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晉江一男子以「一己之力」禍害3000餘人,刷屏了微博。
該男子從武漢返鄉卻謊稱從菲律賓回來,期間刻意隱瞞身體不適,並參加當地宴會聚餐,致全村3000餘人被隔離,引發當地疫情恐慌。
網友一邊唾棄著他的不負責任,一邊擔心他是不是病毒的「超級傳播者」?
所謂超級傳播者:是指具有極強傳染性的帶病者,比其他病人更容易傳染其他人。
03年非典期間,一名輾轉兩所醫院的患者,共造成50多名醫務人員,20多名親朋好友感染。
另一名入住香港酒店的病毒攜帶者,他不僅感染了整個酒店,這些被感染的住客更把病毒帶往了全世界,導致病毒大爆發。
關於「超級傳播者」的例子,最著名的就是「傷寒瑪麗」,她也是有史記載的第一個超級傳播者。
這名叫「瑪麗」的超級傳播者,由她直接感染的人多達52人,間接感染的人不計其數,其中有3人因此死亡!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位「傷寒瑪麗」的故事,通過她,我們又能讓孩子學到什麼?
1
病因成謎
1906年夏天,紐約的銀行家華倫帶著全家去長島的別墅消暑,沒想到,計劃中愉快的假期,發生了意外。
最先患上傷寒的是華倫的一個女兒,緊接著,華倫的夫人和她的兩個女傭相繼病倒,園丁和另一個女兒不久後也出現了症狀。
華倫一家共帶了11個人,就有6個人患病。
顯微鏡下的傷寒桿菌
在出租的別墅裡,竟然出現了致命的傳染病!別墅的主人深為焦慮,同時,他也察覺到了不對勁。
因為,別墅位於紐約的富人區:牡蠣區,而傷寒又是隨大小便排出,然後汙染食物造成的傳染病。
人如果有勤洗手的習慣,這種糞口傳播的疾病一般就不會有什麼機會。
在1906年的美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都知道洗手可以預防傳染疾病的道理,所以牡蠣灣這種富人區已經多年沒有出現傷寒這樣的「窮人病」。
20世紀,美國髒亂差的貧民窟
更何況,華倫一家所住的別墅被傭人打掃得一塵不染,十分乾淨,整潔。
為什麼只出現在「窮人區」的傷寒會出現在這裡呢?
為查明真相,別墅的主人僱傭了有處理傷寒疫情經驗的專家喬治·索伯來查明原因。
喬治·索伯(紐約時報,1915年4月4日)
索伯起初懷疑淡水蛤是罪魁禍首,但很快,這點就被排除了。
接著,有沒有可能牛奶來自受汙染的牧場?這家人是不是吃到了被汙染的蔬果?
帶著這樣的疑問,索伯經過了一系列的調查,但無一例外,這些猜測全被否定了。
既然不是外面帶來的病菌,唯一值得懷疑的點就只剩內部人員了。
很快,索伯將懷疑的目標放在了華倫一家僱傭的廚娘:瑪麗·梅倫身上。
瑪麗·梅倫出生於愛爾蘭北部一個偏僻的山村裡,她的家鄉泰倫縣是愛爾蘭最貧窮的地區之一。
在15歲的時候,為了餬口,瑪麗移居美國,一開始她給別人當傭人。
很快,她發現自己在廚藝方面的天賦,在當時,廚師可比當傭人賺錢的多。
於是,瑪麗開始了她的廚師生涯,並且為一些精英家庭做飯。
索伯仔細調查發現,瑪麗更換過7個工作地點,而每個工作地點都曾暴發過傷寒病,累計共有22個病例,其中1例死亡。
這些證據幾乎可以認定,瑪麗有攜帶傷寒病毒的重大嫌疑!
這一天,索伯找上瑪麗,說明原因後,並告訴需要瑪麗提供一些血液、尿液和糞便,以驗證自己的推斷。
瑪麗對此意見很大,她拿起一把切肉叉,朝著索伯走來。
索伯對此有過精彩的描述。他找到瑪麗:
我儘量使用外交語言,但瑪麗很快就作出了反應。她抓起一把大杈子,朝我直戳過來。我飛快地跑過又長又窄的大廳,從鐵門裡逃了出去。
因為,在瑪麗那個年代,「健康帶菌者」還是一個聞所未聞的概念。她自己身體棒棒的,說她把傷寒傳染給了別人,簡直就是對她的侮辱!
2
不愛洗手的廚娘
在幾次交涉無果後,索伯通過地方衛生官員帶著一輛救護車和5名警察來說服瑪麗。
儘管瑪麗十分反對,曾試圖躲在壁櫥裡躲過追捕,但在武力的制裁下,她還是被帶進了醫院,不得不配合醫院檢查。
很快,檢查報告出來,所有人都驚呆了,她本人非常健康,但在瑪麗的身體裡,攜帶了大量的傷寒沙門氏菌。
而她,也成為了美國發現的第一位無症狀傷寒桿菌帶菌者!
瑪麗的病例記錄
不過問題還沒解決,瑪麗雖然是傷寒桿菌的攜帶者,但也不足以造成這麼多人被感染。
作為廚師,食物或許是最有可能的傳播途徑,可是烹飪時的高溫往往也可以殺死病菌。
那麼,瑪麗是如何傳染給僱主的呢?
隨著進一步調查,索伯找到了一個重要線索。瑪麗最拿手的甜點——桃子冰激凌。
在製作甜點的過程中,瑪麗全程都需要使用到雙手,可是,瑪麗和那個時代的大部分人一樣,沒有上完廁所洗手的習慣,就是因為疏忽了這一點,瑪麗造成了傷寒爆發的可能性!
別做傷寒瑪麗,記得洗手!
索伯向醫院告訴了自己的猜想,醫院經過檢驗,證實了索伯的懷疑。
後來,瑪麗被送入紐約附近北兄弟島上的傳染病房。在這座島上,食物與飲用水會定期送過來,瑪麗過著囚犯一般的生活。
瑪麗關押的北哥島
但在囚禁的期間,瑪麗始終不相信醫院的結論,在她看來這是富人對自己的歧視。
兩年後,她向美國衛生部門提起申訴。因為在1909年6月,《紐約美國人報》刊出一篇有關瑪麗的長篇報導,文章十分煽情,引起公眾一片唏噓,衛生部門被指控侵犯人權。
輿論的導向愈演愈烈,關押三年後,1910年,當地衛生部門與瑪麗達成和解,解除對她的隔離。
不過條件是瑪麗同意不再做廚師,並且每個月向衛生局報導一次。
瑪麗與醫生的合照
但是,瑪麗食言了。
1915年,瑪麗被解除隔離的第5年,在大家差不多把她忘了的某一天。
紐約一家婦產醫院爆發了傷寒病,25人被感染,其中2人死亡。
索伯再一次被僱傭查找這次傷寒的原因,很快在這家醫院的廚房,他遇見了老熟人——瑪麗,這時的她已經改名為「布朗夫人」。
據說瑪麗因為認定自己不是傳染源才重新去做廚師的,畢竟做廚師掙的錢要多得多。
但這一次,原本同情瑪麗的民眾變得出離憤怒,認為她這是明知故犯,瑪麗應該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自之有愧的瑪麗也不像上次一樣指責這是對她人權的侵犯了,而是老老實實的待在島上,平靜接受著孤獨的隔離生活。
瑪麗在北哥島上的小屋度過了餘生
1932年,瑪麗患中風半身不遂,6年後,瑪麗在教堂舉行了一個簡單的葬禮儀式。
在屍檢中,人們發現,在她的膽囊中仍有大量的活體傷寒病菌。
位於聖雷蒙墓園的瑪麗·梅倫的墓碑
3
飯前便後勤洗手 衛生防護很重要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看到這裡,我們既同情瑪麗,又痛恨瑪麗。
同情她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感染上了病毒,並且因此失去了自由。
於此同時,我們也痛恨她對他人的不負責,給公眾安全造成了極大危害。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人們對公共衛生的意識不夠強,疏於防範,才造成了這樣的悲劇。
也希望通過這個故事,我們能夠教育到孩子:
1.勤洗手!勤洗手!勤洗手!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傷寒瑪麗」就是因為不洗手才讓病毒擴散!
2.不管這一次的冠狀性病毒在未來會不會捲土重來,教會孩子相關的衛生防護措施至關重要!
因為,只有做好了衛生防護,即使病毒來襲,我們也能有效地切斷它的傳播方式,保護好自己,保護好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