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三鍾經:悔改是向天主的溫柔敞開心扉
走上一條擺脫俗世、罪惡和財富的旅途,皈依並找到天主。這是教宗方濟各在三鍾經祈禱活動中指示的道路。教宗談及洗者若翰的形象,以及將臨期該走的信仰旅程。
(梵蒂岡新聞網)「勇敢」的信眾風雨無阻, 於12月6日將臨期第二主日中午聚集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參加教宗方濟各主持的三鍾經祈禱活動。教宗當天的講道以「悔改」這個關鍵詞為主軸,其意義在於抵拒罪惡和俗世,並樂於改變生命,向「天主的美善和溫柔」敞開心扉。根據該主日福音的記述,勸勉眾人悔改的洗者若翰,「生活刻苦、抵拒表面功夫,並且尋求本質」(參閱:谷一1-8)。
教宗表示,「悔改伴隨著對已犯下的罪過的痛苦、渴望擺脫這一切的心願,以及一生永不再犯的決心。為了遠離罪過,也必須抵拒與之相關的一切、與罪過有關的事物。換句話說,就是要抵拒世俗思維,以及過度重視舒適、快樂、福祉和財富的態度」。
教宗強調的第二個層面是「尋求天主和祂的國」。悔改意味著「放棄舒適和世俗思維」,但這並非「為了補贖而刻苦禁慾」:基督徒悔改,是為了進入「天主的國、與天主的共融,以及與天主的友誼」。這條路並不容易,「因為千絲萬縷的關係把我們跟罪惡綁在一起」,例如:半途而廢、灰心喪志、惡毒詭計、有害的環境,以及壞榜樣。
「我們經常感受到那敦促我們接近天主的動力過於薄弱,天主似乎完全靜默:祂慰藉人心的許諾看似遙不可及,與現實無關」。事實上,天主安慰我們,如同依撒意亞先知書中的「殷切又辛勤的牧羊人」那樣(參閱:依四十1-5、9-11)。有人或許會說,真正的悔改是做不到的。我們時常聽到這種喪氣的話。然而,教宗重申悔改「是可行的」,並鼓勵說:「當你浮現垂頭喪氣的念頭時,不要停在那裡,因為這是不穩固的沙子,它正是由庸俗生活所構成的不穩固的沙子。」
悔改是一份「需要奮力懇求」才能得到的恩寵。教宗表示:「首先,我們要牢記,悔改是一份恩寵:任何人都無法憑一己之力改過自新。這是上主賜給你的一份恩寵,要祈求上主讓你悔改。只有我們向天主的美善和溫柔敞開自己,才能真正地悔改。請你們想想天主的溫柔。天主不是一個兇狠、壞心的父親。不,祂溫柔,很愛我們,有如善牧一般,尋找羊群中落後的羊兒。祂是愛,而悔改便是如此:天主的恩寵。你要踏上旅程,因為是祂在推動著你前行,而你將會看到祂如何來到。你要祈禱、踏上旅途,前進的步伐必將邁出。」
教宗最後懇求無染原罪聖母瑪利亞的轉禱,懇求她「助佑我們越來越脫離罪過和俗世,好讓我們向天主敞開自己,接納祂的話語和愛」。天主的聖言和聖愛使人煥然一新並帶來救恩。
教宗:聖誕馬槽和聖誕樹是艱困時期光的標誌
教宗12月6日在誦念三鍾經後談到聖誕節象徵物的意義。他說,我們不要停留在標誌上,而是去了解其意義,即耶穌。新冠肺炎疫情和危機無法熄滅這光。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去年在《美妙的景象》宗座書函中談有關聖誕馬槽的意義和重要價值。今年12月6日主日他帶領信眾誦念三鍾經後,再次簡短地提到聖誕節象徵物的意義。
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上聖誕樹已經豎起,聖誕馬槽也在布置中。教宗說,「這幾天,有很多家庭也正在布置這兩個聖誕節的象徵物,令兒童,甚至大人都喜悅。聖誕節象徵物是希望的標誌,尤其是在這艱困時期。我們不要停留在標誌上,而應該去發現這些標誌的意義,即發現耶穌,發現耶穌向我們揭示的天主的愛,我們要去認識祂光照了世界的無限仁慈」。
教宗勉勵信眾說,「新冠疫情和危機不能熄滅這光。我們要讓這光進入我們心中,向最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這樣,天主將再次在我們內誕生,且居住在我們內」。
「梵蒂岡金融管理局」改名為「梵蒂岡金融信息監管局」
梵蒂岡金融管理局的新章程於12月5日公布,藉此確定了該機構的職權,重新規定了局長和領導機構的職責。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以一份授權證書批准了梵蒂岡金融管理局的新章程,從今以後該機構將稱為梵蒂岡金融信息監管局(ASIF)。新章程已於12月5日生效,巴爾巴加洛(Carmelo Barbagallo)局長向本新聞網解釋這一改變的意義說,新章程的修訂是教宗方濟各在聖座和梵蒂岡城國推行全面改革的一部分,這涉及到在經濟金融領域的透明度和加大監控的力度。
在這方面,最重要的新意在於金融信息監管局的管理和組織工作。巴爾巴加洛局長表示,該機構在名稱上加上「監管」一詞,符合它實際上接受委託的任務。除了最初的收集信息和打擊洗錢及經援恐怖主義活動外,自2013年以來,監管局對在梵蒂岡宗教事業局專業基礎上提供金融服務的實體提供規則和「審慎」的監管職責。因此,在金融領域有「監管」的權利。
關於金融信息監管局的管理和組織工作,巴爾巴加洛局長指出,新章程確定了監管委員會的管理職責,同時強調局長在監管局決策上的積極作用,而加強局長在監督上的責任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同時,由正副主任組成的領導機構的角色也得以加固,以確保監管局在運行上的功效和效能。
巴爾巴加洛局長最後談到,在金融信息監管局內部也發生了改變。他說,依照國際上的最佳舉措,建立了「提供規則和法律事務」辦公室,由其負責所有法律性質的問題,包括建立規則。這樣一來,明確規範的任務就與實行監督的任務分開。因此,金融信息監管局目前的工作分為三部分:「監督」、「提供規則和法律事務」,以及「金融信息」。
香港湯漢樞機:把堂區紮根在日常生活中
省思堂區在當前生活及疫情處境下的現況,這一舉動助益良多。湯漢樞機在將臨期牧函中向司鐸和平信徒發出了這項邀請。香港宗座署理表示,需要重新思考堂區的模式,好使堂區成為促進人際關係和對話的場所。
(梵蒂岡新聞網)香港教區明年將以「堂區更新」作為牧民主題。湯漢樞機在將臨期牧函中宣布了這項消息。這個主題的靈感來自於教宗方濟各在《福音的喜樂》勸諭中的邀請,也就是促使堂區成為團體中的團體、親近人民;同時,這主題的靈感也來自於聖座聖職部《堂區的牧靈皈依——為福傳使命和教會服務》訓令,以及新冠疫情危機凸顯出來的當下社會及文化的改變。
湯漢樞機在牧函中指出:「全球的疫情清楚向我們展示了時代的徵兆。一方面,因著數碼文化的普及流動性,今天人們與確定和不變的地理環境的聯繫愈來愈少,而是生活在『多元的地球村』中;數碼文化不可避免地改變了空間的概念,以及人們的語言和行為,尤其是在年輕一代中。另一方面,我們發現昔日以堂區及神職人員為中心的教會生活模式,慢慢因疫情的影響而與社會脫節。堂區不再像以前那樣是人們主要聚會和社交的中心;以神職人員為中心的禮儀生活亦未能回應今天人們內心對團結、友愛、公義、平等的渴求。」
因此,需要「尋找堂區新的存在方式,再次發揮堂區在社區中的中心角色」。這正是聖座聖職部的指南提出的路線,其中包括重視信友在服務堂區團體方面與日俱增的角色、堂區各機構共同負起教會的責任,以及堂區的不同教會成員之間團結一心,加強其福傳使命。湯漢樞機引用教宗方濟各《福音的喜樂》勸諭,強調「堂區不應被等同為一座建築物或一系列的組織,而是一個由不同團體組成的團體。『堂區是教會在一個區域內的臨在,以造就環境便於聆聽天主聖言、發展基督徒的生命、交談、宣講、愛德洋溢、朝拜和慶祝。』(28號)堂區必須是一個把人們召集在一起,並促進長期人際關係的場所,從而讓人產生歸屬感和被接納感。因此,堂區應該是以人為本,促進對話,團結和對他人開放的地方。如果堂區成功紮根在人們日常生活的中心,它將成為一個克服孤獨的地方,這影響了許多人的生活」。
為此,湯漢樞機在牧函的結尾發出呼籲,首要邀請司鐸深入討論這份聖座訓令,以此為藍本,策劃未來三年教區的牧靈路線。其次,樞機也邀請堂區組織和堂區議會成員,共同尋找堂區新的存在方式,發揮共負責任的精神。最後,樞機籲請信友,特別在這疫情期間,縱使未能親自參與堂區的禮儀和牧靈活動,也要「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彼此關懷,把堂區紮根在日常生活中」。
皮扎巴拉宗主教隆重進入聖墓大殿:需要新的牧靈動力
耶路撒冷拉丁禮宗主教皮扎巴拉在聖墓大殿舉行彌撒,提到他在聖地度過的時光,以及耶路撒冷教會面對的挑戰。
(梵蒂岡新聞網)耶路撒冷拉丁禮宗主教皮扎巴拉12月4日隆重進入聖墓大殿。他在彌撒講道中說:「在這神聖的地方,我祈求天主賜予我力量、勇氣和毅力,為這教會奉獻一生,並且以父親般的心懷和耐心愛她、領導她」。皮扎巴拉宗主教也提到他在聖地度過的30年時光,他剛晉鐸後來到聖地進修,後來以聖地守護人的身份在此進行牧靈服務,這使他能夠更加認識耶路撒冷教會。
皮扎巴拉宗主教接著表示,「我們與我們所認識的天主同行,走向一個我們不知道的未來。未來的不確定,尤其是在我們這個時期,能造成恐懼和焦慮。因此,我們要把自己託付於天主,在祂內尋求安慰和慰藉」。
耶路撒冷宗主教敦促人們信賴天主聖言,就如「伯多祿在提庇黎雅湖那樣」。宗主教沒有隱藏自己在新使命前,即教宗委託他領導耶路撒冷拉丁禮宗主教區的恐懼。此外,宗主教也提及耶路撒冷教會,他強調說,需要「一種新的牧靈動力,既要考慮到不同地區和文化,又要懂得使眾人團結一心,而且還須要面對「經濟和社會問題」,「持續的新冠疫情使這問題更加嚴重」。
皮扎巴拉宗主教表示,「我們期待對政策有清晰說明,因為這對所有的家庭有著很大的影響。我們期待與其他的姐妹教會,以及穆斯林和猶太人弟兄姐妹相遇」。宗主教籲請眾人為他的使命和耶路撒冷教會祈禱。他在彌撒講道最後表示,「我們確信,復活的基督將再次使我們充滿祂的聖神,使我們在祂的土地上勇敢地見證祂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