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離子治療是一種對病灶周圍健康組織損傷最小,對癌細胞殺傷效果最佳,可以在線精確監控照射位置和劑量,療程短、無痛苦,幾乎沒有副作用的新型癌症療法。
可以說,重離子治療的問世被看做人類攻克癌症的又一大進展。與常規放療射線相比,重離子以其在物質中的劑量損失集中於射程末端的物理學特性和高的相對生物學效應,用於治癌時具有明顯的優勢。
那麼,在臨床體驗中,重離子治療給患者的感受如何?療效怎麼樣?今天我們通過幾個來自日本的真實的案例看一看重離子治療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1.一次「坎坷」的重離子治療
2012年,G先生像往常一樣接受每年一次的體檢,卻被診斷出肺部積水,在查明積水原因的時候,醫生在G先生,支氣管、肺動脈和肺靜脈進出肺部所通過的肺門的位置發現了一個2釐米的東西,因為害怕活檢,G先生選擇了觀察治療,但等待並沒有給他帶來好消息,2014年9月再次檢查的時候,被告知,從前2釐米的東西長到了4釐米,這次活檢顯示是腫瘤是惡性的。
因為不想接受手術治療,G先生自己找到了重離子療法,並積極聯繫醫院,幸運的是,他聯繫到了QST醫院(前放醫研醫院),主治醫生是Y醫生告訴他,如果可以接受除夕當天出院的話,馬上就可以幫忙安排日程,年內就可以開始治療,共16次照射,住院4周。
雖然看起來一切順利,但是Y醫生再看G先生病歷資料時總覺得有些不對勁兒,於是,在QST醫院,G先生再次接受了PET檢查。結果顯示,G先生肺部旁邊的淋巴結疑似有轉移點,因此需要先吃兩個月抗癌藥再做重離子線治療。
G 先生再次回到之前為他確診的醫院,要求先化療再做重離子,但是G先生的訴求被拒絕了,理由是出現轉移後是不建議做重離子治療的,前醫院建議G先生化療後急需接受手術治療。
實際上這個標準的表達是「如果有大範圍的全身轉移,則無法使用重粒子線對轉移瘤進行逐個治療」,也就是說前面還有個定語「大範圍的」。但是,由於G先生當時理解有誤,所以外科醫生的話讓他產生了很大的動搖。於是開始以手術為前提考慮問題。
化療結果是好的,腫瘤沒有繼續長大,範圍也沒有繼續擴大,Y醫生告訴G先生,看情況控制的不粗,可以繼續重離子治療。從確診醫院到QST醫院的過程並不順利,負責化療的外科醫生認為受到了欺騙,中間也有不小的爭執,好在一切都過去了。
俗話說「好事多磨」,G先生的重離子治療開始的比較坎坷,但過程十分順利。「住院期間相當無聊,重粒子既不疼也不癢,所以每天需要做的就是等待治療以及在規定時間去治療室,甚至沒有什麼『抗癌』的感覺。」G先生說。結果是皆大歡喜的,G先生順利攻克了癌症,至今沒有出現復發跡象。
2.雖有副作用,但十二年沒再復發
2008年,M女士被確診為葡萄膜惡性黑色素瘤。這是一種較為罕見的腫瘤,發病於眼球結構中的葡萄膜,是葡萄膜中所含有的眾多黑色素細胞癌化而形成的惡性腫瘤。
雖然不痛不癢,但是每天晚上上床閉眼的時候,就會感到有一束光「咻」地一下進到眼睛裡。確診初期M女士是存在質疑的,直到每個醫生都這麼告訴她,她彩棉請接受了這個事實。
當時的治療方案有二,一是將一塊能夠釋放出放射線的晶片大小的東西縫進眼睛裡進行照射,需要放置1周左右來殺滅癌細胞。這種治療的基準是5毫米以內的腫瘤,而M的腫瘤是5.2毫米,所以有復發的可能,治療本身不會有什麼後遺症。二就是進行重離子線治療。
就這樣,M女士也來到了QST醫院,主治醫生告訴她,重粒子線是對腫瘤進行精準的定位照射,為了準確把握位置,需要先進行一個小手術,將一塊小鈦金屬片縫入眼中作為標誌物。雖然可能會出現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脫落等後遺症,但是有較高的概率能夠殺滅惡性腫瘤。
M女士說,當時也有糾結,後來想了想,「與其癌症復發丟了性命,我寧可犧牲一隻眼睛」。
進行重離子照射的時候完全不能動,哪怕1毫米也不行, M女士的頭部被固定膜固定住,手腳也被固定住了。重粒子線照射的地方會有紅色的亮光,只要堅持10秒鐘不閉眼看著紅光的地方就可以完成治療了。就這樣,1周的時間裡反覆進行了5次照射。
2周後,我的眼皮上長出了水泡,隨後這隻眼睛的視力下降了,最後幾乎看不見了。重粒子線的威力太強,引起了視網膜脫落。在M女士接受第4次照射的時候,就幾乎看不見紅光了,和普通的視網膜脫落還不一樣,這樣的後遺症是無法恢復的。
比較讓人欣慰的是,距離M女士進行重離子治療已經過去12年了,她現在仍會每3個月去進行一次複診,沒有發現任何復發或轉移的跡象。M女士表示,雖然一隻眼幾乎失去了全部視力,但是對她來說,這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
3. 「邂逅」領跑中的日本重離子治療
重離子線治療始於1994年,發起於日本。日本量研機構QST醫院(前放醫研醫院)是全球率先建設重離子加速裝置的醫院,在重離子治療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
日本量研機構QST醫院是以放射線診療為主的研究性醫院,除了以重離子治療癌症為中心的癌症的診斷、治療、核醫學外,還針對意外受放射線照射後的治療研究。該院以重離子為中心開展治療癌症,其重離子加速器「HIMAC」從1994年開始用於臨床,在全世界享有豐富的治療經驗和業績。
在新冠疫情下背景下,日本量研機構QST醫院仍在接受國際患者,但前往QST就醫需要符合一定的限制條件。即需遵守日本的入境防疫措施,抵日後還要完成14天隔離;萬一發生了疑似冠狀病毒感染症狀或患上預料之外的疾病,患者需被送往合適的其他醫療機構或急救指定醫院接受相關治療;治療中若出現冠狀病毒感染症狀,需中斷治療;到QST醫院同行就醫人數不能超過3人。
若國內患者希望前往QST醫院就醫,且同意遵守以上就醫條件、符合重離子線治療適應症,可通過國內最大的出國就醫機構盛諾一家預約就診。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