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花卉草叢冊》之二·櫻桃,41.5×26.5cm,紙本設色,20世紀40年代初,中央美院附中藏
一碗一架,與數十隻玲瓏剔透、味美形嬌的帶柄紅櫻桃。齊白石的這幅案臺清供,可謂物簡而意長。觀者,可以聯想到春花初謝、萬物生長的初夏時節,可以具體到「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的庭院一角,甚至聯想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風姿綽約的嘴饞女子……
白石老人深諳農事與節氣,以「紅花墨葉」式和書寫性用筆攝入生活物象,生活氣息濃烈又有文人風骨,故豔而不俗、雅俗共賞,而與冷逸的套路文人畫、色濃意俗的年畫拉開了距離。
齊白石 讀書出富貴紙本設色,立軸,1945年,中央美術學院藏
白石老人的畫不裝不作,通俗易懂。此畫繪牡丹一叢,卻不是今人畫爛了的「花開富貴」主題,而配置了蝴蝶裝線裝書一本。兩卷紅色圓筒不知是何物,結合書旁的一串鞭炮看,或許是金榜題名喜報或博士畢業證書,符合「讀書出富貴」的畫題寓意。此畫可謂文人情趣間雜民俗風味,給人一種戶口在京城的大藝術家畫湘潭老家風土人情的感覺。
齊白石沒上過學堂,發蒙習字皆隨外公周雨若。或許深知「人醜就要多讀書」道理,他後來拜師多位而且「不教一日閒過」,堪稱自學成才的苦學派,學問及成就秒殺不少博士博導。該畫上款署「鉅平小親家」,估計是畫贈某夫人娘家的小輩以資鼓勵。
任伯年名作 酸寒尉像紙本設色,立軸,164.2×77.6cm,1888年,浙江省博物館藏
吳昌碩 自寫小像圖軸紙本墨筆,105.0×56.0cm,1923年,安吉縣博物館
1883年,吳昌碩在滬結識任伯年。此後,任為其畫像多幅,最著名者當屬1889年吳昌碩任蘇州小吏時,任伯年來訪所作的《酸寒尉像》。畫上好友楊峴的題詩中,有「尉乎去年飢看天,今年又樹酸寒幟」句,意即去年的《飢看天》圖就以之為模特,今年又是「酸寒尉」形象,調侃這位45歲的清代官場小公務員也屬低端人口生計堪憂,玩笑的尺度頗大。但吳昌碩非但沒發怒反倒和詩認可,並有「生計仗筆硯,久久貧向隅」句。56歲時,吳昌碩曾有「一月安東令」經歷,但這位處座厭惡這個蘇北小縣的官場貪腐行徑,比如收賦稅時大鬥從農戶進卻小鬥入官倉以此撈外快,他選擇了憤而辭職。就吳昌碩的一生來看,常自感人生際遇不順,留下的哀怨詞句頗多,即便以西洋顏料結合墨色及金石味用筆的寫意花鳥博得藝壇大名,生計無憂而且弟子眾多,也樂觀不起來。
1923年初秋,時年80歲的吳昌碩以並不擅長的人物技法,「夢自寫小像,醒而圖之。」畫自己籠袖拱手坐於石上,形象已垂垂老矣。該畫純以水墨為之,石壁和松樹皆荒寒孤寂,右上行書題詩一首,首句為「道吾道處夢非夢,毫添頰上心手商。」說明他頗用心。畫中的他正在閉目冥想,似在回憶過往,甚至在懷念曾為自己多次畫像28年前就已仙逝的好友任伯年。
範美俊,美術理論家,美術評論家,中國美協會員,中國書協會員,四川大學錦城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國書畫史與藝術理論,兼及書畫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