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德川幕府收集李自成情報:擔心李自成和滿清入侵日本本土

2020-12-05 騰訊網

在明末清初戰爭時期,日本江戶幕府也一直都在緊張關注著正在東亞大陸上進行的宏大戰爭。因為,不斷有情報傳來,北方的韃子再次入關,而且,戰爭規模越來越大,中原地區也爆發了大規模農民起義,兩線作戰的明朝已經頂不住了。

這些情報都讓日本幕府又回憶起了,在上一次北方韃子入關建立元朝以後,隨即就發生了日本歷史上著名的元寇來襲事件。如果這一次北方遊牧漁獵力量再一次入關成功,滿清或者李自成大軍再次發動對日本的進攻呢?因此,日本對於明末清初戰爭非常關注。

日本商人竹內藤右衛門等人,還有橘成稅、藤智繩等人,甚至因為各種原因,還進入到了東北,直接抵達清朝核心區進行觀察。日本人說,每天都能看到滿洲人訓練騎馬射箭。這些職業軍人,衣著鎧甲,是用鐵片縫接起來的,這裡的刀都是短刀,最短的五寸,最長的也只有二尺。刀鞘是用鯊魚皮做成的,尖端很細,刀把上帶著護手。

更令竹內藤右衛門驚奇的是,他們在馬上下翻飛,奔跑傍邊,取箭拉弓,嗖的一聲,箭頭就深深地射入遠方的耙心裡。騎術和武功,有如神人,滿洲人的尚武精神,震動了他們。

後來日本還在《華夷變態》卷一「大明兵亂傳聞」記載,李自成是陝西延安人,是一名世襲軍人,他的祖父也是一名軍人。在28歲的時候遇到大旱災,曾經帶來饑荒的群眾搶糧食。而且他本人從小就喜好槍馬棍棒,後來在父親去世以後,擔任了一名驛卒。

後來,崇禎皇帝裁撤驛站,大批驛卒失業,李自成就有了後來的帶領饑荒群眾搶糧的一幕。後來,李自成帶著侄子李過,在甘肅張掖參加明朝邊軍,當時,還被參將王國提升為把總。可以看出,李自成,李過應該是作為傭兵參加了明軍,作為勇武的家丁成為了軍官。

但是後來,因為欠餉,他們說殺死了王國和當地縣令,發動兵變。後來還記載了,李自成入京、崇禎自縊、山海關大戰、吳三桂降清、滿清入關、南明建立等大事件。

其實,明末戰爭,簡直就可以說是明朝邊軍之亂,八旗軍也就是滿洲人,過去都是明朝邊軍,在永曆皇帝時期還出兵跟隨皇帝北伐,努爾哈赤更是李成梁邊軍當中的精銳家丁。其實,李自成也是明朝邊軍出身,按日本記載,同樣是精銳家丁。包括張獻忠也是明朝邊軍出身。

簡單說就是,明朝在東北和西北的部分邊軍造反了,明朝又徵調其他邊軍去鎮壓。最後,明朝覆滅,出身明朝西北邊軍集團的李自成張獻忠等人戰敗,出身明朝東北邊軍集團的滿蒙集團,還有,祖大壽,孔有德,吳三桂等人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實際上,從整個明清兩代來看,日本對於中國大陸的關注,遠遠高於「自居天朝」的明清對於「撮爾蠻夷」日本的關注。《華夷變態》等日本官方外交文獻幾乎細大不捐地記錄著來自中國大陸的種種消息和情報,相形之下,無論是明朝,還是清朝都對於日本有些漫不經意。

相關焦點

  • 李自成進京很可能是一場誤會?
    結果這場兩敗俱傷的大戰,讓李自成也非常鬱悶,他對手下道:「寧武雖破,受創已深。自此達京,尚有大同兵十萬,宣府兵十萬,居庸兵二十萬,陽和等鎮兵合二十萬。盡如寧武,詎有孑遺哉!不若回陝休息,另走他途。」 一路順風順水的李自成在此小隘挫傷了銳氣,他不知道之後的宣大精兵還要造成多大的麻煩。進退之間,李自成打起了退堂鼓。
  • 日本的統一和德川幕府的統治
    1572年,結束了室町幕府的統治。織田信長未能完成日本的最後統一,1582年他死時,僅統一了日本的一半。織田信長死後,部將豐臣秀吉(1536——1598年)繼續其統一事業。經過多次戰爭,1590年日本的百年分裂宣告結束,進而在1593年首次將北海道置於日本中央政權統轄之下,日本統一基本告成。
  • 劉宗敏逼得吳三桂反叛,又多次頂撞李自成,為何李自成不處理他?
    然而,劉宗敏為了討要錢財和食物,幹了一些蠢事,雖然可能是有苦衷的,但是卻是個錯誤的做法,那個時候他帶領人製作了許多刑具,折磨明朝的親戚和官員。李自成成功地塑造了農民軍的良好形象,卻被劉宗敏迅速摧毀。從那時起,李自成就非常不得人心,清軍入侵時,沒有多少人幫助他。
  • 如果中國古代最後一個朝代是李自成的順朝會怎麼樣?
    如果李自成的大順真的掃平群雄,建立一個大一統的王朝,那麼,他將成為中國歷史上三個完全出自草根的開國之君之一(另兩個是劉邦和朱元璋)。但是,從種種蛛絲馬跡可以斷言,他的大順朝恐怕不可能像劉邦的漢和朱元璋的明那樣統治兩百多年。極有可能,在他本人當皇帝時,天下就可能大亂。
  • 李自成伸橄欖枝,多爾袞招小手,吳三桂為何最終選擇投靠滿清?
    但實事求是地來講,吳三桂之所以選擇倒向滿清,並將山海關這一戰略要地交給多爾袞,其實是權衡各種利弊之後,做出的利益最大化考慮。我們先來說說吳三桂降清的歷史背景。在吳三桂降清之前,這位後來的平西王展現給世人的是印象並不卑瑣。
  • 統治日本兩個多世紀的德川幕府被推翻後,德川家族有沒有被清算?
    讓我們來以日本的德川幕府為例,好好了解一下。 熟悉日本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明治維新是日本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標誌,正是因為進行了明治維新,日本才能不費吹灰之力打敗亞洲巨無霸大清帝國,還狠揍了沙俄帝國,躋身世界強國之列。
  • 日本德川幕府還政日本天皇
    1867年11月9號,日本德川幕府或者叫江戶時代結束,這一天,德川幕府正式宣布將大政奉還給天皇。看那個時代的日本歷史,總覺得日本在那段時間突然間特別幸運。當時日本和中國一樣,都是被西方列強的洋槍洋炮打開了國門,中國遭遇的是鴉片戰爭,日本是黑船事件,兩國也都被迫籤訂了屈辱的不平等條約、開放通商等,然後都開始奮發圖強,準備翻身。大家知道,改革會觸動當權者的既得利益,而既得利益者通常就是單一的中央集權政府,他們都不願意改革,不願意觸動自己的利益,也就是弄點兒各種各樣的小動作,「改革不改腿,治標不治本」,所以改革起來實在是特別艱難。
  • 崇禎皇帝自縊後,闖王李自成佔盡人和,最終卻敗於清軍之手
    ,誰都可以入侵"分一杯羹"。雖然前幾次入侵不算順利,但滿清軍隊也收穫了大量財帛牲畜,削弱了明朝的經濟實力。李自成帶領的農民軍剛剛佔領西安的時候,多爾袞曾經向他發出過招安的意向,一旦雙方合力強強聯手,肯定很快就能平定中原。但對於此時的李自成來說,清軍乃是蠻夷且野心勃勃,與其跟他們合作,還不如自立為王,免得在進攻的過程中被"盟友"吞併。
  • 德川幕府統治了日本265年,明治天皇登基後,德川家族又怎樣了
    豐臣秀吉是侍奉信長而崛起的武將,信長死後,豐臣秀吉就召集部下,推翻了明智光秀,統一了全日本,信長的次子聯合德川家康抗擊豐臣秀吉,但因織田信雄選擇投降,德川家康也跟秀吉講和。
  • 屬於自己時代的貢獻者,日本古代封建社會的德川幕府
    導語:日本的歷史上有一個非常具有影響力和力度的名字——德川,是德川幕府的姓氏,也就是江戶幕府,家族定居在江戶地區,而這個家族越過日本天皇統治了日本近二百六十年,大約兩個多世紀,德川幕府可以說是日本的最高政治權力中心。
  • 日本武士也算半個貴族,為什麼他們還要不遺餘力地推翻德川幕府?
    武士是日本封建統治階級的一部分,本應該以政權捍衛者的身份存在,但最終卻成為埋葬日本幕府制度的一大抔黃土,主要原因是幕府體制的弊端逐漸顯現、武士階層日益貧困、幕府無力對抗殖民入侵等。同年,他創立了江戶幕府,開始了日本長達260餘年的德川幕府時代。日本丸山政治學派代表人物丸山真男說:德川幕府體制,是建立在領主分國制這一從室町至戰國的流動性歷史過程中的產物被凍結的靜止狀態之上。
  • 伊達丸:日本德川幕府時代的跨太平洋外交
    評論區話題丨你怎麼看德川幕府的對外戰略改變? 17世紀初,德川幕府已完成對豐臣家族的逆襲,但彼時的日本已經很難回到過去。因而在這個特殊的戰略迷茫期,新的江戶當局也渴望在新世界中尋覓自身的位置。
  • 德川幕府的「是」與「非」
    在日本三個幕府時期,德川幕府無疑是最為集權同時也是最能體現國家統一的時期。沿著歷史的車輪,而且又看到了東方文明的成果,因此德川政權能夠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統治秩序。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德川幕府帶領日本從毀滅走向了重生,從地獄走到了煉獄。
  • 淺析日本德川幕府時代對天主教的禁令與閉關鎖國
    織田信長為利用天主教對抗向宗農民起義和獲得貿易利益,對天主教曾採取保護政策。秀吉最初繼承了信長的政策,但是隨著他的統一事業的進展,態度逐發生了變化。1587年秀吉在徵服九州時看到外國傳教士對九州分大名的強烈影響和長崎成為教會領地的情況,大為吃驚,擔心會危及自己統治。
  • 日本群馬縣葬著一中國人,每年其後代前去掃墓,德川家族必定陪同
    1644年,清軍入關,在北京擊潰李自成,迅速佔領了北方地區。次年,清軍南下,弘光政權一觸即潰,陪都南京淪於敵手。在這樣的情況下,朱舜水選擇出山抗清,他先後參加了魯王的舟山戰役、鄭成功、張煌言的北伐戰鬥。
  • 德川幕府統治日本264年,被推翻後其家族後代結局如何?
    一,德川幕府成因簡介 公元16世紀前後,日本進入了所謂的戰國時代,各地有實力的大名紛紛起來爭霸。其中,實力最強大的大名織田信長,逐漸吞併了尾張、近畿等多個地盤,勢力擴張至大半個日本。
  • 德川幕府統治日本264年,末代幕府將軍退位後,他們家族依舊繁榮
    這種情況其實不止日本有,還有某個鄰近的國家也是有的。只不過一個是耗費了數代人的努力,一個是一兩代人的積累罷了。德川家族主動交權,避免了一場血戰。早年德川家康打江山的時候,是很不容易的,在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達到人生巔峰的時候,德川家康一直默默地等待著機會。
  • 李自成有一百萬大軍,為什麼突然就被消滅殆盡了?原來是天要亡他
    1644年是一個閏年,猴年,是農曆甲申年,明思宗崇禎十七年,清世祖順治元年,大順朝永昌元年(李自成),大西朝大順元年(張獻忠)。這一年正值大明、大清、大順、大西四個政權交替。年號:大明崇禎十七年,滿清順治元年,大順永昌元年,大西天命元年。
  • 日本史話:日本武士階層如何興起?德川幕府時期武士如何生存?
    日本鎌倉幕府最終在1333年垮臺,足利家族奪取了政權,建立了室町幕府。在幕府政權的紛爭中,相繼出現了三個武士,他們對國家大權的爭奪愈演愈烈,分別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這三人都致力於統一全國,但只有家康最終達成了這一目標、將日本統一在德川幕府的旗下。
  • 德川幕府統治日本264年,被推翻後受到天皇賞賜,如今成日本財閥
    1603年,經歷關原合戰後,德川家康取得了完勝,隨後他創立德川幕府,又經過十多年徹底消滅豐臣家族,最終取得了全國的統治權,德川幕府一直統治了日本長達264年,一直到近代日本發起倒幕運動,德川幕府最終被推翻,日本也進入到了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