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90後也已經加入了養生大軍,開始唱著「保溫杯裡泡枸杞」,但保溫杯裡泡枸杞真的可以養生嗎?不,保溫杯裡放枸杞,可能並不能起到養生的功效,並非人人都適合食用枸杞,存放時間過長發酵還會導致「噴湧」。
保溫杯裡泡枸杞
不少年輕人加入養生大軍
過去,保溫杯裡泡枸杞是中老年人的最愛,近年來,不少年輕人也加入了養生大軍中。
「保溫杯裡泡枸杞」可不是喊個口號那麼簡單,此前,不少流行歌曲都把這句歌詞寫進去了,成了年輕人的養生秘訣。90後市民小孫也有自己的養生秘訣:每天在辦公室的養生壺裡放枸杞紅棗,回頭裝在保溫杯裡,一喝就是一天。
除了小孫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習慣出門帶上保溫杯,配上自己的養生秘法。記者採訪獲悉,不少市民喜歡在保溫杯裡放枸杞、紅棗、紅茶、牛奶、果汁等。市民王女士介紹,自己平日去哪都會帶著保溫杯,「天氣太冷了,人一過40歲,身體就很敏感,不能喝冷水,沒事就泡點枸杞、紅棗或者普洱茶等。」
最好現泡現喝
存放時間過長發酵致「噴湧」
日前,福建福州一名23歲的女孩因為用保溫杯泡枸杞紅棗茶,被保溫杯杯蓋炸傷導致眼球破裂。事發當晚,該女孩想擰開保溫杯,但杯蓋特別緊,她用力擰了好幾把,結果杯蓋突然迸起,砸向她的眼睛,導致她一隻眼睛受傷嚴重,眼球破裂。
保溫杯泡枸杞紅棗茶為何會突然爆炸?梅嶺中學化學老師蔣俊介紹,之所以發生爆炸,主要是保溫杯內飲料的變質發酵產生氣體,保溫杯密封性能太好,氣體出不去,壓強變大引起的。
保溫杯可以裝所有東西嗎?蔣俊介紹,這樣理解是片面的,以鹽水、碳酸飲料為例,會破壞不鏽鋼的表面,加速不鏽鋼的腐蝕,加大金屬元素析出的風險。枸杞、果汁、紅棗、胖大海等比較適合真菌等繁殖,存放時間過長可能產生氣體,使杯中氣壓增大,會造成「噴湧」。大量氣體在密閉的狹小空間中壓縮,時間越長,釋放的氣體越多,從內部對瓶壁造成壓力,形成瞬間高壓,也會引起「爆裂」。
「果汁、紅棗、胖大海等最好現泡現喝,用熱水衝泡時,可反覆開關瓶蓋釋放氣體,再旋緊。他強調,使用密閉杯子時,最好先用熱水預熱後倒掉,再加入熱水,避免溫差變化過大,導致氣壓驟然增加,造成熱水『噴湧』。」蔣俊提醒,在用保溫杯泡「養生茶」時,記得及時清理,無論打開什麼杯子,一定要稍加傾斜,不要對著人,防止發生意外。
並不是想吃就能吃
這些人不能隨便吃枸杞
「保溫杯裡泡枸杞」成為養生金句後,很多人認為,枸杞是養生之物,老少皆宜,真的如此嗎?揚州大學附屬醫院主任中醫師劉茜表示,枸杞是生活中最常見的藥食兩用材料,既能入藥也能食用,枸杞滋補肝腎,益精明目,有強壯作用,尤其是身體比較差的人,吃點枸杞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在平時把枸杞泡水喝或者煮粥食用,都能改善調節身體。但是,並非人人都適合食用枸杞。
出現感冒的人,是不能吃枸杞的。枸杞本身屬於性溫食材,如果已經感冒了再吃枸杞,會面臨內火更加旺盛,說是火上澆油並不誇張;出現了感冒,禁止食用。
對於陰虛火熱的人,也不建議吃枸杞,這類人也是因為內火比較大,內火太重,如果吃了枸杞,同樣會讓自己上火加重,也是不健康的。
腹瀉期間也不適合吃枸杞,會加重腹瀉,拉肚子更加頻繁。
情緒亢奮的人,也應該避免食用枸杞,這類人如果繼續食用枸杞,很容易導致亢奮的情緒一直延續著,心中躁動感更加強烈,總是處於這種亢奮狀態下,對心理、生理都是不利的。
枸杞子本身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謹慎食用。
此外,每次吃枸杞不能太多,並不是越多越好,控制好量,一天吃15克就夠了。
劉茜提醒,有些時候,因為保存不當,導致枸杞發黴了,說明其中產生了黃麴黴素,如果吃了只有危害,沒有益處,尤其是對肝有很強的刺激、損傷。
記者 陸康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