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格局?格局其實就是指一個人的眼界和心胸!
格局決定了結局,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人生就要有大格局。
先來看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天,一位想投稿的日本小青年膽怯地走進了某主編的辦公室。主編覺得年輕人非常有才華,他們很快就合作的事情達成了共識。
接下來,小青年的作品很快就在漫畫雜誌上順利發表了,他大氣磅礴的畫風很快被讀者認可。慢慢的,他在日本漫畫領域也算是嶄露頭角了。
他本來以為這樣一直努力下去就會獲得成功,可是日本漫畫界競爭的激烈程度遠遠超越了他的想像。
在這麼殘酷的競爭環境裡,,能靠畫漫畫養活自己就算不錯了,更別提成功了。
民以食為天,為了讓自己有飯吃,他不停地改變著自己的風格,什麼作品容易賺錢,他就畫什麼。
如此一來,溫飽的確是解決了,但是離成功卻越來越遠了。
某日 ,主編打來了電話,說道:「我從你的漫畫裡已經看不到當年的你了。雖然現實生活很殘酷,但希望你別丟失了你自己。」
通完電話,小青年忽然發現真正的自己真的已經丟了。過去這幾年,自己僅僅局限在如何多賺錢上,遺憾的是,錢沒賺多少,內心早已經被錢折磨得千瘡百孔。
他幡然醒悟:自己這幾年來的視野,徹底被局限在了狹小的區域裡了。人生想有大成就,就必須有大格局。
從此以後,這個年輕人改變了自己的思維,在畫漫畫時,他考慮的不僅是如何賺錢,而是如何將漫畫畫得有靈魂有內涵。
就這樣,他的堅持取得了巨大的效果,後來成了亞洲頂級的漫畫家之一。
他,就是《火影忍者》系列漫畫的作者——岸本齊史。
岸本齊史的奮鬥經歷,為很多年輕人提供了寶貴的借鑑——他的成功,是從他有了一個大的格局開始的!
正所謂,思路決定出路,格局決定結局。
很多時候,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往往不是個人的學歷與能力,而是其認知、思路與格局。
可以這樣說,真正成大事的人,能力不是唯一,這3種大格局者,註定是人上人!
一、凡事當從大處著眼
古今中外,大凡成功者,他們從一開始就從大處著眼,一步一步構築他們的事業。
諸葛亮曾說過:「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對於一個有智謀的人,會在別人注意小事的時候,從大處著眼;別人看得近,他會看得遠。如此一來,即使再困難的事情對於他來說都會易如反掌,再多的問題他都可一笑置之。」
曾國藩,以方圓謀人生,堅持著這樣的信條:定準方向,不把心思花在小事上,而是抓住根本,抓住主要矛盾,從大局去考慮問題。因而他的《曾氏家書》中的許多信條被後人奉為圭臬。
越王勾踐,在失敗後臥薪嘗膽,十年積蓄,一朝滅吳,最終成就了立國的大事。
像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之所以最終獲得成功,就在於其志不在小,將目標放遠,從大局著眼。
二、內心中裝有大世界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心是人的主宰,具有很大的力量。
人生如戲,每段人生都是一幕不一樣的戲。無論長短,都有開場、高潮、閉幕。
在別人生命中,你註定是個配角,裝點著別人的故事,點綴著他人的心情。對於那些故事的主人公,你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只能或多或少地影響他們。
但在你自己的生命中,每段場景都以自我為中心,所有的存在都以自己為坐標,你就是獨一無二的主角。只要你心有多大,舞臺就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如果一個人的一生,想要在這個世界上去建立城池,你用三兩年去修座橋,再用三五年去修座房子,一直去做,一直在建立,那麼你的心就會無比的遼闊,什麼小峰小坎都過得去。
三、樹立了明確的目標
平庸的人跟有才幹的人一個重要的區別就在於:一個對生活沒什麼奢望,另外一個心中則有明確的目標。
1953年,美國有專家對耶魯大學的畢業生曾做過這樣一次研究。當時那些畢業生被詢問是否有清楚明確的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書面計劃時,結果只有3%的學生有肯定的答覆。
20年後,在1973年,重新調查了一下當年接受訪問的人,結果那些有實現目標書面計劃的3%的學生,在財務狀況上遠高於其他97%的學生。雖然這項調查只限於財務方面,但是根據調查人員側面的觀察,似乎那3%的人在幸福及快樂的程度上,也高於其他的人。
這就是設定目標的力量。
由此可見,一個人能不能完成一件事、是不是能做出點兒成績,事實上這跟我們實際擁有的能力並無多大關係,而真正有關係的是,我們對自己到底是怎麼個認定法!
埃德蒙斯說:「偉大的格局構成偉大的人生。」
小格局,小成功;大格局,大成功。這個成功規律永遠不會改變。
因此,你只有擁有大的格局,才能夠高瞻遠矚,取得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