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紫宸 根據工信部於3月11日發布的2019年鋼鐵行業運行情況,2019年全國粗鋼產量創下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生鐵、粗鋼和鋼材產量分別為8.09億噸、9.96億噸和12.05億噸,同比分別增長5.3%、8.3%和9.8%。對此,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表示,2019年鋼鐵行業市場需求較好,基建、房地產等下遊行業運行穩定,國內粗鋼表觀消費量約9.4億噸,同比增長8%。
今年1月份,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總結2019年鋼市行情時認為,該年鋼鐵行業市場需求較好,主要得益於基建、房地產等下遊行業的穩定運行,但各行業發展情況並不相同,其中基建行業投資保持低速平穩增長,房地產投資、新開工保持較高速度增長,機械行業平穩運行,汽車行業持續低迷,造船行業三大指標兩降一升,家電行業保持增長趨勢,貨櫃行業陷入低迷。
進出口在該年則出現了雙雙下降。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2019年1-12月,我國累計出口鋼材6429.3萬噸,同比下降7.3%;累計出口金額537.6億美元,同比降低11.3%。累計進口鋼材1230.4萬噸,同比下降6.5%;累計進口金額141.1億美元,同比降低14.1%。
由於鋼鐵產量增幅加快,鋼材價格呈窄幅波動下行走勢,同時,受鐵礦石等原燃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鋼鐵企業經濟效益大幅回落。2019年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員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27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實現利潤1889.94億元,同比下降30.9%;累計銷售利潤率4.43%,同比下降2.63%。
2019年全年,中國鋼材價格指數均值為107.98點,同比下降6.77點,降幅為5.9%,而作為主要原材料的鐵礦石,全年平均價格為94.8美元/噸,同比增加34.3%。
儘管2019年的鋼鐵產量創下了歷史新高,而進入2020年,疫情給包括鋼鐵在內的生產性行業帶來了程度不等的打擊,但業內人士在3月12日向經濟觀察網分析認為,據此未必就能肯定,產量的記錄會定格在2019年。
事實上,根據目前已經出爐的月度生產數據,2020年1-2月粗鋼累計產量同比去年僅減少約13%。來自Mysteel的分析人士預計,待一季度結束,季度產量可能僅同比下降5%左右的水平。
「疫情對一季度疫情的衝擊也就這麼大。如果疫情較快結束,預計到了二、三、四季度需求恢復,鋼廠產量很快會上來,今年的鋼產量,完全有可能和去年持平,或者再增加一點。」上述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