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探索黑山羊產業扶貧 帶領貧困戶發「羊財」

2020-12-16 新華網重慶頻道

劉安秀正在查看自家養殖場裡的黑山羊。新華網 劉文靜 攝

  新華網重慶129日電(劉文靜)大足黑山羊產羔率高、肉質鮮美,是重慶大足區帶動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如今伴隨著大足黑山羊的品牌效應不斷提高,市場行情好,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開始擴大養殖規模,發起了「羊財」。

  村裡最大養殖場險些關閉

  高升鎮先進村的劉安秀養殖黑山羊已經三年了,說起今年養羊的坎坷,這個一向堅強能幹的貴州媳婦到現在都心有餘悸。

  2017年,劉安秀在家附近的荒地上蓋起了黑山羊養殖場。因為效益不錯,她擴大了養殖規模,去年建成了一座佔地600平方米的現代化養殖場。該養殖場總投資70多萬元,其中包括大足區畜牧漁業中心的專項補助35萬元,以及5位貧困戶的5萬元投資。他們每人投入了1萬元,一年會有700元的分紅。除此之外,羊場裡常年還有35名貧困戶在此工作。

  然而就在擴大規模的過程中,意外發生了。由於引種出現了瑕疵,對新進場的羊檢測不到位,導致200多隻精品母羊染病,最後只能撲殺。「一下子損失了幾十萬,四五年的積蓄一夜之間都沒有了,當時是真的想放棄。」這一場打擊讓劉安秀幾近崩潰。

  鎮村幹部和專家了解到情況後,多次前往劉安秀的羊場進行走訪,積極提供技術和政策上的支持。

  如今,劉安秀的養殖場已經恢復往日的生機,又有了200多隻精品黑山羊。她說,自家的羊從來不愁銷路。「貴州、湖南、江西都有我們的老顧客。明年還會再慢慢擴張規模,這次我有信心。」劉安秀笑著說。

  「領頭羊」全方位解決養殖難題

  在劉安秀重建羊場的過程中,大足區政協委員、重慶騰達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德利向她提供了不少技術上的幫助。

  作為有著多年畜牧獸醫站工作經驗的農技人員,黃德利可以說是畜牧養殖領域的專家。近年來,他牽頭累計培訓養殖人員5000人次,帶動1000餘戶農戶從事大足黑山羊養殖,實現養殖增收5000萬元以上,被廣大養殖戶視為大足黑山羊產業的「領頭羊」。

  與此同時,黃德利牽頭實施以點帶面的產業發展模式,大力推動大足黑山羊借養產業扶貧。 「我們採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合作模式,讓公司與合作社、貧困戶籤訂合作協議,並提供三重保障。」一是統一供應優質大足黑山羊種羊,保證羊只健康,品種純正;二是統一技術培訓,全程免費指導服務;三是統一保底價回收。全面解決了貧困戶養殖的後顧之憂,保障貧困戶養羊不僅能養得活、養得好,而且能掙錢。

  通過一年多的努力,黃德利在大足石馬、珠溪、龍石等鎮街發展貧困戶約200戶飼養大足黑山羊,飼養羊只2000餘只。根據大足黑山羊兩年三胎,一胎平均提供兩隻羔羊的生產性能,每戶都增收了5千至1萬元,讓不少貧困戶嘗到了甜頭。

    靠養黑山羊脫貧的唐成剛信心滿滿

  因學、因病致貧的唐成剛一家,是村裡靠養黑山羊脫貧的典型。以前,作為家裡唯一勞動力的唐成剛只能靠種地和打零工掙錢。現在,他除了在村子裡做環衛工作,還在家裡養了20隻羊。只要有空,唐成剛就會去鎮上參加黑山羊養殖培訓。他還打算過年之前打算再賣幾隻羊,估計能拿到上萬元。「黑山羊很好賣。所以只要養得好,我以後都會繼續養。」 唐成剛說。

相關焦點

  • 道縣:黨建引領返鄉「老羊倌」帶領貧困戶發「羊財」
    道縣橫嶺瑤族鄉豐木山村是省級貧困村,2017年,通過黨建引領,引進本村鄉賢能人鄧述德投資成立了橫嶺瑤家黑山羊養殖合作社3年來,帶動縣內貧困戶16戶一起發「羊財」,使本村55戶貧困戶實現了順利脫貧,與200多個貧困人口,建立了利益連結機制。山羊銷往廣州、深圳、上海及沙烏地阿拉伯等地區。在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的浪潮中,共產黨員鄧述德帶上資金與技術回到家鄉。以「合作社+農戶+基地+市場」的產業發展模式開始養羊,並帶領鄉親脫貧致富發「羊財」。
  • 一群黑山羊背後的產業幫扶探索
    詢問之後才發現,這是當地脫貧的產業寶貝黑山羊。東莞揭陽幫扶記④|一群黑山羊背後的產業幫扶探索(附視頻)新鄉黑山羊新鄉仔村是東莞市橫瀝鎮對口幫扶的貧困村,從2016年東莞派駐駐村隊伍開始,如何引入產業提高當地造血功能成為扶貧幹部的駐村後的第一難題
  • 第六屆大足黑山羊節重磅來襲!
    第六屆大足黑山羊節重磅來襲!>(也就是冬至) 大足柏林廣場盛大開幕 開幕式上將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重慶大足黑山羊傳統養殖系統授牌 兌現大足黑山羊獎勵政策 還將啟動大足黑山羊 申報世界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
  • 中國·重慶第六屆大足黑山羊美食文化旅遊節盛大開幕
    12月21日(冬至節),「天下大足 醉美鄉村」中國·重慶第六屆「大足黑山羊」美食文化旅遊節在大足柏林廣場盛大開幕。從12月21日-12月27日,大足區將舉辦集合遊、購、娛等元素為一體的系列活動,壯大大足黑山羊產業實力及影響力,創響「大豐大足」城市名片。
  • 福建漳浦後洞村:養殖黑山羊 唱響脫貧曲
    並決定把重點放在24戶貧困戶生產生活上。養殖黑山羊後洞村黨支部書記藍壽生思想解放,敢為人先,先行先試,在村裡搞了近30畝的淡水養殖基地,養殖南美白蝦,還與後洞村村民、黑山羊專業養殖帶頭戶藍金芬合作,帶頭養殖黑山羊近200頭。
  • 《重慶市大足區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大足黑山羊資源保護及產業化發展...
    《重慶市大足區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大足黑山羊資源保護及產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大足府發〔2020〕21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已經2020年2月11日區第二屆人民政府2020年第3次常務會議通過,於2020年4月15日印發,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 央廣網報導《遠山的迴響》系列評論之二:產業扶貧 穩定致富的...
    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甘肅省古浪縣黃花灘移民區年過半百的脫貧戶胡叢斌不吃羊肉卻悶頭髮「羊財」的經歷。產業扶貧對路,貧困地區群眾穩定致富才有信心。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自然條件,以不同的形式限制著貧困地區群眾的發展和思維。胡叢斌也不例外。產業扶貧的目標在哪裡?2017年歲末,古浪縣計劃組建一個國有種羊繁育企業,提出了「羊銀行」的產業扶貧模式,成了撬動老胡養羊致富的「槓桿」。他從沒養過羊,到一門心思養羊,發「羊財」。
  • 大足 現代特色農業成為脫貧攻堅助推器_政務活動_政務信息_重慶市...
    此外,大足「三富」產業已成繭待破。大足區正規劃「三富」產業的發展,計劃打造「一縱一橫」「三富」產業帶,建成硒鍶油菜苔10萬畝;大足區國有平臺公司鑫發集團正在註冊「足硒」「大足硒鍶」「拾萬硒鍶」品牌。目前,全區送檢農副產品179個,涉及25個鎮街,均含硒、鋅、鍶,其中52個產品達到富硒標準。
  • 視頻丨道縣:實施產業扶貧 黑山羊變脫貧「金羊」
    道縣橫嶺瑤族鄉豐木山村黑山羊特色養殖基地。道縣橫嶺瑤族鄉豐木山村距離縣城30多公裡,以前村裡沒有產業,發展較為困難。在扶貧工作隊和村支兩委的共同努力下,豐木山村修通了村裡的公路,改善了村裡的人居環境,因地制宜發展黑山羊特色養殖產業,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 中國·重慶第六屆 「大足黑山羊」美食文化旅遊節 徵文啟事
    中國·重慶第六屆「大足黑山羊」美食文化旅遊節徵文啟事為加快推進以大足石刻為核心的國際文旅城建設,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城鄉、城景和農旅文商融合,延續「天下大足 醉美鄉村」系列活動,提升大足黑山羊品牌價值及產業鏈發展空間,加強產業從業者信心,壯大大足黑山羊產業實力及影響力,實現「農業強
  • 中國日記|靠黑山羊脫貧後,他有了一個大目標
    在黨的政策幫扶下,他不僅兩三年時間辦起了黑山羊養殖場、發展了養蜂事業,還建起新樓房,摘掉了貧困帽,成為村裡貧困戶脫貧路上的「領頭羊」。可就在四年前,劉亞海家還是一貧如洗。他父親患有冠心病,每個月需要四五百元醫藥費;妻子無一技之長,常年在家務農;3個孩子分別讀初中、小學和幼兒園,正是花錢的時候。但家裡靠著幾畝薄田,一年到頭收入不到5000元,生活舉步維艱。
  • 劉錦秀:願做大別山區精準扶貧「領頭羊」
    她帶領山區農民發展黑山羊產業,示範引領山區農民通過養羊脫貧致富,堅持不懈向貧困宣戰,從一個普通的牧羊女成長為山區農民創新創業、產業扶貧的「領頭羊」。如今,羅田縣已成為大別山區黑山羊養殖基地,躋身湖北養羊大縣行列。2017年,劉錦秀榮獲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頒發的「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全國人大代表劉錦秀在黑山羊養殖基地。
  • 一次意外養殖場差點關門 如今她養的黑山羊要去參加「選美大賽」
    這個月,第六屆「大足黑山羊」美食文化旅遊節即將開幕,來自大足區高升鎮先進村的龍定生、劉安秀夫婦,也即將帶著他們養殖的黑山羊,參加黑山羊的「選美大賽」。劉安秀和丈夫一商量,決定把村裡的荒地利用起來,承包土地蓋起了黑山羊養殖場。兩年多的時間,養殖場不僅為周邊的幾位貧困戶提供了崗位,而且效益也越來越好。到了2019年,夫妻倆決定擴大養殖規模。在老養殖場的旁邊,就是於2019年末建成的佔地600平方米的現代化養殖場。該養殖場總投資70多萬元,其中包括大足區畜牧漁業中心的專項補助35萬元,以及5位貧困戶的5萬元投資。
  • 海南文昌「航天小鎮」青年養殖黑山羊助農脫貧
    凌楠 攝 中新網海口5月15日電 題:海南文昌「航天小鎮」青年養殖黑山羊助農脫貧作者 凌楠海南文昌龍樓紅海山羊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內,社長符歡正悉心照料合作社養殖的130多隻黑山羊。餵羊、清理羊舍、售賣農產品,是他每天的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村民從「爭當貧困戶」轉變為「我已脫貧」|貴定縣...
    曾祥虎(左二)為貧困戶發放扶貧豬「這條路佔了我的這塊土了!國家要賠償,不賠償我家不幹嘞!」「我家土地本來就少,還要佔我家的!我家吃什麼?」通組路和連戶路都會佔到老百姓的土地,國家政策規定,通組路和連戶路所佔土地,是沒有賠償的。
  • 巴林右旗湖羊養殖讓貧困戶帶動一般戶發「羊財」
    但在巴林右旗的查幹諾爾鎮,因為扶貧項目好,貧困戶們先嘗到了甜頭,一般戶看著眼熱也紛紛加入,結果就呈現出「貧困戶帶動一般戶」的喜人局面。究竟是什麼項目這麼有魅力呢?它就是湖羊養殖。湖羊,原產地甘肅。其特點是可舍飼、多胎、繁殖快、經濟效益高。
  • 扶貧印記衡南|柞市鎮陽興村:「貧困村「變「興旺村「 產業苗種出...
    2017年,衡南縣自然資源局駐村扶貧,陽興村的脫貧之路迎來轉機。在鎮村幹部和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引導下,村裡湧現一批率先發展湘黃雞、玫瑰香豬、黑山羊等新產業的貧困戶,一張產業新藍圖在陽興村的土地上徐徐展開。隨著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和產業規模的壯大,貧困戶們脫貧摘帽的智力、志氣也都隨之增強,周和平就是「脫貧先進」代表之一。
  • 青岡探索實踐產業扶貧「2+N」方式
    東北網綏化12月16日訊(青委辦特約記者段洪偉)自脫貧攻堅以來,青岡縣以產業扶貧為主攻重點,探索實踐「2+N」方式,保障每戶貧困戶至少2項以上增收項目,最多達6個。今年,全縣產業扶貧收益資金實現1.03億元,帶動所有貧困戶戶均增收7458元、人均增收3105元。
  • 陝西橫山:羊產業蹚出致富路
    在馬家梁村,一排排修建整齊、造型華美的別墅正彰顯著馬家梁人念「羊經」、說「羊話」、發「羊財」的致富路。近年來,馬家梁依託庫區移民政策的順風車,逐漸擴大陝北白絨山羊標準化養殖規模,讓更多的群眾享受到養羊帶來的幸福日子。「現在村裡的白絨山羊養殖規模達到了1萬多隻,村裡有飼料加工廠、有綜合服務樓、文化站、陝北白絨山羊省級科技示範專家大院,家家戶戶住上了樓房,開小車,小康生活就在眼前。」
  • 農民日報報導:湖北羅田縣依託當地特色品種優勢發展黑山羊產業蹚出...
    在大別山區的43個縣中,湖北羅田是典型的扶貧開發重點縣,地處大別山腹地,貧困程度深,又是重要的生態功能區,產業發展受限。在當地,特色品種「大別山黑山羊」久負盛名。因為具有繁殖力高、抗病能力強、肉質鮮美的特點,入選《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目錄》,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