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必定經歷過兩次人生的幻滅和重生

2020-12-14 睥睨百態人生

在競爭激烈、人才濟濟的社會,一個人想要在社會上立足,站穩腳跟,甚至在各方面獲得成功,不靠一時的運氣,更不是靠一張嘴巴,就可以輕易做到的。

李嘉誠的辦公室裡面,懸掛著一個書法作品,「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這24個字,深刻又極具內涵,他也其視為自己的人生信條。

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必定經歷過兩次人生的幻滅和重生,第一次是跳出所謂的「公平陷阱」,第二次是經歷過成功時的全盛,也經歷過失意時的落魄。

在這兩次的幻滅以及重生的過程中,我們才會對人性洞察的更深刻。只有這樣,我們會明白,要珍惜眼前的美好,對於人性,也會更寬容。

而這個過程,是很艱難的!這是一個動心忍性的過程,是一個修煉心志的過程,是一個磨練自己的過程。

什麼才是對一個人最好的歷練呢?,千百年來,老祖宗告訴我們,其實就是不讓情緒欲望左右自己。

這裡的情緒欲望,指的就是勝負心、虛榮心等等,而如果我們足夠細心的話,其實就是發現生活中的一些規律,其實,那些真正的牛人,都是會約束自己的欲望以及情緒左右自己的人。

老子在《道德經》中表示,真正的牛人,都知道「」大智若愚」。他們懂得在危險的時候韜光養晦。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愚人之心不是用來愚弄別人的,而是真正很聰明的人,他不隨便表現,還會虛心向別人請教。

愚人之心真正的含義是,有了真知以後,知道不爭,知道無為。

泰戈爾說過,「當我們是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於偉大的時候。」

「不爭而爭」和「以退為進」都遵循著老子這一句道法自然的規律,當冷靜下來的時候我們才會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當時打仗時期不就是有很多這樣的的例子麼?

用「敵進我退」的戰略躲避其鋒芒,從而找到弱點給予致命一擊。

一般人都喜歡聰明,但是老子告訴我們,要愚笨試試看,你會更省力、更安全、更有效。

為什麼說,每天讀《道德經》的人,人生格局會更高?

5000字,81條,老子就把《道德經》就弄成了除《聖經》外翻譯語種最多、發行量最大的書籍。

它是一種勘破宇宙的大智慧,跳出了人本位的思考!圍繞著「道」在轉,同時老子並沒有忽略人的主觀能動性。

司馬遷就曾言:「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紀曉嵐也對《道德經》讚不絕口:「綜羅百代,廣博精微。」

就連魯迅先生也曾說,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不同的人讀《道德經》,也會有不同的理解,這就充分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它的哲學性,指導性非常的高,西方哲學家研究的終極問題,你都能在《道德經》裡面找到,並且作出了中國式的解答,凝聚著中國智慧,實力不容小覷。

學習道德經,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維方式,提升自己人生的領導力,曾國藩就是一個受益者。

任何一個認真對待生活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道德經。

因為道德經全書字字珠璣,因此非常深奧,讀不懂的人,覺得晦澀,讀起來更是一臉懵逼。

但就是因為這種深奧性,很多人都讀不懂,因此對道德經這本書,人們又愛又恨,因此,我推薦大家可以嘗試讀一下全注全譯圖解的版本的《道德經》

馬雲有一次看《道德經》時突然很興奮地說:「哎呀!這哪是我在讀老子,明明是老子在讀我,而且他讀到了我內心的最深處。

有人說,《道德經》是老子寫給後世的書。

不管是買給自己還是孩子,只要靜下心來看完,相信都會對你們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相關焦點

  • 從小事做起,方能成就人生大事
    人生所有大的事情,都是從小的事情開始的。所有微小的事情積累起來,才能有一個大的成就,這就是萬物的一個規律。正如古人言:「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然而,生活中很多人看不上小的事情,不屑於做細微的細節,在這樣的一個心態驅使之下,做事的時候就缺乏了一個沉澱的內心。心氣浮躁,缺乏了持守平淡的心思,這樣的心態對於一個人的事業並沒有任何幫助,反而讓一個人喪失在無盡的物慾橫流之中。做大事要從細微的事情入手,凡是天下的難事必定從容易的地方開始,凡是天下的大事,必定從微小的地方做起。
  • 架空歷史文:男主自現代而來,卻又神奇地經歷了兩次穿越和重生
    《大周王侯》歸類於穿越重生的標籤之下,卻融合了多種不同的元素,男主人公本是自現代社會而來,卻又神奇地經歷了兩次穿越和重生,而且兩次穿越都是重生在了同一個人的身上,之後又融入了其他歷史
  • 真正能成大事的人,懂得遠離「閒人」
    而真正能成大事的人,懂得遠離「閒人」。惜時如金,守心如玉,一步一個腳印,去成就更好的自己。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往往沉默寡言。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往往謹言慎行。每說一句都仔細掂量,輕易不表態。在他們看來,那種捕風捉影的閒聊,無異於跳梁小丑的把戲,實在太過難看。之所以沉默寡言,是因為,要面對的事情,有著常人難以想像的艱巨性和複雜性。
  • 真正幹大事的人,往往都能沉住氣
    不過,如果說出的話都不過腦子,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很容易給別人留下這個人沉不住氣的印象。沉不住氣的人,往往無法取得太大的成就。真正幹大事的人,往往都能沉住氣。能沉得住氣的人,才有厚積薄發的時候;能沉得住氣的人,才有抬得起頭的時日;能沉得住氣的人,才有成大器得名就的時刻。
  • 真正的英雄,必須經歷兩次失敗
    那一段時光,是自己辛勤付出卻又無人問津,需要忍受各種委屈和孤獨,同時又要裝作若無其事的日子,那也是一段日後說起時自己都能被感動的日子。然而,這段時光恰恰是上天對一個人最好的賞賜,只要你能忍受了別人忍受不了的,你就能得到了別人得不到的。你能受得了多大的委屈,未來就能配得上多大的成功。
  • 重生純愛文:主角重生兩次後穿書,手撕系統外掛,刷文真過癮!
    大家好,點點來給各位老書友們安利三本適合書荒期閱讀的晉江純愛文,第一本重生穿書爽文,第二本主角重生,歡喜冤家CP,第三本星際打臉甜文,喜歡的讀者們可在評論區互動,感恩。1.《重生兩次後我穿回書裡了》作者:溫瑜寬一句話:江教授,一個可以徒手撕了系統外掛的男人。重生兩次,江臣才發現第一世的死不是意外,而是一場為了永絕後患的精心設計。《制霸人生》的主角帶著「最優選擇系統」胎穿,產房裡,系統給了他兩個選擇:「普通的親生父母」和「富裕的非親生父母」主角毫不猶豫選擇了後者。於是,系統把江臣與主角神不知鬼不覺得掉包了。
  • 老子說「無為而無不為」,真正理解了這句話,人生會一帆風順
    一帆風順,是我們對人生的一種渴求,是一種美好的願望。因為,事實上,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人生一帆風順,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坎坷。一個人的一生即便沒有驚濤駭浪,也絕難一帆風順。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經歷了世事滄桑,對這一點就會有更深刻的體會。
  • 老子:真正能掌握自己命運的,不是金錢和權力,而是這種思維方式
    他們才高八鬥、學富五車,最後卻窮困潦倒、一事無成,但是……許多並沒有什麼才華的人卻能功成名就、春風得意!人與人最大的區別不是出身,不是學歷,不是金錢和權利,而是……一種思維方式!它到底是什麼?為啥具有這樣的威力?
  • 老子:你要做很多不簡單的事,才能覺悟,到達簡單的境界
    老子的道,像太極般圓通,和大家分享以下幾點感悟:1、複雜的事情,你要簡單地做。我經歷過幾次大困難,山窮水盡,走投無路,前方看不到一絲希望。事過境遷後,回頭總結經驗,發現當時要壓垮自己的困難,其實沒那麼難。
  • 《天道》: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把人生調成了靜音模式
    《天道》: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把人生調成了靜音模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結底都是文化屬性的產物,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遙遠的救世主》真正厲害的人,靜水深流。看過人世間的喧囂與冷暖,經歷過生活的種種起伏開合,丁元英儼然進入了「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境界。在他的精神世界裡,極簡而豐盛,面對外界紛紛擾擾的競爭與汲汲營營的名利,他看的明白,活得通透。丁元英對王廟村的預見式的扶貧布局,締造了王廟村一個神話。而這只不過是他「以終為始」的高層思維的一個細微而具體的呈現。
  • 不瞞你說,真正能成大器的人,向來心細如髮
    帶你透過事物表面,直擊問題的真正本質!在體育比賽裡,我們常常看到有些人之所以能獲取冠軍,就在於一個個細小的動作,這些細小的動作就是運動員長期訓練的結果。在老子《道德經》當中,也有一句話叫做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其實也是同樣的意思,說的就是在社會當中我們需要尤其注意那些重要的細節,以及可能帶來巨大危險的細節,很多時候成與敗的關鍵,其實都在細節當中。
  • 「成大事者,一看就知」,身上有三個特徵的人,往往能成大器
    人活在世每個人都想成大事,成大事的人往往都能力非凡,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我們的欲求,我們的抵抗力,我們的耐力都可以一一被消磨,然後忘卻了自己曾經的初衷,什麼樣的人才能夠成大事呢?成大事者一看就知,身上有三個特徵的人往往能成大事。
  • 司馬遷記載了三位老子:老聃、老萊子和太史儋,誰是真正的老子?
    先秦諸子百家中,以道家的老子最為神秘。在現存先秦的文獻中,老子並沒有留下什麼確切的事跡。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更是記載了三位老子的候選人,這說明司馬遷也不能夠確定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老子。下面居士我為你一一分析這三位可能是老子的人:一、老聃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寫道:「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裡人也。
  • 真正成大事的人能力不是唯一這3種大格局者註定是人上人
    格局其實就是指一個人的眼界和心胸!格局決定了結局,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人生就要有大格局。先來看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天,一位想投稿的日本小青年膽怯地走進了某主編的辦公室。可以這樣說,真正成大事的人,能力不是唯一,這3種大格局者,註定是人上人!一、凡事當從大處著眼古今中外,大凡成功者,他們從一開始就從大處著眼,一步一步構築他們的事業。
  • 《道德經》:成大事,難就難在這一點
    一、成大事,難就難在這一點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是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的一個具有很現實的方法論意義的智慧,這個智慧對於人們的行為做事具有很具體的指導意義
  • 老子:真正掌控一個人命運的,不是金錢和人脈,而是這種天道思維
    你覺得什麼是能掌控一個人命運的東西?是金錢?是人脈?還是你的智商和能力?老顧認為,這幾樣都不是,它們都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命運,但是不能掌控一個人的命運,因為我命由天不由天,掌控自己命運的當然是自己的思維。
  • 《陳情令》中魏嬰真正重生有兩次,第一次重生時藍湛不知內情
    小傲帶你看電視劇《陳情令》中魏嬰其實真正意義上有兩次重生的經歷,我們知道的重生就是不夜天身死後,十六年後被莫玄羽獻舍重生。還有一次,我認為便是魏嬰將金丹剖給江澄,被溫晁一眾人丟下亂葬崗,三個月修煉詭道術法,攜鬼笛陳情歸來!
  • 心理學:真正成大事的人,能力不是唯一,有這三種心態者必成大器
    心態改變人生!心態才是你真正的主人!現實生活中,你應該經常會聽到有人抱怨,說上天對自己多麼不公平,沒有給自己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從而使得自己一直庸碌無為。那麼,人的命運真的是由於外界環境所造成的嗎?不是的。
  • 鬼谷子:不明白朋友和利益的關係?看懂鬼谷利益論,以後能成大事
    鬼谷子的學說一直被認為是現代厚黑學的鼻祖,待人處世之道即使在今天,也讓人佩服不已。利益一說在鬼谷子的文章中反覆出現,一直到第十篇謀術,個人認為達到巔峰。從古至今,能成大事的聖賢,對於人性與利益的把控,可謂都是讓人拍案叫絕。
  • 仙翁洩天機:真正成大事的人,必有這三個特點,第三點很特別
    01第一、內核驅動真正成大事的人,他們一定是有內核驅動的,內核驅動在於能量,能讓人相信的內核是能量滲透和同頻,也就是說你不需要多說什麼,別人就能感受得到這就是心和心的感性,氣場與氣場的交流,頻率與頻率的對接,而頻率高的人,就可以憑藉更高的心力、願力與行力,從而影響帶動頻率低的。一個真正有影響力和創造力的人,一定是對內在的自性有過深層次的觀察和探索,我們內在靈魂的意志,遠高於我們頭腦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