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企業赴美上市:逆流而上的融資路

2020-12-18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儘管赴美上市的中資企業將面臨美國監管機構更加嚴苛的審查,但近期仍不斷有中國公司向美國證監會遞交上市申請。有分析人士認為,近期赴美上市企業主要是迫於投資方的壓力,未來企業轉向港股和上海科創板是趨勢。

  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小鵬汽車」和網際網路房產中介企業「貝殼找房」日前都向美國證監會遞交了上市申請,兩家公司計劃在紐交所掛牌上市,貝殼找房上市日期確定在8月13日。這兩家科技公司背後一個站著阿里、一個站著騰訊——目前中國最大的兩家網際網路公司。

  虧損也要上市

  「近期赴美上市的企業應該都是迫於投資方的壓力,這些公司基本在美國沒有市場,不會搶佔美國企業的市場份額,因此受到的監管壓力可能比較有限。但長期來看,中國企業上市還是會往港股或者是科創板轉移。」豐厚資本創始合伙人譚群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企業決定在哪個市場上市取決於多重因素。譚群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如果投資方是美元基金,那麼肯定會要求被投企業到海外上市,他們可以選擇的也就是美股或者港股兩個主流市場,但兩個市場的投資人構成和偏好差異較大,虧損上市的企業還是優先會選擇在美國上市。」

  譚群釗分析稱,對於虧損企業而言,美股IPO相對更容易,估值更高,而且交易量更大,香港仍然更偏好盈利企業或者體量較大的網際網路企業,比如一些遊戲公司,在香港上市的市盈率可達12倍至20倍,但在美國上市的市盈率可能不到10倍,所以這幾年赴美上市的遊戲公司寥寥無幾。

  不過他強調,估值並不是企業上市考慮的唯一因素。「IPO首先要找到基石投資人融錢,然後定好發行價,如果市場不認可發行價,那麼也有可能導致上市失敗。」譚群釗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小鵬汽車可能不符合科創板上市要求,貝殼離科創板上市也還有差距。在這種情況下,兩家公司目前最好的上市地還是美國。」一位知名創投公司的投資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貝殼找房的IPO招股書顯示,儘管近三年來,貝殼找房成交額和營收雙雙保持穩步增長,但始終虧損。2020年內,貝殼找房的虧損狀況仍未改觀。據招股書信息,貝殼找房在2020年一季度淨虧損12.3億元,虧損額度已超2019年全年虧損總額的一半,這使得其資金鍊非常緊張,只能依靠上市融資。

  小鵬汽車儘管即將推出第三款新車型,但公司也同樣處於虧損。根據小鵬汽車的招股說明書,公司在截至今年6月30日的半年內,收入10億元人民幣,低於去年同期的12.3億元人民幣。但淨虧損較去年的19.2億元人民幣減少至8億元人民幣。

  在招股書中,小鵬汽車透露,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的資本支出分別為10億元、21億元和5億元。小鵬汽車還表示,儘管目前不向美國市場銷售任何智能電動汽車,但是中美關稅的談判懸而未決,這可能會影響汽車原材料的價格。

  審查風險是最大挑戰

  值得關注的是,小鵬汽車和貝殼找房背後的兩大投資人分別是阿里巴巴和騰訊。啟明創投一位合伙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背靠巨頭給了兩家公司在美國上市更大的優勢,此外紅杉和高瓴資本也是貝殼找房的投資人,這也將對IPO有利。

  美國奧斯頓國際法律事務所(Alston & Bird)一位合伙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資企業面臨的壓力可能主要還是會計審核的部分。外部環境可能讓中國公司赴美上市冷下來,更多地轉向港股或者科創板。」

  美國財政部近期在其官網發布總統金融市場工作組《關於保護美國投資者防範中國公司重大風險的報告》,針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無法實施檢查的轄區,建議對來自這些轄區的公司提高上市門檻,加強信息披露要求,強化投資風險提示,並要求已在美上市公司最遲於2022年1月1日前滿足PCAOB開展檢查的相關要求。

  對此,中國證監會回應稱: 「中方從未禁止或阻止相關會計師事務所向境外監管機構提供審計工作底稿。中國證券監管機構迄今已向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提供了多家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審計工作底稿。」

  中國證監會還表示,中美雙方一直保持著溝通和互動。自2019年以來,中方監管部門多次就會計師事務所聯合檢查方案與美國證監會(SEC)和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進行溝通,展示了充分的合作誠意。今年8月4日,中方監管部門根據美方的最新需求和想法向PCAOB發送了更新的方案建議。

  美國財政部長史蒂文·姆努欽(Steven Mnuchin)周一在白宮發布會上表示,從2021年底起,中國及其他國家和地區不符合會計準則的公司將從美國證券交易所退市。這一政策將確保中國公司與美國公司的標準保持一致。姆努欽表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有望採納這一政策。他說:「到明年年底,這些企業都必須遵守相同的會計準則,否則將在交易所除牌。」

  部分企業回歸科創板

  除了網際網路企業之外,近期赴美上市的中資企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生物科技公司,包括傳奇生物、燃石醫學和泛生子等公司近兩個月來接連登陸納斯達克。但如今的投資環境與兩個月前相比又出現了急速轉變。

  生物科技領域知名投資人、Loncar Investments創始人CEO布拉德·隆卡(Brad loncar)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在的商業環境和市場情緒對於赴美上市的中資企業相當不利,很多企業都繞過美國,去香港或者上海的科創板上市,科創板的推出可以說是正當時,否則中國企業可能會面臨無處上市的窘境。」

  隆卡認為,科技公司和生物科技企業在中國市場會有非常強烈的需求,而且中國市場的估值比美國市場更高,因此一些企業如果放棄美國上市,轉向中國A股上市,成本並不是問題。他還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他所投資的企業中就有一些企業改變主意,轉而去中國A股上市的。

  企業的上市地點對於投資人是否會有影響?對此,隆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於很多美國投資人只投資在美國上市的企業和美元基金,因此肯定會有影響;而且也可能影響未來美國資本對中國公司的投資。

  近期回歸科創板上市的生物醫藥類企業包括君實生物,即將登陸科創板的頭部生物醫藥企業還包括復星醫藥拆分的復宏漢霖以及「疫苗第一股」康希諾等。「科創板的問題是還需要進一步降低散戶的比例,引入更多機構投資者。」隆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轉自:第一財經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不懼錯殺,逆流而上」,回歸潮與赴美上市潮共舞
    同期,在A股科創板上市的企業有113間,累計募資額1872億元。換言之,期內赴美上市中國企業的累計募資額達到了在科創板上市企業募資額的1/3。由此可看出,相較於與國際資本市場日益接軌的科創板,中國不少科技型企業仍熱衷於赴美上市融資,今年美國資本市場的不友善並沒有阻擋中資企業的上市步伐。哪些行業喜歡赴美上市?
  • 2020上半年中國赴美上市企業盤點(美聯商匯搶先版)
    接下來,美聯商匯將從上市行業分布、融資規模、上市交易所、上市模式等方面分析2020年赴美上市中概股的表現。一、整體情況2020年上半年,共有16家中國企業在美上市,共募資23.89億美元。圖:2020H1上市數量月份分布二、行業分布從行業分布來看,2020年上半年,赴美上市的中國公司涉及行業分布於生物工程
  • 鬧鬧美業集團與華承證券赴美上市籤約會隆重舉行
    2020年3月30日,鬧鬧美業集團與華承證劵赴美上市籤約會隆重舉行。此次發布會各屆大咖雲集,媒體嘉賓、協會代表齊聚一堂,並通過線上直播,與全國共同見證鬧鬧美業集團赴美上市啟動發布會這場盛事。
  • 稜鏡|中國獨角獸赴美上市新局:生意不旺 資金不眠 暗戰不休
    紐約的另一家交易所納斯達克在招攬中國上市公司個數上略勝一籌,但融資額同樣平淡。 今年上半年赴美的中概股IPO中,前7家融資額共計13億美元,其中,瑞幸咖啡一家包攬6.95億美元。這意味著赴美中概股在2019年上半年IPO總融資額,甚至不及去年的拼多多一家(募資16.3億美元)。
  • 老虎證券攜手《巴倫周刊》共推《赴美上市操作指南》系列課程
    近期,老虎證券與《巴倫周刊》中文版聯合重磅推出在線音頻課程《赴美上市操作指南:公司和你的「財務自由」之路》。課程由包括老虎證券CFO、老虎投行股權募資部門高級主管等在內一線業務專家團隊主講,幫助公司高管等搭建赴美上市的知識框架,以提升企業赴美IPO時的應對技能。此外,作為服務今年超半數新赴美上市中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ESOP)的券商,老虎證券在此次課程中還特別設有ESOP板塊,提供涉及財稅、計劃管理、專業交易等方面的深入分享。
  • 中概股為何掀起赴港二次上市浪潮?獨角獸們去哪敲鐘?
    來源:深響DeepEcho作者 | 李婷婷2000年,新浪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拉開了中國新經濟公司赴美上市潮,在這股潮流奔湧了二十年後,現在,赴港二次上市或將成為新潮流。這是幾支頗具代表性的中概股:2000年上市的網易是最早赴美上市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之一,攜程在2003年登陸納斯達克,百度登陸美股也約有15年之久,以當前市值計算,京東、網易、百度分列在美上市網際網路企業的第二、四、五名。
  • 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步伐沒有停止
    9月7日,昨日,在2020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上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在中美加強溝通的情況下,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步伐沒有停止。方星海表示,我國股市總市值70萬億元,佔國內GDP70%,上市公司接近4000家。
  • 達達赴美上市,憑什麼?
    另外,最近川普一系列對中國不友好的言論,更是讓中國企業在美國的發展前景蒙上不可預知的陰影。 上市當日,達達集團創始人兼CEO蒯(kuǎi)佳祺在上海發表演講說: 「我們經歷了《法案》、疫情,還是史上首個百分之百全線上的路演,創造了很多的歷史記錄。」
  • 微美全息赴美上市,美股打新如何操作?
    原標題:微美全息赴美上市,美股打新如何操作?日前,全息技術「獨角獸」微美全息(WiMi Hologram Cloud)在美國證監會(SEC)更新了招股說明書,重啟上市進程。
  • Acfun被阿里控股,Bilibili赴美上市,二次元用戶倍受青睞
    最新消息顯示,Acfun在經歷了多次融資不暢關停服務之後,被阿里收入囊下,而 Bilibili 將要赴美上市,融資 4 億美元的消息也不脛而走,看來國內投資人對二次元用戶的重視程度又上了一個新臺階。Bilibili 將赴美上市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Acfun 其實是 Bilibili 的前身,當年 Acfun 的站長 Xilin 對網站基本處於放養的模式,後來才有了 Mikufans,這個網站當年打出的旗號就是在 Acfun
  • 一起教育科技赴美上市 老虎證券是承銷團中唯一網際網路券商
    這意味著,在以承銷商的身份助力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赴美上市的一周後,老虎證券再次擔任中概股美股IPO承銷商。值得注意的是,老虎證券也是一起教育科技承銷團中唯一網際網路券商,公司在中概股市場上的覆蓋實力凸顯。招股書顯示,一起教育科技的課內教育產品在2020年上半年覆蓋了中國約56%的小學、60%的初中和7%的高中。
  • 「中國涉軍公司」遭遇封殺 中企赴美上市前景未明
    繼納斯達克禁令及內訌之後,中芯國際再遭MSCI封殺,中國公司赴美上市前景未明) 中芯國際遭遇三連擊。
  • 對話納斯達克總裁:預計2020年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火爆
    根據Dealogic提供的數據,今年美國的IPO總融資額約為623億美元,較去年601億美元的融資額略有增長,但幾位共享經濟獨角獸都遭遇了滑鐵盧,赴美上市的中國公司也面臨了諸多挑戰。當地時間1月23日,在第50屆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新浪財經獨家對話了納斯達克總裁Nelson Griggs。
  • 中資企業境外開發新基建項目的SWOT分析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國際工程與勞務雜誌,本網獲授權轉載)作者:王賢光陳思齊單位:中國水利電力對外有限公司2020年註定是要被載入史冊之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還未消散,新冠疫情已蔓延到世界上各個角落,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新一輪的經濟衰退不可避免
  • B站即將赴美上市 二次元商業化的春天到了嗎?
    一直被用戶和業界關注如何盈利、何時盈利的B站準備赴美上市了,繼去年十月彭博社報導視頻彈幕網站嗶哩嗶哩(簡稱B站)計劃在美IPO,至少籌資2億美金,IPO後市值將可能達到10億美金之後。2018年1月11日,據《財經》報導,B站已進入上市前靜默期,並最快將於2018年第一季度在美國上市,估值在30-35億美元左右。
  • 祁連國際赴美上市 招股說明書已掛SEC網
    原標題:祁連國際赴美上市 招股說明書已掛SEC網   近日,美國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官網再次更新了祁連國際
  • 瑞幸赴美上市一年後面臨「生死劫」
    瑞幸赴美上市一年後面臨「生死劫」) 在「自曝」財務造假一個半月後,瑞幸咖啡徘徊在退市邊緣。
  • WiMi微美雲息赴美IPO納斯達克上市 5G全息AI視覺黑科技唯一股?
    中國領先的全息雲平臺之一的WiMi微美雲息赴美IPO納斯達克上市,這將是5G全息AI視覺黑科技領域全球唯一上市公司,應用前景十分廣闊。近年來,面部識別行業的應用市場不斷擴大。為獲得更好的準確性和質量,面部識別應用呈現了從二維技術向三維技術過渡的趨勢。以。出現這種趨勢的原因是二維面部識別技術易受到姿勢、光線、外觀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從而使識別率下降。
  • 成為中概股赴美上市標配,老虎證券的「另類」投行進階史
    與方磊見面的前一天,老虎證券剛公布了三季度業績,就投行部分,季度裡9家中概股赴美上... 與方磊見面的前一天,老虎證券剛公布了三季度業績,就投行部分,季度裡9家中概股赴美上市,其中老虎證券參與7家,承銷5家,繼續領銜承銷最多中概股赴美的投行。這份不錯的答卷,若放到2年前對整個投行業來說,根本無法想像。但改變已經發生。
  • 完美日記赴美上市,請周迅代言,網友:配得上嗎?
    幾年前,一個被雷軍相中的80後農村小夥靠著一張面膜實現逆襲,從淘寶店主做到上市公司御家匯(御泥坊母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其名為戴躍鋒。 隨著鳴鑼聲響,御家匯成了中國面膜電商第一股。 幾年後,從御泥坊出來的黃錦峰也要帶著他的完美日記,準備赴美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