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安各級幫扶下開起理髮店 一把剃頭刀 「理」出脫貧路
在各級幫扶下開起理髮店,脫貧戶黃金俊——一把剃頭刀 「理」出脫貧路核心提示在南安東田鎮山西村,脫貧戶黃金俊現在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在自己的理髮店裡給村民們理髮。記者和村裡的扶貧幹部來到理髮店時,黃金俊正在給客人理髮,他比畫著手勢,微笑著示意我們稍等片刻。「他聽不到聲音,也說不了話,但心裡是高興的。自從有了這個理髮店,他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愁眉不展了!」黃金俊的父親黃烏番在一旁高興地說道。從愁容滿面到笑口常開,黃金俊的轉變就在三四年間。2016年,被評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他在各級幫扶下,實現了自己開理髮店的夢想。
-
一把剃頭刀 「理」出脫貧路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核心提示 在南安東田鎮山西村,脫貧戶黃金俊現在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在自己的理髮店裡給村民們理髮。記者和村裡的扶貧幹部來到理髮店時,黃金俊正在給客人理髮,他比畫著手勢,微笑著示意我們稍等片刻。「他聽不到聲音,也說不了話,但心裡是高興的。自從有了這個理髮店,他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愁眉不展了!」黃金俊的父親黃烏番在一旁高興地說道。
-
在各級幫扶下開起理髮店,東田脫貧戶黃金俊 ——一把剃頭刀 「理...
記者和村裡的扶貧幹部來到理髮店時,黃金俊正在給客人理髮,他比畫著手勢,微笑著示意我們稍等片刻。「他聽不到聲音,也說不了話,但心裡是高興的。自從有了這個理髮店,他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愁眉不展了!」黃金俊的父親黃烏番在一旁高興地說道。 從愁容滿面到笑口常開,黃金俊的轉變就在三四年間。2016年,被評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他在各級幫扶下,實現了自己開理髮店的夢想。
-
放下方向盤拿起剃頭刀,鄭州公交車長為居民解決「頭」等大事
大河網訊(記者 祝傳鵬)「二月二,龍抬頭,剃毛頭」,2月24日早上,在鄭州陳寨公交場站裡,公交車長放下方向盤拿起剃頭刀,擺起露天理髮攤,義務為同事和附近居民解決「頭」等大事,居民贊他的理髮技術也是專業級的。
-
洋浦脫貧故事|貧困戶變身「上班族」家門口就業底氣足
從貧困戶到致富帶頭人,他用自己所學積極帶領公司參與到各項服務鄉村建設的項目中,為村民帶來增收。工作中,他處處感受到村兩委幹部說的「發展機遇」。洋浦建設海南自貿港先行區、示範區,外來人口逐漸增加,羊啟亮也順勢而為,和朋友合夥幹起了露天燒烤攤。生意紅紅火火,事業蒸蒸日上,羊啟亮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好日子是幹出來的。
-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永新:貧困戶變身「上班族」
近年來,永新縣著力實施「就業扶持一批」戰略,開發公益性崗位、對接工業園區、發展產業基地等,多渠道、多舉措,為貧困戶鋪設了一條條就業脫貧路。目前,全縣已有2.1萬餘貧困群眾變身「上班族」,人均年收入近萬元。
-
堅持在抗疫第一線 援非四川醫生 操剃頭刀幫同事理髮
距離四川廣安1.3萬餘公裡的非洲,一位廣安人拿著剃頭刀免費給同事剃頭。這個地方是幾內亞比索共和國卡謝烏省卡松果醫院,這位廣安人是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院(廣安市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彭程,接受理髮服務的是他的兩位同事。新冠肺炎疫情給幾內亞比索的民生造成劇烈衝擊。援幾比的中國醫生堅持在抗疫第一線,無一人退卻。
-
決戰2020脫貧攻堅丨新田村:貧困戶變身「養蜂達人」,用心釀造甜蜜...
決戰2020脫貧攻堅丨新田村:貧困戶變身「養蜂達人」,用心釀造甜蜜生活 2020-10-12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順慶一幫扶幹部不知貧困戶姓名 責任不落實遭理抹
「作為你家的幫扶幹部,我沒有盡到自己責任,我誠懇向你道歉,接下來,我將端正態度,認真整改……」3月22日上午,在貧困戶吳明松家,幫扶幹部嚴某立下整改「軍令狀」,等待他的,還有來自順慶區紀委監委的再監督。
-
從零開始「蹚」出致富路 ——看李市鎮貧困戶鄭世清如何拔窮根
記者 董志慧 通訊員 吳姣霖昨日,李市鎮洞塘村下起了小雨,增添了幾分寒意,但貧困戶鄭世清的心裡卻暖洋洋的,靠養殖土雞、賣土雞蛋,他的荷包鼓了起來,日子越過越有勁兒。當天,大山裡的氣溫不到10度,但鄭世清的院壩仍熱熱鬧鬧,前來購買土雞蛋的客人絡繹不絕。「鄭雞蛋,這兩天的雞蛋我全部要了。」
-
陶學義:繡花機織出脫貧路
走進畢節市學義民族服飾開發有限公司,兩臺繡花機正在高速運轉,在電腦的操作下,自動繡出一幅幅預先設計好的精美圖案,工人們正忙著給圖案修剪多餘的線條……在繡花機旁,一個身材矮小,正在彎下身子檢查繡花圖案的人叫陶學義,畢節市學義民族服飾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
-
魯山縣:貧困戶養兔 踏上脫貧路
2016年,他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剛開始,張紅旭不但沒有脫貧信心,而且沒有致富意識,於是,幫扶他的鄉村幹部上門與其促膝談心,向他講解身邊的脫貧故事。經過考察,張紅旭決定養殖長毛兔。可問題又來了,資金從何來呢?張紅旭正犯愁時,背孜鄉扶貧辦第一時間幫他申請了4000元到戶增收財政扶持資金和5萬元扶貧小額貸款。
-
蚌埠市五河縣:草坪鋪出脫貧路
據悉,五河縣安淮村草坪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草坪近千畝,帶動10餘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通過土地流轉進行草坪特色種植,產品銷往浙江、山東等地。 31783074,.蚌埠市五河縣:草坪鋪出脫貧路
-
惠州惠東八維村:扶貧先扶志 貧困戶變身致富達人
2019年底,該村全部貧困人口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以及「八有」要求,100%達到脫貧標準。「心靈捕手」重燃村民希望對於八維村而言,引導貧困戶走上致富路的關鍵在於扶志,這一點,80後廖志達看得很清楚。駐村扶貧4年來,他電腦裡儲存的扶貧相關文件達到了15G,工作筆記寫滿了5本。
-
泰和聾啞人張既望:篾刀闢出脫貧路(圖)
泰和縣橋頭鎮津洞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張既望,用一柄篾刀,在傳承文化的同時畫出了一幅脫貧致富的新圖景。 今年56歲的張既望四歲時,因病成了聾啞人,因家庭貧困,父母過世早,老婆也一去不回,張既望成了成了孤苦人。2014年被識別為該村貧困戶。
-
「脫貧互助協會」暖了貧困戶心窩
「脫貧互助協會」暖了貧困戶心窩本報記者 孫健 本報通訊員 石磊 前幾天,走進鹽山縣望樹鎮於化村的韓廣勇家,他正在院子裡忙著加工電纜防護鏈。「活兒不累,也沒什麼技術含量,可是解決了一家人的生計問題。」
-
貧困戶養羊變身「領頭羊」——石樓縣羅村鎮泊河村任志平脫貧記
羅村鎮泊河村的任志平自強不息、艱苦創業,並帶領貧困戶一起脫貧致富的故事被傳為佳話。窮則思變。前幾年,我家境貧寒,一家4口人靠著幾畝地生活,日子過得十分艱難。2014年4月,我無奈地向村委會遞交了貧困戶申請書,經評議,成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
-
天坑下莊的開路人②|「啃」出了一條全新的「脫貧路」
在大巴山深處,毛相林帶領著下莊人,再次「啃」出了一條全新的「脫貧路」。五月十七日,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毛相林(左一)和村民察看柑橘生長情況。何況,下莊要擺脫貧困,沒有這些路可不行。」2004年,路剛修好,毛相林就自己帶頭,號召全村18-60歲的村民,每人每年出4個義務工養路。 2015年,鄉裡的公路硬化到了天坑頂端的魚兒溪。毛相林坐不住了,多次去鄉裡、縣城申請把這條路硬化到下莊。
-
脫貧了,貧困戶遞交入黨申請書
一個多月前,廉江市石頸鎮白坭村的貧困戶李永珍向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幫助下,昔日的貧困戶搖身一變,成了村裡有名的「養豬專業戶」——李永珍的脫貧逆襲,是「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帶來的神奇效果。在白坭村,還有許多類似的「脫貧故事」在田間地頭生動上演。廉江市石頸鎮白坭村的光伏項目與太陽能路燈。
-
嵩縣山區蹚出精準脫貧路
近年來,嵩縣始終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立足山區實際,發揮資源優勢,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落實「六個精準」「五個一批」,大力推進搬遷扶貧、產業扶貧、旅遊扶貧等多項脫貧措施,探索出了一條山區貧困縣脫貧致富的新路子。截至2019年年底,該縣完成105個貧困村、21170戶79541人脫貧任務,貧困村退出率95.45%,貧困發生率降至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