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寄生蟲病防治所的蚊蟲專家董學書自稱「和蚊子打了一輩子的交道」。這位85歲的老人儘管已經退休二十餘年,但仍堅守在研究蚊蟲的一線。近日,董學書30年如一日畫蚊子的消息引發不少網友關注。在董學書的筆下,蚊子的毛孔都能夠清晰可見。董學書對北京青年報記者稱,畫圖是研究蚊蟲形態非常重要的環節,而因為生物圖不能有差錯,所以在畫的過程中一定要仔細謹慎。
從1957年起,董學書便開始從事蚊蟲研究工作,工作中,董學書經常需要畫蚊子,而更為專門從事畫蚊子圖的工作,要從80年代開始。「凡是搞蚊蟲形態分類研究的,都需要圖畫。因為鑑別蚊子不能只用文字去描述,必須要有圖,可以直接的看到,才知道它有些什麼特點。」
此外,董學書說,雖然也有蚊蟲照片,但照片本身只是一個平面。蚊子畫圖可以將幾個層面的圖同時體現在一個平面上。「所以不管任何人,包括國內、國外,只要研究蚊蟲都要畫圖。在國內以前也有人出過專業方面的書,蚊子圖畫一直都有,當然也會有一些質量上的差別。」
董學書對北青報記者說,畫蚊子並不是藝術畫,而是生物圖,生物圖是不能有差錯的。「比如說畫蚊子,哪個地方畫錯了就會誤導別人。畫的過程中必須細緻,那就是謹慎又謹慎,一定不能有差錯。」
除了畫蚊子以外,董學書也要從事蚊媒傳染病防治工作以及人才培養工作。「只有我們了解蚊子的生態習性,才能夠防止它、消除它,這些都是我們長期研究的內容。」
對話 「我一輩子都在和蚊蟲打交道」
5月9日,北青報記者聯繫到了堅持畫蚊子的董學書,他講述了畫蚊子的過程、難處以及生物圖的作用。
北青報:在畫蚊子之前一般會做哪些準備工作?
董學書:首先是要到野外採集標本,可能要到很遠,一般人到不了的地方。任何有蚊蟲的地方,都要去採集標本。標本採回來以後,要進行標本製作,然後製成片子,要畫圖就按照這個片子畫。標本的製作過程非常重要,製作得好就完全可以代表要畫的蚊子的特點,所以標本製作是畫蚊子之前非常重要的一個工作。
北青報:在畫蚊子的過程中有哪些比較困難的地方?
董學書:蚊蟲有卵、蛹、幼蟲,還有成蚊,在鑑別蚊子的過程當中,要將它們的這些特點顯示出來才能鑑別。所以在畫圖過程當中,這些部分都要畫。其中比較重要的,而且比較困難的就是雄文的尾器。這個是蚊蟲鑑別的最重要的部分,因為它很細微,畫錯就不行了,因為這個是確定蚊子屬什麼種最重要的部分,最難畫的是這個。其他還有重要的內部構造,比如蚊子的咽部有牙齒,牙齒我們要給它畫出來,大小差不多就一個紅細胞那麼大,但是我們還是要把它畫出來,這個就很困難。
北青報:畫一隻蚊子的圖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董學書:畫圖不是畫一次就可以的,要是出點差錯那就不行了,需要重來,一直達到標準。從幼蟲到成蚊,大概要半個月到20天左右這個時間才能完成。畫一隻蚊子大概是大大小小十七八套圖,比如一個卵,就有正面的、側面的,它的頭部、胸部和腹部都要有圖的。
北青報:畫蚊子重要的意義在於哪些方面?
董學書:在於研究蚊蟲的形態方面,因為蚊蟲有很多,大家研究的主要是跟疾病有關的。研究蚊子的時候,因為很多蚊子都很相似,只從外部看不出來,有些需要用DNA才能裁定。如果是從形態來看,它是什麼蚊子的話,就需要參考從幼蟲到成蟲不同時期的形態,才能比較完整地分出來。
北青報:除了畫蚊子以外,你還從事哪些其他工作?
董學書:我主要的工作就是研究蚊蟲。我們雲南省到現在為止,蚊蟲都有300多種,我們需要研究傳染瘧疾的是哪個種,傳染登革熱的是哪個種。目前我們國家已經基本消除瘧疾,近年來也要防治登革熱。可以說,我的這一生當中,都是跟這些傳染疾病的蚊子打交道的。另外就是還要培養專業的人才,包括國外東南亞的寮國、柬埔寨等國家,研究蚊蟲傳染疾病的人也會到我們這裡來。還有就是一些現場的研究,蚊蟲帶著一些生態習性,只有了解它的生態習性,才能夠防止它、消除它,都是我們長期研究的東西,可以說我是一輩子都在和蚊蟲打交道。
(北青報記者 郭琳琳)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Qnews
【版權聲明】本作品著作權歸北京青年報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