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網戀後投資 女子落入「理財圈套」損失9萬餘元

2021-01-19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1月3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你在網戀,他在詐騙!近日,漳州市反詐騙中心接到溫某的報警,稱其在網絡結識一男子,結果陷入理財圈套,被騙9萬餘元。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

溫某是漳州臺商投資區一家公司職工。2020年12月24日,她在某交友網站上認識了一名男子,對方以發展男女朋友關係為由,博取溫某信任,雙方通過聊天逐漸熟絡起來。

正當兩人聊得「你儂我儂」之時,該男子話鋒一轉,詢問溫某要不要賺點「外快」,聲稱只要在網上「投資」一點錢,可保證盈利,但「保險起見」,可以先投一點試試。

溫某決定先投700元試試,之後點開對方發來的一個網址連結,發現是一個數字貨幣的網址,按要求註冊後,又聯繫客服進行充值。經過一番操作,溫某賺到140元,隨即將錢提現。

兩天後,這名男子再次聯繫溫某,詢問要不要繼續賺錢。在對方的勸說下,嘗到甜頭的溫某放下戒心,同意繼續操作,但表示沒有太多錢可以投資,對方聲稱讓溫某充值1萬元,願意再幫她充值6萬元。溫某查看帳戶時,發現果真有7萬元,心裡更加「踏實」了。溫某按照對方的要求繼續操作,發現其帳戶盈利了1萬多元。

但是,在溫某準備要將錢提現時,系統提示因為銀行卡號輸錯,帳戶被凍結,需要解凍方可提現。客服解釋,如要解凍帳戶,必須先充值同等金額到指定帳戶上。溫某隨即諮詢男子,男子也是同一套說辭,急於提現的她便相信了。隨後,她在客服指定的銀行帳戶上充值了8萬餘元。充值完成後,對方又聲稱溫某銀行卡信用度不夠,需要繼續充值以提升信用度。幾番操作下,溫某共計充值了9萬餘元,但錢遲遲沒有提出來。等她再次諮詢男子時,對方已不再回應,這時她才意識到上當受騙,趕緊報了警。

【警方提醒】

遇到詐騙儘快報警 提供準確嫌疑帳號

網絡交友有風險,談情說愛需謹慎。此類詐騙中,不法分子往往在社交平臺上以「網戀」為由添加好友,隨後,會頻繁與受害者聊天,用「話術」讓受害者對其產生信任,隨後以「幫其投資理財」等名義,騙取受害者的金錢。

網絡交友時,請多留個心眼,仔細甄別對方的真實身份,謹防陷入網絡虛擬的愛情騙局,涉及金錢交易的,多是詐騙!如遇網絡詐騙,請迅速撥打110報警,並快速提供準確完整的嫌疑帳號。

相關焦點

  • 澳門一女子陷入網戀騙局,損失43萬
    澳門司警再接報一宗網戀投資詐騙案,騙徒涉嫌利用網絡平臺投資騙局詐騙一名本地女子,案中事主合共損失43萬元人民幣。網戀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近年,網戀詐騙案時有發生,當中騙徒先和被害人發展網戀再欺騙被害人進行投資更是騙案中最為常見的手法之一。
  • 拉著閨蜜一起投資!女子網戀被騙1500萬,「男友」竟有17人…
    女子網戀被騙1500萬,「男友」竟有17人… 近日,常州的吳女士報警稱 自己網戀被騙1500萬!!
  • 輕信投資理財分紅 蚌埠一女子損失數萬元
    投資理財 入股賺錢今年7月份,家住淮上區的小玉(化名)收到了一條微信好友請求,通過後小玉發現,這個人是她曾經的同事小欣,一陣寒暄之後,小欣告訴小玉,自己在某語音平臺上用投資理財的方式賺了不少錢,準備和朋友開個類似的平臺,問小玉是否有投資理財的想法,可以一起入股賺錢。
  • 和「富二代」網戀,哈爾濱一女子74萬沒了!
    9月13日,哈爾濱市民金女士向道裡公安分局麗江路派出所報案,稱自己被網戀男友騙了74萬餘元。接報後,民警立即開展工作。經調查,今年5月份金女士通過聊天軟體結識自稱為李先生的男網友並開始網戀。由於對方對自己倍加關心,並自稱在北京有車有房,目前在創業階段,金女士希望發展成為男女朋友,李先生也表達出了相同意願。
  • ...姐「愛美之心」敗給了「獵奇之心」,不料落入了「仰慕者」的圈套
    日前,常熟一位90後小姐姐因熱愛分享穿搭心得被「獵頭」一眼相中,最終敗在了自己的「獵奇心理」,被騙20餘萬元。這一問就像是打開了問題的「渠口」,男網友熱情地向張素素介紹了一款定投理財,隨後滔滔不絕的說出了自己投資的收益,並告訴張素素說不需要自己動腦子,會有專業人士帶領投資。隨後,男網友神秘地分享了一個打著「值得信賴的理財平臺」標語名稱中,冠以「阿里」的二維碼給張素素,「說這是一個理財投資網站,玩法很簡單,就是押大小。」
  • 沒幾分鐘「投資」就翻倍,女子跟進150萬後被「殺豬」
    2019年10月,唐女士下載了一款名為「樂彩」的APP軟體,在「金牌導師」的引導下,唐女士投入了幾千元,沒想到幾分鐘開獎後,資金就翻了倍。唐女士:剛開始幾千都賺了,他就跟我說,你那個錢裡面流水沒走完,提現不出來,要我再多投一點。
  • 網戀要謹慎!廣西已婚女子謊稱單身,設下圈套騙錢
    >還以為遇見了「真愛」散盡家財只求「愛人」一笑近日,南丹法院審結了兩起因「網戀」引發的詐騙案。女子冒充朋友,騙取受害人四萬多元被告人韋某柳通過其男朋友與被害人韋某遠相識,韋某柳稱將其朋友陳某月介紹給韋某遠做女朋友,後用其手機註冊微信號、冒充其朋友「陳某月」,以結婚為目的與韋某遠進行交往。
  • 美女頭像+變音效卡,男子靠「網戀」騙了幾萬塊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沈星杏 記者 嚴君臣) 男子利用科技手段偽裝成美女與人網戀,騙取對方數萬元錢款。12月3日,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近日,隨著上訴期的過去,江蘇省海安市人民法院審結了這起詐騙案,被告人王某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九個月,緩刑二年九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
  • 遭遇投資理財騙局追回損失的概率多大?數據:僅一成追回全部損失
    雖然對比2019年的調查數據——43.93%的受訪者遭遇過投資理財騙局,已有顯著改善,但要想徹底整治投資理財詐騙行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從不同年齡來看,90後遭遇投資理財騙局的比例高於其他年齡群體,達到32.39%。
  • 【新靖江】靖江一對姐妹花不慎落入圈套,因一張120萬的欠條!原來……
    (原標題:【新靖江】靖江一對姐妹花不慎落入圈套,因一張120萬的欠條!李家兩姐妹在市區開了一個複印店,今年4月,一位女子來到店裡,要列印一張120萬的欠條,並借了印泥按手印。
  • 月薪5萬當網紅主播?女子落入貸款整容圈套,專騙年輕女性!
    案發:求職需提升形象,少女貸5.8萬餘元整容「本公司招聘網紅主播,月入5萬元。」2019年9月,某知名網絡平臺一則高薪招聘信息,讓少女曉夏(化名)心動了。想掙錢卻沒有經驗,曉夏心裡糾結。然而,面對高薪的誘惑,她深思熟慮後決定嘗試一回。
  • 女子與人網戀陷殺豬盤被騙1500萬 殺豬盤團夥涉案金額約1.2億元
    今年2月,網戀男友告訴吳女士,自己在一家虛擬貨幣網站進行比特幣交易。某天,網戀男友把自己的帳號、密碼發給吳女士,讓吳女士幫忙在虛擬貨幣網站買賣比特幣。吳女士發現平臺提現利潤豐厚,便也註冊了帳號投資。起初,幾筆投資都得了豐厚的回報,吳女士在該網站投資數百萬元後,又拉著朋友一起投資,甚至將賣房款都投進了這個網站。然而,就在她投了1500多萬元後,網站出現了問題,無法出帳,網戀男友也失蹤了。
  • 汕頭女子落入「愛情圈套」被騙75萬
    據吳女士講述,20年前她離異,跟孩子相依為命。 兩人相見恨晚,確定了戀愛關係,並約好在疫情結束後就見面。而這時,男子說,有一個千載難逢的賺錢機會,希望能賺一大筆錢,為兩人的未來做打算。 「他說他是在一家電腦公司做系統維護的,他知道這裡面的貓膩,如果他自己操作的話會被公司發現。」吳女士說。
  • 武漢女子交往多金男 禁不住誘惑悲劇了
    楚天都市報6月17日訊(記者張理晶 通訊員高尚 餘佳)女子在婚戀網上認識「優質男」後很快陷入愛情,然而不知不覺落入對方圈套,投資10多萬,最終情財兩空。原來這名「優質男」是「殺豬盤」詐騙團夥中的一員。近日,漢陽區法院開庭審理此案,11名涉案人員分別被判處十個月至三年四個月不等有期徒刑。
  • 女子落入刷單返現騙局,付款13998元 警方1個半小時 幫她挽回損失
    福州晚報訊 6月4日,福州、南京兩地警方聯動,為落入刷單返現騙局的女子吳某挽回13998元損失。 6月4日晚,吳某急匆匆來到象園派出所報案,稱自己刷單衝銷量被騙13998元。經了解,吳某當日下午4時許,在微信群裡看到一個刷單衝銷量的廣告。「日賺百元、月入過萬」的廣告詞讓她心動不已。
  • 小夥深陷「網戀」轉帳百餘筆,民警破案揭開騙局「女友」竟是男兒身
    陶某某在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期間,虛擬「陶靜」身份,對微電園轄區某企業員工小何布下「網戀」騙局,騙取何某某向其轉帳131筆共計8萬餘元。2019年12月受害人小何向派出所報案後,經辦案民警展開縝密偵查及摸排工作,在鎖定嫌疑人行蹤後2020年8月29日下午15時民警在南岸區某網吧內,將正在上網的嫌疑人陶某某捉獲歸案。至此,「女友」的真實身份浮出水面讓小何大跌眼鏡。
  • 一女大學生網戀被對方騙了8000元,結局悲催了……
    就在12月17日有相關媒體報導出這樣一則新聞:西安一女子被自己的網戀男友用裸照威脅勒索她自己也註冊了一個帳號,先投入點資金試一試。起初的幾筆投資都得到了豐厚的回報,但是數額都比較少,本金包括利息,在數字貨幣的平臺上都能夠顯示出來。在「黎志輝」甜言蜜語的攻勢以及高額利潤的誘惑下,吳女士在該網站投資數百萬元後,還拉著朋友一起投資,甚至將賣房款也都投進了這個虛擬貨幣網站。
  • 想賺錢先上課 是財富自由課堂還是投資理財陷阱?
    進入直播間,小周發現裡面有很多看起來很厲害的「財富培訓師」,還有不少創業和投資項目。買一張XX卡,就能拿到這些項目的代理權,實現「低風險輕鬆創業」,小周下決心試試。結果,她被一次次忽悠,先後投入10餘萬元,全部打了水漂…… 和小周一樣,不少金融「小白」為想要通過學習避免在市場上「交學費」,結果卻在理財投資的培訓課堂上,成為理財收割機下的「韭菜」。
  • 警惕您身邊的投資理財詐騙陷阱
    11月6日肅州區居民蒲某某報警稱:10月27日至11月5日期間,有陌生人添加其微信,添加好友後對方給其介紹投資理財平臺,讓其掃碼下載了「嘉盛國際」平臺,後在對方的指示下在該平臺進行買賣,提現時對方以需要繳納5%手續費才能提現為由,騙取其人民幣18.5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