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騰騰的千年文明至今,如世間當真有一物可代表人類精神,代表文明之光,它會是哪件?
羅浮宮給出了他們的答案。
羅浮宮藏品無數,每一件都是稀世珍寶,人類之驕傲。而在這些鎮館之寶中,唯有一件不同。
她獨立地傲首於羅浮宮最負盛名的德農館達魯樓梯(Escalier Daru)之上,每一位訪客都是一步一步仰視著走向她,走向美的終點,也進入了美的起點。
從2200多年前開始,她,就成為了勝利的迷影。
一場勝利鑄就了她,而無數的失敗破滅了她。
一直到1866年在羅浮宮首展,她又回到了高處,重新審視著兩千年後的世界,再次成為了人類美的仰止。
關於勝利女神的故事,我們可以從她的英文名字開篇。
先說Samothrace是什麼?這是勝利女神的出土地:薩摩色雷斯島。
在英文中通常會將出土地放在名字裡以區分同一種題材(尤其是雕塑),所以她的全名應當是薩摩色雷斯島的勝利女神。
現在屬於希臘的薩摩色雷斯島在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位於北地中海,離希臘本土有點遠,緊鄰土耳其。
1863年,法國人Champoiseau來到了當時還是奧斯曼土耳其的地盤薩摩色雷斯島,找到了這個名垂青史的勝利女神。
經過了一系列的鑑定,他判定勝利女神被建造的年代應當是公元前220年-前185年,當時正是亞歷山大死後帝國分崩離析,進入到轟轟烈烈的繼業者戰爭時代。
薩摩色雷斯島一直被搶來搶去,此時正在馬其頓王國統治下,也就是說,勝利女神像當時是馬其頓國王建造的,是根正苗紅的希臘文明。
我們再看下勝利女神的名字,Victory源自Victoria,Victoria是勝利女神的羅馬名字,而她的希臘名字,就叫做NIKE。
對,NIKE這個品牌就來自於這個勝利女神。
勝利女神NIKE在希臘神話中代表勝利,什麼勝利呢?便是在古希臘時代人們熱衷的兩大戰場:競技和戰爭之勝利。
作為勝利女神,她的祖父母都大有來頭,有三位十二泰坦大神,和宙斯的爸爸都是親兄弟姐妹。算起來,宙斯是NIKE的堂伯。
但NIKE的父母都沒有什麼名氣(連個雕像都沒幾個),不過母親Styx掌管的工作卻如雷貫耳:冥河(River Styx)!這條冥河串起了幾乎整個希臘神話的故事。
正因為手握冥河的力量,NIKE父母幫助了宙斯贏過泰坦之戰,算是抱對了大腿,NIKE也出過力,所以一家子都受宙斯的喜愛。
雖然NIKE沒有什麼壯舉或知名故事,但她的形象其實很常見,也非常典型:
NIKE的地位比起父母或者祖父母要高許多,也更受歡迎,你一定在很多場景下見過她。
勞斯萊斯當年在設計女神車標的時候,實際上也借鑑了勝利女神,算是致敬了。
因為受宙斯喜愛,又代表勝利,所以有時候宙斯手裡會舉起她。
但更常見的是NIK和雅典娜一起出現(腦筋急轉彎:雅典娜是NIKE堂伯宙斯的女兒,那NIKE應該管雅典娜叫什麼🤔)。
最常見的方式就是雅典娜手裡舉著NIKE。
奧地利維也納的國會大廈門口,就立著最典型的雅典娜和NIKE雕像。
在最著名的雅典衛城帕特農神廟裡,已經被毀的雅典娜巨像手裡也是NIKE。
而且在帕特農神廟,還有特意為NIKE而建的神殿,可見她的地位。
在下面這幅德國建築師Leo von Klenze於19世紀繪製的雅典衛城復原想像圖中,我們就可以看到NIKE的神殿。
▲ 《雅典衛城及亞略巴古的理想化外觀》
Leo von Klenze 1846
📍德國 慕尼黑 新繪畫陳列館
看了眾多NIKE的樣子,好像即使羅浮宮的勝利女神沒有頭和手,我們也大致可以想像出她的模樣。
不過其實NIKE的形象,早就已經破解出來了。
關於羅浮宮的勝利女神像,充滿了眾多猜想,她長什麼樣呢?
在揭開她的樣子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最初的勝利女神,要知道剛出土的時候,她不是長這個樣子。
下圖就是1866年首次展出的勝利女神,這時候的她還沒有上半身,更沒有翅膀。
拼接勝利女神的過程,本身就是個挖掘美、發現美,為美賦予生命的過程。
如果只是停留在這裡,勝利女神恐怕無法登上達魯樓梯。
直到1884她腳下的戰艦、上半身、翅膀集結後,我們才看到了勝利女神的本有的氣概和英勇。
在這漫長的18年中,女神的右翅膀和頭一直未曾找到。羅浮宮做了一件非常勇敢--甚至和勝利女神一樣勇敢的決定:為女神添翼!是的,女神的右翅膀是後人根據部分碎片,和對左翅膀的學習後又再加上的。
這確實是一次巧奪天工的大膽嘗試,並且通過對女神站立的動勢研究,右翅膀在修復的時候,是高於左翅膀的,這一細節讓雕塑更加意氣風發,充滿了感官力量。
當插上翅膀的女神以完整姿態立於戰艦之上時,我們看到了女神本來的樣子。
她身穿古希臘服裝Chiton,這是古希臘一種常見的服裝,一直垂到腳底。在胸部下面束有一根帶子以顯身形,也為了讓裙子不妨礙走路。
勝利女神身上的Chiton更為精緻,還有第二根帶子,隱藏在臀部上側一圈的Himation下。
Himation就是下圖女子手中的希臘式的披風,可以蓋住全身或披在肩上。
雖然下幅畫的是另外一個女神Eos,但是她的服裝和我們的勝利女神頗為相似,同樣將Himation系在了腰間。
在下圖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女神的腰部,薄薄的一層chiton上覆蓋了himation,展現出了女神的身姿曲線,而這每一道衣褶,都是在風與海的吹拂衝凌之下,優雅和勇美的見證。
為何有風與海?因為勝利女神站在戰艦上,實則為慶祝海戰勝利而建。巧奪天工的雕刻技術,呈現出好似打溼的衣服和通透的身體,藝術水準驚為天人。
不過真正的她並不是站在海邊,而是被供奉在薩摩色雷斯島的這座神廟中。
可是,勝利女神在我們的想像中,或許早就打破屈身於神廟的圈錮,她應當如同下面這幅假想圖一樣,迎風逸海,勇麗無邊,永遠點亮著人類勝利的榮光。
所以,當我們在望向羅浮宮勝利女神的時候,喟嘆的,不僅是那對自由且充滿力量的翅膀,更應喟嘆的是她迎擊風與海的裙擺。
因為這裙擺與神之雙翼不同,它和人類同樣脆弱,又同樣堅毅,這裙擺,是勝利女神的勇敢,也是人類衝向勝利意志的勇敢。
不過,人們並不「滿足」於這樣的勝利女神。
或者可以這樣說,人們越期許勝利,就越期許勝利女神的模樣,於是有了許多遐想實驗。
下面這兩個作品,都是人們對勝利女神實際模樣的猜想。
她的右手或手持畫圈,或手持號角,英颯無比。
不過,1950年找到的勝利女神的右手,打破了這種猜想。這隻右手並沒有抓住任何東西的動作。
通過這隻右手,專家們考證出勝利女神真正的姿勢是這樣的。她的右手並沒有手舉任何東西,而是在對人們招手示意。
沒有花環,沒有號角,這個勝利女神與其他的作品都不同,她有著迎面風海的溼漉裙擺,昂然向前的身姿,她的手中沒有任何激動人心的物件,而是一個簡單又優雅的招手,卻此間獨一無二。
或許這個招手的姿勢,也是某種渴尋。
但無論如何含義,這一次,羅浮宮沒有修復。一來,是僅有手掌沒有手臂,二來,歷經百年,人們也意識到,勝利女神真正的模樣,或許不再重要,甚至不再有意義了。
許多人認為她的經典,正因為她承載了世人「不知而求的想像力」:勝利女神和勝利一樣,對每個個體而言,都有截然不同的面貌和色彩。
人們將自己的盼望和猜想投射到了女神身上,久而久之,這種盼望和猜想本身成為了欣賞的一部分,我們在她身上看到了我們想看到的勝利,得到了我們期待的生命飛揚,似乎已經足夠了。
不過,還是有人基於想像為勝利女神創造了實際形象,雖然不十分吻合,倒是滿足了一些好奇心吧。
勝利女神離我們很遠嗎,好像是。
她因紀念一次海戰勝利而生,如果你感興趣,可以查一下公元前306年賽普勒斯的薩拉米斯之戰。
馬其頓的王德米特裡烏斯 Demetrius贏了這場海戰,修建了勝利女神神廟。在薩拉米斯之戰後很多年中,他多次失敗,又多次勝利,恐怕連他自己都不記得了。
哦,對了,他的死對頭之一託勒密一世,就是埃及豔后的開國先祖,不過那是快300年後的故事了。
在那充滿了戰爭的年代,勝利是人們最期盼,也是最不可得的事情了。NIKE被供奉在神廟中,一次又一次地聽到人們的祈禱,直到她和神廟一起被毀滅。
沒有人會永遠勝利,喜愛NIKE的宙斯不會,並肩的雅典娜不會,創造她的馬其頓也不會。
兩千多年後的如今,勝利女神對我們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
無數人都來到羅浮宮與她相遇,凝視她的巧奪天工,驚奇藝術,勇敢精神,勝利象徵。有人走馬觀花,有人凝思甚久,有人汲取靈感。
或許,她能告訴今天世人的便是,你要有嚮往勝利與自由的雙翼,也要像她一樣有直面風海的勇敢吧。
這,就是勝利女神被埋入土中兩千年的故事。
不過,勝利女神的故事並沒有結束,或者說才剛剛開始,不少現代藝術作品還在通過勝利女神創作出更多的藝術。
赫本的一襲紅衣長裙,賦予了女神新的感官色彩。
《戲夢巴黎》中經典的奔跑戲,身後正是凝視著他們的勝利女神。
最近兩年,Beyonce和Jay-Z在勝利女神面前更是石破天驚了一把。
還有更多人,把勝利女神放在了家中,讓美延伸倒每一天。
於此看來,勝利女神的故事不僅不會結束,更會因為她勇敢追尋勝利的美而永恆呢。
你想不想在家裡擁有個勝利女神?
本文參考:
《希臘藝術史》
羅浮宮官網
khanacademy
https://www.anasynthesis.co.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