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漁花子村」到「首富村」,從讓口袋富起來,到讓幸福感多起來。說起武家嘴村的變化,這三十多年的光景裡,可謂是天翻地覆,從窮到富,從吃不飽穿不暖的「漁花子」到海運的「船老大」,武家嘴村的村書記武繼軍作為親歷者和致富領軍人可謂是感觸良多。
闖出來的致富經——航運大船乘風破浪
說起武家嘴村的窮,村書記武繼軍感觸頗深,所謂「漁花子村」就是打漁為生的叫花子村,意思就是很窮的村。當時在村裡有句順口溜:「武家嘴,長流嘴,嘴對嘴,三天不下湖,餓得像個鬼,摸粒螺螄搭搭嘴」,這就是過去武家嘴貧窮落後的真實寫照。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三十多年前連名字都不為人知的窮漁村,而今已經躍居成為「金陵首富村」,成了十裡八鄉爭相學習,豎起大拇指誇得呱呱叫的致富楷模村。
2019年南京武家嘴集團總經營性收入約4.74億元,村集體收入6424萬元;全村生產性資產在500萬元以上的農戶佔總戶數的50%以上,千萬元以上的超過了18%;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萬多元。
那麼,究竟是什麼使武家嘴村舊貌煥新顏,讓村民空蕩蕩的錢袋子真正鼓起來了?
俗話說,窮則思變,一點都沒有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由於圍湖造田,石臼湖的面積縮小了1/3,而且,水體汙染日益嚴重,祖祖輩輩靠捕魚摸蝦為生的武家嘴人面臨「失業」危險。當時,有少數村民嘗試著將小漁船改造成簡易的沙石運輸船,一年下來,收成遠遠超出當時捕魚的年收入,開始嘗到水運的甜頭。武繼軍作為有勇氣有闖勁的年輕人也加入了跑水運的隊伍,在通過跑水運成了「萬元戶」後,他並沒有忘記鄉親們,毅然上岸當上了村主任,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從建立水運隊到造船,再到進軍海運市場,組建海運公司,武繼軍秉持著敢想敢幹,踏實進取,敢為人先的精神,帶領武家嘴的村民從一窮二白走上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美起來的致富新路——現代農業和鄉村觀光旅遊聯動
雖然武家嘴村一直存在田地缺少的困境,但是這不能阻止武家嘴人對土地,對農業發展的熱誠。「沒有農業就不算是真正的新農村」,這是武繼軍對武家嘴未來發展的新感悟。2008年初,武家嘴村在原高淳縣東壩鎮(現高淳區東壩街道)建起了核心面積超6000畝的武家嘴農業科技園。在建園之初,武家嘴村就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益發展」的原則,明確了園區的功能定位、發展目標和建設思路。通過十年的發展,科技園從當初只種植大棚蔬菜、草莓、瓜果,到現在已擁有茶葉、早園竹、葡萄、蓮霧、梨子、枇杷、有機大米、珍貴花卉苗木等數十個品種。越來越多的熱帶植物被引進栽種,農業科技園的種植品種和數量初具規模,園區真正開始美起來了,武家嘴村人的土地夢也日漸豐盈。
「我認為做農業不能只做農業,怎樣依靠農業,把環境做好,發展生態觀光產業,吸引遊客進來,把農產品變成旅遊產品,那附加值就不一樣了。」武繼軍這樣說。為了進一步提升農業科技園旅遊觀光的品質,2014年,園區購置現代設備、採用先進技術,開始興建現代化的農業展示廳,投資建造了亭、臺、樓、榭等園林景觀。目前,農業科技園正在有效聚集土地、資金、科技、人才等要素,採用先進的現代農業高新技術,全力完善園區休閒觀光、山水景致、森林氧吧等配套功能。2018年又啟動面向全市中小學生的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項目建設。周末節假日越來越多的城裡人來到武家嘴村體驗鄉村旅遊、科普智慧旅遊等項目,武家嘴村正在越變越美,美得持續,美得富有創意!
興民生,悅民意,暖民心——老年公寓幸福進行時
本著「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宗旨,在武繼軍的牽頭下,武家嘴村在2013年建成了建成了集託養護理、醫療康復、娛樂健身為一體的老年公寓及康復護理院,開創了高淳首家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面向社會提供優質的養老服務,讓老人真正享受幸福、安居、高品質的養老生活,真正實現老有厚養,解決養老的後顧之憂。
「我們一直在關注著老人。隨著社會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凸顯,年輕人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現在養老的錢倒不是主要問題,主要是時間上的問題。家裡老人萬一突發緊急情況,很難來得及做處理和照顧。現在,武家嘴老年公寓在住的老人有219名,我們要求護理人員24小時值班,一旦有老人有意外情況,能立即響應,做出處理。儘管這樣,老年公寓的老人們也一直是我最擔心的,就是怕服務的還不夠好,要對得起老百姓對我們的信任啊。」服務為先,體現人性化是武家嘴村老年公寓及康復護理院一直以來堅持的初心和使命,他們將繼續在養老護理服務領域深耕細作,真正解決村民的「養老之憂」,做好村民的「知心人」「貼心人」「暖心人」。
建校舍,抓教育,向未來——「未來事業的接班人必須從娃娃抓起!」
武繼軍說:「富口袋,更要富腦袋!」他親自抓起村裡的學校建設,2002年投資4200萬元,按照省級示範初中、省級實驗小學和省級示範幼兒園標準設計建設了南京市第一所九年一貫制民辦實驗學校。多年來,省淳中的錄取率都在50%以上,在南京近180所初中學校中,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穩居第一方陣。每年秋季的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七年級招生期間都是門庭若市,武家嘴村的孩子義務教育階段免費就學,讓他們享受區內最優質的教育資源。武繼軍之前讓村裡的孩子就近入學,就近接受優質教育的想法基本得到實現。在抓緊教學質量不放鬆的基礎上,2016年又投資億元建立分校,在保證一流設施設備的同時,吸納更多優秀的教育師資擴充到學校的教師隊伍裡,讓武家嘴村的教育事業從生根發芽到開花結果,再到碩果纍纍!
如今,武家嘴村走出了一條「一業為主,多元拓展」的新型特色農村發展之路,既堅持了航運主業,又發展了特色產業,摒棄了「一條腿走路」的舊模式,教育、養老、鄉村旅遊、現代農業多元化齊頭並進,譜寫出從窮漁村到「首富村」再到「幸福村」的時代新篇章。(崔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