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養羊變身「領頭羊」——石樓縣羅村鎮泊河村任志平脫貧記

2020-12-12 黃河呂梁頻道

「雖然我家已經脫了貧,但我還想著帶領更多的鄉親一起奔小康呢!」羅村鎮泊河村的任志平自強不息、艱苦創業,並帶領貧困戶一起脫貧致富的故事被傳為佳話。

窮則思變。前幾年,我家境貧寒,一家4口人靠著幾畝地生活,日子過得十分艱難。2014年4月,我無奈地向村委會遞交了貧困戶申請書,經評議,成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戴上貧困戶的「帽子」,但我並不覺得「光榮」,心裡很不是滋味,默默地告訴自己,不能靠吃政府補貼過日子,一定要用自己的雙手改變現狀。2014年秋天,我在回家途中看到同村的寧瑞軍正在給羊餵草,打聽了一下行情後,萌生了靠養羊脫貧致富的想法。回到家中,就把這一想法告訴了妻子,但並未得到支持。「缺技術、缺資金、缺銷路。」妻子的話給我潑了一盆涼水。看著辛苦一年勞作收穫的土豆、玉米賣不了多少錢,心有不甘,靠種糧食脫貧太不現實了。我開始盤算著養羊的成本和收益,下定決心要讓自己的「養羊夢」變成現實。

之後,我隔三差五就到寧瑞軍家,向他「取經」,慢慢地掌握了選種、養殖、銷售等知識。學成後,我湊錢向寧瑞軍購買了十幾隻羊,並在其指導下,將這些羊養得膘肥體壯。隨後和妻子商議,賣掉了幾隻羊,然後用第一筆收入又購買了十來只羊。看似一切很順利,然而,世上沒有一帆風順的事。隨著封山禁牧政策的實施,我的養殖之路遇到了瓶頸,羊的料草問題和生存空間成為了養殖的頭等大事,按照國家政策只能進行圈養,我再一次奔波在了尋求解決方法的道路上。通過外出考察學習,最後決定新建羊舍,購買飼料加工設備,通過成立合作社擴大養殖規模,改變傳統散養方法。考慮到資金問題,我找到了團中央駐泊河村第一書記連李生,一番暢談之後,連書記了解到了我的困難,多番協調後,羅村鎮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為我帶來了5萬元授信貸款,這筆貸款解決了燃眉之急。我用這筆貸款成立了偉勝養羊專業合作社,並吸收了10戶貧困戶入股,帶動貧困戶增收2000元。到2019年底,不僅還清了貸款,合作社資產擴大到11萬元,年利潤達到了6萬元。

「日積月累,產業壯大,如今,我的收入已經遠遠超過了脫貧標準,主動申請脫了貧。截至目前,我共有羊舍2處,養殖絨山羊60隻,湖羊30隻,年收入3萬餘元。在我資金緊缺的時候,是國家的好政策,黨和政府的支持和幫助,讓我很快摘掉了窮帽子。

如今,自己一家脫貧了,我更要想辦法帶領鄉親們一起脫貧,鼓勵更多的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增加收入。乘著國家精準扶貧的東風,帶領著鄉親們朝著幸福的未來邁進。

相關焦點

  • 我們的隊長——記石樓縣融媒體中心駐村工作隊隊長王捧平
    王捧平是石樓縣廣播電視臺駐曹家垣鄉下莊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自駐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王捧平同志以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以扶貧幫困和整村推進為切入點和突破口,不斷創新扶貧工作新思路,紮實工作,結合當地實際積極開展各項扶貧幫困工作,為共創穩定和諧社會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 石樓縣曹家河村人劉燕紅:小餃子「包出」創業夢
    石樓縣曹家河村人劉燕紅:小餃子「包出」創業夢 2020-12-10 2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錦秀:願做大別山區精準扶貧「領頭羊」
    她帶領山區農民發展黑山羊產業,示範引領山區農民通過養羊脫貧致富,堅持不懈向貧困宣戰,從一個普通的牧羊女成長為山區農民創新創業、產業扶貧的「領頭羊」。如今,羅田縣已成為大別山區黑山羊養殖基地,躋身湖北養羊大縣行列。2017年,劉錦秀榮獲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頒發的「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全國人大代表劉錦秀在黑山羊養殖基地。
  • 雙牌:黑山羊變致富「領頭羊」
    2014年被識別為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母親糖尿病癱瘓在床,父親高血壓、腦梗,住院一年花費近4萬元,兩個小孩上學。在村支兩委和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幫助下,發展黑山羊養殖,摘掉貧困帽,並將養殖經驗技術教給同村村民,幫助他們脫貧致富,成為了村裡發展產業脫貧的致富之星。在我被定為貧困戶前,每年高額的醫藥費、學費、生活費像一座大山壓在我們倆口子身上,生活過得十分艱辛。
  • 從「輸血」到「造血」 橫山區部分貧困村脫貧記
    &nbsp&nbsp&nbsp&nbsp在對貧困戶的產業幫扶上,村裡還結合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對無能力發展產業的貧困戶,採取將6000元的扶貧款通過購置優質羊、草,在就近、就親、就大的原則下,找養羊大戶代養,大戶年終為貧困戶分紅,從而使所有貧困戶都有了致富產業。
  • 黑山羊成為致富「領頭羊」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西盛村在後盾單位幫扶下,積極轉變思路,變阻力為動力,化劣勢為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林下養殖,讓黑山羊成為脫貧致富的「領頭羊」。近日,驅車沿傍山公路,來到西盛黑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的黑山羊養殖場。時值正午,天氣較熱,300多隻黑山羊正在羊圈裡休憩,一聽見聲響,全都蹦躂起來。
  • 大足探索黑山羊產業扶貧 帶領貧困戶發「羊財」
    村裡最大養殖場險些關閉  高升鎮先進村的劉安秀養殖黑山羊已經三年了,說起今年養羊的坎坷,這個一向堅強能幹的貴州媳婦到現在都心有餘悸。  2017年,劉安秀在家附近的荒地上蓋起了黑山羊養殖場。因為效益不錯,她擴大了養殖規模,去年建成了一座佔地600平方米的現代化養殖場。
  • 洋浦脫貧故事|貧困戶變身「上班族」家門口就業底氣足
    記者韓星 攝大哥羊啟亮說,去年10月至今年9月全家年總收入53508元,人均年收入13377元,超出全省人均脫貧收入線3倍還要多,今年三兄弟信心滿滿,收入還能再上升。羊啟亮一家就是洋浦深化產業就業扶貧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成功縮影。以就業帶動扶貧,以產業發展確保脫貧成效的長期可持續性,已經成為洋浦經濟開發區在「後脫貧時代」行之有效的首選方案之一。
  • 上黨區宋晉敏:貧困戶變身理髮師 一把「剃頭刀」理出脫貧路
    上黨區宋晉敏:貧困戶變身理髮師 一把「剃頭刀」理出脫貧路 2020-05-22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永新:貧困戶變身「上班族」
    近年來,永新縣著力實施「就業扶持一批」戰略,開發公益性崗位、對接工業園區、發展產業基地等,多渠道、多舉措,為貧困戶鋪設了一條條就業脫貧路。目前,全縣已有2.1萬餘貧困群眾變身「上班族」,人均年收入近萬元。
  • 劉錦秀:脫貧致富「領頭羊」
    今年41歲的全國青聯委員劉錦秀獲得過很多獎項,但是她最看重的,是在2017年榮獲的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   劉錦秀是湖北省羅田縣三裡畈鎮黃土坳村人。由於家庭貧困,她輟學打工,做過清潔工、賣過服裝、擺過地攤、當過幼教。經過多年打拼,劉錦秀的日子一天天地好了起來。
  • 陽穀縣金鬥營鎮:引來好項目,企業開進村,貧困戶「組團」脫貧
    近年來,聊城在基本完成脫貧任務的基礎上,立足脫貧攻堅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加快構建穩定脫貧長效機制,不斷增強產業扶貧實效,積極推行「兩場同建」模式,重點在發展比較落後、貧困人口較為集中、地理位置偏遠的地區,建設規模農場、就業工場……企業開進村 貧困戶「組團」脫貧一個人伺候5畝地,還養著兒子和婆婆,4年前的林秀芹過年都不捨得給自己買件新衣服。
  • 中國日記|靠黑山羊脫貧後,他有了一個大目標
    「口唱山歌樂陶陶,壯家兒女最逍遙;黨的政策好得多,危房改造挪舊窩;蓋起新房來居住,兒女讀書獲補助;黨的恩情多又好,脫貧致富靠雙手……」11月20日,天晴氣爽,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陸川縣烏石鎮陸選村的一個山坡上,一名村民一邊放養黑山羊,一邊哼唱著山歌。
  • 山西長子:黑山羊成脫貧「領頭羊」
    2017年,李海偉決定成立專業黑山羊養殖基地,探索圈養山羊養殖,最初自己小規模試驗圈養1000隻,通過合理控制飼養條件和出欄標準,其收入達到了30餘萬元,  2018李海偉成立了長子堯興農牧有限公司,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僱傭當地貧困戶,開始大規模養殖黑山羊。  「以前是自己散養,趕上價格好的時候,能掙4000元左右。」
  • 魯山縣駐村幹部許鑫浩:群眾脫貧路上的引路「燈塔」
    9月10日,看到駐村工作隊長許鑫浩前來走訪,河南省魯山縣觀音寺鄉觀音寺村貧困戶南套激動地說。 數日前,許鑫浩得知貧困戶南套養殖的小牛因病死亡兩頭,趕緊察看情況,聯繫相關部門按要求提供了材料,申請養殖救助,並聯繫保險公司辦理賠付事宜。 2018年,在魯山縣自然資源局工作的許鑫浩被選派到觀音寺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長。
  • 【脫貧攻堅面對面】永昌縣南壩鄉永安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
    【脫貧攻堅面對面】永昌縣南壩鄉永安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趙磊: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脫貧攻堅 2020-12-04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南人大:長效機制幫扶長田村脫貧「摘帽」
    2016年4月,長田村被確定為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定點幫扶村。五年時間裡,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圍繞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以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培育特色優勢產業、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為重點,不斷探索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截至2020年11月,全村貧困人口家庭人均純收入達12700元,脫貧成果得到了鞏固。
  • 脫貧了,貧困戶遞交入黨申請書
    一個多月前,廉江市石頸鎮白坭村的貧困戶李永珍向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幫助下,昔日的貧困戶搖身一變,成了村裡有名的「養豬專業戶」——李永珍的脫貧逆襲,是「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帶來的神奇效果。在白坭村,還有許多類似的「脫貧故事」在田間地頭生動上演。廉江市石頸鎮白坭村的光伏項目與太陽能路燈。
  • 脫貧攻堅 l 都蘭縣脫貧攻堅最美人物金布典型事跡
    在政府的關懷下,2016年金布被例入貧困戶行列。也許是「貧困」這兩個字眼觸動了他,也許是青年的他不願意被生活的困難就這麼被打倒,他主動提出在國家的幫助下,改善生活,發家致富,積極脫貧。同年,在海西州政府辦公室的幫扶下,他和父親有了自己的新房,住進新房的他喜極而泣,他覺得一定要用剩下的一隻手為自己和父親撐起一片天。
  • 貧困戶王子良脫貧記
    近日,在鹿角鎮橫路村2組村民王子良的養豬場裡,王子良從豬圈裡陸續抱出4隻豬仔遞給一旁等候的村民手裡,等豬仔安頓完畢,他從村民手中高興地接過一沓錢,一張一張地數了起來。「現在正逢春季補欄,出售豬仔正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