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十大歷史名人
(一)梅妃江採萍(唐朝)
梅妃江採萍(710-756),閩地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別名江妃、江東妃、梅精,唐玄宗早期寵妃,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梅妃擅長詩賦、樂器、歌舞,著有《謝賜珍珠》《樓東賦》等,是一位才貌雙全的女子。
(二)黃滔 (五代十國)
黃滔(840~911),字文江,福建莆田城內前埭(今荔城區東裡巷)人,黃滔是晚唐著名詩人,《全唐詩》收錄其詩作一百多首。還曾輯唐代福建人詩作刊行《泉山秀句集》30卷。這是第一部閩人詩歌總集,對保護福建文化起了一定作用。他是莆田早期的文學家,人稱"閩中文章初祖"。
(三)柳永 (北宋)
柳永(987—1053),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 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是宋詞四大家之一,中國古代十大悲情才子之一。
(四)章惇(北宋)
章惇(1035—1105),字子厚,漢族,浦城(今屬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人。北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書法家、詩人。元佑八年(1093年),章惇拜相執政,嚴刑峻法。章惇,作為北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人物,他的一生的政治作為對北宋的政治格局的穩定有一定的作用。
(五)宋慈(宋朝)
宋慈(1186-1249),字惠父,建陽(今屬福建南平地區)人,我國古代傑出的法醫學家,被稱為「法醫學之父」,中國古代十大名醫之祖,著有《洗冤集錄》。西方普遍認為正是宋慈於公元1235年開創了「法醫鑑定學」,因此宋慈被尊為世界法醫學鼻祖。
(六)劉克莊 (宋朝)
劉克莊(1187-1269),福建莆田人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後村。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七)葉向高 (明朝)
葉向高(1559-1627),字進卿,號臺山,晚年自號福廬山人。明朝首輔大臣,福建福清人,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後,一人主持閣務達七年之久,人稱"獨相"。葉向高善於決斷大事,任首輔期間,為明神宗出謀劃策,調劑大臣之間的關係,更對維護太子正統、遏制魏忠賢的勢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八)洪承疇(明末清初)
洪承疇(1593-1665),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鎮良山村霞美)人。別名洪彥演、洪亨九,明末清初將領,曾任兵部尚書、太傅、少師等職位。是中國古代十大謀士之一,列入中國智商最高的十個人之中。
(九)鄭成功(明末清初)
鄭成功 (1624~1662),南安石井(今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鎮)人。1645年清軍攻入江南,鄭成功乃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後被清軍擊退,只能憑藉海戰優勢固守海島廈門、金門。1661年率軍橫渡臺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今臺灣臺南市境內)的駐軍,開啟鄭氏在臺灣的統治,並大力發展生產,是中國古代十大忠臣之一,是明末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
(十)林則徐 (清朝)
林則徐 (1785~1850),福建省侯官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是中國古代十大忠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