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一計害三賢,自殺後被魏兵剖腹取膽,悲劇英雄豈能被網友污衊

2020-12-15 歷史文齋

對三國時期歷史有所研究的朋友們,總會對三國後期的蜀國名將姜維產生同情,不管這個人是東吳黨,還是曹魏黨,又或者是季漢黨。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到為一個堅定的目標而努力奮鬥,但是姜維做到了,雖然最終他還是失敗了,但是努力後的失敗更容易使人產生同情,姜維的形象便在後世的文學作品中流傳了下來。

姜維本來是魏國的一個青年將領,後來被諸葛亮收在帳下,作為諸葛亮的繼承人。可是諸葛亮去世之後,姜維在蜀國的處境就不樂觀。他身邊還有費禕蔣琬等人和他一起輔佐朝政,因此他無法像諸葛亮那樣讓皇帝對自己「言聽計從」。再加上諸葛亮去世之後,後主劉禪為了能夠掌握朝廷政權,先是廢除了丞相府,再就是在朝中選拔大批大臣一起來輔佐政務,使得一言堂的情況再也沒有出現。就這樣,姜維陷入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雖然他是輔政大臣,但是他卻沒有參與到朝政的中心。可如果作為一名普通官員,他又受到了與普通官員身份不符的聲望和愛戴。

與此同時,朝中的蔣琬、費禕作為堅定的主和派把姜維排除在政治中心之外,讓姜維去涼州做刺史。姜維在做涼州刺史的時候,非常注重民族關係,與周圍的少數民族相處得非常融洽,很多部落首領都來投奔姜維。後來,涼州邊境有少數民族叛亂,姜維幾個月就平定了這場叛亂,使當時朝中和百姓都非常贊同姜維的人品和能力。姜維在擔任涼州刺史的時候非常重視當地政治、文化、經濟,在短短的幾年間,涼州從一個邊境貧困城市變成了一個非常富庶的大郡城。然而終究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姜維的所作所為還是沒有獲得蜀國朝廷的信任,姜維離蜀國政權的核心還有相當遠的距離。換言之,此時的姜維,還是那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狀態。

姜維與他的政治對手蔣琬、費禕的優勢就在於姜維太年輕,當蔣琬垂垂老矣,費禕被人刺殺,蜀國能夠重用的人只剩下了姜維。因此,就算姜維不想獲得蜀國的軍政大權,這大權也得成為他的囊中之物。因此姜維成功的當上了蜀國的大將軍。

姜維在當上蜀國大將軍之後,短短十年內竟然有了九次北伐,也就是著名的九伐中原。有人說,這是姜維的重大失誤,因為以蜀國的國力,無法支撐如此耗費巨大的軍事行動。也有人說,如果不進行北伐,蜀國國小民貧,只能滅亡的更加快速。歷史無法重來,這兩種方式孰是孰非已經說不清了。然而,我們能夠看到的是,姜維領導的多次北伐沒有引起百姓的反對,百姓們雖然面有菜色,然而都支持北伐。而且,姜維北伐沒有取得實質性勝利的根本原因就是費禕從中作梗,從來不給姜維充足的糧草和士兵,這一情況到了費禕遇刺之後才有所好轉。

姜維在蜀國後期殫精竭慮,苦苦支撐,然而生不逢時,再加上黃皓弄權,劉禪昏庸,姜維縱有天大的本事也無法挽回。面對鍾會大軍的壓力,姜維退兵劍閣,與鍾會對峙。可是鍾會的副將鄧艾也是一員不世出的奇才,鄧艾率軍偷渡陰平,直接攻破了綿竹,結果蜀國直接投降。

消息傳到劍閣,姜維和手下的將軍們都震驚了,為了維持蜀漢的江山,也為了劉禪的榮譽,姜維只得詐降,這也引出了後來「一計害三賢」的典故。魏國的鐘會是一個極具野心的人,因為野心膨脹,引起了司馬昭的猜忌。為了避禍,鍾會帶領大軍攻打蜀國,和副將鄧艾關係也是非常不和睦。姜維正是利用了這一點,他假意投靠鍾會,並勸鍾會囚禁鄧艾,最終使得鍾會下定決心謀反。當然,事情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鍾會被殺,姜維自盡。姜維也成了歷史上的悲劇人物,他假投降的事跡也成了後世津津樂道的話題。

總體來說,姜維是蜀漢政權後期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人才,然後劉禪並沒有重用姜維,反而不斷拖後腿,這也許是每個英雄人物的宿命。不過,唯有如此,方能顯出他們的驚才絕豔,才能顯出他們高超的道德品質。

相關焦點

  • 姜維已經自殺身亡,為何還遭魏兵剖腹取膽?
    在古代殺人鞭屍的事並不少,被鞭屍者往往都是作惡多端,那麼姜維到底做了什麼會導致魏兵對他如此憤怒呢?在三國中降將比原來混的更好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張遼、太史慈等,鮮為人知的是蜀漢名將姜維其實也是一名降將。早年經歷姜維字伯約,其家族世代居住在天水郡的冀縣當中,天水郡隸屬於曹魏的掌控範圍內,而姜維的父親便是天水功曹。
  • 諸葛亮的衣缽傳人姜維,為何死後被人剖開腹部取其膽呢
    導讀:諸葛亮的衣缽傳人姜維,為何死後被人剖開腹部取其膽呢? 文/以史論今 孔明死在五丈原,臨死前,把兵書戰策、排兵布陣的方法都交給了姜維。說姜維繼承了孔明的衣缽這話沒毛病。
  • 他是中國第一「姜維」,為事業放棄抗癌,去世前5小時還在拍戲
    後有沒有來者我不敢確定,但樊志起的姜維,絕對稱得上前無古人,因他相貌俊朗,又被稱之為「最帥姜維」。 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姜維之死」,便是他了解了人物內心後親自設計的。 他也因姜維一角,火遍全國。
  • 我們該如何評價蜀國後期名將姜維?
    姜維死時,是被剖腹分屍,棄於荒野,並且不許別人掩葬。有一姜維的部下是其老鄉,偷了部分衣物(據姜維家鄉人說還有兩個斷臂),回到甘肅甘谷縣,在一個山中埋葬。沒有碑文,從山下有人居住的地方去姜維衣冠冢,大概需要步行至少半小時。一代英雄,竟然落得如此境地,悲哉哀哉,但是,不管是對於對自身理想的堅持,還是出於以順為孝的考量,亦或是對諸葛知遇之恩的報答,甚至對蜀漢基業的責任感,都是我們所缺少或者不足的東西。而我能為他做的,只有在衣冠冢邊上摘幾朵不知名的小花插在冢前。
  • 姜維死後背負罵名,83年後有人發現一封信,真相終於水落石出
    姜維是繼承了諸葛亮遺志的一個蜀漢大將,但是大家對諸葛亮的評價一直都非常不錯,然而姜維雖然9次北伐為蜀漢盡心盡力,但是還是有很多人認為姜維不配。因為諸葛亮是事必躬親讓人折服,但姜維卻最後投降了魏國,這是他洗不乾淨的一個汙點。
  • 日本武士剖腹全程曝光:與螢屏上完全不同,其實還有很多輔助措施
    「剖腹」是日本一種很獨特的自盡方式,相信看過《愛情公寓》的小夥伴對「剖腹」並不陌生,因為劇中關谷最常說的臺詞之一就是「信不信我分分鐘切腹自盡!」在日本,「剖腹者」又被稱為「切腹人」,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這種方法自殺的,因為在日本文化裡,剖腹自儘是死者的一種榮譽,最開始只有武士才能使用。
  • 鐵籠山之戰:姜維司馬昭雖未分勝負,卻讓三國走向統一的快車道!
    喜歡《三國演義》的人,最喜歡的還是三國鼎立、群雄逐鹿的時期,相比而言後《三國》時期,似乎少了精彩和經典。而前《三國演義》和後《三國演義》的分水嶺,就是鐵籠山之戰,也是直接導致加快了三國統一步伐的最後一戰。 諸葛亮死後,將蜀漢軍事大權託付於姜維,是為蜀漢大將軍。
  • 三國1089:姜維得到諸葛亮的真傳,與鄧艾鬥陣,差點要了他的命
    姜維臨變不亂,擊退了魏兵,王含、蔣斌也收集了敗兵,前來請罪。姜維道:「這不是你們的過失,是我不明地理,中了鄧艾的詭計。」撥了軍馬,讓他們再去立營。第二天,姜維帶兵來到祁山前面,按照孔明的傳授,布下了一個八卦陣;鄧艾見了,照樣也擺出一個八卦陣來。姜維問他能不能變化。
  • 劍門關,有諸葛亮當年指點,也有姜維退魏故事傳
    來廣元到劍閣,這一站是在行程裡比較重的,也有著一種期盼,畢竟是劍門蜀道,排在前面的劍門關的集中體現嘛,但說實話,來到景區向景區走時,並沒有太多感覺,一種「隨風潛入夜」的平詳,可以看到路邊的古時木製的閘門,像放哨用的眺望塔,還有掛著帶有「漢」字的古時的旗子。路過的一處石牆的壁上刻有古代人的一些畫像,應該述說著一個故事,或一段歷史。
  • 三國演義裡姜維錯用一人致使蜀國陷入亡國危機歷史上的真相又如何
    在《三國演義》裡諸葛亮死後姜維繼承了諸葛亮的遺志擔起了興復漢室的重任。我們知道蜀國是個人才匱乏的國家,在姜維主持北伐期間蜀國幾乎沒有拿的出手的大將。後來姜維駐兵漢中選出了兩員川將,這兩人分別是傅僉和蔣舒,兩人多次隨姜維北伐屢立戰功後來傅僉和蔣舒被姜維安排駐守在了漢中要地陽平關。
  • 實施重慶大轟炸的那個日本軍官,為啥剖腹自殺?遺言中說明了一切
    他升任至海軍軍令部航空本部教育部部長,海軍大佐,獲悉從日本和朝鮮起飛的轟炸機被中國空軍擊落的消息後,他親自乘坐中型轟炸機渡海轟炸中國本土,遺憾的是,他的座機這次沒有被炸掉。 偷襲珍珠港時,有人就建議用自殺式襲擊,精確制導,擊沉敵軍航母或軍艦,當時大西不同意,認為是歪理邪說。 現在,到了1944年美軍反攻時,他感覺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已經到了窮途末路,只有靠奇襲才能一掃暗淡的前途,遂主動提出了這一歪理邪說——啟用自殺式襲擊的「神風特攻隊」。
  • 22歲日本摔角女星自殺身亡,又是一場網絡暴力的悲劇
    22歲的摔角女星自殺身亡。這背後,又是一場網絡暴力的悲劇5月23日凌晨,日本女摔角手木村花自殺身亡,震驚各界。
  • 諸葛亮為什麼要重點培養姜維?原因是什麼?
    其次,姜維還十分擅長軍事作戰。他是蜀漢爭奪涼州的重要助力,因此才能夠降蜀後,二十七歲的年紀就封了侯,還得到了諸葛丞相的著重栽培。姜維的有智有謀正是與其他將領區別的地方。在軍事謀略方面,諸葛亮可謂是鮮有失足的,在一出祁山時,更是順風順水。
  • 姜維寫給劉禪的這封信,在他去世幾十年後被發現,大家誤會姜維了
    本書主要描述了三國動亂中許多英雄的出現。他們為爭奪江山而戰,他們為實現人生目標而奮鬥。所謂人類創造了我們的歷史,我國歷史上創造了許多偉大的人民。當時,舊王室統治存在諸多問題,各種矛盾逐漸顯現。各地官員也開始起兵造反。他們還想在這個混亂的時代建立自己的成就。三國時期不僅有一些武術將軍,還有一些才華橫溢的戰略軍師。我們最熟悉諸葛孔明和周瑜,他們倆都很有才華,在鬥爭中很難區分他們。
  • 漢末三國,季漢最後的悲壯名將——姜維
    自從蜀漢四英相繼離世之後,五十二歲的姜維接手了一個,連諸葛武侯都無法逆轉的爛攤子,蜀漢後主貪圖享樂,不理朝政,朝內派系鬥爭不斷,宦官專權,國力日益衰弱。為恢復漢室、報答武侯知遇之恩,姜維踏上了最為悲壯的國士之路。
  • 諸暨三賢研究會成立!重磅紀錄片央視開播!
    諸暨三賢研究會成立!重磅紀錄片央視開播!《諸暨三賢》文化紀錄片開播儀式在市博物館舉行。據了解,新成立的諸暨市諸暨三賢研究會現有會員71名。由許紹滿任會長,袁偉玲、徐建勇等任副會長,錢鴻波任秘書長,蔣海豐、傅繼良副秘書長。
  • 《三國志》竭力貶低姜維,難道諸葛亮看錯了人?
    《三國志》將姜維與蔣琬、費禕合為一傳,對於前二人尚多有褒獎之詞,如說蔣琬「整有威重」,說費禕「寬濟而博愛」,唯獨評論姜維幾乎無一句好話。 蜀漢景耀五年(262年),姜維奏請後主劉禪要將黃皓處死,但劉禪不同意,對姜維說黃皓只不過是個小人物,不必太在意。劉禪還讓黃皓去向姜維謝罪,當然這只是裝裝樣子罷了。
  • 名著導讀之《三國演義》(一):1-120回內容梗概,收藏閱讀吧~
    黃忠在法正幫助下,先奪得定軍山西一山頭,以逸待勞,殺了夏侯淵,奪了定軍山。黃忠燒操糧草,被圍,趙雲救出,據漢水打敗操追兵。玄德,孔明贊子龍一身都是膽。操命徐晃從斜谷小路取漢水,王平往助。●第七十二回  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徐晃不聽王平意見,被黃忠,趙雲打敗,王平降玄德。
  • 姜維的能力到底如何?是諸葛亮高估了還是《三國志》貶低了?
    然而《三國志》對姜維的評價頗低,認為:「姜維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老子有云:『治大國者猶烹小鮮』況於區區蕞爾,而可屢擾乎哉。」《三國志》將姜維與蔣琬、費禕合為一傳,對於前二人尚多有褒獎之詞,如說蔣琬「整有威重」,說費禕「寬濟而博愛」,唯獨評論姜維幾乎無一句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