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更新中做了小亮的對比分析,那今天就來對比分析下動畫版和真人版中的小光吧。
進藤光(時光)作為《棋魂》這部作品的男一,重要性也是無需多言了。和小亮篇一樣,在這裡還是寫一寫我在看真人版時比較在意的幾個點。
首先,動畫版和真人版中,對小光的圍棋天賦的描寫是不同的。
動畫版中設置了多個情節來反映進藤光的圍棋天賦。
比如說最早在動畫第3集末尾和第4集開頭,進藤光(佐為)和塔矢行洋的第一次對弈中,小小光受到塔矢行洋氣場的感染,產生了強烈的「想下圍棋」的欲望,於是他不自覺地改變了拿棋的手法,並按照自己的想法下了一步棋。
這一手下完之後,小小光自己也被嚇到了——他以為佐為佔用了他的身體,出於恐懼他跑了出去,這一局也就沒能下完。而小小光最後下的那一步,塔矢行洋的評價是「看上去是一步壞棋,但實際上很精彩」。
再比如說,進藤光被加賀拉去湊人頭參加中學團體賽的時候,剛學圍棋沒幾天的他,無師自通地復原出了自己全程觀看的一盤棋。
真人版中,對時光天賦的描寫大多是側面描寫。
為了把劇情直接推進到6年後,小小光和俞曉暘的那盤棋中直觀反映圍棋天賦的那一步被刪掉,離場的原因則改成了小小光對褚嬴無限期追求神之一手產生抗拒。而復盤的情節,也因為要體現時光棋力的進一步,改成了開始不會復盤,後來通過學習逐漸掌握。
原作中直觀展示小光天賦的情節被改動之後,真人版能體現時光天賦的,大多是別人對他的評價。比起天賦型選手,其實時光更像是努力型選手。
其次,是媽媽對小光考棋院(道館)的態度。
動畫版中,進藤光考棋院的時候14歲,進藤光的媽媽覺得兒子還小,能找到自己的興趣並為之努力是一件不錯的事情,所以並沒有加以阻攔。而且,進藤光考試的時候,媽媽自己去棋院樓下的茶館喝茶去了,看得出這位媽媽很隨性。
而在這一點上,真人版做了一個相當不錯的本地化改編。
真人版中,時光考道場時的年齡推測是16歲,身份是高中生,加上時光本身成績也不太好,導致媽媽一直有些反對他學圍棋。在這樣的背景下,媽媽扔掉了道館寄來的報名表,引發了母子倆之間最嚴重的一次爭吵。
在褚嬴的推動下,時光冷靜下來,隔著臥室門向媽媽吐露心聲,言辭誠懇,終於獲得了媽媽的支持。
之所以覺得這段不錯,是因為很多人(包括我)在青春期的時候,都曾經因為愛好和家長產生過分歧,看這一段會更有代入感。
真人版設置這個情節,一方面鼓勵青春期的孩子多與父母誠懇溝通,減少摩擦,另一方面也有著勸家長多理解孩子的用意。
還有就是佐為(褚嬴)消失後,兩版小光的「不下棋」的原因是有所不同的。
先說動畫版,佐為的消失是極其突然的,進藤光查不到任何關於藤原佐為的信息,就循著本因坊秀策的足跡一路找過去,卻一無所獲。無計可施的進藤光來到棋院,機緣巧合下看到了佐為在秀策時期留下的棋譜,他終於意識到了佐為的強大,開始後悔沒能讓佐為多下棋。
於是進藤光情緒崩潰,他隱約意識到佐為不會回來了,但他還是用「不下棋」來懲罰自己,乞求時間倒回到最開始,讓佐為回來。
在放棄圍棋的這一段時間,進藤光是想下棋的,但出於對佐為的歉意他沒有下棋。而解除「不下棋」這個懲罰的,就是後期從中國回來的伊角,伊角用近似「道德綁架」的方式,逼進藤光重新下棋,讓他在自己的圍棋中找到了佐為,完成回歸。
真人版中,因為導演給自己加了一個懶和尚的戲,讓時光知道他和褚嬴的緣分已盡,於是他的「不下棋」,是讓自己嘗試忘掉褚嬴、解脫痛苦的一個方法,這也就是編劇自己解釋的「時光想忘掉褚嬴,但他發現忘不掉」。
而時光的回歸,更像是意識到自己確實無法忘掉褚嬴,再加上身邊朋友們的推動,於是他完成了和自己的和解。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如果說佐為(褚嬴)的突然消失是小光的失戀,動畫版的進藤光就像是試圖通過懲罰自己進行挽回的類型,真人版中的時光就像是嘗試通過忘卻來翻篇的類型。
最後,和上一篇一樣,表揚下飾演大時光的胡先煦,演技不錯,哭戲尤其有感染力,相信他將來會在演藝道路上走得很長遠。
※本文為世我說原創,歡迎關注我,和我一起追劇看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