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方臉貓 審核丨真司
排版丨夏至
「A或C...」
經常玩拳皇的讀者一定很熟悉這套出招指令。沒錯,他就是大蛇的大招「陽光普照」,一切都歸於『無』吧!
然而熟悉是熟悉,卻很少有人清楚,類似的遊戲出招表,是怎麼被玩家知曉且廣為流傳的。靠瞎猜?靠隨手打?靠老闆傳授?靠網際網路搜索?
國內的大型電玩(街機廳)在九十年代最為火爆,當時的網絡並不發達,上網查攻略或是與沙雕網友密切交流顯然不現實。那麼,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無內鬼,來點「不用讀系列」說明書
電視有電視的說明書,手機有手機的說明書,生活中的所有電子產品都有著自己的說明書,街機也不例外。
眾所周知,我們小時候玩的街機遊戲機其實大都是山寨機器,可能也有說明書,只是我們看不到。正版的街機遊戲機,會有名為「說明紙」的說明書貼於機器表面。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個「說明紙」和我們購買的遊戲光碟中的說明書同出一轍,上面寫著遊戲的大致操作及其他事項。而格鬥遊戲則會將「說明紙」分成幾部分,其中一部分就是簡要的出招表,為了讓玩家更快的上手遊戲,這一部分會放在屏幕與控制面板之間拱玩家參考。
玩家最早就是從這些「說明紙」中學到的出招表。
(《合金裝備》說明書)
看雜誌,學街機武林攻略寶典
簡要出招表終究是簡要的,像拳皇這樣的遊戲,或者說是絕大多數格鬥遊戲,招數內容龐大,僅靠「說明紙」是達不到要求的,而且國內的盜版機器也沒有「說明紙」。這種時候就出現了現在很少見的攻略書與相關的雜誌。
如今這些書,除非有喜歡收藏的朋友,只能在一些二手平臺上看到了,圖片介紹上還極有可能標有「絕版書」或「老書」字樣。因為這些書要麼是盜版的,要麼已經不再出版,大概只能在上面找到自己的青春與童年吧。
(曾經和朋友一度迷戀賽爾號,不堪回首,不堪回首)
在這堆書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遊戲軟體》與《96格鬥天書》。
在網際網路不發達的年代,沒有現在這麼多平臺給我們提供遊戲資訊。因為市場的需要,半月刊《中國遊戲軟體》創辦了,這本誕生於中國遊戲蠻荒時代的雜誌,行文風趣,內容充實,讓很多中國玩家知曉了國外遊戲行業的樣子,是現在很多內容創作者的啟蒙星之一。但因為中後期的人才流失與辦刊方針轉變,刊物於2012年停刊。
雖然要靠刊物了解遊戲的時代已經過去,但《中國遊戲軟體》的辦刊宗旨「為遊戲業指路,為遊戲迷正名」,依然有人踐行。
(《中國遊戲軟體》)
《96格鬥天書》與《中國遊戲軟體》出自同一個編輯部,這本書涵蓋了包括《功夫》《街霸》《VR戰士》和《侍魂》等在內的多部經典遊戲的出招表,像《霸王忍法帖》和《戰斧》等冷門遊戲也一網打盡。同時對於遊戲的歷史背景,該書也有解析。所以對於喜歡格鬥遊戲的玩家來說,這本書真的是一本「天書」。
(《96格鬥天書》)
拜師學藝,不露兩手怎麼做你師父?
在很多人的思維中的,街機廳的神話,應該是玩家自己摸索出來的。出招表這種經驗之談,只有靠遊戲大佬才能獲得。
大佬有大佬的做派。他們整日待在煙霧繚繞的遊戲廳內,周圍充訴著因遊戲過關或game over的慘叫,卻一點沒有影響到他。他安靜的坐在街機前,油膩的頭髮映射著昏暗的燈光,他一隻手快速地擺動著搖杆,另一隻手以同樣的速度在按鍵間跳躍。突然他大呼「A竟然可以放出這樣的技能」,他趕緊告訴身邊的朋友,朋友再告訴朋友,朋友的朋友再告訴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再......
這樣,通過互相傳授的方式,出招表逐漸在玩家間流傳。這種方式,只能說是方式之一,但絕不是主要的方式。因為這種方式傳播速度慢,同時有這麼多遊戲,每個遊戲都有一大堆出招表,需要多少遊戲大佬啊?
大佬不多,但大佬可以帶學生啊!
出招表知道的多的人,總是會被大家「請客」,希望可以在玩的時候,傳授自己的一些新的招式。和現在一樣,完美的連招一定比一通亂摁吸引人眼球。互相傳授的方式在小夥伴之間似乎才是主流,又稱「拜師學藝」,畢竟雜誌,攻略和盜版書有些小貴,又沒有「說明紙」這種東西。
總結
回到現在來看,「拜師學藝」已經不是小夥伴之間的主流了,而是所有遊戲玩家的主流了。
藉助網絡的便利,一個遊戲在發售的幾個小時後,已經可以在各種網絡平臺找到相關的視頻或文字攻略了,曾經的主流紙質媒體漸漸的消失在視野中,而出招表也不再需要他們作為載體。
時代在變,獲得出招表的方式在變,但希望我們對於遊戲的熱愛永遠不變,我們永遠是玩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