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人物系列之三:東方三聖

2020-12-22 妙心堂

東方三聖,指藥師佛、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的合稱。也稱為「藥師三尊」。

藥師佛,全稱為「藥師琉璃光如來」,有人稱他為「大醫王佛」、「醫王善逝」、「消災延壽藥師佛」。藥師佛是東方琉璃世界的教主。藥師本是用來比喻能治眾生貪、嗔、痴的醫師,在中國佛教一般用以祈求消災延壽。藥師佛亦稱「藥師琉璃光佛」和「飲光如來」,根據佛經,藥師佛行菩薩道時,發了十二個大願,每願都為了滿眾生願,拔眾生苦,醫眾生病。

日光菩薩,又名「日光遍照」、「日曜」。是藥師佛的左脅侍,與月光菩薩同在東方淨璃國土中,並為藥師佛的兩大輔佐,也是藥師佛國中無量菩薩眾的上首菩薩。日光菩薩與藥師佛的關係很深。在久遠的過去世,電光如來行化世間。當時有一位梵士,養育二子。由於有感於世間之濁亂,乃發菩提心,誓願拯救病苦眾生。當時的電光如來對之甚為讚嘆,勸梵士改名號為醫王,二子改名為日照、月照。

月光菩薩,又稱「月淨菩薩」、「月光遍照菩薩」。是藥師佛的右脅侍。據《藥師佛如來本願經》記載,月光菩薩與日光菩薩共為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次第補佛處。另依修藥師儀軌布壇法所載,月光菩薩身呈白色,乘於鵝座,手持月輪,和日光菩薩一樣,月光菩薩與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咒也有密切的關係。凡是至心持誦大悲咒的修行者,月光菩薩也會與無量神人來增益其持咒效驗。與藥師佛同住在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日、月光兩位菩薩,象徵日、月光芒,喻世著光明普照,眾生得以解脫的希望。

關於佛教東方三聖就介紹到這裡,感恩您的閱讀與分享,祝您六時吉祥,法喜充滿。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妙心居士

相關焦點

  • 佛教中的西方三聖、東方三聖、華嚴三聖,指的都是誰?
    對佛法比較了解的人或者常到寺院禮佛的人肯定都聽說過這幾個佛教名詞:西方三聖、東方三聖、華嚴三聖。他們指的都是誰呢?本篇文章,小編就來和您普及一下這個佛教常識。首先咱們來說說「西方三聖」。西方三聖,又叫「阿彌陀三尊」,即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
  • 佛教:婆娑三聖、西方三聖、華嚴三聖、東方三聖,這次終於認全了
    要想弄清佛教不同諸佛菩薩的神像,就要從其緣起和代表意義開始說起,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婆娑三聖、西方三聖、華嚴三聖、東方三聖,這次記好了,拜錯便不虔誠了。文殊菩薩自往昔那由他阿僧祇劫以來,發十八種大願,嚴淨佛國,當來成佛,稱為普現如來,為諸佛菩薩之父母者,代表著佛智,所乘之獅子,象徵其威猛。普賢菩薩是象徵理德行德的菩薩,和文殊菩薩的智德正德相對應,同為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被合稱為「華嚴三聖」。
  • 佛教中「華嚴三聖」、「西方三聖」、「東方三聖」,指的都是誰?
    常聽人說佛教裡有諸多佛菩薩,比如釋迦牟尼佛、彌勒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等等,供奉在寺院殿堂裡的佛像也大多是這幾尊佛菩薩,但有人說有些規模比較大的寺院供奉的有諸如「華嚴三聖」、「西方三聖」、「東方三聖」等佛像,他們都是誰呢?可能許多人並不知道。
  • 西方三聖、東方三聖、華嚴三聖,分別指的是誰?
    大乘佛教中的佛像,一般都是一佛二菩薩,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寺院經常看到的佛菩薩像:西方三聖,東方三聖。華嚴三聖。一、西方三聖西方,指的就是西方極樂世界;三聖,指的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在西方三聖中的聖像中,中間是阿彌陀佛,左邊是觀世音菩薩,右邊是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像一般是結手印,或者手捧一個燈盞,代表接引眾生的心念。觀世音菩薩手裡是拿一個楊枝淨瓶,代表菩薩普度世間的廣大悲行。大勢至菩薩是手執長柄的蓮花,代表智慧遍滿虛空法界。
  • 佛教中的「婆娑三聖」和「五方佛」,分別指的是誰,你知道嗎?
    所以,對於佛教中的「婆娑三聖」、「五方如來」也變得「小眾」起來,實在有些可惜~婆娑世界其實指的就是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世界,在佛教中認為這個世界的眾生忍受痛苦的能力是最強,不知道我們是不是應該為此感到驕傲呢?而與婆娑世界牽絆最深的佛教三位尊者便被成為婆娑三聖,即以釋迦牟尼佛為主,地藏王菩薩以及觀世音菩薩為輔的三位神佛,也不怪人們這樣稱之,他們確實是在民間普及程度較高的幾位呢。
  • 佛教裡有名的「西方三聖」,你知道都是誰嗎?
    經常去寺院的人應該會發現,有些規模比較大的寺院一般都設的有「西方三聖殿」,裡面供奉著三尊「佛菩薩」像,很多人都是見佛像就拜,但其實並不知道這三尊佛菩薩都是誰?對他們的了解知之甚少。那麼本篇文章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這個佛學常識,希望大家能受益。
  • 佛教:西方三聖是誰?其分別指的是哪位佛與菩薩?
    在佛教之中有諸佛菩薩,其名號亦不一樣。如佛有「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燃燈佛」,菩薩有「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文殊菩薩」等四大菩薩。諸佛菩薩只是對佛菩薩的一個統稱,並非其一尊佛,一尊菩薩。這點基本常識,想必只要是對佛教有所了解之人都是知道的。
  • 佛教裡著名的「西方三聖」,你知道都是誰嗎?
    許多人經常逛寺廟,會發現在一些規模相對比較大的寺院,幾乎都設的有「西方三聖殿」,卻對裡面供奉的佛菩薩像知之甚少。西方三聖指的都是誰?他們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和因緣?本篇文章,小編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這個佛學常識,希望大家能從中受益。南無阿彌陀佛。
  • 漢傳佛教人物系列之三:達摩祖師
    梁武帝因為信奉佛教,即為後建寺、寫經、供僧、造像甚多,他很自負地問達摩祖師:「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渡僧不可勝記,有何功德?」達摩卻說:「並無功德。」武帝又問:「何以無功德?」達摩說:「此但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行,雖有非實。」武帝接著問:「如何是真功德?」達摩曰:「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後來禪宗著名的《壁巖錄》把它作為第一則「頌古」流傳。
  • 佛教裡的「西方三聖」都是誰,你知道嗎?
    許多信眾經常出入寺院,一般我們常見到的佛菩薩像都是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等,然而在一些規模比較大的寺院中,也會發現設有「西方三聖殿」,裡面供奉著「西方三聖」。提起「西方三聖」,許多人對此並不了解、知之甚少,西方三聖指的都是誰?
  • 佛教:三世佛,乃大乘佛教主要崇敬對象,分為橫三世佛和縱三世佛
    01開篇序各位讀者大家好,今天繼續為大家介紹佛教的代表人物,之前已經為大家介紹過了華嚴三聖、東方三聖、婆娑三聖、西方三聖,本文將為大家分享佛教中的三世佛「橫三世佛」是指中央釋迦牟尼佛、東方藥師佛和西方阿彌陀佛。其中,東方藥師佛主管東方琉璃世界,全稱「藥師琉璃光王佛」,又叫藥師如來、十二願望,是東方琉璃世界的教主,此尊面相慈悲、體態莊嚴、身呈藍色,左手持藥器、右手結三界印,身著袈裟,坐於蓮花臺上。
  • 尋訪秦嶺觀音山:三聖寺裡,佛教的菩薩和道教的神仙是和平共處的
    觀音山是秦嶺終南山的核心地帶,自古就是佛家道家弟子的修行之地,這樣的墓塔修了毀,毀了再修,反反覆覆,已經不知有多少個輪迴了。「大肚包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由楹聯可知,這殿裡供奉的是彌勒佛。每個寺廟都有每個寺廟的講究,秦嶺觀音山三聖寺裡面,具體供奉的是哪三聖?因無文字介紹,內容不得而知。
  • 古代一名師雖目不識丁,但與孔子、老子齊名,被譽為東方三聖!
    古代一名師雖目不識丁,但與孔子、老子齊名,被譽為東方三聖!古代的名師,我們最熟悉、最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就當屬孔子、老子了。據說孔子的學生有三千多人,其中有七十二位成為賢達。▲六祖慧能大師-真身現供奉於廣東韶關南華寺慧能,本來原本是嶺南荒蠻之地的一個樵夫,家境貧寒,就是砍柴到大街上賣點碎銀子以此為生。有一天,他在大街賣柴的時候,偶然聽到一位居士吟誦「金剛經」,沒想到他這個大字不識一籮筐的苦力,當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居然豁然開悟了。
  • 惠安石雕西方三聖雕塑寺廟西方三聖石雕佛像-承接寺廟古建工程
    西方三聖大家應該都有聽說過,雖然聽說過,但相信還有一部分人不知道西方三聖是哪三聖,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石雕西方三聖-凱巖石業石雕西方三聖就是佛像裡面的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石雕西方三聖又稱阿彌陀三尊,在中間是阿彌陀佛,左邊大勢至菩薩,右邊為觀世音菩薩組成。
  • 西方三聖之大勢至菩薩
    西方三聖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合稱為「西方三聖,使眾生能解脫血光刀兵之災,得無上之力量,威勢自在,因此,大勢至菩薩被認為是光明智慧第一,所到之處天地震動,保護眾生,免受邪魔所害。而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也成了父親無諍念王的左右脅侍,在佛教中也稱為「阿彌陀三尊」。大勢至菩薩聖誕在農曆七月十三。大勢至菩薩在中國民間信仰中的影響要遠遜於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幾乎沒有單獨供奉的。
  • 佛教:菩薩行四十二賢聖階位、脅侍菩薩
    菩薩,在佛教中的等級僅次於佛。據說釋迦牟尼未成佛時,就曾自稱菩薩。菩薩在人們心中一直是大慈大悲的,然而許多人卻對其了解有限,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菩薩行四十二賢聖階位、脅侍菩薩。據漢化佛教的說法,一個凡人要修菩薩行成佛,需經42個(或再詳加分析為52個)階位,需轉生歷「劫」多次。劫,是梵文的音譯「劫波(或『劫簸』)」之略,意為極為久遠的時節。源於印度婆羅門教,印度教因之;佛教雖亦沿用其說,但說法不同。佛教認為,劫可分為大劫、中劫、小劫。
  • 佛教:常掛嘴邊的「南無阿彌陀佛」,真正含義是什麼?
    如果你身邊有信佛之人,那麼他們嘴邊會經常掛著"南無阿彌陀佛"這句話。無論是在寺廟裡,還是在一些廟堂中,這句話出現的頻率都是相當高的,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句話在說什麼,只是認為這是一句吉利的話,那麼你是否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 佛教中的「西方三聖」,指的都是誰?
    其中唯獨「念佛」法門,三根普被,利鈍鹹收,因而有為數眾多的善信專修念佛法門。提及念佛,就不能不說「西方三聖」,即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兩位菩薩。雖然他們與娑婆眾生緣分極深,但是你知道他們成道前的俗家身世嗎,在寺院中又能否認出西方三聖呢?先說阿彌陀佛,《無量壽經》中記載,阿彌陀佛過去曾是一國之君,後來棄國捐王,隨佛出家,名叫法藏比丘,後在無量劫的修行中成就佛果。
  • 佛教:降三世明王,乃東方阿閦佛之憤怒身,降服貪瞋痴三毒與三界
    在佛教的諸多代表人物之中,人們對於諸佛菩薩可能會有所認識,但若要說到其餘神明,或許就一無所知了。此後便為大家開始介紹佛教中的各位明王,今天便先來聊聊降三世明王:降三世明王位於東方,即東方阿閦佛之憤怒身。另一說為婆羅門教主中溼婆的變化身。
  • 漢傳佛教人物系列之七:玄奘大師
    玄奘大師是唐朝最為著名的三藏法師,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也是唯識宗的創始者。玄奘大師於公元600年出生在今洛陽偃師陳河村的玄奘寺。玄奘的父母早逝,他於13歲時出家,之後遍訪佛教名師。因感各派學說分歧,難得定論,決心去天竺國(今印度的古稱)求經。公元627年玄奘請求唐太宗允許他西行求法,但沒有得到唐太宗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