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捧平是石樓縣廣播電視臺駐曹家垣鄉下莊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自駐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王捧平同志以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以扶貧幫困和整村推進為切入點和突破口,不斷創新扶貧工作新思路,紮實工作,結合當地實際積極開展各項扶貧幫困工作,為共創穩定和諧社會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並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作為扶貧工作隊長,他深知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消除貧困、確保貧困戶穩定脫貧任重道遠,鞏固扶貧成果,提高貧困人口的生活質量和綜合素質,是一個長期的奮鬥攻堅過程。
深入調查研究 謀劃扶貧工作新思路
為了準確把握下莊村的現實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扶貧工作,王捧平同志深入鄉村角落、田間地頭,查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作物種植等情況;經常走村串戶,深入農戶家中,與村民一起促膝談心,了解村民的家庭收支情況和家中疾苦,悉心聽取村裡老幹部老黨員對扶貧工作的建議和意見;與村幹部一道商討研究脫貧致富的新路,千方百計爭取各項扶貧建設資金,協助解決村裡存在的問題。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和實地摸底,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對下莊村的基本情況、經濟發展現狀、群眾脫貧願望和扶貧開發計劃等有了很深刻的認識。
王隊長的認真大概是出了名的,駐村之後,認真細緻地開展調查研究。通過走訪村民100餘人次,從中了解分析了農村致貧、致困、制約經濟發展的原因,做到邊調查研究,邊宣傳黨中央的精準扶貧政策,邊思考探索幫扶方案和措施,詳細制定了駐村工作隊年度計劃、幫扶工作檯帳及貧困戶幫扶計劃、下莊村精準扶貧規劃等,作為精準扶貧工作的基礎資料。
與民同憂 解決群眾燃眉之急
作為駐村工作隊隊長,王捧平同志始終將幫扶工作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事事帶頭。到下莊村後,看到山區農民艱苦的生活環境,決心要盡己所能,為群眾多辦幾件實事。王捧平同志堅持把下莊村的群眾當作自己的親人,把下莊村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情來辦。他嚴於律己,生活淳樸節約,不搞特殊化;他不辭辛苦,與村幹部一起廣泛座談,傾聽群眾的呼聲,把群眾普遍關心的飲水難、行路難、通車難等作為扶貧工作重點解決的問題。他嚴格根據上級有關精神,參照「八不準」標準,「以兩不愁、三保障」為原則,結合每戶實際情況,重新對貧困戶核實登記。與鄉黨委、政府,村兩委幹部及時溝通對接,研究幫扶政策、措施。落實「一對一」幫扶措施,完善扶貧工作手冊,下發政策牌、明白卡,籤訂責任狀,積極推進扶貧工作。
王捧平同志自2015年任下鄉隊長以來,每年春節和「七一」前夕,都要帶領工作隊人員和幫扶幹部一起趕赴下莊村對貧困戶進行走訪慰問。在走訪慰問過程中,不僅將慰問金送到每一戶慰問對象手中,還親切地與他們拉家常,了解他們的所急所需,幫助解決貧困群眾生產生活實際困難。通過這樣的訪貧問寒送溫暖活動,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了群眾中,使他們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增添了早日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真情扶貧 與幫扶戶拉上了「親戚」
村民蘇班兒在打窯洞的過程中受傷,王捧平個人捐款800元,並組織單位全體人員為蘇班兒捐款,將5450元的愛心款送到傷者手中。在日常的走訪中,王捧平總是以一位「親戚」的角色深入貧困戶,每進一次城便自掏腰包為貧困戶購買肉、菜等,逢年過節還對自己的幫扶對象每戶送上200元的慰問金。今年,蘇國林的妻子不幸去世,王捧平為他們送去了1000元的慰問金。村裡的人都說,「王隊長是我們的貼心人」。
分類施策 紮實推進各項扶貧工作
精準扶貧,關鍵在於「精準」。為確保全村貧困戶如期脫貧,「親戚」同志充分發揮精準扶貧滴灌「管道」的疏導作用,集中各種資源,對症下藥、攻堅克難,緊緊圍繞增加農民收入這個核心,軟硬兼施,補齊短板,結合交通道路建設、安全飲水、異地扶貧搬遷、危房改造、醫療衛生事業、富民產業等任務,把任務明確到戶,靠實到人,從內容上精準扶貧,找準脫貧致富的路子,把關制定和完善村級產業發展規劃,將精準扶貧工作內容全面細化;堅持全面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硬體強化和軟體提升相結合,有針對性地制定扶持措施,把改善發展條件、增強發展能力工作做細做實做足,做到減貧內容精準到人,確保完成減貧任務。
王捧平同志作為一名駐村工作隊隊長,在平凡的崗位上紮實苦幹,在脫貧致富的行程中積極作為,致富路上書寫的是群眾致富的希望。面對下莊村精準扶貧工作穩中有進,他從不止步,更不自滿,正如他所說的「責任使命在肩頭,脫貧致富在路上」。
微石樓
【來源: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