節假期後的第一天就來華訪問,並向蒙古國人民致以節日問候。
  • 「超級飛俠」飛到蒙古國 ——中國兒童動畫片《超級飛俠》在蒙古國開播
    「我是樂迪,每時每刻準時送達」,這是中國國產3D兒童動畫片《超級飛俠》裡的經典臺詞之一,深受廣大小朋友喜歡。如今,這群飛到全球各地為小朋友送包裹、解決難題的超級飛俠也飛到了蒙古國。9月4日,蒙古電視臺(Mongol TV)開始播出這部動畫片,每晚18點至18點30分連續播出兩集。
  • 震驚:中國十大瀕危野生動物!
    震驚:中國十大瀕危野生動物!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地球上存在著數以萬計的生命物種,然而伴隨著人類的活動,許多生物在消失,保護動物刻不容緩,需要每個人的努力,下面一起來看看中國十大瀕危野生動物!白鰭豚長江奇獸白鰭豚是中國特有的淡水鯨類,僅產於長江中下遊。在20世紀80年代由於種種原因,白鰭豚種群數量銳減,2002年估計已不足50頭,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白鰭豚自成一科,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也是世界上12種最瀕危的動物之一。2007年8月8日,《皇家協會生物信箋》期刊內發表報告,正式公布白鰭豚功能性滅絕。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放棄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業務對企業的影響...
    2020年11月26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和普華永道、廣藥集團聯合舉辦「藥者仁心」研討會,與醫藥、醫療等領域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共同探討醫藥行業參與野生動物保護的相關議題。研討會上,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和普華永道發布了《放棄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業務對企業的影響》報告。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放棄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業務對企業的影響》
    2020年11月26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和普華永道、廣藥集團聯合舉辦「藥者仁心」研討會,與醫藥、醫療等領域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共同探討醫藥行業參與野生動物保護的相關議題。研討會上,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和普華永道發布了《放棄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業務對企業的影響》報告。
  • 川普長子東窗事發:涉嫌獵殺蒙古瀕危國寶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6月10日報導,近日,美國政府監管組織的文件顯示,美國總統川普的長子小唐納·川普去年前往蒙古國狩獵,不僅花費納稅人7.5萬美元用於安保費用,更是殺害了蒙古國瀕危國寶——盤羊。此事曝光後,總統的這位大公子廣受批評。
  • 中國駐蒙古國大使柴文睿向蒙總統巴特圖勒嘎遞交國書
    人民網烏蘭巴託2月12日電(記者 霍文)2月12日,中國新任駐蒙古大使柴文睿在國家宮向蒙總統巴特圖勒嘎遞交國書。巴特圖勒嘎歡迎柴大使履新,請柴大使轉達他對習近平主席的問候。他表示,蒙中兩國是永遠的鄰居,蒙方高度重視發展對華關係。
  • 蒙古國的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
    可能蒙古和滿洲都有把信奉伊斯蘭教稱回回的習俗,所以蒙古國也曾把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分為回回。 但現在要細分,在蒙古國信奉伊斯蘭也分屬不同民族,其中有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古族人,被稱回回部,或算是回回在蒙古內部的狹義用法。在中國境內,也有一部分蒙古族人是信奉伊斯蘭教的,也被稱過蒙古回回。
  • 蒙古國駐華大使:3萬隻羊代表著我們的真心誠意
    今年2月底,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在中國抗疫鬥爭最吃勁時專程訪華,並宣布向中方贈送3萬隻羊。現任蒙古國駐華大使圖布辛·巴德爾勒,彼時就在總統隨行人員中,他也見證了10月蒙古國向中國捐贈羊交接儀式。「蒙古國有句話『得志時送駱駝,不如落魄時送根針』,3萬隻羊代表著蒙古國人民的真心誠意。」
  • 首屆鄱陽湖及流域瀕危動物保護學術研討會在南昌召開
    為推動江西省瀕危野生動物保護創新研究,滿足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需求。1月8日,由省科學院和省生態學會共同主辦的首屆「鄱陽湖及流域瀕危動物保護學術研討會」在我院順利召開。宋德雄表示,做好鄱陽湖流域瀕危動物的研究與保護工作,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也是我省在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過程中義不容辭的責任。希望通過與會的專家學者和相關主管部門負責人的集思廣益,高質量的真知灼見,為鄱陽湖流域瀕危動物保護髮出強有力的聲音,為新時代我省綠色創新發展、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點燃智慧火花,凝聚強大力量。
  • 新源縣放生一隻國家一級瀕危野生保護動物金雕
    1月7日,伊犁州森林分局新源縣林區森林派出所救助幷放生一隻國家一級瀕危野生保護動物金雕。  據了解,這隻野生禽類是1月2日由鐵新公路警務站民警巡邏時發現的,接到電話後,伊犁州森林分局新源縣林區森林派出所迅速趕到現場進行救治救助幷在第一時間與上級專業技術人員溝通,經辯認這隻野生禽類動物為國家一級瀕危野生保護動物金雕。經現場檢查身體其它部位沒有發現明顯的外傷和禽流感症狀,只是身體極為虛弱,隨後工作人員將其帶回所裡進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