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0月29日,華爾街股市暴跌,之後美國經濟開始蕭條,後來蔓延到全世界。這就是著名的大蕭條時期。美國出現經濟危機後,由於當時的美國總統胡佛沒有作為。導致美國經濟開始下滑,人民生活水平開始下降。農業、工業、金融業等都是迅速下滑。如果不是後來羅斯福總統實行的新政,美國很難走出經濟危機。也正是有了羅斯福新政,很多人就把胡佛放到了羅斯福的對立面。認為胡佛在經濟危機期間任由發展,沒有任何作為。其實真實的狀況並不是這樣,胡佛也是做了很多幹預。
1929年3月4日,胡佛宣誓就任總統。而經濟危機是在10月29日開始的,這就說明一件事,美國的經濟危機起源和胡佛沒有任何關係。而胡佛當時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怎麼對待這次危機。很多人認為胡佛是在危機發生很長時間後,才開始有作為。其實並不是這樣,在經濟危機發生之前,胡佛就做了一些幹預。而經濟危機發生後,胡佛立刻做了很多措施。
在1929年7月的時候,胡佛就對美國的破產法案做了一些改動。覺得當時的破產法案不利於企業的發展,所以做了一些改動。而且當時胡佛也看到美國經濟發展中的問題了,不過並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嚴重。其實很多人都能看到美國經濟發展的問題,不過都不會想到會有這麼嚴重。而且之前歐美經濟發展時,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出現一次經濟危機,之後會依靠市場慢慢恢復。而政府一直在旁邊看著,不插手。這也是為什麼經濟危機爆發後,當時很多國家最初都不插手,或者不做太多幹涉的原因。
1929年10月29日,華爾街股市暴跌後,影響並不是很大。當時的美國一些資本家也開始了救市行為,不過後來沒有成功。這時胡佛總統才開始幹預市場。不過胡佛最初並不認為美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有問題,他的想法是只要工廠、銀行、農業正常復工,人民就會有工作、有工資。到時候就會購買東西,然後市場就會再次繁榮。不僅是胡佛,當時很多人都這樣認為的。所以胡佛這時開始對大公司、大銀行、大農場主等進行救助。胡佛希望依靠他們來結局人民事業的問題。並且和他們達成協議,不能隨便降工資,以此來保證工人的收入。
而且為了保護國內企業,胡佛籤署了《斯姆特·霍利法案》,將2000多種的進口商品關稅提升到歷史最高水平。這項法案在一定程度上確實保護了美國的工商業,不過卻引來了許多國家對美國採取報復性關稅措施,對美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
總的來說,胡佛當時確實做了很多措施。只不過這些措施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次經濟危機,反而加劇了危機。當然胡佛之所以沒有成功挽救經濟危機,是因為沒能全面地認識經濟危機。即使是後來的羅斯福總統在經濟危機剛爆發的時候,他擔任紐約州州長期間也做了很多錯誤的舉措。他也是在後來才認識到危機的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