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見到滿清入關的日本人寫了一篇日式《魯賓遜漂流記》

2020-12-19 朱朱老師讀文史

一部《韃靼漂流記》,從日本人的視角來窺視明末清初的中國種種,或許能引人深思。

江戶時代的日本為1603至1868年,主要年份與清朝的年份重合。日本在這二百多年裡,基本上也奉行的是閉關鎖國的政策。

1633年,日本幕府明確下令:「除特許船以外,嚴禁其他船隻駛往外國……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外國,如有偷渡,應處死罪,偷渡船及船主一併扣留。」

到1636年,幕府下了更嚴苛的命令,既不允許日本船隻去往國外,更不允許日本人去往國外,同時還決定,只要有旅居海外的日本人回國,一律處以死罪。

而因為清朝也採取了類似的國策,所以兩國很少由從上到下的全面接觸。

不過,兩國之間也有一定的貿易往來。而且,日本是一個島國,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會讓海洋上經常產生颶風,這些颶風會「隨機」將某些「中獎」的船隻刮到對方的國度去。

不少日本商船就因此而被颶風颳得迷失了方向,最終漂流到了朝鮮、中國等地。

而在1644年,東亞歷史上最關鍵的一年,就有一夥日本人漂流過海來到了清朝。這一年,明清易代,滿清入關。

日本越前國(今天的日本福井縣)的商人竹內藤右衛門等一行共58人乘坐了三艘商船,被洋流和海風帶著在海上漂流了十幾天,最終到達了一處海岸線。

他們並不知道這是中國,只覺得這裡是崇山峻岭,荒無人煙。在這裡修整了半個月左右後,剛剛出那裡出發,又被海風颳走了,向西漂流幾十裡後,他們來到了中國的滿洲春暉附近。

剛到這裡,他們就受到了清軍的「熱情接待」。

他們遇到了當地人,因為言語不通,只能藉助手勢等進行交流,最終達成了購買當地人參的意向。日本人覺得人參拿回日本去一定能賺大錢,於是「想哄騙一下」清人,用大米和他們換人參。

清人答應了,並約好第二天見面。

第二天,日本商人們在船上留下了14人,另外44人前去山裡赴約。要注意的是,因為曾在海上漂流,這群日本人曾把攜帶的兵器全部拋入了海中,向海神祈禱,所以他們都沒有兵器。

赤手空拳的日本商人們跟著嚮導走了一公裡多的路,進入了荒草萋萋的野外,隨後遭到了滿清軍隊的伏擊。

於是,44人被殺死了31人。剩下的13人當然也就成為了俘虜,四下一看,圍殺他們的滿清軍隊竟然有將近1000人。隨後,清軍又去到他們的商船上,將船上的人也殺得只剩下了2人——一個是船主田兵右衛門,一個則是名叫竹內藤藏的小僕人,年僅14歲。

最終,這些日本人只剩下了15人,他們先是被清軍帶到了瀋陽,在瀋陽住了20多天後,又被帶著入關去了北京。

而在這一路中,這些日本人也親眼目睹了清軍入關的場景,換句話說,他們是當時僅有的目睹清軍入關的日本人。在漂流記中,他們如此記載:

在這三十五天中,往北京搬家的韃靼人,絡繹不絕。

在這期間,因為他們已經向滿人解釋清楚自己的商人身份,滿人對他們稍微客氣了一些,比如:

在我們這些人裡,無論哪一個人,身體稍微有些不舒服,就有醫生來給看病。因為日本人愛乾淨,我們經常有洗澡的機會。有的時候,我們被召到長官的公館去,叫我們給唱日本的歌聽,同時也予備下酒飯來招待我們。

漸漸地,這些日本人還接觸到了清廷的高層。比如他們眼中的九王爺多爾袞就是這樣的:

他「身材瘦長,留有美髯」,雖然「皮膚微黑」,但「面貌英俊,目光銳利」。多爾袞的地位僅次於皇帝,上上下下的人都很怕他。多爾袞只要一上街,街上的人都得匍匐在地,無人敢抬頭仰視

多爾袞

但不知什麼原因,多爾袞對這十幾個日本人卻比較友好:

可是對我們,他卻是一個和藹和容易接近的人。他的態度很溫和,在問我們問話時,柔聲細語的。

當然,作為普通人,這些日本人也流露出對多爾袞位高權重的羨慕:

在北京,有一次我們親眼看到九王子(多爾袞)出城打獵,後面跟隨著很多人馬,帶上很多大鷹,足有一千多隻,實在是太多了。

這一句「實在是太多了」,顯然表明他們那種「沒見過世面」的樣子,也意味著他們的羨慕之情。

而他們見到滿清人剃髮留辮子的情況則是:

韃靼人比我們日本人的身體高一些。他們的人都剃頭,把頭頂上的頭髮留下來,分成三綹編成辮子。他們男子把唇上的鬍鬚留下來,把下面剃掉。無論是大官、小官和老百姓都是-一個樣。婦女的頭髮是從中間分開,梳到後面,然後在頭頂結個髻兒。

這些日本人看到了和本國全然不一樣的髮型,所以十分驚奇。這則記錄也從表明滿清人有自己的留髮風俗。隨後,他們隨著清軍入關,並親眼見證了明朝滅亡以後各地的人被剃頭的情況,漂流記記載:

大明的北京和南京,由於都已經落入韃靼人之手,所以,當地人也像韃靼人一樣,剃光了頭,只是頭頂上留一綹頭髮。

大明的南京也被佔領了……南京的人也被剃了頭,像韃靼人一樣。

後來,在清廷的指示下,這些日本人經由朝鮮被送回了日本大阪,而後被德川幕府將軍(這時的幕府將軍應該是德川家光)召過去匯報所見所聞。

德川家光

這些內容隨後被記載下來,成為了一部名叫《韃靼漂流記》的小書。

值得注意的是,清廷還是抱著天朝上國的姿態在對待這些人,他們也沒有向日本人打探過多的情報,而是儘量對他們進行優待,並宣示自己的強大和富裕。而這些日本人回國以後,見聞立刻就被匯報至幕府,幕府轉而就開始制定相應的外交政策。

當然,這種姿態也許也有一些作用。當時還有一批日本人曾漂流到中國,因為中國人對他們太過熱情,所以他們在漂流記中就說:

我們(在中國)受到如此熱情的照顧,不由得想起巴丹島人對我們的刻薄無理。

這不不得不讓人深思。

相關焦點

  • 對中國來說,滿清入關和日本侵華究竟有哪些不同?別再傻傻分不清
    對中國來說,滿清入關和日本侵華究竟有哪些不同?別再傻傻分不清有人說明亡之後無華夏,甚至更極端者還指出,如果二戰期間中國被日本徵服,那麼日本也會成為中國的朝代之一。但是個人認為,明亡之後滿清入主中原,只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少數民族統治了中國,中國文明並未遭受摧毀,反而被繼承下來,而日本則不然,日本侵華完全是外族的破壞性入侵。明朝之後再無華夏?日本侵華和滿清入主中原,有何本質區別?
  • 「聊齋」夜叉國:一部清朝版的魯賓遜漂流記
    時光荏苒,徐某和母夜叉的三個孩子漸漸長大了,徐某教他們說「人言」,也有一些「人氣」了。當然他們也有夜叉的特點,便是在山上奔跑如飛,比人更有力量勇氣。這一天,母夜叉帶著一兒一女外出,而這時忽然颳起了北風,徐某如火如荼地想念起故鄉來。他帶著留下的大兒子來到海邊,看到自己原來的船還在,便跟兒子商量,要返回故鄉。
  • 滿清入關 命運擲的骰子(下)
    對於李自成、吳三桂、多爾袞三人來說,他們在戰爭中各自得到了自己命運的歸宿;而對於整個中國來說,滿清入關席捲中原,從而形成封建專制社會迴光返照的歷史走向也已不可避免。對於歷史來說,這是必然?還是偶然?李自成一路潰逃,退回北京,途中洩憤殺死了吳三桂的父親吳驤。在亂世中被命運之手擺布,幾經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最終落得如此下場,吳驤的命運實在讓人感慨萬千。
  • 閻崇年:「滿清入關為民族融合」,卻遭小夥當眾掌摑,並拒絕道歉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在眾多人都認可他的情況下,還是有人對他持有的觀點持反對意見。甚至不惜冒著道德譴責眼光當場掌摑當時已經70歲的他,可見每個人的觀點都是不一樣的。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當時閻崇年在針對一個關於滿清入關看法時,他認為滿清的入關加速了中國的民族融合,從歷史發展上來看是一個有利的。
  • 日本人眼中的鄭成功:打敗滿清給日本長臉,手下軍隊全是日式武士
    國姓爺鄭成功在明清兩朝都備受尊重,他死後康熙皇帝還親自寫了輓聯致敬。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鄭成功在島國日本也是個大名人,日本人很是崇拜他,還為他建寺廟,寫戲本。鄭成功為什麼在日本如此受歡迎呢?日本人為什麼要紀念他呢?
  • 文明世界的再發現:從〈魯濱遜漂流記〉到〈漂流者〉
    文明世界的再發現:從《魯賓遜漂流記》到《漂流者》從莎士比亞的《暴風雨》到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從戈爾丁的《蠅王》到小川一水的《漂流者》,文學作品對荒島題材的發掘從未停止。「漂流」和「荒島」帶給人們的直觀感受是環境的艱險和求生者的頑強,是人類與自然的博弈。
  • 滿清入關後,錦衣衛還存在嗎?改名後還出了一個人人皆知的大人物
    滿清入關後,錦衣衛這個延續兩百多年的機構,在清朝史料中,很難找到相關資料。其實在滿清入關後,錦衣衛並沒有消失,還一直延續了下來。順治帝入關後,基本按照明朝建制,錦衣衛得以保留了下來。但在順治二年,錦衣衛改稱為「鑾儀衛」,直到1654年,鑾儀衛正式評定了品級、員額定製等問題。
  • 清軍入關和日本侵華為何不能混為一談?
    如題,清軍入關和日本侵華不可混為一談!其理由如下:第一,民族性質的不同。滿族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1世紀,當時史書記載為「肅慎」,在《左傳》、《山海經》、《史記》等古籍中皆有記載,兩千年前此民族已經與中原人建立的聯繫,此後其名稱變換多次。
  • 日本德川幕府收集李自成情報:擔心李自成和滿清入侵日本本土
    在明末清初戰爭時期,日本江戶幕府也一直都在緊張關注著正在東亞大陸上進行的宏大戰爭。因為,不斷有情報傳來,北方的韃子再次入關,而且,戰爭規模越來越大,中原地區也爆發了大規模農民起義,兩線作戰的明朝已經頂不住了。
  • 滿清入關暴行不斷,「揚州十日」有多血腥,現場屍體就有80萬具
    之後,山海關統帥吳三桂歸順清朝,滿清入關。清軍入關後,任何抵抗都義無反顧,「殺人取物,使將士慾壑難填」。在清軍統一中國的過程中,最常被提及的是「嘉定三圖」和「揚州旬」。這兩次屠殺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邪惡影響。與「嘉定三屠」相比,「揚州十日」更為慘烈。戰後,僧侶前來收屍。僅屍體就有80萬具,失蹤人員更是不計其數。
  • 船長漂流記在哪下載 船長漂流記raft正版下載購買
    最近不少玩家都在詢問小編船長漂流記在哪裡可以下載,船長漂流記raft是一款非常不錯的海洋生存冒險遊戲。
  • 船長漂流記raft最低價購買 船長漂流記raft哪裡買便宜
    船長漂流記raft雖然本身定價不高,但是對於玩家來說,能夠在raft打折入手遊戲也是更好的選擇。因此小編這裡也為玩家們推薦一些現在船長漂流記raft最低價售賣的商城 船長漂流記raft雖然本身定價不高,但是對於玩家來說,能夠在
  • 船長漂流記raft標準版在哪買 船長漂流記raft標準版steam購買
    船長漂流記是一款類似方舟生存進化類型的冒險遊戲,玩家扮演的主角被困在一個海上孤島上,需要自己尋找資源得以生存下來。下面小編就來介紹船長漂流記raft標準版steam購買地址。 船長漂流記是一款類似方舟生存進化類型的冒險遊戲,玩家扮演的主角被困在一個海上孤島上,需要自己尋找資源得以生存下來。
  • 清軍入關後,為何常以營為作戰單位,一營大概有多少人?
    旗兵是清軍入關前的原始編制,而漢軍則又可以分為綠營、鄉勇和新軍,因所建立的時代不同,因此要分好幾個階段,每一個階段人數不同,建制也有區別。清兵清軍入關前的兵制清軍在初期的兵制很簡單,就是分為四個旗軍,努爾哈赤當年建成軍制,已旗鎮為主,共分為黃、白、紅、藍,四旗,這是滿清初期兵制最原始基礎
  • 清朝入關後,曾令人聞風喪膽的明朝錦衣衛,到底去了哪裡?
    很多人在看完《錦衣之下》以後,都開始四處找資料,想要對明朝真實的歷史事實進行簡要了解,想知道明朝時期的錦衣衛,是否真的令人聞風喪膽,清朝入關以後,錦衣衛這一群體,又到底何去何從?最恐怖的特種組織在明朝,只要提起錦衣衛這三個字,無論男女老少,臉色都會為之驚變。因為在當時,錦衣衛是個非常恐怖的特種組織。
  • 古文物穿梭千年時光上演奇幻漂流記
    廣西保利「古文物奇幻漂流記」文化特展盛大開幕    掃碼報名領票  本報訊(記者陳蕾)8月29日,廣西保利「古文物奇幻漂流記」文化特展在保利冠江墅·邕江城市藝術展廳舉行了盛大的開幕儀式,廣西保利置業特邀南寧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南寧市國家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