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剃頭刀 「理」出脫貧路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2020-12-15 泉州晚報

核心提示

在南安東田鎮山西村,脫貧戶黃金俊現在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在自己的理髮店裡給村民們理髮。記者和村裡的扶貧幹部來到理髮店時,黃金俊正在給客人理髮,他比畫著手勢,微笑著示意我們稍等片刻。「他聽不到聲音,也說不了話,但心裡是高興的。自從有了這個理髮店,他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愁眉不展了!」黃金俊的父親黃烏番在一旁高興地說道。

從愁容滿面到笑口常開,黃金俊的轉變就在三四年間。2016年,被評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他在各級幫扶下,實現了自己開理髮店的夢想。通過產業扶持資金,他還申請經營了一家金紙店,妻子也在村鎮幫助下,在製鞋廠打工,一家人收入更為穩定。如今,已經摘掉「貧困帽」的黃金俊,每天準時上下班,日子也過得更加有滋有味。

□本報記者 林書修

小小理髮店 開啟脫貧路

談到從前,黃烏番很是感慨。今年40歲的黃金俊,年少時因為用藥失誤成為聾啞人。黃金俊的妻子黃亞巴也是聾啞人。住在偏僻的農村,聾啞夫妻與外界難以交流,也沒有穩定收入,多年的苦難日子仿佛沒有盡頭。

好在黃金俊年輕時學過理髮,這成了他的一門手藝。黃烏番說,20多歲的時候,黃金俊就背著理髮工具到處找活。不過,因沒有場地給人洗頭,加上沒辦法跟人交流,找他理髮的人不多,理一次髮只有5元錢,「有時候一個月也賺不到100塊,根本養活不了自己。」

2016年,村裡進行貧困戶核查,將黃金俊一家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也是在這一年,黃金俊的苦日子有了轉機。「各級扶貧幹部經常到家裡問長問短,給我出主意,鼓勵他找事做。」黃烏番說,「大家都覺得他理髮技術不錯,可以在街上開個理髮店。」

「他有一技之長,自己也勤快,肯吃苦,我們覺得幫他加把勁,一定沒問題。」村裡的扶貧幹部楊榮端說,各項扶貧政策落實到基層,讓他們的工作有了底氣。因戶施策,通過產業扶持資金,2016年年底,黃金俊夢寐以求的理髮店經過簡單裝修後開始營業。「在他那裡理髮,很衛生也很實惠,開張沒多久,村裡人基本上都上他那裡理髮了。」楊榮端說,黃金俊每次理髮的收入由原來的5元提高到10元,小小理髮店每月能為他帶來2000元左右的收入。

多渠道增收 生活有保障

理髮店雖然給黃金俊帶來了穩定收入,但對於黃金俊來說,家裡的經濟壓力仍然不小。鎮村幹部看在眼裡,也為他著急。「他還有其他技能嗎?妻子能不能也引導一下就業?」楊榮端說,夫妻倆雖然都是殘障人士,但是都踏實肯幹,只是表達不出來,大傢伙合計了一下,還是得從就業這方面入手。

「黃金俊的奶奶以前是做金紙的,小時候黃金俊跟她學過做金紙。」黃烏番說,一次談話中,幹部們發現黃金俊還會做金紙,就通過產業扶持政策進一步申請,幫助黃金俊在村裡開了一家金紙店。「沒理髮的時候,黃金俊就在家裡加工金紙,我們也幫忙看店。」黃烏番告訴記者,除去租金,金紙店每月能給黃金俊增加收入1500元左右。

黃金俊的理髮店和金紙店經營逐漸穩定,妻子黃亞巴也在村鎮引導下,在鎮上的製鞋廠找到了一份工作,月均收入又增加了1000多元。「如今,黃金俊一家每個月的總收入大概有4500多元,已經實現了穩定脫貧。」楊榮端介紹。

「沒有黨和政府的好政策,以前我們哪敢想這樣的日子呀!」說到兒子一家現在的生活,黃烏番滿是感謝。如今,除了穩定的收入,黃金俊每月還有720元低保、480元的殘疾人補助。不愁吃,不愁穿,看病也有保障。「夫妻倆對未來的生活信心滿滿,這是最重要的!」

相關焦點

  • 上黨區宋晉敏:貧困戶變身理髮師 一把「剃頭刀」理出脫貧路
    上黨區宋晉敏:貧困戶變身理髮師 一把「剃頭刀」理出脫貧路 2020-05-22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安各級幫扶下開起理髮店 一把剃頭刀 「理」出脫貧路
    在各級幫扶下開起理髮店,脫貧戶黃金俊——一把剃頭刀 「理」出脫貧路核心提示在南安東田鎮山西村,脫貧戶黃金俊現在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在自己的理髮店裡給村民們理髮。通過產業扶持資金,他還申請經營了一家金紙店,妻子也在村鎮幫助下,在製鞋廠打工,一家人收入更為穩定。如今,已經摘掉「貧困帽」的黃金俊,每天準時上下班,日子也過得更加有滋有味。□記者 林書修小小理髮店 開啟脫貧路談到從前,黃烏番很是感慨。今年40歲的黃金俊,年少時因為用藥失誤成為聾啞人。黃金俊的妻子黃亞巴也是聾啞人。
  • 120項文旅活動 喜迎元旦小長假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文旅活動豐富多彩 今起至3日,泉州市文旅局將在泉州府文廟前廣場舉辦「創意泉州 惠享生活」泉州文創市集。元旦當天,泉州市圖書館報告廳裡,將舉辦元旦特別活動「和孩子多讀1本書」,少年光影讀書會《綠山牆的安妮》也將舉行;1月2日,泉州市圖書館二樓少兒活動室將舉行繪本故事分享《古利和古拉的12個月之歌》和手工活動2021數字創想;1月3日,蜜語黏土坊元旦賀歲「金牛報喜」「辭舊迎新賀元旦」連環畫故事會將在市圖書館二樓少兒活動室舉行。
  • 泉州風情嵌入地墊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核心提示 歷史文化名城泉州,有著豐富的歷史積澱和文化蘊涵,古老的城市不僅鐫刻著歷史的榮光與智慧,也潛藏著歲月的滄桑與變化。 有太多驚喜和感動的泉州,其蘊含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的代表性景點和建築物,便成為文創人員創作的素材。創作泉州手繪旅遊地圖地墊,便是泉州創意策劃師為泉州旅遊文創產品增加的一道風景線,令人耳目一新。
  • 建黨99年泉商微黨課活動舉行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商報訊 (記者蘇田田 文/圖)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引導廣大黨員銘記黨的奮鬥歷程,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增強廣大黨員政治素養和理論水平,7月1日下午,泉州市工商聯社會組織行業黨委和泉州晚報社機關黨委聯合舉行「重溫光輝歷程·牢記初心使命——建黨99年專題微黨課」活動。
  • 精準又智慧 省電就省錢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陳林森 通訊員陳珍妮)為更好服務數字福建、清新福建建設,10日,福建省智慧能源服務產業創新發展聯盟交流暨公共建築綜合能效服務現場推介會在泉召開,國網泉州供電公司面向全省分享了我市樓宇用能優化的做法和成效。 智慧樓宇建設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近年來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 探討兒童文學 傳遞向上能量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曾廣太 通訊員豔陽天)日前,兒童文學作家北辰《一個孩子的學校》(長篇兒童小說)新書座談會在泉州對木私塾舉行。泉州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戴冠青、泉州少年文學院院長蔡芳本、泉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吳亞明、泉州職業技術大學黨委書記傅志雄以及眾多文學愛好者、中小學生參加。 泉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郭培明特地為北辰的作品發來簡評:「在家庭的天平中,教育始終是第一位的,朋友間最接地氣的共同話題便是讀書。舊社會,多數人因為貧窮上不了學校。
  • 2020勇戰疫情 收穫平安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東南早報聯合泉州市青年書法家協會、東海灣·山水秋鳴共同舉辦的第12屆泉州「年度漢字」評選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幾天來,主辦方已收到了社會各界積極推薦的十幾個候選漢字,後期將陸續擇優推出。哪個字最能代表您心中的2020年,歡迎繼續推薦。 毫不誇張地說,2020年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到了每個人的生活,目前收到的泉州「年度漢字」推薦,多數也離不開疫情。 「我推薦『安』字。」
  • 七個一·街巷新生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2017年9月,我市出臺《泉州古城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實施方案》,在古城範圍內全面啟動「七個一」工程,即一園(小山叢竹公園復建工程)、一區(龍頭山片區改造提升工程)、一河(八卦溝及兩岸地區綜合提升工程)、一街(西街綜合提升工程)、一路(中山路綜合提升工程)、一厝(老範志大厝展示提升工程)、一站(舊車站改造提升工程),以實實在在的項目建設,推進古城保護提升。
  • 從泉臺產業互補中尋找融合新路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在本月初收官的首屆「海絲杯」海峽兩岸(泉州)工業設計大賽上,臺灣藝術大學劉禹彤的《共生Symbiosis(庭院植栽之灑水器具)》,以及天津美術學院李春雨、於凡雅、李琳、舒玉婷的《洛陽橋IP形象設計:萬安橋團》,從2870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分獲「智造+科技創新」組和「非遺+文化創意」組金獎。 工業設計對於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意義重大。
  • 耕歷史沃土 覽泉州風物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春而耕,一犁雨足;秋而斂,萬頃雲黃。」雖然2020年即將過去,但是往事並不遠,《環灣生活周刊·溫陵志》依然奔跑在發掘泉州歷史文化故事的道路上,始終關注著泉州本土的人文史志、風土民俗以及重要文物史跡,堅持在報導中凸顯閩南傳統的人文理念和鮮明的地域人文特色。以下是今年以來《溫陵志》的八大報導盤點,我們把視角呈現給了讀者朋友們,同時奉上的,還有一顆執著的心。
  • 96歲老黨員學南音頌黨恩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泉州臺商投資區洛陽鎮上曾村96歲的王文成是一位老黨員,為革命事業出過力,與老伴黃秀珍恩愛相伴近七十載,80歲時還學起了琵琶,與老伴一道唱南音,歌頌黨的惠民、富民政策。 在客廳的兩面牆上,張貼著幾張夫妻倆的合影,從青年到中年、老年,合影下面還有王文成老人親手寫的打油詩,顯示出伉儷情深。 王文成老人步履蹣跚,但氣色紅潤、精神矍鑠,很難看出已經96歲高齡。2個月前,他到福州做了心臟搭橋手術,身體尚未完全痊癒,正在家中靜養。王文成老人1949年入黨,已有71年黨齡。他向記者講述了與老伴黃秀珍相識相戀的經歷。
  • 幼兒體育運動 家長一起動起來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趣味擺在重要位置 家住市區豐澤區的劉女士給5歲的兒子報了滑板興趣班,劉女士介紹,她一直挺關注幼兒體育活動信息,一有合適的機會就給孩子報名,主要是考慮到孩子現在使用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時間太多,「必須用體育活動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同時也有助於增強孩子體質。
  • 演員黃世超「回家」 從一碗米粉湯聊起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早報訊 (記者張博 文/圖)黃世超,粉絲們親切地稱呼他為「哈哈」,近日,暖男「哈哈」帶著他的陽光樂觀、積極向上,回到了泉州,讓泉州的粉絲們見識到了他的魅力。 黃世超出生於泉州,十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開始拍攝mv、電視劇,第一部戲便演了男一號。而後機緣巧合籤約了吳奇隆的公司,與吳奇隆、劉詩詩、葉祖新、張思帆、餘玥等成了同門師兄弟。
  • 淘寶直播基地南安產業帶落地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得益於擁有豐富的品類資源和紮實的產業基礎,去年以來,各大直播平臺紛紛入駐,搶灘泉州市場。 8月5日,在南安市電子商務促進會成立大會上,淘寶直播基地南安產業帶正式落地南安電子商務產業園。至此,福建省內淘寶直播基地數量增至5個,全部落戶泉州,分別位於石獅、晉江、安溪、德化、南安。
  • 打響「海絲泉州」 豐富文旅市場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為進一步宣傳推廣申遺項目「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系列遺產和泉州六大旅遊產品等文旅資源,豐富泉州地接旅遊市場,11月19日—30日,市文旅局接連舉辦5期「宋元中國·海絲泉州」媒體旅行商踩線活動,吸引本土旅行商代表、媒體代表、文旅專家近500人次參加。
  • 從高居屋簷到案頭小件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核心提示 行走在泉州的一些老建築間,抬頭常常能看見屋簷上趴著許多造型生動的獅子、金魚、麒麟模樣的排水口。它們就是滴水獸。如今,泉州的創意師經過重新設計,把滴水獸做成案頭小件,將高居於屋簷的動物帶到了您的眼前。
  • 一位鄉土作家的「人生三部曲」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繼小說《家福人生》被拍成電影後,泉州臺商投資區作家協會主席陳祥江的第二部小說《緣結萬安堂》也將被搬上屏幕,片名為《懸壺人生》。陳祥江說,他準備以人生為主軸完成三部小說,第三部小說《逐夢人生》也開始在創作之中,目前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一。近日,記者走訪了陳祥江,聽他講創作背後的那些故事。
  • 辦好小事,就是大事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12月13日中午,家住泉州臺商投資區洛陽鎮堂頭村的謝女士致電本社24小時熱線96339反映說,現在服務講究人性化,家人為老人的狀況擔憂傷心,沒想到到銀行取錢時,還會遇到這種情況。本報記者核實採訪得知,14日上午,銀行已經提供上門服務,派人前往儲戶家中辦理業務。 雖然此一事件最終得到了圓滿的解決,但銀行工作人員先前那句「抬也得抬過來」的回覆還是讓人覺得意難平。
  • 看寶可夢對決 明生命之珍貴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早報記者 顏雅珍 文/圖 12月5日上午,泉州開發區實驗學校學記前往春天國際影城(池店店)免費觀看新上映的影片《寶可夢:超夢的逆襲·進化》。 影片講述了一群科學家利用夢幻的基因克隆製造出擁有比夢幻更強能力的超夢,陷入自我迷茫的超夢對人類發動反擊,利用科研所的機器製造出一個個寶可夢的複製品,並促使寶可夢本體與複製體展開殊死對決,兩敗俱傷…… 通過影片,學記們也從中認識到無論是本體還是複製體,都是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更懂得要尊重生命,愛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