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考慮頒布新規:禁止教師與學生發展戀愛關係及發生性接觸

2020-12-22 北晚新視覺網

據英國《每日郵報》20日報導,牛津大學正考慮頒布新規:禁止教師與學生發展戀愛關係以及發生性接觸。牛津大學或將成為繼倫敦大學學院後,英國第二個明令禁止「師生戀」的頂級高校。

報導稱,該校當前的政策只是「強烈建議」不要發展「師生戀」,但並未明令禁止或施以處罰。一些人擔心若學校默許師生之間存在親密關係,女性會有被騷擾的風險,還有人擔心學生會出於成績考慮,陷入「被騷擾卻不敢舉報」的窘境。新規將針對所有授課教師或學生導師,若違反禁令,輕者會被正式警告,重者將被解僱。

近日,牛津大學聖休學院已投票禁止該學院教師與所教學生發展親密關係,該校的伍斯特學院也效仿聖休學院對這一規定進行投票。《星期日泰晤士報》稱,牛津大學教育委員會將在新年前決定是否在全校範圍內推行這一禁令。據報導,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等美國常春藤高校已頒布「師生戀」禁令,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今年早些時候也頒布相關禁令。

網友評論

延伸閱讀

師生戀是雷區

對於師生戀,世界許多國家高校都有明確界定,甚至三令五申。美國和加拿大嚴禁教師與學生有浪漫關係,否則會被解僱;師生戀在日本是不可觸碰的雷區,否則當事老師身敗名裂;在德國,師生戀是違紀行為;英國的師生戀不斷,校方敦促教師一方必須進行申報……可見,世界各國高校都對師生戀有嚴格限制,一旦當事人違反規定,後果嚴重。

美國

嚴禁教師「招惹」學生

在美國,有兩件事可以毀掉一個人的學術生涯:抄襲和性騷擾。例如,學生進入老師辦公室,老師肯定是把門打開,就是為了防止性騷擾的指控。而師生戀也包含在性騷擾的範圍內,哪怕雙方是你情我願,也會涉及成績的公平性,所以師生戀是嚴格禁止的。對此,美國大學的教職工手冊裡有這樣一條規定,這項規定經過了近三十年的發展才明確下來:嚴禁教師去「招惹」學生。

20世紀80年代前,美國大學對師生戀沒有任何明確規定,教師守則裡也沒有限制。1983年,哈佛大學文理學院教務長給學校寫了一封公開信,提出師生之間的浪漫關係是錯誤的,這封信引起了美國教育界、女權主義組織和司法界的熱烈討論。

1984年,哈佛大學率先頒布了禁止教授及其直接授課或指導的學生之間有浪漫關係的規則,這是美國高校頒布的第一個師生戀規則。當時,德澤爾與維納這兩位學者對此寫道:「學生和老師之間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關係,只要他的職位給他權力,他就凌駕於她之上。」

1986年,愛荷華大學頒布了更多規則,包括教授不允許與選自己的課或自己指導的學生有戀愛關係。換言之,如果學生不選該教授的課,也不是該教授指導的學生,師生戀也是可以的。愛荷華大學對師生戀的管理模式成為美國大學20世紀八九十年代相關校規的主要模式。

2001年,維吉尼亞州一位高校講師在雜誌上發表了自己與已婚學生的戀愛故事,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對該教師性騷擾的指控導致了美國高校決定禁止師生戀,這是美國高校第一次規定,沒有直接指導關係的老師和學生也不能談戀愛。規定甫一出臺,美國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紛紛採用。

這項規定緣起於美國女權主義理論,女權主義理論強調關注任何不平等的關係中權力的作用,因此禁止大學師生戀的根本原因在於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不平等:老師有打分、推薦的權力,他可能會利用此來對學生進行脅迫,而作為學生有時不得不屈從,所以禁止師生戀的本質是防止權力被濫用。

對於這樣的規定,美國加州教師協會很贊同,認為禁止師生戀是為了防止師生戀結束後,學生出於報複目的狀告老師性騷擾。協會曾統計,從1992年到1998年,加州高校共發生34起因師生戀結束後偽報老師性騷擾的案例。

按照美國法律規定,僱員被指性騷擾後,僱主也要承擔相關責任,所以,為了學校、老師、學生三方的利益,高校便禁止師生戀。

鑑於同樣的道理,美國很多大型公司要求僱員之間不能談戀愛,尤其是上下級關係的僱員,一旦產生戀愛關係,其中一位必須離職;醫生和病人、律師和客戶之間也不能談戀愛,被發現後,醫生和律師會被吊銷執照,主要是為了避免因權力不平等可能帶來的脅迫。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庫切在代表作中寫過一個故事,講的是一位教師因為孤獨和女學生產生了戀情,他還利用自己的權力為這個女生考試作弊,這件事被發現後,學校開除了他,弄得他身敗名裂。故事亦如現實,美國高校一旦發現師生戀,學校懲罰的是老師,因為老師在體制上比學生有權力,老師會被解僱。

美國前任總統歐巴馬也曾陷入師生戀風波。2008年,美國媒體爆出歐巴馬夫妻是師生戀,原來歐巴馬夫妻在律師事務所認識,歐巴馬是實習生,他的妻子是律師兼指導老師。不過,事情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師生戀具體規則還沒有出臺,所以指責並沒有影響歐巴馬參加美國大選。

隨著美國對師生戀嚴格的限制,一直有人持反對態度,認為禁止師生戀違反憲法精神。女權主義學者、威斯康星大學教授蓋普在《被指控性騷擾的女權主義者》中寫道:「師生戀可以激發雙方的智識和激情,有利於生活和學業、工作。」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阿姆森認為,大學禁止師生戀違反美國憲法和個人自由的基本原則,禁止師生戀的校規把雙方都看成是不能負責任的未成年人,是對教授和學生智力的貶低。如今,美國社會各界對於大學禁止師生戀的利弊依然在熱烈討論中。

德國

師生戀是違紀行為

德國並沒有專門的法律對大學師生戀作出規定,但80%的德國高校都是公立大學,其教授和講師都屬於公務員,一旦與學生發生感情,便屬於違紀行為,因為這會影響學生的學業和教師的工作表現,同時違背「利益迴避原則」,即教師利用權力給自己的學生戀人帶來學業上的好處。

「在師生關係裡,老師必須知道邊界在何處。」德國波恩大學教育學教授拉頓廷說。他專門負責培訓有志成為老師的學生,他的課程會有針對師生關係的內容,包括不給學生留手機號碼、不給學生發個人郵件或簡訊等。拉頓廷教授說:「教師有責任用專業的眼光看待學生,始終把學生當成教育對象,而不是約會對象。當學生流露情感時,教師要懂得如何理性應對。」

事實上,在德國大學校園裡,有一些師生戀成功的案例。有的學生和院系的助教約會,兩人年齡相仿,對方又能在課業上幫助自己。當他們的戀情曝光後,只要戀愛雙方沒有發生糾紛,也很少有學校會主動幹預,用公務員規範或其他行政手段懲罰當事教師。總體而言,大學的師生戀是個別現象,大部分當事人不願意曝光,戀情處於秘密狀態。

德國知名度最高的師生戀例子是總理默克爾和她的丈夫,柏林洪堡大學教授紹爾。1978年,從物理系畢業的默克爾進入國家科學院工作,同時攻讀博士學位。1984年,默克爾30歲,認識了35歲的化學家紹爾,紹爾也在科學院任職。1986年,默克爾在博士論文的致謝部分,感謝了紹爾對論文底稿進行審閱。紹爾並沒有直接給默克爾授課,但在專業上,對默克爾幫助良多。德國媒體認為,從這個角度講,兩人算得上是師生關係。

英國

師生戀須申報

2001年,英國多所大學明確規定,老師如果與學生相戀,必須向校方匯報,以免被媒體爆出徇私舞弊或性騷擾的醜聞。在師生戀屢禁不止的情況下,高校頒布此項措施,要求與學生戀愛的老師必須向院系主任進行報告,校方會避免由該老師批閱學生戀人的作業。

如今在英國高校,師生緋聞會被老師們看作是很不職業的一件事。約克大學金融學院的一位教授透露:「我們避免讓自己的私人生活和學生有交集,手機、私人郵箱等不會公布,下班後,我們也不回郵件。」不過,這是對待本科生和研究生,這位教授表示,他見過許多博士生和導師最終步入婚姻殿堂,學校也並沒反對。

日本

不能觸碰的雷區

儘管日本動漫和影視裡有大量關於師生戀主題的作品,但實際上師生戀在日本社會絕對不被認可。

日本社會非常重視名譽和信用,大學教授收入多、社會地位高、面對的社會監督更嚴格,一旦被發現學術不端或身陷醜聞,當事人在日本教育系統裡的職業生涯也面臨被終結的命運,學生更是不敢犧牲自己的名譽與老師發生親密關係。因此,師生戀在日本被認為是不能觸碰的雷區。

日本公眾面對師生戀時,也呈一邊倒的牴觸態度。日本NHK電視臺曾採訪過不同職業的人,並總結道:「師生關係從本質上講是不平等的,老師能緊緊抓住學生的要害,無論是威逼還是霸凌,或者利誘,都讓師生戀顯得非常功利。」NHK電視臺還採訪了許多大學老師,老師們紛紛表示:「每天工作10個小時以上,還擔心學生因為對課堂質量不滿意而投訴,外加繁重的科研負擔,連相親都沒有時間,至於師生戀那麼不道德的事情,我們要杜絕。」

由於日本教育界的改革創新,大學教師這一職業也不再是鐵飯碗,不僅上崗競爭激烈,還面臨重重考核,一旦失利,就會被調離崗位,甚至失業,這都會導致退休金的下跌。所以,如今的日本大學教師都在為了科研成果和教學質量而努力,甚少有時間去與學生發展其他關係。

雖然師生戀在日本被視為禁忌,但是也有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醜聞被曝光出來。1993年,日本大學校園出現首例性侵案件,案件主人公是著名政治學者矢野暢。矢野暢1971年獲得京都大學博士學位,先後任京都大學副教授、教授、東南亞文化中心所長,他經常參加電視節目,並出版多本著作,是有名的「明星教授」,還曾被提名為諾貝爾獎候選人。

1993年1月,矢野暢錄用了一位助理。第二次面試,他特意安排在了酒店的包間,並表示「太累了」。見助理沒有反應,矢野暢大怒:「你怎麼什麼都不說?這時你要說『教授,一起喝酒』或者『教授,我陪你睡覺』,這是你的責任!」助理很害怕,拒絕了這個職位,矢野暢更是憤怒:「你竟然看不起有名的矢野暢?這是我必須享受到的!」2月25日,沒被錄用的助理向京都大學提出抗議,當時,矢野暢剛獲得日本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的資金支持,四年研究費達到五億日元,他簡單地向這位沒被錄用的助理道歉,算是了結此事。

然而,4月到6月,矢野暢的七位學生助理和助教因為受到性騷擾而辭職。助理和助教們聯名向文部省投訴,要求徹查矢野暢性騷擾事件,信件中說:「這不是矢野所長的個人事情,這關係到京都大學東南研究所是否有見識、良心和道義責任。」但是,她們的聯名上書被拒絕,理由是「大學不是警察,即使有被害者,如果他本人否認,我們也沒有辦法,所以不能調查。」

7月15日,在各方壓力下,矢野暢辭去了所長的職務,只擔任京都大學教授。女職員們繼續上訴,要求徹查,京都大學先後召開了兩次職員會議,教授們說:「這種情況很多,難道都要整治?性騷擾不過是語言上的,強姦才是問題。」

12月,矢野暢曾經的一位助教通過媒體曝光,稱自己曾經是矢野暢在其他大學教書時的學生,因為讀了矢野暢的專著而對其深感敬佩,後來被矢野暢引誘至酒店實施性侵。她告訴媒體,矢野暢對她說:「性行為是人與人之間的對等關係,我與你保持性關係,正是我們攜手開展研究情誼的證明。」在隨後的六年裡,矢野暢一直強迫她當他的情人。

12月上旬,矢野暢作為被提名者,赴瑞典參加諾貝爾授獎會,女職員們向京都律師人權擁護委員會控訴矢野暢性騷擾。12月20日,矢野暢辭去京都大學教授一職。12月21日,他在京都東福寺修行,修行40天後,受到女權主義群體的抗議,東福寺將他逐出寺廟。1996年,矢野暢離開日本,前往奧地利維也納。1999年,在維也納去世。

日本大學學者、原京都大學人文學科教授小野和子編寫了《京大矢野事件》,對矢野暢醜聞事件進行評價:「這是前車之鑑,正是女職員們的堅持,才給了在學校性騷擾中的受害女性以極大鼓勵。所以,你們要勇敢地站出來,堅持不懈與之對抗,正義終將來臨。」

加拿大

和學生相處,首先要講職業操守

2007年,加拿大安大略省高校紛紛出臺新政策,禁止師生發展深厚感情,違者將被革職。其中一位大學的校長表示:「師生戀不是私人問題,是社會問題。作為老師,要小心觀察自己和學生的關係發展,不要做不恰當的事情。」

安大略省教職員委員會主席表示支持:「新政策對大學教師和學生都有利,就算雙方要當朋友,也要認清界限,留意雙方關係背後有何影響。」這一政策被沿用至今,也被加拿大其他省高校採納,如今成為高校教育圈的共識:「和學生相處,首先要講職業操守,不要偏向某種關係,給人親密的感覺。」

(原標題:牛津大學擬出新規:禁止教師與學生發展戀愛關係)

來源:綜合自環球網、北京青年報

流程編輯:TF016

相關焦點

  • 牛津大學擬出新規:禁止教師與學生發展戀愛關係
    2020-12-21 09:03:27 來源: 北青網-北京青年報 舉報   原標題:牛津大學擬出新規
  • 新聞「全歐了」:牛津或禁「師生戀」,是保護還是限制?
    但就算如此熱鬧,英國一則大學新聞還是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牛津大學也將禁止「師生戀」。 禁止「師生戀」 牛津大學不是個例根據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世界頂尖的牛津大學最近正在考慮要不要針對「師生戀」頒發一條新規。
  • 武漢一大學社團禁止戀愛 老師稱為了學生發展
    武漢一大學社團禁止戀愛 老師稱為了學生發展   老師:我是為了學生的發展  這條引發熱議的新規是在今年的學通社例會上,由校報指導老師陳戈宣布的。陳戈表示,頒布禁令的初衷是為了學生能夠在校報這個平臺踏實做事,心無旁騖。「大學生在加入社團組織之前應該是認真考慮好的,認識到自己需要什麼,做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退社是懦弱也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 中國的「秘密」大學,校區裡設有「禁止入內」,不許學生教師進入
    考上一所好大學是所有高三考生的最大願望,因此每一位高三學生都付出了很多努力,高考也算是一個人人生重要的轉折點,優秀的人通過高考就可以進入更優秀的階層,上大學後接受的教育也是更加優質的,將來畢業後的發展起點也會更高一些。
  • 美國駭人的隱性影響鏈:論青年戀愛與性接觸網絡的結構
    美國駭人的隱性影響鏈:論青年戀愛與性接觸網絡的結構[1]01引言美國青年性病疾控問題嚴峻,15歲以上青年有一半都有過性行為[2],而性安全保護意識不足。傑斐遜高中類似中國偏僻小縣城的非重點高中,學生來自社會地位較低的家庭,平均成績較低,不良行為較多。學生抽菸醉酒程度較高,性活躍和性疾病感染程度較高。因為所在地較偏僻,較少外界因素影響,傑斐遜高中是研究封閉社區內部青年性結合網絡的理想環境。(二)性結合關係定義本文關注STD傳播,相應關心戀愛關係。
  • 人類文明的標杆之——牛津大學(圖)
    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並稱「牛劍」,並且與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同屬「G5超級精英大學」。 牛津大學的具體建校時間已不可考,但有檔案明確記載的最早的授課時間為1096年,之後1167年得到了英國皇室的大力支持而快速發展。 牛津大學為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也是世界上現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
  • 喜報|我校獲牛津AQA金獎、傑出教師、優秀學生榮譽表彰
    在今年的最後一個月,浙江常春藤的老師和學生們又一次抓住了2020的尾巴,英國牛津AQA考試局發來賀信啦~為鼓勵和嘉獎在2020年度的A-Level國際考試中的成績優異表現,我校老師Ollie、Wency與學生ZHITONG
  • 美國24歲女老師,強迫學生與其戀愛並在教室發生關係,現已被抓
    教師本應做好說教、傳授知識、解惑的基礎工作,但一些從業者卻利用自己的身份,試圖對學生進行違法行為。本文中的青年女教師侵害了未成年男學生。現在她被剝奪了繼續當教師的資格,可能面臨監禁。據國外媒體11月15日報導,這名24歲的女教師家住美國喬治亞州,在里奇蒙赫普茲巴高中擔任科學教師。11月12日,魯瑪在里奇蒙高等法院被檢方起訴,起訴內容包括對作為教師的學生的不當行為、侵犯和引誘未成年人。
  • 楊曉鈺:基於課堂教學的教師專業發展與學生成長
    三好教師聯盟「英語教師專業發展與個人成長」系列直播講座第八期,我們有幸邀請到了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楊曉鈺教授,與廣大老師共同探討「 (二)學生:願學、樂學、會學、善學、易學、學好。 二、教師專業發展 · 學生成長與考試的關係 (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對外語教學質量提出了「一個公式」 1. 教學質量(?
  • 美國留學出新規:禁止全網課!不回學校就回國!
    當地時間7月6日,美國移民海關執法局(ICE)宣布,如果在美國攻讀學位的國際留學生,其所在的學校只提供在線教學,那麼這些學生將不得不離開美國,或面臨被驅逐的風險。 綜合美國CNN、《世界日報》報導,這一新規主要針對的是持非移民F-1和M-1籤證的國際學生。
  • 英國留學必看:牛津大學英國語言文學繫到底有哪些專業?|美國_教育|...
    牛津大學為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是很多引領時代的科學巨匠的夢想孵化床,多年來,培養了大量開創紀元的藝術大師、國家元首,其中不乏27位英國首相及數十位世界各國元首、政商界領袖等。就是這樣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地方,讓不少學生為之嚮往,其中的牛津大學語言文學系更是很多有自己有要求,對未來有規劃的莘莘學子的最佳選擇。
  • 牛津大學今年第二起戀童醜聞曝光 涉事教授獲刑,稱「被捕後感到...
    據英國《衛報》22日報導,牛津大學神學教授詹·尤斯登(Jan Joosten)因下載虐童圖片、視頻,在法國被判入獄一年,並被列為性犯罪者。已是四個孩子父親的尤斯登教授承認過錯,並接受了這一判決。圖據牛津大學官網據悉,現年61歲的尤斯登教授是牛津大學的神學教授,一直被視作傑出學者。他曾先後在比利時、美國和以色列學習,並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從事教學工作長達20年。2014年,尤斯登正式加入牛津大學,其所在的學院還是電影《哈利·波特》中霍格沃茲魔法學院宴會廳的原型。
  • 如果學校不禁止戀愛……
    接著梅梅又開始訴苦了,大學裡也是男少女多僧多粥少根本不夠分啊,我上大學時也沒見過多少個男生。至於初高中同學,我媽那時明令禁止不能早戀,久而久之大家也沒那種心思了。如果學生時代不禁止戀愛就好了……弗洛姆在《愛的藝術》曾提出過一個理論:愛是一種修行,它和學習畫畫、書法一樣,需要理論和實踐的磨練來成為愛的大師。而這種能力越早習得越好,那什麼時候我們才適合去學習這種愛的能力呢?
  • 這些明文規定禁止大學生談戀愛的大學,準大學生們你們還會填?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介紹一下這幾所學校,他們的特別之處就是學校不然談戀愛,這是大學,沒錯,你沒看錯。中國的高校有很多,有的學校為了更好的管理好學生,不允許學生談戀愛。雖然很早以前就已經取消了相關的規定,但是一些學校依然還是存在著不能談戀愛的規定。比如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禁止談戀愛成為了校規之一。
  • 英國牛津大學簡介及研究生申請要求
    牛津大學是英語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其教學時間最早發生在11世紀。它位於牛津中世紀城市中心及其周圍,被19世紀詩人馬修·阿諾德稱為「夢想的尖塔之城」,包括44個學院和大廳以及英國最大的圖書館系統。牛津大學共有22,000名學生,其中約一半是本科生,40%是國際學生。牛津市四分之一的居民是學生,這使得該市成為英國最年輕的人口。
  • 給學生戀愛自由的大學才是好大學
    2016年時,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李言榮說,「愛情是大學的一部分」,時任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對學生戀愛情況掌握得非常精準,「大學期間你們平均談了1.09次戀愛,失戀了0.57次」;2015年,時任集美大學校長蘇文金對於支不支持大學生戀愛這個問題表態,「只要是不影響學業,我覺得都可以。」為什麼這些對大學生戀愛持理解或包容態度的教授與校長會成為網紅?
  • 美女教師強迫學生在教室發生不正當關係,被捕後繳納百萬保釋金
    據國外媒體11月15日報導,這名名叫魯瑪24歲的女教師家住美國喬治亞州,在里奇蒙赫普齊巴中學擔任科學教師。11月12日,魯瑪在里奇蒙高等法院被檢方起訴,起訴內容包括對作為教師的學生的不當行為、侵犯和引誘未成年人。
  • 遭性侵後大學給學生4萬封口費!英國高校脅迫學生籤封口協議
    娛樂場所俱樂部在報告性不當行為的方面也存在問題,那些以學生為目標客戶的俱樂部不附屬於大學,正是與大學不存在關係,即使有相關事件發生,俱樂部不承擔責任,大學也沒有辦法採取措施。包括愛丁堡大學、肯特大學、牛津大學和亞非學院在內的大學舉行課程培訓學生尋求和認可「性同意」,一些大學甚至將這一培訓課程作為新生的必修課。儘管許多大學增加對員工培訓,引入預防性運動解決性騷擾和性別暴力的問題,報告稱在解決種族騷擾方面大學還需要做的更多。英國一些大學本身設有舉報機制。
  • 「安徽大學教師殺學生案」淺思
    (化名)年僅19歲,當時是安徽工程大學學生。我們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郭春牛與涵涵的情侶關係,於郭春牛而言,只不過是利用資源優勢,對一個年輕貌美女性的玩弄與佔有而已,極大概率上並非投入了真正的感情(不排除郭投入了真感情的可能性,竊以為概率極小);從其隱婚的角度來看,郭春牛的做法是對其家庭責任的無視,對其家庭與婚姻關係的背叛。這樣的一個人足可以用「渣」字來概括其品格了。
  • 遭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起訴後 美國政府撤銷國際學生籤證新規
    美國波士頓聯邦地區法院14日在開庭審理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對美國聯邦政府提起的訴訟時宣布,美國國土安全部及其下屬的入境和海關執法局同意撤銷一項禁止國際學生在美國學習網課的籤證政策。據《哈佛大學校報》網站報導,入境和海關執法局將恢復今年3月份發布的指導意見,允許國際學生持學生籤證留在美國學習網課。負責此案的法官艾莉森·巴羅斯稱,雙方達成的這份協議適用於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