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31日消息(記者於中濤)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2020年中國經濟經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各地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從穩崗位強技能,到救助扶持困難群眾;從減稅降費減企業負擔、到促消費保市場活力,一系列重磅舉措和強有力行動,溫暖人心,鼓足信心,護航中國經濟穩中求進。8月31日起中國之聲推出《權威訪談》欄目,專訪一些城市的主要負責同志,總結上半年發展經驗,謀劃下半年工作重點,回應社會熱點。2020-08-31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今年上半年,長春市主要經濟指標逆勢上揚,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2%,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下一步如何穩住勢頭,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城市經濟轉型。《權威訪談》31日播出對吉林省長春市委書記王凱的專訪。
今年上半年,長春市不斷創新招商引資方法途徑,雲籤約、雲洽談等方式收到良好效果。1—7月開復工5000萬元以上項目1140個,華為、浪潮等一批戰略投資者落戶長春,國際汽車城、國家區域創新中心、國際影都、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四大板塊」相繼謀劃實施。
受疫情影響,全球汽車市場持續不景氣,但一汽集團不但成為全國復工最早的汽車企業,還在今年實現產銷逆勢上揚,尤其是紅旗、解放等自主品牌進入發展快車道。如何做到「風景這邊獨好」?
長春市委書記王凱:我們主動與一汽對接,在幫助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支持一汽從湖北、寧波等地搶運了7萬套零部件,有效化解了零部件斷供風險。上半年全市汽車產銷實現逆勢增長,分別增長5.3%和6.4%,高於全國22和23個百分點。
既要龍頭企業頂天立地,也要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疫情衝擊下,如何讓中小企業扛得住、活下來,是長春市認真思考的重要課題。王凱介紹,年初以來,長春出臺了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22條」舉措,並組織機關幹部深入企業協助指導,截至7月末,長春市市場主體發展到100.5萬戶,增長12.5%,確保留住青山、贏得未來。
王凱:深入推進「萬人助萬企」,開展「服務企業周」系列活動,啟動「金融服務月」。幫助企業降低成本、通血脈,對相關費用能減則減、能緩則緩。
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針。長春市堅持穩住就業「主線」、兜住脫貧「底線」、守住糧食「紅線」,確保民生得到保障。
王凱:我們聚焦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和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對駐長42所高校實行「一對一」服務,做好農民工返崗「點對點」對接,開展重點企業24小時用工調度保障行動。在全國率先恢復人才市場線下招聘,城鎮新增就業4.5萬餘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5萬人次,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
今年上半年,長春市GDP增長1.2%,增速高於全國2.8個百分點。王凱認為,從總體看,工業、投資快速增長,服務業、社會消費品零售逐步回暖,先行指標積極向好,長春市經濟基本走出疫情困擾。
王凱:下一步,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擴大內需多向發力,堅持育新提舊多措並舉,堅持穩增長和防風險同步並重,加快形成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新格局,努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為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作出長春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