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青少年足球賽事中出現的飛踹動作令人毛骨悚然,未成年人的言行舉止折射的是成年人的教育成敗,足球青訓絕不僅僅是足球的事情。這一腳,直接踹向中國足球青訓。
簡單回顧一下事情發生的經過:12月10日,2020浙江省青少年足球冠軍賽(男子U14組)寧波代表隊與杭州代表隊比賽中,杭州隊8號球員截球時抬腿過高踢倒寧波隊員,且沒有進行任何幫扶、徑直離開,當值主裁判針對這個動作僅出示了一張黃牌,犯規球員兩黃變一紅被罰出場。
從比賽畫面不難看出,杭州隊球員的這一腳無論是力度還是蹬踹的部位都令人感到震驚,而最讓人心寒和憤怒的是該球員犯規之後看似無所謂的態度,以及相關人士和裁判的「平靜」處理。一邊是被踹倒在地痛不欲生的孩子,一邊是踹了人之後並沒有第一時間上前給予對方關心和歉意的孩子,孩子們在足球場上的種種行為舉止,恰恰折射出周遭成年人平日的教育缺失。
兩天後,浙江省足協才針對這一事件進行公開回應。在這份聲明中寫道:寧波隊隊員沒有造成大的傷害,已正常回歸隊伍訓練並參加次日與金華隊的比賽。杭州隊已對隊伍進行整頓教育,對相應當事人作出嚴肅處理,組委會針對雙方的違規違紀也將儘快作出嚴肅的處罰決定。
幸運的是,被飛踹的孩子身體並無大礙,但這件事情絕不能因為這個孩子的身體無恙而不了了之,怎樣的傷害才算是大的傷害呢?我們擔心的是,這一腳帶來的心靈上的傷害遠比身體要來得深。令人感到可悲的是,那位飛踹了對手的小球員在事後依然顯得理直氣壯,身邊的人對受傷的孩子態度淡漠,這本就違背了足球該有的教育意義。
除了運動本身的技能之外,足球還應該教會孩子什麼?就個人而言,是意志品質的修煉、對抗挫折的能力;就團隊而言,是集體榮譽感和合作意識。在這項具有身體對抗的集體運動中,孩子們應該學會尊重自己、尊重對手、尊重比賽,而不是將身體接觸變成一種暴力,更不能對這種惡性行為坐視不管、漠然處之。儘管這只是一項省級的青少年足球比賽,但這一腳踹出的卻是中國足球青訓的擔憂和隱患。這絕不是危言聳聽,類似的事情也絕不僅僅是這一起。在青少年足球的世界裡,成年人的言行和態度本該是最重要的教育和道德標準,家庭、學校、教練、裁判甚至是球隊中每一個由成年人扮演的角色,都是孩子們在足球道路上的引領者,每一個環節的疏忽都有可能讓孩子被誤導。
當一個14歲的孩子用如此危險的動作踹向對手時,從事青少年足球工作的人們該從中反思些什麼?中國足球又該做些什麼?我們總在說,希望更多的孩子走上球場,不管他日後是否能夠成為一名職業球員,都至少可以在足球這項運動中收穫成長,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但若足球場被染上了危險的顏色,這對於中國足球何嘗不是一種傷害,一種從根兒上就埋下了隱患的傷害。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