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網友一直抓著大龍潭洩洪不放,認為大龍潭水庫洩洪是恩施城區被淹的主因。
這個問題我昨天已經分析過了,本不想再回復,但為了給恩施人民洗刷冤情,我還是用一組數據講一講當時的情況,也給這些所謂關心恩施人們疾苦的人一個響亮的巴掌。
大龍潭水庫,總庫容只有5200萬立方米,是一個中型水庫。這個水庫的目的,主要是供恩施城40萬人的飲水,然後就是發電和蓄洪。
這個水庫很小,調節庫容只有2000多萬立方米。什麼概念呢?按照3400立方米每秒的來水量,只要兩個小時就可以完全灌滿。按照清江恩施河段的行洪能力,就算攔截1600立方米每秒,也只需要4個小時就可以將水庫灌滿!灌滿之後,上遊繼續來水,怎麼辦?兩條路可以走。第一,洩洪,保水庫安全。第二,等著潰壩。如果潰壩,恩施城恐怕不保。所以,大龍潭選擇了第一條路。無論是誰,只要精神正常,都會選第一條路。從大龍潭水庫的實時監控數據中也可以發現,大龍潭就是從17日15時開始洩洪的。這時,大龍潭水位460.96米,庫容高達5000萬立方米。再不洩洪,就有危險了。
而且,大龍潭洩洪之前,通知了恩施市區的老百姓做準備,並不是毫無準備就洩洪。如果不通知就洩洪,恩施城老百姓的損失,都可以找大龍潭索賠。
有人說,大龍潭為什麼不提前騰空庫容洩洪呢?
我給大家一組數據,可以說明大龍潭確實盡力了。
7月16日22時,大龍潭水位458.75米,庫容43.422百萬立方米。此後持續下降。
到7月17日5時,大龍潭水位454.29米,庫容31.919百萬立方米。如果這都不是提前騰空庫容,什麼叫提前騰空庫容!
還有人可能會說,為什麼不直接騰為0呢?這些人可能不知道什麼叫做死水位,什麼叫做調節庫容。簡單點說,這些水是放不出來的,除非潰壩!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來,大龍潭不僅提前騰空了庫容,而且洩洪之前也通知了,已經盡到了一個中型水庫最大的努力了!
有些網友知識面非常狹窄,想當然地認為水庫就應該可以攔截任何洪水。實際上,這種以引水為主要目的的水庫,蓄洪真的不適合,只是副業而已。舉個例子,一個跳芭蕾舞的演員,跳舞非常好,你讓他負重,他也許只能負重100斤。150斤,他也許還能勉強承受。如果你非要讓他負重10000斤,這遠遠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不把他壓成肉餅才是怪事。這樣,為了自保,他只能拒絕這項離譜的任務。
道理就這麼簡單。我不知道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指責大龍潭水庫。說實話,如果沒有大龍潭水庫削峰,恩施早就被淹了,而且很可能是16日晚上被淹,不會等到17日15時以後。白天淹和晚上淹,那個損失更大?大龍潭已經為恩施城爭取了好幾個小時的撤離時間,應該是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