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常山主要是用於治療瘧疾,不過現在瘧疾的情況很少。不過,常山並不只是能治療瘧疾,它還有多種功效與作用,我們來了解常山的功效與作用。
常山是治療瘧疾的要藥,能化痰抗瘧、清熱利水。動物實驗證明有下列作用:
1、抗瘧。常山對實驗性瘧疾感染,有顯著療效。有效成分為常山礆。常山礆乙、丙的作用強度約為奎寧的89~152倍,近年也證明常山礆乙對惡性瘧疾和間日瘧,急性發作時有較好的療效,能迅速控制症狀,血中瘧原蟲陰轉,但不能根治。其主要副作用為嘔吐,胃腸道外給藥也會引起嘔吐。
2、催吐。作用較強大,其原理主要是刺激胃腸道引起的反射作用。
3、退熱。動物實驗證明,常山有明顯確定的退熱作用。此作用可能與中樞神經系統抑制有關。
4、抗病毒。體外實驗證明,常山對甲型流行感冒病毒PR8有抑制作用,對感染流感的小鼠也有效果。
5、抗阿米巴。體外和動物實驗、治療,均證明對阿米巴原蟲有一定抑制作用。
6、其他作用。運動實驗證明,常山礆甲、乙、丙靜脈注射於麻醉狗,能引起血壓下降;對有孕子宮多呈興奮作用,體外試驗對艾氏腹水癌細胞有一定的殺滅作用。
了解到常山的功效與作用之後,希望大家能夠正確用藥。而常山在服用之後會出現嘔吐的副作用,尤其是生用或重用的時候症狀加重,所以對常山的服用一般是酒制或炒過。
知母的功效與作用禁忌用量
知母可能有些人們都沒有聽說過這個東西,這是在中藥材當中比較有名的一種成分,其實本質上是一種植物,在經過曬乾加工以後就可以作為中藥材來使用,是可以治好各種各樣的疾病,也是不會對身體帶來很大的副作用,不過知母來炒熟後才可以入藥,這樣就可以更好的發揮出其中的功效和作用。
知母(拉丁學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也叫毛知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葉由基部叢生細長披針形,花莖自葉叢中長出,圓柱形直立,總狀花絮,成簇,生在頂部成穗狀;花粉紅色,淡紫色至白色;果實長橢圓形,內有多數黑色種子,花果期6~9月。
知母中國各地都有栽培,抗旱抗寒能力強,乾旱少雨的荒山、荒漠、荒地中都能生長,是綠化山區和荒原的首選品種,全年各季節都能播種,主要是春播或夏播。
該種乾燥根狀莖為著名中藥,性苦寒,有滋陰降火、潤燥滑腸、利大小便之效。屬清熱下火藥,主治:溫熱病、高熱煩渴、咳嗽氣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熱、虛煩不眠、消渴淋濁。有「毛知母」與「知母肉」之分。最主要產區在河北。中藥別名:兔子油草、大蘆水、媽媽草、蒜瓣子草、羊鬍子根、地參等。
歸經:入肺、胃、腎經。
①《珍珠囊》:腎經。
②《湯液本草》:入足陽明經、手太陰經。
③《本草經解》:入足少陰腎經、手少陰心經。[5]
功能主治:滋陰降火,潤燥滑腸。治煩熱消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
用於溫熱病,邪熱亢盛、壯熱、煩渴、脈洪大等肺胃實熱證。知母有清熱瀉火除煩的作用。與石膏配伍有協同之效,如白虎湯。
用於肺熱咳嗽或陰虛燥咳、痰稠等證。本品有清瀉肺火,滋陰潤肺之效,常與貝母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
用於陰虛火旺,肺腎虧所致的骨節蒸潮熱、盜汗、心煩等症。知母有滋陰降火的作用。常同黃柏相須為用,配入養陰藥中,如知柏地黃丸。
可用於陰虛消渴,症見口渴、飲多、尿多者。本品有滋陰潤澡、生津止渴功效。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強療效,如玉液湯。
清熱瀉火:用於高熱煩渴,常配生石膏;用於肺熱咳嗽,常配貝母。
滋陰降火:用於陰虛之發熱、盜汗,常配黃柏、地黃。[5]
①《本經》:主消渴熱中,除邪氣肢體浮腫,下水,補不足,益氣。
②《別錄》:療傷寒久瘧煩熱,脅下邪氣,膈中惡及風汗內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