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獲悉,在歷經3年的翻新改造後,京都市美術館(Kyoto City Museum of Art)將於2020年4月4日,以「京都市京瓷美術館」(Kyoto City KYOCERA Museum of Art)的新形象重新開放。京都市京瓷美術館全面整修後的新開館日原定於3月21日,後因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新開館日改為4月4日。開館同期將展出「京都美術 250年之夢」(4月4日—12月6日)以及「杉本博司 琉璃淨土」(4月4日—6月14日)作為開館紀念展。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
1933年,京都市美術館在京都最負盛名的文化要地岡崎建成,是日本最古老的公共美術館建築之一,深受日本民眾的喜愛。作為美術館翻新項目的建築師又兼任京都市京瓷美術館新館長的青木淳(Jun Aoki)表示,美術館的翻新改造不同於旨為產生新舊對比的翻新,而是選擇一條截然不同的,更加細緻入微的翻新之路。
改造項目通過擴大美術館入口、在保留主樓原貌的同時提升美術館建築的展覽功能以及增設新館「東山立方」,巧妙的融合了「故」和「新」,給本館注入了新的生命。
曾我蕭白《群仙圖屏風》1764
據悉,本次全新開館,美術館將同期推出回溯京都美術歷史的開館紀念展「京都美術 250年之夢」以及美術館的首個當代藝術展「杉本博司 琉璃淨土」。
約50億日元出售美術館冠名權
京都市美術館是日本第二座公立美術館,首座為上野的東京都美術館。本館由前田健二郎設計,在西式建築上蓋上日式的屋頂,是日西合璧的所謂「帝冠樣式」的代表性建築之一。
本館於1933年以「大禮紀念京都美術館」的名稱,在象徵著京都近現代化的城市——岡崎地區開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直被譽為 「京都市美術館」。 開館以來的85年間,做為日本最古老的公共美術館建築,本館以東山為背景,以其狀麗的外觀一直深受日本民眾喜愛。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
美術館在開館80多年間曾舉辦過「米洛斯的維納斯特別公開」展、「圖坦卡門」展、「京都美術工藝100年展」、「近代潮流京都日本畫和手工藝」等大型展覽。
據其官網介紹,2014年,京都市美術館迎來其開館80周年紀念,並以此為契機制定了「京都市美術館將來構想」。2015年制定了指示翻新方向性的「京都市美術館再整頓基本計劃」,從公開徵集的19位應徵者中,最終選定了日本建築設計師青木淳(Jun Aoki)和西澤徹夫設計組合方案。
然而,由於工程造價超過100億日元,為了最大程度地減輕老百姓的負擔,當地政府於2017年引入了冠名權制度,並與總部位於京都的大企業 ——京瓷株式會社(Kyocera Corporation)籤署了為期50年、價值50億日元的合同。2019年,京都市美術館更名為「京都市京瓷美術館」。
以保留歷史建築為原則,打造更加開放的美術館
京都市立美術館是日本所有現有公共美術館中最古老的。它成立於1933年,是所謂的王冠風格建築的代表。據其官網介紹, 這次翻新,是基於建築師青木淳和西澤徹夫的創新構想,在原來的建築式樣及外觀裡融入了現代化元素,既保持了清新風格,又巧妙的融合了「故」和「新」,仿佛給本館注入了新的生命。 這次翻新項目,以儘可能保留歷史建築為原則,立足於解決如老朽化等各類問題,力爭成為國家文化財產,同時加入現代化美術館所應具備的基本功能。
翻新改造中的京都市京瓷美術館
青木淳不但是一位國際知名的建築師,還是一位藝術家。他積極參與了此次重建項目,被任命為美術館館長。
青木淳表示,京都市京瓷美術館的翻新改造不同於旨為產生新舊對比的翻新,而是選擇一條截然不同的,更加細緻入微的翻新之路。「沒有改動建築本身,它不會有變化。但是,看著這個建築,留在來訪過的人心裡的映像會隨時間而變化。建築就是要這樣,像多次曝光的照片重重壘疊一樣,編織出華麗的衣裳。」
翻新改造中的京都市京瓷美術館
翻新項目在盡最大努力保留主樓原貌的同時,通過擴大美術館入口以及增設新館「東山立方」(用於支持現代藝術的新建築,含面向新興藝術家的空間以及紀念品店和咖啡館設施)來增強建築的功能,實現徹底的現代化改造。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建築局部
改造後的美術館將新翼樓和老樓無縫地融為一體,在鏡頭下,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極具美感,而從專注當代藝術的新翼樓的大廳看日式花園更顯雄偉壯觀。此外還大面積擴建了公共空間、咖啡館和商店。
開館紀念展將展京都美術和當代藝術
為紀念主樓的開幕,該美術館將舉辦「京都250年藝術傑作展」,同時在新翼樓「東山立方」中推出藝術家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的個展「杉本博司 琉璃淨土」,作為開館紀念展。
「京都美術 250年之夢」展覽現場
「京都250年藝術傑作展」將回顧美術館的歷史,展望未來,介紹從日本全國收集而來的「京都美術」精華。展覽共分三部分展出京都美術250年間的歷史共計400餘部名作,追溯到明治維新前100年的江戶時期的伊藤若衝、與謝蕪村、池大雅、曽我蕭白、円山応挙、松村呉春、長澤蘆雪,從明治到昭和,振興了京都畫壇並與東京畫壇分庭抗禮的竹內棲鳳、上村松園、土田麥僊、村上華嶽等,還有從戰後到現代,創作了繼承傳統又不斷革新的日本畫的小野竹喬、福田平八郎、堂本印象、池田遙邨等,湧現的眾多日本畫的代表畫家。展覽除了以上述畫家為中心,還將一併展出同一時代活躍著的手工藝者,明治時期登場的西洋畫家和戰後湧現的現代美術年輕藝術家。
《OPTICKS 008》,杉本博司,2018年,小柳畫廊藏品
「杉本博司 琉璃淨土」是杉本博司在京都的美術館舉行的首次大規模個展,以「琉璃」、「淨土」和「偏光色」為關鍵字,重新審視杉本從攝影出發,以對宗教、科學及藝術的探求之心不斷前進的創作之路。
杉本博司自1970年代起,採用大型相機,以高度技術創作概念獨特的攝影作品,受到了高度評價。此外,杉本還積極收集古今東西的古美術品與歷史資料,還在建築、舞臺藝術等各個領域積極開展活動,不斷探求追尋時間的概念、人類的知覺及意識的起源等根本命題。
杉本曾經多次到訪京都,在其悠久歷史中深受啟發,並在當地攝影創作。京都市京瓷美術館所在的京都岡崎地區,在遙遠的過去,曾經有六座雄偉的寺院坐落此地。杉本為紀念美術館的再生,特以「琉璃淨土」為題,假想出莊嚴雄偉的寺院空間。
《法勝寺瓦》(平安時代) 小田原文化財團藏
琉璃指玻璃或青金巖的群青色,與藥師琉璃光如來也甚有淵源。從古至今,琉璃都使人深深著迷。這一不可思議的物質,還出現於「玻璃——鏡頭——照片」這一相關關係中,使杉本深受其魔力吸引。本展覽將展示全球首度公開的大型彩色作品系列「OPTICKS」,以及與玻璃息息相關的各種作品和考古文物。
杉本博司在談到這個構想時說:「如果要說當代和中世紀相比有什麼變化的話,那就是淨土感。對死亡的莊嚴感變了,對死變得漠不關心。」通過這個展覽,觀眾將能體會到這種心態的變化,以及對現代人來說淨土究竟是什麼。
玻璃茶室《聞鳥庵》於凡爾賽宮的展示杉本博司,2018年
此外,在與東山立方相鄰的日本庭院中,杉本博司還將設置玻璃茶室《聞鳥庵》。這件作品在威尼斯和凡爾賽等城市都展出過,本次首次在日本公開展出。這件作品在「琉璃淨土」展結束後將繼續展出。
2020年展覽陣容融合美術、漫畫、建築、時尚各流派
關於未來的發展,京都市京瓷美術館制定出一項長期計劃,將系統地收集藝術家的作品和材料,全方位地展示京都近代以來的藝術傑作。在新任館長、知名建築師青木淳的帶領下,美術館計劃全面展出從近代到今天、從美術和漫畫,到時尚和建築等各種流派的交織,為傳統與創新融合發展的京都,帶來新的文化視野。
《鋼琴》,中村大三郎,1926年,京都市京瓷美術館藏
除了上述兩個開館大展,京都市京瓷美術館計劃將於2020年度舉辦「 哆啦A夢展 京都2020」(7月4日—8月30日)、「 安迪沃霍爾京都」(9月19日—2021年1月3日)、「平成美術 1989-2019(暫定名稱)」等。
在日本時隔6年的安迪沃霍爾大型個展「安迪沃霍爾京都」中,將從美國安迪沃霍爾博物館的收藏中展出沃霍爾創作於上世紀50年代的早期作品、60年代的布面作品以及晚年作品等約200件作品。「平成美術1989-2019(暫定名稱)」以當代藝術為切入點,對從1989年到2019年持續了30年的平成時代進行回顧。
(本文綜合自京都市京瓷美術館官網及《美術手貼online》等相關報導)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