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伴隨著大量日本IP被國內出版社瘋搶,我們終於有幸在國內的書店和銷售終端可以享受到低價、正版的漫畫書,對於00後的年輕人來說可能並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但這真的是一件讓老二刺猿淚流滿面的事。
伊藤潤二老師屬於那種,絕對家喻戶曉的「非主流漫畫家」,非主流的不是畫面,而是題材。這次新星出版社率先推出的並不是大家所熟悉的《富江》系列,而是另一部心理創傷神作《旋渦》。作為有幸在初中就看過,並且在今後的人生裡再也不敢直視蝸牛的人,我覺得有必要隆重的向大家推薦這部作品,就算你不喜歡,也可以送給自己討厭的人呀,你說對吧。
三年半前我去了伊藤潤二在上海的AR展。彼時這類展覽在國內還不多見,作為伊藤潤二的老粉自然是要蹭一蹭的。進入展館,用門口拿到的AR眼鏡掃視牆上的靜態畫像後,雙一綻放出了標準的暖男笑容,從嘴裡噴射出釘子,富江姐姐也對著我痴痴傻笑,一身黑的美少年則在迷霧中若隱若現。當然,黑渦鎮的「旋渦」也開始兀自旋轉起來,就像舞廳裡燦爛的迪斯科球,在人群的身後投下閃耀的巨大黑影。
就從那年開始,伊藤潤二的各色展覽,和一眾真真假假的聯名時裝周邊,開始在國內的各個城市裡颳起了一陣小資旋風。去年年底我還去了巡迴到南京的「伊藤潤二沉浸式鬼屋」,屋裡的梗那是相當豐富了。
當然,這得歸功於伊藤潤二早就在國內培養出了深厚的粉絲文化——其中一股支流還是當年「非主流大軍」的中堅力量,也參與了如今被稱為「亞文化青年」的獨特的時裝審美。證據就是,即使你沒有完整地讀過潤二的原作,你也一定看到過在牆上爬行的蝸牛人,富江勾引你的桃花眼,亦或是在街上暴走的「老鹹魚」這些奇妙的形象——後者來源於在當年引發了大熱的《魚》的改編動畫。
比如,在微博和抖音上只要一搜索,都不乏熱衷變身成「富江」、「旋渦」的網紅們;而在國外,Instagram上的麗人們也不可能會落於下風。
這就好比沒看過《人間失格》的非主流們,也能念上原著裡的幾句臺詞,或者在單眼上貼一個白色繃帶,哪怕大庭葉藏和太宰都不貼繃帶。
當然,伊藤潤二的筆下絕不僅有這些奪人眼球的奇葩造型。他的作品最吸引我的是這麼一個鮮明的特點:明明在看離譜到沒邊兒的情節,內核中卻散發著一股直白濃厚的現實感,如同拉麵裡的溏心蛋,成了點睛之筆。這也是潤二的粉絲們都公認的老師的天賦,他的每一個令人拍手叫好的創意和引人入勝的情節背後都有辛辣入味的諷刺,仿佛在看毒舌大師馬克·吐溫的幽默文學劇。然而這一切又都像是他無意識的肆意揮墨,所以他筆下難得的長篇《旋渦》,也時常被評論家這麼點評:「以直感來解構事物的本質,憑藉天才的直覺創作出來的作品。」
不過這些微妙的醍醐味都被嚴實地包裹在了伊藤潤二最外顯的獵奇美學之下,只有打開原作,才能從每一幅分鏡的細節中感受到這股魅力。而布滿了伏線的《旋渦》正是一個絕佳的入口;相信我,一旦踏入了黑渦鎮的世界後,不管精神上多麼想逃離此地,你都會不忍釋卷的。
於我個人而言,在伊藤潤二標誌性的獵奇美學中,我最青睞的是異色又巧妙的建築結構和地質風貌的設計。這些都在《旋渦》中有集大成的彰顯;除此之外,不管是《無街之城市》中,因為人們競相在公共空間裡胡亂加建房屋,導致街道和隱私空間完全混為一體,只能把面具當成遮羞布的城鎮:
還是在《四道牆的房間》中,為了杜絕噪音而把房間改建成「套娃」的學霸,卻仍然在隙間聽到了奇怪的聲音:
還是在《阿彌殼斷層之怪》中,密密麻麻地排列在山脈的斷層之上,不知通往何處,又為何而鑿的古代人型洞穴:
都讓人對作者充沛的想像力大為嘆服,並總是能在不落窠臼的發展和收尾中收穫異樣的醍醐灌頂。面對「非主流」的扭曲美學,到頭來也只能喊真香。
而喜歡伊藤潤二的非主流們是幸福的,因為他們面對的是一個恐怕最不缺聯名周邊的IP了,與《新世界福音戰士》有的一拼。
比如在日本以不務正業著稱的亞文化書店「Village Vanguard」中,販賣的奇葩玩意兒:
從盤子到電腦貼紙到玩「克蘇魯」梗的眼鏡布等等,無微不至
也有非常適合出街的,與山本耀司旗下的「S'yte」的帥氣聯名:
而在國內,只要在淘寶上一搜「伊藤潤二聯名」,商品更是多如繁星,參差不齊。
除此之外,利用伊藤潤二的IP改編或者致敬的文娛作品,也是群妖亂舞。比如在遊戲界,曾經有這麼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旋渦》改編遊戲:
左邊:「《旋渦》——詛咒模擬器」
遊戲如其名——「詛咒模擬器」,玩家要操縱的居然是作品中的「旋渦」,目的是在小鎮中擴散。為了圓上這個設定,遊戲裡甚至加入了莫名其妙的原創角色「旋渦仙人」,不是旋渦鳴人的仙人模式;其實就是強行把原作以不同的方式又敘述了一遍。
打破第四面牆的仙人:「想了解旋渦之謎嗎?」
這還沒完,遊戲還附帶了奇葩的彩蛋——養育電子蝸牛的小遊戲,能給它餵食餵水,還能放它與其他蝸牛競速——不要誤解了,是比誰跑得慢!真是回到了養拓麻歌子的童年,可惜的是像素蝸牛並不會對你眨巴著電子眼撒嬌。
諸如此類的改編遊戲都沒有在潤二的粉絲中收穫合格的口碑,問題也都出在遊戲本身的質量上。而六年前,備受矚目的伊藤潤二x小島秀夫x吉爾莫·託羅的神仙聯名遊戲《P.T》最後也胎死腹中,成了玩家們的殤痛。
不過在今年又有了一絲新希望,就是由波蘭的伊藤潤二死忠粉所製作的「克蘇魯跑團模擬器」——《恐怖的世界》,一款有著獨特美術風格的多線RPG遊戲。遊戲設定在一個日本的小鎮上,玩家將面臨類似《旋渦》中的詛咒和一眾伊藤潤二和洛夫克拉夫特筆下的妖魔鬼怪們,不僅會心一笑的梗多,遊戲的質量也過硬,作為獨立遊戲已經在Steam上收穫好評如潮。
介於AVG和RPG之間的《恐怖的世界》
而在動畫界,今年也將迎來令粉絲們翹首以盼的大作——由製作了大量良心番的I.G社改編的《旋渦》,有望一洗伊藤潤二的「改編詛咒」。畢竟,還原潤二筆下的世界的精髓確實是有挑戰性的,如前文所說,這些獵奇小故事可不僅僅是一驚一乍;乍看之下是寫意,實則是精心編制,並且在處處細節都流淌著恐懼與美感,為的是令巧思的幻想深入讀者的骨髓。
《旋渦》預告片已經釋出
粉絲們仿佛已經在慶祝過年。而在國內出版界——
(不用多說了吧!)
《旋渦》中的名篇在網上的流傳度非常廣,比如其中的《嚇人盒子》、《人螺螺》,相信看過的人不少。但是,《旋渦》作為一個短篇之間邏輯順承的長篇,絕對是應該被連續一口氣閱讀的;要比喻的話,就相當於本格推理小說中的短篇集吧,總是喜歡在獨立的篇章中插入一些不經意的伏筆,在收尾時便能給觀眾一個個小驚喜。
把「山口滿」換成「伊藤老師」也沒有違和
而在《旋渦》中,這一切伏筆都是順理成章,因為主角們就生活在名為黑渦鎮的封閉空間內,一個鎮上的各色人事自然是緊密相連,互相催生的,就像《JoJo》第四部中的杜王町一樣,有著自個兒的名景、風俗、事件血脈相連,人物活靈活現。
也有解謎要素
我相信伊藤潤二的老粉也不在少數了,那麼比起我一個勁兒安利,大家也可以在評論區說說印象最深刻的作品~
筆者個人的前三名是(不分排名):
1.《阿彌殼斷層之謎》
2. 《無街之城市》
3.《旋渦》
故事簡介大家自己百科或者某瓣去吧,不過這本書閉眼買也不虧!
-Fin-
雅趣
生活方式新媒體
討論選題,尋找組織,提供想法歡迎聯繫話事人(微信TS_donghai)
「消費時代的新秩序」
©Copyright by 雅趣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