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 杉本博司

2020-12-19 澎湃新聞

拍下陰魂不散的建築魂魄。

我以為真正的美麗,是可以通過時間考驗的東西。時間,有著壓迫、不赦免任何人的腐蝕力量,以及將所有事物歸還土地的意志。能夠耐受這些而留存下來的形與色,才是真正的美麗。

——杉本博司《直到長出青苔》

那麼,藝術家如何解讀他的「建築」系列呢?

∧World Trade Center, 1997

Gelatin silver print

22 9/10 × 18 1/2 in

58.1 × 47 cm

這幅照片是紐約世貿中心崩塌之前三年拍攝下來的,用杉本博司的話說「看起來像兩座陰森的墓碑」,「當非生命的建築體在包容數千人生命的同時卻又讓生命在瞬間消失,如此無法想像的現實歷歷發生在眼前時,我想到的不再是命運,而是與文明的死亡交匯。」世貿大廈的照片象徵人類現代文明的墓碑。

為什麼這些建築照片都是模糊的呢?

「因為我將相機焦點設在比無限大還要遠的地方」為什麼要這樣設定?因為杉本博司並不想拍下現實的建築,他是想「拍下陰魂不散的建築魂魄」,這魂魄本是建築師最初的理想,而最後形成的建築物,卻是模糊不清的,遠離最初理想的,以及像「陰森的墓碑」般的。

杉本博司

杉本博司所著《直到長出青苔》的第一章「人究竟需要多少土地」,便是對「建築」系列的解讀。文章如下:

人究竟需要多少土地

我的紐約工作室坐落在切爾西區,十一樓的陽臺可一覽紐約下城風光,那個九月十一日的早晨,天空一片晴朗,空氣透明到仿佛穿透開來。我很喜歡清早來到工作室,享受獨自一人的時光。那天也一如往常,我心中充滿著迎接充實一天的預感,來到了工作室。突然間,電話響了。

是新澤西的同事,住在曼哈頓對岸。

「突然間,往世貿大樓的地鐵都不動了,從這裡望過去能看到些火花,好像是失火了,您趕緊到陽臺上看看。」

我從暗房的緊急出口快步邁出,來到工作室的頂樓。世貿大樓的兩棟建築物正噴著火焰,有時大樓的碎片灑落下來,在晨光照耀下發光般閃爍。我無法開口向電話中的同事說明什麼,只能茫然望著眼前的這片景象。更令我訝異的是,當時天空竟無比湛藍,雙塔發出炫目的銀色,銀色中又噴出朱紅的火和漆黑的煙。那一瞬間,我的判斷力停滯。我仿佛看到神話中的八岐大蛇將自己巨大的身軀棲息塔內,八顆蛇頭吐出火焰般的舌尖,靜靜舔舐著大樓。

杉本博司建築系列:

∧Saint Benedict Chapel from the series Architecture of Time, 2000

Gelatin silver

22 7/8 × 18 1/2 in

58.1 × 47 cm

∧Brooklyn Bridge - John & Washington Roebling

23 3/10 × 18 1/2 in

59.1 × 47 cm

光之教堂,1997年

∧Austrian Post Office Savings Bank, 2001

Gelatin silver print

24 × 20 in

61 × 50.8 cm

∧Casa Batlló, 1998

Gelatin silver print

18 1/2 × 22 9/10 in

47 × 58.1 cm

不知不覺,屋頂擠滿了人。有人帶著收音機,我聽到華盛頓五角大廈也遭攻擊,終於回神理解事態的嚴重性。但當時,我們誰也沒想到世貿大樓竟會崩解開來,然後,就在一瞬間,緩慢而寧靜地,整座大樓崩塌了。

下一秒鐘,一陣強風席捲而來,沙塵覆蓋曼哈頓島的整個尾部,大樓崩塌時產生的氣旋又把沙塵卷騰起來,瞬間卷到空中,與一秒鐘前還存在的大樓一樣高。周圍的人發出了既非尖叫也非呻吟的哀號。

「It’s gone. It’s gone. Oh my god, oh my god, holy shit. It’s gone.」

第二棟大樓也沒躲過這場浩劫。緊接著,帝國大廈也面臨被撞擊的危險。我往帝國大廈望去,突然間意識到街道的模樣完全改變了,眼前的第十大道沒有任何車輛通行,無論人行道或靜止車陣中,人潮全竄動著往北邊奔跑,綿延不絕地奔跑著。新聞報導說,進入曼哈頓的大橋和隧道已經完全封閉。

第二棟大樓崩毀後,留下的是龐大的失落感,如同某種象徵被完全抹去的感覺。我已經走到面對死亡毫不驚恐的年齡,之前一個朋友在毫無預警下驟逝,我也僅有命運造化之感。但是當非生命的建築體在包容數千人生命的同時卻又讓生命在瞬間消逝,如此無法想像的現實歷歷發生在眼前時,我想到的不再是命運,而是與文明的死亡交會。

不久之後,一股氣味席捲而來,電線短路的氣味、塑料燃燒的氣味,然後,人類被燒焦的氣味。當夜晚逼近,那股氣味愈發強烈,崩毀的大樓殘骸以藍色夜空為背景,發出紅色光芒,黑煙縈繞至高空,仿佛誇耀著自己就是散發氣味的現場。往後好幾周,這股氣味飄浮在空氣中揮散不去。

杉本博司建築系列:

∧Chrysler Building, William Van Allen, 1997

Gelatin silver print

24 × 20 in

61 × 50.8 cm

∧Signal Box - Herzog de Meuron, 1998

Black and white photograph

24 × 20 in

61 × 50.8 cm

∧Satellite City Tower, 2002

Gelatin silver print

22 3/4 × 18 1/4 in

57.8 × 46.4 cm

∧Austrian Post Office Savings Bank, 2002

Silver gelatin print

24 × 20 in

61 × 50.8 cm

這令我想起平安末期活靈活現描寫歷史亂世的《方丈記》。

據聞大火源自樋口富之小路,或舞者之暫宿小屋。火勢隨風散布,如以扇助長。遠處煙霧瀰漫,近處火焰竄燒,灰燼空中飛舞,萬物火光映照。時不堪風吹而熄,時又乘風蔓延,延燒都城一二町。其中之人,求生意識盡失,有受煙窒息者,有失明而活活焚死者。

這是鴨長明描寫安元三年(一一七七年)四月廿八日夜晚,延燒三分之一京都的那場大火。

長明是下鴨神社的社司之子,可謂名門望族,自小認定日後自己將繼承社司之職。長明同時是才華洋溢的文人,但他的才能卻成為他遭流放的原因。長明擅長彈琴,但是正如和歌有和歌的家族,蹴鞠有蹴鞠的家族,琴有琴的家族,不可踰越。一日,宮中演奏不可外傳的秘曲,作為聽眾的長明僅僅聽了一回便暗記下曲調,並在另一次友人聚會中彈奏披露。消息傳開,長明因而遭起訴,從此流放宮廷之外。

無論長明是真喜歡抑或不得不喜歡,他拋開紅塵,隱世而居。既然命運註定如此,不如欣然面對,轉而接受逆境。長明的名作《方丈記》便是由此而生。最有名的開頭部分寫道:

江河流水,潺湲不絕,後浪已不復為前浪。浮於凝滯之泡沫,忽而消失,忽而碰撞,卻無長久飄搖之例。世人與棲息之處,不過如此。

短短數句,日本文化的「物之悽美」以及佛教的超然態度絕妙濃縮於字裡行間,長明以自身的不幸為能量,達到獨特的領悟。

杉本博司建築系列:

∧Fagus Shoe Last Factory - Walter Gropius, 1998

Gelatin-silver print

25 × 20 in

63.5 × 50.8 cm

∧Chiesa Rossa, 1998

Gelatin silver print in artist’s frame

58 1/2 × 46 9/10 in

148.5 × 119 cm

∧Casa Batillo II - Gaudi, 1998

B&w gelatin silver print

18 1/2 × 23 in

47 × 58.4 cm

∧E.U.R. Palazzo Della Civiltà Italiana, 1999

Silver gelatin print

18 1/2 × 23 1/10 in

46.9 × 58.7 cm

∧Sturges Residence, 1989

Gelatin silver print

28 1/2 × 33 1/2 in

72.4 × 85.1 cm

長明的起居只需方丈(四疊半)大小的移動小屋,所謂「旅人備宿一宿,有如老蠶吐織蠶繭」。心中若有欲成之事,則疊起小屋移居他處。若有財產反遭盜竊,若得官祿反遭人嫉,只要自我存在,不需妻子朋友,否則心生羈絆,無法坦率超然。

十年前,我造訪了鴨長明的方丈跡。從京都醍醐寺再往南走,來到日野富子2的出生地,那是名為日野的村落。穿過村落,老舊的公營住宅排列著,然後再往住宅後的深山走去,現代文明的痕跡逐漸自山路兩旁消逝,四周變得幽靜蒼茫。繼續沿著稱不上溪流的潺潺流水登行,映入眼帘的是一落約四疊半的平臺,一旁立著「鴨長明方丈跡」石碑。長明在《方丈記》中如此描寫。

南有懸樋,以承清水;近有林,以拾薪材,無不怡然自得。山故名音羽,落葉埋徑,茂林深谷,西向晴空,如觀西方淨土。春觀藤花,恰似天上紫雲。夏聞郭公,死時引吾往生。秋聽秋蟬,道盡世間悲苦。冬眺白雪,積後消逝,如我心罪障。

首先要有足夠清水才能生活,所以倚水而居,取暖用的薪材則可在樹林撿拾,也不感不便。山谷野草茂密,掩埋了山路,當向西望向碧藍天空,不是像極了觀想西方淨土嗎?春天滿溢著藤花的香氣。夏天當我踏向另一個世界,郭公鳥鳴叫著指引我方向。秋天聆聽秋蟬,就像聽著虛無縹緲的世間悲哀。冬天的雪,如同我內心的迷惘,曾經堆積又逐漸消融。

長明隱居在此的八百年後,我環顧四周,除日後建立的石碑外,絲毫沒有改變。我,似乎來到逆浦島一般。

杉本博司建築系列:

∧Empire State Building (Shreve Lamb & Lamb), 1997

23 × 18 1/2 in

58.4 × 47 cm

∧巴黎聖母院教堂,1998年

∧艾菲爾鐵塔,1998年

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所有者。

進口英文版畫冊

《杉本博司:建築 (Hiroshi Sugimoto: Architecture)》

很珍貴,僅五本現貨。

掃碼購買:

原標題:《建築 | 杉本博司》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杉本博司:記憶永遠是堆積起來的
    杉本博司 《海景》系列杉本博司 《海景》系列杉本博司 《海景》系列杉本博司 《海景》系列杉本博司 《海景》系列時間、記憶、夢想以及歷史是杉本博司攝影的主題。他往往在攝影中加入自己的思考。杉本博司 《建築》系列杉本博司 《建築》系列杉本博司 《建築》系列杉本博司 《建築》系列杉本博司 《建築》系列杉本博司 《建築》系列杉本博司 《建築》系列「我拍攝的是物的歷史。
  • 【展會】他與海——哲學攝影家杉本博司
    杉本博司的故事,開始於伊豆之海—— 幼時每逢夏季,杉本博司就會同家人一道前往伊豆消夏。——出自杉本博司演講會「少年スギモトはいかにしてHiroshi Sugimotoとなったか」 從這一刻起,他就與海結下了不解之緣。
  • 杉本博司的「風姿花傳」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杉本博司用自己的兩聯「松樹風景」攝影,代替了傳統的古松鏡版背景,一幅他標誌性的「海景」,正拍攝於可以眺望瀨戶內海的屋島——當年的戰場。丈高的燭臺託起日本傳統的和蠟燭,橘黃色的燭光在黑夜中挖出穿越歷史的隧道,「鬼氣逼人」,杉本博司稱之為「蠟燭能」。
  • 三年翻新,京都市京瓷美術館4月4日開館首展杉本博司
    開館紀念展將展京都美術和當代藝術為紀念主樓的開幕,該美術館將舉辦「京都250年藝術傑作展」,同時在新翼樓「東山立方」中推出藝術家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的個展「杉本博司 琉璃淨土」,作為開館紀念展。
  • 宮崎駿、坂本龍一、杉本博司等12位大咖,親授樂享人生的秘密
    這本《樂業:大師的工作哲學》可謂是大師的工作心法,本書採訪了日本文藝界12位重磅人物,通過他們之口,來闡釋工作的相關議題。大師們有許多共性,他們都異常勤奮自律,在工作上不遺餘力,他們對工作充滿激情,同時樂享生活,即便在工作上遇到困難,也會想辦法突圍,並且熱情不減。大師們的工作哲學,讀罷讓人獲益匪淺。
  • 原研哉推薦的日本建築與園林有哪些?
    003江之浦測候所| 神奈川縣 小田原水平線、光、石「江之浦測候所是現代美術家——杉本博司的工作集大成之處。所謂「測候所」,即是將夏至和冬至時太陽運行的天象與建築融合而成的設施。這是聯繫光、石頭、建築、水平線、天體的運行、以及時間的宏大而緻密的美的實驗地。杉本博司的代表作《海景》是從高臺之上俯視海面,在其中央設有水平線的構圖之下的一系列照片。江之浦測候所的核心是展示《海景》一系列作品的長達100米的畫廊。
  • JOJO:杉本鈴美存在意義是什麼?她可不是花瓶!
    杉本鈴美,《JOJO的奇妙冒險 不滅鑽石》中一個角色,她是對抗吉良吉影第一人。杉本鈴美才是吉良吉影真正的對手,在杜王村吉良吉影的每一次犯罪都是完美犯罪,根本找不到任何證據。每一個死去的人,最終被定義為失蹤。
  • 第十三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邀請展之奧雷-舍人設計漂浮影院
    《不循常規》,由知名製片人和建築專家赫斯達-柏蘭登伯格(Horst Brandenburg)製作,深入探討常駐北京的德國建築師奧雷-舍人的設計作品和建築哲學。影片跨度六年多,跟蹤拍攝中央電視臺新臺址——當代最具代表性的地標建築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體量最大的建築之一,記錄這一在世界建築與施工歷史中的空前探索。
  • 一片杉 兩個村 三代情
    我市已退休的林業專家張用憲回憶稱,「上世紀70年代末,糧食收購價低,建築材料緊缺,國家倡導營造速生豐產林。農民吃盡缺木材的苦,逢此機遇一拍即合,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營造豐產林。栽種杉樹林,全縣(原宿遷縣)營造5214畝,振友這邊的池杉有百來畝,而在杉荷園景區北入口也就是靠朱瓦這邊的40多畝,加起來就是120多畝。」
  • 杉板橋、萬年路繞行 交警這樣指路
    杉板橋、萬年路繞行 交警這樣指路 #source#2017-10-19 05:36:57.0民生·發布   10月18日,記者從成都交警五分局獲悉,為保障地鐵8號線跳蹬河站(杉板橋路)站點施工,從今年10月19日至2018年7月30日,二環高架路杉板橋匝道將進行半幅封閉施工,屆時,二環高架路杉板橋內、外側下行匝道將封閉,禁止機動車通行,僅保留上行匝道通行
  • 杉果五一特惠《龍之信條》《樂高:復聯》 - 中關村在線
    杉果五一特惠活動地址>>點擊進入>>多人聯機遊戲推薦<<聖鎧傳說原價:68杉果五一特惠價:17街機風格的砍殺遊戲《聖鎧傳說》不需要玩家進行角色培養等複雜的工作,打開遊戲即可進入狀態砍砍砍,本作還支持四人本地或線上合作,四人包售價53元更加便宜。
  • BIM應用實例分享:杉板橋路市政改造項目的BIM應用及探索
    近年來,BIM技術備受大眾青睞,運用BIM技術可以支援並改善許多建築設計和施工過程業務實務流程,解決施工過程中更高複雜度的問題,對業主、設計單位、施工方都有不可替代的好處。杉板橋路兩側均為商業,採用連續高架方案對周邊建築影響較大,採用主線下穿隧道方案受跳蹬河站主體結構的影響嚴重,難以實施。主線相交道路建設南路受電力隧道影響無法採用下穿方案。交通方案設計階段既要考慮車行交通的快速化需求,又要考慮沿線的轉換交通,同時還需要結合規劃綠地及公園等慢行空間構建慢行過街系統。
  • 杉原杏璃寫真作品名稱大全集 杉原杏璃是否拍過AV介紹
    杉原杏璃寫真作品全集:(不要問我哪裡可以下載,只能幫你到這了)  《QUEEN》(2006年3月22日,發行:Air Control)  《Anri My Love》(2006年7月28日,發行:Air House
  • 新建跨度188米獨塔斜拉轉體橋 成都成華杉板橋路變身快速通道
    如何提高新成華大道杉板橋路段的通行能力呢?  記者了解到,根據成都市「雙核聯動、多中心支撐」高快路網規劃,杉板橋路規劃為起於二環的快速化道路,往外延伸到成南高速。在此次改造中,分為兩個標段,一標段為二環到中環路,二標段為中環路到三環路,總長約4.3公裡。一標段改造將把現在的二環高架杉板橋立交橋延長1415米,直接連接成都理工大學下穿隧道,並在原匝道位置增設一對上下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