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聽著《銀河鐵道之夜》的音樂,音樂和故事還有畫面是高度統一。
原本它是日本作家宮澤賢治創作的童話故事,由加賀谷穰製作成漫畫電影。
一開始,我是看到了加賀谷穰的畫作而愛上的,我一直都很喜歡搜集加賀谷穰的畫作,他的作品一直是我當電腦桌面的首選。
這《銀河鐵道之夜》的畫面,我一直在尋找它的故事背景,這種類型的畫風很透明很夢幻,給人一種視覺上的立體感,周圍總有很多的星星點點,到底是螢火蟲還是星光閃耀,畫面空靈炫麗,三次元空間還是四次元,總之不像我們這個世界的。
它乾淨,莊嚴,清冷,是靈魂最終到達的地方。我希望它就是在我們的宇宙中,也許有一班無形的時光列車,有一天會通向這樣一個夢幻世界,也許那些閃光真是銀河中落下來的。
於是我去看了《銀河鐵道之夜》的動畫電影,並非有很多的對話情節,大量的唯美的畫面,大量的心理活動,銀河的世界那麼美,和人間一樣有各種生物和街道,可是夢醒了,現實還是那麼殘酷。
這是一個異度空間的故事,講一個男孩做了個夢,與自己最好的朋友坐上一列火車,一路往天上開,從二次元空間來到三次元空間,來到銀河的天國。這裡的世界唯美的不可思議,光鮮璀燦,仿佛到達了理想的天國,在這裡遇到了一些事,生命的美好在這裡淋漓盡致,也懂得了愛與守護的珍貴。可是夢醒了,卻被告知,男孩的這個最好的朋友溺水而亡了。
日本動漫裡經常有火車,《千與千尋》裡有火車,《銀河鐵道之夜》也有火車,都是通向一個遙遠的目的地,永遠也不會有回程的車。這說明什麼呢?人生的路也是一列火車,只有去的方向,沒有回頭的方向。
而故事裡有幫助與犧牲,如天上蠍子座裡的那團火,它燃燒著自己,發出燦爛的光芒,它孤獨而執著,光亮的天空留下最美的輝煌。這是一種胸懷,每個人都逃不過生命被燃燒,不管你是燦若辰星還是卑微如草芥,最後都是留在泥土中的灰燼。不去在乎它們的逝去,在乎的是他們的燦爛,利人無他,就會無所謂孤獨。
聽到電影的音樂,跟那夢幻的畫面一樣,有星光在遠遠近近地閃爍著,火車在不緊不慢地開向不回頭的路。它的平靜是永恆的,是紛爭後的生命殘留下的念想,帶著它去那流動的銀河找兒時的光芒。整個音樂讓人沉默,只有聽覺,像萬千雙手抓住那些閃爍的觸覺,告訴你那是生命的秘訣。
最近我時常在懷念,懷念很久很久以前的事,猶如穿越在黑洞的壁板上。兒時望過的天空,是捕捉流星划過的奧妙。會想像那點點微光中,是不是夜有個相似的空間一樣的自己。
小時候好奇銀河的炫妙,而現在會覺得空間和時間一樣,都是無底的震驚,震驚到懷疑人生。小到人的生老病死,大到宇宙數億年星光始殆,不是都是一個規律嗎?
我們都躺在銀河系的搖籃裡,都向著那擁擠的中心靠攏,銀河鐵道列車沒有回頭路,也沒有與別的鐵道重合。我只是呆呆地,聽著這音樂,儘管忙碌不休止,開動的列車從來不錯過。
每個人心裡一畝田,每個人心裡一個夢,用它來種什麼,種桃種李種春風,這裡是「最後的夢田音樂圖書館」。美好的音樂是香氣,是醇酒,它也是你心靈最後安放的「夢田」。獨樂樂不如眾 樂樂,只找有緣人,一起分享音樂餘香推薦非主流好音樂,探索音樂美麗內涵,主要音樂方向,新世紀音樂,世界音樂,爵士音樂,民謠音樂,優秀獨立創作人,天籟美聲,民族音樂等。我聽見寂寞在歌唱,愛音樂的人都是寂寞的,我孤獨,我願意
如果你喜歡這首作品,請在此打賞,感謝所有愛音樂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