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演嘉賓合影
——浙江長華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A股網上投資者交流會精彩回放
出席嘉賓
浙江長華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長土先生
浙江長華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 王 慶先生
浙江長華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 車 斌先生
浙江長華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 周建芬女士
長城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業務董事、保薦代表人 安忠良先生
長城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業務董事、項目協辦人 牛海青先生
浙江長華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王長土先生致辭
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投資者、各位網友們:
大家好!
感謝大家參加浙江長華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網上投資者交流會。在此,我代表公司,向長期關心、支持長華股份的廣大投資者和朋友們表示誠摯的謝意,向參加今天交流會的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感謝上證路演中心和中國證券網為我們提供了這個良好的互動交流平臺!我們希望通過此次網上投資者交流活動,充分解答廣大投資者所關心的問題,幫助大家全面、客觀地了解長華股份。
長華股份是一家專注於汽車金屬零部件研發、生產、銷售的企業,具備較強的配套開發與生產製造能力。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形成了以緊固件、衝焊件為核心的兩大產品體系,並作為一級供應商向國內主要乘用車製造商供應汽車零部件產品。
公司上市後,將繼續秉承「長華品質、追求卓越;以人為本、持續改進」的質量方針。同時結合自身優勢,通過優化管理、科技創新、市場開拓等措施,不斷提高在汽車零部件領域的競爭力。在不斷提升產品性能質量,最大化滿足客戶需求的基礎上,拓寬產品應用領域,吸引更多的優質客戶,努力把長華股份打造成一家治理規範、決策科學、市場領先的上市公司,實現股東價值、員工價值和社會價值最大化。
各位對公司股票發行上市的積極參與,就是對公司最大的鼓舞和激勵。我們將充分聽取各位投資者的建設性意見,立足於現有的核心優勢,藉助資本市場的巨大推動力,推動公司再次實現跨越式發展。
謝謝大家!
長城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業務董事、保薦代表人安忠良先生致辭
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投資者、各位網友們:
大家好!
首先,我謹代表長城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所有參與浙江長華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上投資者交流會的嘉賓和投資者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作為保薦機構和主承銷商,長城證券有幸同長華股份精誠合作、並肩經歷了發行上市全過程。我們見證了長華股份在董事長王長土的領導下,不斷實現新的突破和成就,親身感受到長華人深厚的行業積澱和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作為國內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長華股份一直專注於緊固件和衝焊件的核心技術與產品,高度重視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目前公司擁有專利授權118項,其中發明專利17項。公司與國內主要合資汽車品牌以及國內主要自主汽車品牌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實現了業務的穩步發展。
我們相信,上市後的長華股份借力於資本市場將更大程度地發揮競爭優勢,進一步提升經營規模和行業地位,創造更加優異的業績回報廣大投資者。我們真誠希望通過本次網上交流,廣大投資者更加深入了解長華股份的投資價值,積極參與本次發行,從公司的穩健增長和長期發展中獲益。
最後,預祝長華股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浙江長華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副董事長、總經理王慶先生致結束詞
尊敬的各位投資者、各位網友們:
大家好!
浙江長華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上投資者交流會即將進入尾聲,非常感謝各位投資者的積極關注和踴躍提問!也特別感謝上證路演中心、中國證券網以及所有中介機構,對本次交流會的大力支持!
通過今天近3個小時的深入溝通交流,相信大家對長華股份的發展歷程、業務範圍、經營業績、發展戰略等都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也更清楚地了解長華股份未來的投資價值和發展前景。與此同時,我們也收到了各位投資者、網友向長華股份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我們將對大家所提的意見和建議進行認真研究,積極吸收借鑑到公司的經營管理策略中去,進一步提高公司的業務發展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登陸資本市場是長華股份發展過程中的裡程碑。未來,長華股份將準確把握資本市場賦予的發展契機,把公司建設成為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國內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做強做優做大,以優異的市場表現回饋廣大投資者。
最後,再次感謝各位投資者對長華股份的關愛、信任與支持!謝謝大家!
經營篇
問:公司的主營業務是什麼?
王慶:公司是一家專注於汽車金屬零部件研發、生產、銷售的企業,具備較強的配套開發、生產製造能力。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形成了以緊固件、衝焊件為核心的兩大產品體系,並作為一級供應商向國內主要乘用車製造商供應汽車零部件產品。
問:公司擁有多少項專利?
王長土: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公司擁有專利授權118項,其中發明專利17項。
問:請介紹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的產品類別構成情況。
周建芬:報告期內,隨著衝焊件收入規模的擴大,其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不斷提高。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衝焊件銷售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6.76%、40.05%和42.76%;緊固件銷售收入佔主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3.24%、59.95%和57.24%。
問:請介紹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基本情況。
車斌:本次發行前,王長土直接持有公司22680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60.48%,系公司控股股東;王慶直接持有公司972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5.92%。王長土、王慶父子合計直接持有公司32400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86.40%;寧波長宏持有公司360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9.60%,王長土為寧波長宏執行事務合伙人,王長土、王慶合計持有寧波長宏73.53%的出資份額,並通過寧波長宏間接控制公司9.60%的股份。綜上所述,王長土、王慶父子直接及間接控制公司96%的股份,為公司共同實際控制人。報告期內,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化。
問:公司本次發行股數以及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是多少?
王長土:公司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41680000股(含),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含);本次發行不涉及老股轉讓。
問:本次發行募集資金規模是怎樣的?
牛海青:公司擬募集資金6.67億元,用於「汽車衝焊件(武漢)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汽車緊固件技術升級改造及擴產項目」「研發中心升級改造項目」和「補充營運資金項目」。
發展篇
問:公司的發展戰略是怎樣的?
安忠良:公司將持續專注於汽車緊固件及衝焊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圍繞現有核心業務,以優異的產品質量、優質的客戶服務,不斷提升公司的市場份額,鞏固和擴大公司的行業地位;緊跟市場發展趨勢,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鞏固好現有客戶,持續開發客戶所需新產品,持續提升客戶滿意度;緊跟產業發展趨勢,積極搶佔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市場。
公司將進一步加大高端技術和管理人才的引進力度,提升自主開發、技術研發和同步開發的能力;提高自動化和智能化生產水平,推進智能製造;充分發揮公司在市場開發、成本控制和專業細分市場規模及配套服務經驗等方面形成的競爭優勢,加快產能建設,完善生產製造基地布局,把公司建設成為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國內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問:公司的經營目標是怎樣的?
安忠良:圍繞公司整體發展戰略,未來3年,公司將在鞏固並提升現有業務基礎上,對現有生產裝備進行產能提升和自動化升級,有效解決現有產能瓶頸,提高勞動效率、產品質量,促進公司節能減排,降低生產成本;積極拓展產品應用領域,改善產品結構,完善產業布局,提升盈利能力,提高公司服務客戶的能力;加大研發投入,以公司研發中心為基礎,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構建更高水平的技術創新與人才平臺,拓展與客戶的技術開發合作,完善科研成果產業化機制,提高產品的技術與品質競爭力,進而增強公司的綜合優勢,降低經營風險,顯著提升公司在國內外的行業地位。
問:在客戶資源方面,公司有哪些優勢?
王長土:出於對汽車安全性的特殊要求和整車廠對生產穩定性的要求,主要品牌整車廠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設有嚴格的準入限制,且這種合作關係一經確定會保持穩定。因此,長期穩定且優質的客戶資源是汽車零部件企業穩定發展的堅實保證。
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已與東風本田、一汽大眾、上汽通用、廣汽本田、日產中國、東風日產、上汽大眾、廣汽三菱、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等國內主要合資品牌以及長城汽車、奇瑞汽車、上汽集團、江鈴汽車等國內主要自主品牌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為各類整車廠提供上千種緊固件和衝焊件產品。近年來,公司榮獲一汽大眾「A級供應商」「質量最優獎」、上海通用「最佳支持供應商獎」等客戶獎項。2016年至2018年,公司連續3年榮獲東風本田「優秀供應商」稱號。2019年,公司獲得東風本田「2019年度供應商NHC發表會華東地區銅獎」。廣泛的客戶資源為公司業績提供了較強的保證,同時,公司能夠滿足各類整車廠對供應商的嚴格要求,也為公司創造了強大的品牌效應,為公司積極拓展新客戶,進入其他整車廠的供應商名錄奠定了基礎。
問:公司在技術研發方面有哪些優勢?
王長土:公司始終高度重視產品和生產技術的研發工作,持續加大創新投入,通過自主研發、院校合作和參股日方合資公司等方式,積極吸收先進的技術經驗,在長期的研發實踐中形成了專業化的研發團隊、完善的技術研發體系,技術能力不斷提高。公司為高新技術企業,擁有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和寧波市企業研究院。目前,公司擁有118項專利權,其中發明專利17項。
公司經過多年持續的技術投入,基於與整車廠長期的合作經驗,形成了一套能夠及時滿足整車廠需求的產品配套開發管理體系。公司能夠迅速調動技術、採購、生產等部門進行協作,滿足客戶定製化需求,大大縮短產品開發周期,實現與整車廠的同步開發,將新產品迅速推向市場。公司積極配合推動大眾、本田、豐田、福特、沃爾沃等合資品牌汽車國產化項目的落地。公司主導並參與了3套國家緊固件生產標準的起草工作,目前正在積極開展14.9級高強度緊固件技術的研發。為順應汽車行業輕量化的發展趨勢,公司開展了鋁合金緊固件的研發工作,同時加強新能源發動機支架、充電器固定總成的配套開發工作。
問: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拓展情況如何?
王慶:報告期內,公司已開始為上汽集團、一汽大眾、東風本田等客戶的新能源車型供應部分零部件並取得收入,同時積極參與客戶新能源車型的零部件定點。
考慮新興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在產品穩定性、售後服務及品牌影響力等方面與傳統大型車企仍存在一定差距,受新能源補貼下滑及乘用車市場需求變化等因素影響,其自身的抗風險能力及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一定風險,因此,報告期內,公司對新興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產品銷售較少。報告期內,公司主要客戶仍為國內知名的以傳統燃油汽車為主的合資品牌或自主品牌,並向該等客戶的新能源車型供應部分零部件。
行業篇
問:公司所處行業類別是哪個?
安忠良: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公司所屬行業為「汽車零部件及配件製造」(分類代碼為:C門類「製造業」之36大類「汽車製造業」之3670小類「汽車零部件及配件製造業」);根據《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年修訂),公司所屬行業為「汽車製造業」(分類代碼:C門類之36大類)。
問:請介紹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概況。
安忠良:作為全球主要的汽車消費市場和汽車生產基地,我國的汽車零部件行業也隨著全球整車產能向國內轉移而不斷發展,配套能力隨著持續的資金投入而不斷增強。但由於我國汽車整車生產所選擇的引進—消化—吸收路徑,汽車零部件產業的技術和製造能力始終處在追趕整車製造能力過程中。除少數國外整車企業引進的配套汽車零部件企業之外,本土汽車零部件企業從生產規模、自主創新能力、核心技術、品牌效應等多方面與整車產業需求和國際競爭對手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競爭實力亟待加強。
2011年至2018年,全國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佔汽車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均在40%以上。近年來,汽車零部件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逐年增加,由2014年的0.71萬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0.99萬億元,佔汽車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的比重由2014年的70.50%增長至2017年的75.66%。目前,日本等汽車製造強國的零部件企業收入、產值均超過整車企業。因此,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空間依然廣闊。
問: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規模如何?
安忠良:2011年至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由2011年的1.98萬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3.88萬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1.89%。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29%,較2016年15.83%的增速下滑11.54個百分點;2018年,全國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37萬億元,同比下降13.04%;2019年1月到11月,全國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止跌回升,增長了3.25%。
2011年至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利潤總額的變化趨勢與主營業務收入變化趨勢一致。2018年,全國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0.25萬億元,同比下降16.80%;2019年1月到11月,全國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下降7.55%。
問: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競爭格局是怎樣的?
安忠良:2018年,我國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共13019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37萬億元,平均每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916.83萬元。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規模較小,市場集中度較低。
同時,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出現了一批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在2019年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榜中,我國共有9家企業上榜,其中7家註冊地在國內,分別是第15名延鋒汽車、第61名海納川、第65名中信戴卡、第80名德昌電機、第86名敏實集團、第89名五菱工業和第92名中鼎股份。
自主品牌商用車、乘用車零部件企業呈現差異化的發展。其中,商用車零部件配套體系以中國品牌零部件企業為主,基本上形成駕駛室、發動機、變速器、車橋、車架、懸架等一體化的內部供應體系。產品性能受認可的商用車零部件企業逐步走出國門,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並與跨國企業進行戰略合作。乘用車零部件配套體系呈現兩極分化發展局面,中高端乘用車零部件多由外資企業主導,尤其在電氣化、高精密型零部件領域,同時中高端乘用車配套零部件呈現模塊化、通用化和本土化發展趨勢。中低端乘用車零部件企業則依附於自主品牌乘用車的規模化發展,產品性價比高、配套供應體系成熟,逐步實現技術突破和升級,並在SUV、MPV領域取得突破。
問:公司的緊固件市場份額是多少?
王長土:2019年,公司緊固件銷量為22.46億件。按每輛乘用車平均所需的緊固件數量及2019年全國汽車產量進行測算,我國每年需要汽車緊固件約1180.49億件,公司的汽車緊固件國內市場佔有率約為1.90%。
問:公司的衝焊件市場份額是多少?
王長土:根據統計,平均每輛汽車包含1500多個衝焊件,汽車製造中有60%到70%的金屬零部件需衝壓加工成形,鋼板材料在不同車型中佔汽車自身重量的51%到65%。2019年,我國汽車整車產量為2569.93萬輛。據此測算,2019年全國汽車需要衝焊件385.49億件。2019年,公司衝焊件銷量為1.32億件,公司汽車衝焊件的國內市場佔有率為0.30%。
文字整理 姚炯
主辦 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www.cn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