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6日,美國插畫家、動畫師、電影導演吉恩·戴奇(Gene Deitch)去世,享年95歲。20日,這條消息登上微博熱搜。
我相信大多數人對吉恩·戴奇(Gene Deitch)這個名字不是非常熟悉。他的去世能登上熱搜的原因,是因為他曾經參與製作過風靡全球的經典動畫《貓和老鼠》。
好多微博網友留言,緬懷「貓和老鼠之父」,順便回憶一下小時候守在電視前看湯姆和傑瑞的快樂時光。
在這裡要給這些網友們潑一盆冷水了,雖然吉恩·戴奇確實領導製作過《貓和老鼠》,但是他製作的《貓和老鼠》並不是我們最常見的經典版本,反而是公認的黑歷史。
事實上,《貓和老鼠》是有好幾個版本的,根據時間發展分為不同的時代,最經典的時代是1940年-1958年製作的114集,也是流傳最廣、最受歡迎的《貓和老鼠》。
其次就是1963年至1967年期間製作的34集,這一階段的《貓和老鼠》與之前版本有明顯的區別,畫風上就能看出不一樣來,融入了一些兔八哥的風格。
這個階段的湯姆和傑瑞表情豐富誇張,故事場景也不像之前一樣總在家裡,劇情更是融入了科幻魔幻等等元素,非常天馬行空。
不足之處就是相比前作,這一階段的《貓和老鼠》繪畫質量沒有那麼高了。
而吉恩·戴奇領導製作的13集《貓和老鼠》,時間上就夾在這兩個經典版本之間。
在《貓和老鼠》引進中國的時候,吉恩·戴奇階段的《貓和老鼠》被刻意忽略掉了,絕大部分中國觀眾根本就沒看過這13集《貓和老鼠》。
所以在吉恩·戴奇去世的微博下懷念童年的《貓和老鼠》,只能說這些網友「哭錯墳了」。
那吉恩·戴奇製作的《貓和老鼠》究竟是什麼樣子,以至於被公認為是黑歷史呢?
選一集流傳比較廣的《貓狗互換》給大家看一下。
片頭的字幕說明了這一集的導演是吉恩·戴奇。
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湯姆被遺棄在深山老林中。
不遠處,有一個詭異的城堡。
傑瑞和一個看起來就不像什麼好人的科學家是城堡的主人,用各種動物進行生物實驗。
傑瑞選了一隻黃貓,把它和一隻狗進行了靈魂互換。
於是黃貓就擁有了狗的靈魂和力量,變成了傑瑞的保鏢。
饑寒交迫的湯姆來到城堡,發現傑瑞,準備填填肚子。
傑瑞不慌不忙地吹了個口哨,保鏢應聲而來。
湯姆一看是只貓,以為是來搶食的,打算和黃貓平分傑瑞。
湯姆萬萬沒想到,這隻黃貓居然是來保護傑瑞的,對湯姆大打出手。
這裡出現了令人不舒服的場景,黃貓用骨頭把湯姆渾身的骨頭節都打碎了,湯姆變成了一個裝著碎骨頭的皮口袋。
緊接著,黃貓刨了個坑把湯姆活埋了,湯姆的尾巴從土裡長了出來,腦袋長在尾巴上變成了花。
接下來的劇情主要是湯姆試圖反擊,但每次都被黃貓輕鬆化解,把湯姆拍扁,從樓上扔下去,種種手段不一而足。
最後,湯姆試圖逃離這座詭異的城堡,先後遇到了鳥叫的大象,羊叫的雞,貓叫的狗。
最後老鼠發出獅吼的時候,湯姆徹底瘋了,飛也似地跑出了城堡。
總之這一集看下來,和經典版的《貓和老鼠》差距相當明顯。
首先說畫風,《貓狗互換》的繪畫看起來簡陋了很多,動作也沒有以前那麼精細。某些畫面看起來十分恐怖詭異。
其次是配樂,《貓和老鼠》對交響樂的巧妙運用一直為人津津樂道,堪稱經典中的經典。而《貓狗互換》這一集雖然也用了交響樂,可和前作相比就有一些差距了,和情節的配合沒有那麼精妙,大多數時間僅僅是簡單的用作背景音而已。
除了交響樂,《貓狗互換》還加入了一些電子音和笑聲,某些場景配合音效看起來比較詭異,比如開場時博士做實驗時候的笑聲,甚至有種恐怖片的感覺。
這劇情安排上,《貓狗互換》也跟以往的貓和老鼠不同,沒有了湯姆和傑瑞的歡樂互坑,只有對湯姆單方面的暴力,傑瑞的戲份甚至還沒有那隻黃貓多。
這就是吉恩·戴奇版《貓和老鼠》的風格,畫風簡陋,劇情離奇,湯姆和傑瑞從歡喜冤家變成針鋒相對,幽默減少,暴力增多,總之看起來就不像貓和老鼠,也難怪吉恩·戴奇版《貓和老鼠》被稱為黑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