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的悖論:11個方法幫你做出明智的選擇,讓你帶來更大的幸福感

2020-12-10 楠悅讀

本文字數4977,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選擇的悖論》。

作者巴裡·施瓦茨,美國頂尖文理學院沃斯莫爾學院的社會心理學教授,曾經四次登上TED的演講臺,有將近1000萬人在網上觀看了他的演講視頻。施瓦茨教授是繼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卡尼曼之後,又一位將心理學與經濟學、決策學結合的心理學家。

本書用心理學解讀人的經濟行為,是一本涉及心理學、經濟學和消費者行為學的跨學科著作。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卡尼曼稱讚這本書,用引人入勝的筆觸介紹了選擇和幸福感方面的心理學研究。在《選擇的悖論》一書中,施瓦茨提出了一個革命性的觀點:幸福意味著擁有自由和選擇,但更多的自由和選擇並不能帶來更大的幸福,相反,選擇越多,幸福越少!

01、選擇過多,滿足感反而下降

作者認為當人們面對更多的選擇時,反而不能做出明智的選擇,因為我們在做出選擇時需要考慮很多的因素。比如受到錨定效應、框架效應、可獲得性啟發式等心理因素的影響。其次,即使人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也不一定會感到滿足,因為適應效應、比較、機會成本等因素會降低我們的主觀感受。你的行為不完全由你決定,而是受到了很多看不見的因素的影響。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心理因素會影響我們的選擇。

1、峰終定律

有一個實驗,實驗者給被試的人聽兩段大聲且讓人難受的噪聲。第一段噪聲持續8秒,第二段持續16秒。第二段噪聲前8秒的內容跟第一段一模一樣,後面的8秒雖然也很刺耳,但是稍微溫和一點兒。然後,實驗者要求被試從這兩段噪聲中選擇其中一段重聽。那麼,你覺得他應該選擇哪一段呢?

一般人肯定會選擇第一段,因為第二段噪聲它讓人痛苦的時間是第一段的兩倍。然而,大部分人選擇重聽第二段噪聲。為什麼呢?這就是峰終定律產生的影響。因為儘管兩段聲音都讓人難受,但是第二段的結尾沒那麼刺耳,所以人們在記憶中覺得它沒那麼糟糕。

2、錨定效應

一家出售高檔廚具和美食的商店有一款價值279美元的自動烘麵包機。一段時間後,商店又擺出另一款更大容量的豪華型烘麵包機,售價429美元。結果這款高價麵包機沒賣出幾臺,但是那款相對便宜的麵包機銷量卻翻了一番!為什麼?這背後的影響因素就是錨定效應。

有了這款高價麵包機做錨,279美元的麵包機就顯得很實惠。為什麼總是有商品在促銷呢?其實就是商家在玩錨定的小把戲,讓消費者有一種撿到便宜的感覺。和促銷商品相比,原價貨品就是一個錨。

3、框架效應

假設你是一名醫生,在亞洲的一個小鄉村工作,村子裡有600人都感染上了一種致命疾病。目前有兩種可行的療法,如果選療法A,那麼你只能救活200人,如果選擇療法B,那麼有三分之一的機會你能夠救活所有人,但另外三分之二的機會是一個人也救不了。你會選擇哪種療法呢,A還是B?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療法A。他們更願意救活確定數量的一群人,而不會冒所有人都死去的風險。現在稍微改變一下,依然是村子中600人感染了致命疾病,你還是面臨兩個選擇:第一個方案會造成400人死亡,第二個方案是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所有人都活下來,但還有三分之二的可能性是每個人都要死。你會怎麼選?這時候,絕大多數人會選擇第二個方案。

醫生在面對以上兩種選擇時,需要冒的風險是一樣大的。第一種情形中是救活200人。大多數人都選擇這個,寧願救活確定數量的一群人,也不願意冒著每個人都死去的風險。可是第二種情形中,大多數人卻寧願冒著沒人生存的巨大風險,也不願意選擇讓400人死去。

這就是「框架效應」,也就是同一個問題的兩種說法會導致不同的決策判斷,當說法是「損失」而不是「收益」時,人們會格外敏感,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有「損失厭惡」的心理。

4、心理帳戶

假設你要去聽音樂會,並且已經買了價值20美元的門票。到達音樂廳時你發現票丟了,而你也無法證明自己買過票,這時你願意再花20美元買一張嗎?

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不會願意。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已經覺得享受休閒的20美元已經消費了,如果在花20美元,就意味著消費了兩次,可能就超支了,所以大多數人選擇不去。

作者在書中為我們介紹了很多因素,我就不都一一說明了。我們可以看出,我們的選擇場景其實是被精心設計和布置過的,我們的選擇行為會受到很多看不見的因素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做出明智的選擇格外的困難。在選擇增多的時候,人們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做選擇前的準備工作。

比如,買一件衣服,我們會在淘寶搜索,琳琅滿目的款式以及介紹會讓我們無從下手,當好不容易選擇一款自己喜歡的,大數據會再次給出相關的推薦,於是又陷入到了選擇的困難中。

02、為什麼後悔做出選擇

當選擇過多時,人們經常會為自己做出的選擇後悔。我們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人們還是會經常為自己的選擇而後悔,這又是為什麼呢?這也因為我們受心理因素的影響。

1、機會成本

比如說,你現在有兩個工作機會,工作A,起薪很不錯,但晉升機會一般,不過有相當好的社保福利,還有一個友好寬鬆的工作環境;工作B,起薪一般,社保福利一般,卻有非常好的晉升機會,並且工作環境非常正式且等級森嚴,如果公司發展得好,也會有更好的回報。

這樣的選擇會讓很多人感到糾結猶豫。不論最終選擇什麼,你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放棄了一些東西,內心感到不舍甚至是痛苦,而自己選擇的那個機會看上去也不是那麼令人滿意,這就是機會成本。

所謂機會成本,就是為了做出一個選擇,而喪失的可能獲得的最大利益。強迫人們在選擇時權衡得失,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優柔寡斷,甚至會不高興。而且如果選項增加,被拒選項的優點就會強化,導致最終選定的選項帶來的滿意度降低。

2、適應性

比如,剛開始有有線電視的時候,我為能夠接收到電視信號感到欣喜若狂,各種電視頻道的選擇讓我興奮不已。然而現在,每當看不到有線電視節目,我就怨聲載道,抱怨好看的節目太少。當我已經習慣,或者說「適應了」各種資源帶來的愉悅,它們就再也不能帶來快樂了。

這就是知覺適應和享樂適應。知覺適應指的是當人們持續體驗某種感官刺激後,對刺激的反應就會逐漸減弱。這就是為什麼你覺得有有線電視的時候很高興,而現在卻覺得好節目太少。享樂適應指的是人們會逐漸習慣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恢復到平常的快樂水平。

人也會有滿足適應,對於千辛萬苦做出的選擇,很快產生適應。不管在做選擇時覺得這個選項有多麼好,時間長了,也會認為不過如此。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人們會越發覺得花費那麼多時間和精力來做選擇,是不值當的,從而產生後悔。

03、如何做出明智選擇

我們已經知道了,由於選擇過多,人們往往無法做出明智的選擇,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出明智的選擇呢?作者在書中為我們介紹了11種方法,來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1、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選擇上

很多時候,正是因為有過量的選擇,才產生了更好的客觀結果和更糟糕的主觀感受。要應對過量選擇帶來的問題,必須首先明確究竟哪些選擇對生活來說是最重要的,然後把時間精力都集中到重要決策上,其他的則可以放到一邊。通過限制選擇的數量,我們就可以少做一點選擇,多一點舒心。

比如,先回顧最近所做的選擇,無論大小。買衣服、買廚具、決定旅遊目的地、分配退休金、選擇醫療方案、換工作或是換男女朋友等等。逐項列出做以上選擇時採用的步驟、花費的時間、所做的研究以及做選擇時的焦慮程度; 回憶自己做選擇時的感受;問問自己,花這些工夫去做選擇,到底得到了什麼。

這個方法就是幫你用理性的過程區分選擇的重要程度,減少不知不覺地被操控。

2、成為選擇者,而不是撿拾者

選擇者知道何謂重要的決定,知道何種情況下該選擇,知道什麼時候該去尋找新的選項,也知道該如何選擇。而撿拾者在海量選擇的衝擊下,只能被動地從已有的選項中選擇。我們要努力做一個選擇者,去作出主動的選擇。

比如,你要少花時間在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上,用節省下來的時間思考一些真正重要的問題,比如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如果現有選項都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可以去思考怎麼才能創造出更好的選項。

3、做一個滿足者,而不是最大化者

要成為一個滿足者,需要你謹慎地反思自己的目標和雄心,使你做選擇時能夠設定「夠好」的標準。要知道什麼是「夠好」,需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在乎的究竟是什麼,如果你只能接受最好的,那麼你就是最大化者。最大化者會花費更多的精力進行選擇,同時,他們也更容易感到後悔。因此,我們需要做一個滿足者,知足常樂。

比如,你可以回憶生命中那些曾經因「夠好」而滿足的時刻; 仔細想想那些時候你是如何進行選擇的;把這些技巧運用到其他選擇上。

4、別太在意機會成本

我們對機會成本考慮得越多,就會越不滿意最終的選擇,所以反倒是不要多想那些已經被否決的選項為好。全盤考慮所有選項沒錯,但機會成本也會給我們帶來幹擾。為了對抗這種幹擾,我們可以有意識地減少看那麼多的選項。

比如,買東西。除非真的很不滿意,否則還是買常用的那款;不要輕易被所謂的「新款或改進版」所迷惑;只聚焦在自己的需求上即可, 不用擔心選了這個,就沒有辦法擁有其他新東西。

5、做不可逆選擇

很多的商家都提供免費退換貨服務,鼓勵顧客先把東西買回家,不滿意還可以反悔。然而施瓦茨教授建議我們儘量不要給自己留退路。因為當一個選擇是不可逆時,我們就會調節自己的心理,提升滿足感,以維護自己的決策正確性。而當選擇是可逆的,這種心理機制就不存在了,人們對所做選擇的滿足感會降低。

6、培養感恩之心

我們對事物的評價很容易受到比較的影響,比較的對象甚至可以是虛構的。如果我們總是跟更好的對比,就會對選擇感到不滿意,而當我們去跟更差的選項比較時,就會感到自己的選擇相當不錯。有意識地使用感恩之心,能幫助我們看到積極之處,讓自己心情更好,積極情緒能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比如,每天臨睡前,在本子上記下這一天裡發生的值得感恩的5件事。有時可能是大事,例如升職,或者第一次約會,但大多數時候會是小事,比如看到明媚的陽光穿透寢室窗戶灑落房間、聽朋友說了一句舒心的話。

持之以恆,我們會意識到哪怕看上去最普通的日子也有很多事情值得感恩,從而對自己的生活越來越滿意,不必要再挖空心思尋找更好的選擇來改善生活。

7、告訴自己不後悔

無論是感到自己可能後悔還是真的追悔莫及,後悔帶來的刺骨之痛都會影響人們的選擇,有時候甚至會讓我們不願意做選擇。雖然後悔在很多時候都有其合理性和啟發性,但當它強烈地影響了我們的選擇時,就該想方設法減少它。

比如,為了減少後悔,我們可以採用「足夠好」的標準,不要執著於找到最好的選擇。在做決定前,減少選項的數量。多想想所作決定的優點,不要糾結於不好的方面。

8、為適應做好心理準備

滿足適應,讓我們感覺到一段時間後,被選擇的選項沒有那麼好了,再回想到所花費的時間精力,更加感覺不值。雖然我們不能減少滿足適應帶來的滿意度下降,但可以為此做出更加充分的心理準備。

比如,提醒自己關注現有的事物有多麼美好,而不是關注他們沒有以前感覺的那樣好了。也可以少花些時間去尋找最好的選項,減少了選擇的時間成本,也會減少懊悔和失望之情。

9、控制過高的期望

我們對體驗的評價大多受到期望的影響,若想增加選擇的滿足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要對它們期望太高。然而說比做容易得多,尤其是在這個鼓勵高期望的世界,到處都是選擇,以至於讓人以為總能找到完美選項。

10、避免社會比較

我們通過與他人比較來評價自己的體驗。雖然社會比較能提供有用的信息,但也常常減少我們的滿足感。所以少一點比較,我們的滿足就會多一點。

比如,在過去,學生的高考成績,主要跟自己的同學比較;而現在跟全校、全區、全市乃至全國比。即便你在全校第一,但是跟全國比的時候,可能就是幾百名。這個時候喜悅感就會下降。因此,我們需要學會更少地關注他人,更多地關注讓自己感到快樂以及讓自己生活有意義的事物。

11、把選擇的限制看成解放而非束縛

要減少選擇帶來的負擔,一個可行的方法就是決定什麼時候做決定,什麼時候不需要做決定,這就是「次級決定」。

比如,社會為選擇提供規則、標準和規範,而個人經驗則形成習慣。遵循規則比如系安全帶,一晚上喝酒不超過兩杯使我們得以避免一次又一次地作出費勁的決定,幫我們省時省力,把時間花在那些尚無規矩可循的選擇上。

相關焦點

  • 教你行為心理學《選擇的悖論》「美」巴裡·施瓦茨
    今天為你講述的書籍是《選擇的悖論:用心理學解讀人的經濟行為》,這本書大概19萬字,我會用大約28分鐘的時間為你解讀書中的精髓:如何利用心理學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明智的選擇,消除選擇後的負面情緒,提高人生的幸福感。
  • 選擇恐懼症:很多時候你的選擇場景其實是被外界精心布置過的
    在這個大環境之中,別說是選擇恐懼症的人難以抉擇,就是普通人也會糾結,所以選擇的過程變得越發的艱難,而且有時候選擇過多的時候還會讓滿足感降低,今天我們就分析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為什麼人們面對在過多的選擇時,滿足感會下降?第二個問題是怎樣才能做出合理的選擇?
  • S1老玩家做出1個明智的選擇!
    現如今進入遊戲後,就會發現光子已經完成了「賽季結算」,SS11賽季已經正式開啟,全新的手冊獎勵正式登場,此次以「蒸汽朋克」為主題,帶來了新衣服、新皮膚。 S1老玩家做出1個明智的選擇! 然而無論如何,新賽季手冊依然還是60與168的兩種選擇,抱著「別人有,我也要有」的想法,許多玩家也用之前賽季返還的點券,開始了手冊2選1~ 此前每逢賽季手冊2選1的時候,總會有玩家糾結這個問題,到底該怎麼選不會後悔呢?
  • 猶豫不會做選擇,老是覺得會有更好的,兩個方法幫你擺脫選擇焦慮
    你有選擇會焦慮症嗎?當你看到面前有很多蛋糕卻不知道選哪一塊嗎?如果你周圍有很多異性對象,卻不知道該選哪一個發展,一直是害怕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嗎?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這些問題。如何做選擇?像上談戀愛一樣,人會處在一種FOBO的選擇狀態,FOBO最大的特徵就是我們腦袋中都在想有沒有更好的選擇,擔心自己做出的決定不夠好,想要追求完美,越是研究就越焦慮,或是你想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所以上網去看別人工作的經驗,發現別人的工作不是做起來很開心,但就是賺的比較多,結果看完之後你會更煩惱。
  • 當初做出明智的「家居決定」,入住新房體驗1年了,幸福感超明顯
    之前寫過一篇關於家居失敗的設計的文章,很多的朋友看過後都希望我可以聊聊關於增加居家生活的幸福感的一些實用要點。所以本期,給大家分享自己入住了1年多的新房子,當初我做出最明智的15個家居決定,做到廚房、衛生間、臥室三大類,15個家居決定,都是乾貨。可以說,現在每天的生活幸福感越來越強,一 起看看吧!
  • 解決這3個人生悖論,你才能達成生活的平衡
    不要期待沒有問題的人生,而是要期許人生中充滿的是一個個讓你變得更好的問題。難就對了,換個角度,解決一個難題,這不就會給你帶來更高的成就感麼?接下裡,我們一起聊聊在每個人的人生裡都會存在的三組相互衝突的需求。
  • 弗雷德金悖論:為什麼我們總浪費時間在無關緊要的決定上?
    編者按:你是否也具有「選擇恐懼症」?哪怕幾種選擇聽起來都不錯,哪怕它們對你生活的影響都大同小異,而且選擇的差別越小越容易糾結。我們可能陷入了「弗雷德金悖論」之中。其實,在選擇面前,重要的是讓未來的自己不留遺憾。
  • 那些影響選擇的心理模型背後,藏著來自遠古的威脅
    希望下面的內容能為你解惑。體驗效應、期望效應、記憶效應,它們結合了人類的經驗主義,並實踐到利益判斷上。如果記憶效應告訴人類一個好結果,那麼下次的選擇就會復刻這一次。原因不難想:重複一次好的結果,避免了損失的風險,這選擇安全可靠。
  • 自以為明智的選擇,逃不過這些陷阱
    選擇與自由的關係如今眾多的購物節時不時上線,面對這些優惠促銷,你心動嗎?會不會陷入混亂?眾多的活動產品,令人進入眩暈的興奮狀態,你會不會無所適從?同樣無限的自由不能讓人們自由,相反帶來無盡的負擔。選擇越多自由越少負擔是怎麼來的呢?由於選擇的增多,人們就會對每一個選擇進行剖析評判,一旦選擇增多,需要更多的能量進行判斷,於是各種優劣充斥大腦,佔用大腦帶寬進行決策。
  • 「奧克斯事件」啟示:選擇明智尚欠正道 選擇誠實才是王道
    原標題:「奧克斯事件」啟示:選擇明智尚欠正道 選擇誠實才是王道   寧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以及第七十三條第三款規定
  • 慶幸的是,我當初沒有選擇對你遷就,離開你是我最明智的選擇
    經理聽了,呵呵一樂,說道:「你先冷靜,我還沒跟你說是什麼決定呢,跟你說的不是一回事。你來我們公司五年多,一直兢兢業業,沒出過什麼差錯,給公司帶來了不少效益,是公司高層,託我向你表示感謝。鑑於你現在的情況,公司高層的決定是給你多加10%的月薪,也不用再壓一個月的工資,而且每半個月就給你結算出糧,予你應急之用。」
  • 少女前線悖論模擬玩法攻略悖論模擬開啟時間
    少女前線悖論模擬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新模式玩法,那麼這個全新的模式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玩家要怎麼玩才比較好呢?我們這次就帶來了新模式悖論模擬的玩法攻略,希望下面這篇少女前線悖論模擬玩法攻略能幫到大家。
  • 提高中獎機率,只需要更換選擇,蒙蒂·霍爾悖論是如何做到的
    你是不是會踴躍參加這種抽獎,畢竟3次就有很大機率中一次。而這就涉及到了一個有名的悖論-蒙蒂·霍爾悖論。參賽者有機會從3個模樣相同的門,選一扇開啟。其中一扇的後面有一輛寶馬,而另兩扇的後面是兩隻山羊。選中寶馬的機會是3分之1,選中山羊的機率是3分之2。
  • 馮侖辛德勒悖論:落難時,最後幫你的人,不一定是所謂的「好人」
    多年前,女兒剛滿7個月的時候,臉上長了一個毛細血管瘤,當時家裡這邊的醫療設備不行,做不了手術,不得已我們只好去南昌。一下火車發現自己錢包被偷了,我只好給一個大學室友打電話,因為他在南昌上班,大學我們倆關係一直很好,畢業後也一直有聯繫,所以我覺得他會幫我,沒有想到她藉口出差了,之後電話就打不通了。
  • 本文幫你做出正確選擇,讓健身更加安全
    今天,我們就圍繞著箭步走和箭步蹲展開文章,幫助大家解答疑惑,做出正確選擇,讓我們的健身更加高效安全!閱讀本文您將獲得:1、箭步蹲和箭步走的區別。2、如何做一個標準的箭步蹲?上文我們了解到了箭步走和箭步蹲的區別,接下來小編就教給大家幾個做對箭步蹲動作的技巧,讓你輕鬆高效地鍛鍊出健身效果!大家快拿出小本本準備記筆記啦!
  • 印度主動退群RCEP,是明智的選擇還是歷史性的錯誤?
    11月15日,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區域貿易協定——RCEP(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正式籤署了。今天我們就從三個角度來深入分析一下印度退群的原因:1.
  • 同學們做出三種示範,你會怎麼選擇?
    各位童鞋的大家好,大自然雖然有很多美麗的事物,但其實他也有可怕的一面,比如龍捲風就會讓人們聞風喪膽,其實龍捲風就是風進行直立空管狀旋轉的氣流,更是一種惡略的天氣現象,如果你遇到龍捲風,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個地方躲避起來,千萬不要試圖亂跑,因為你的速度是遠遠不及龍捲風的。
  • 男人冷落你時,巴結討好沒有用,這樣做才是明智選擇!
    ——男人冷落你時,巴結討好沒有用,這樣做才是明智選擇! 戀愛是兩個人的事,分手也是如此,不管你是理性的選擇分手還是感性的挽留,這段關係終究是要停下來的。 即便你再怎麼心痛無助,他都不會在短時間內主動回來找你,要想他回心轉意,最有效的就是用冷凍大法來抹掉你們之間不好的回憶。
  • 人就是這樣,無論多麼深思熟慮,做出的選擇也會後悔……
    最近一個朋友向我訴苦,她和男朋友分手了,這讓我很詫異,因為她當時被三個人同時追,在經過深思熟慮後才選擇了現在的男朋友,天天曬照片秀恩愛,比我們這些結婚的還要「結婚」,誰知沒等來她訂婚的消息,卻等來了想分手的念頭,這難道不是你當初做的最好的選擇嗎?
  • 選擇斯柯達柯迪亞克,做工優良配置高,我的選擇明智嗎?
    選擇斯柯達柯迪亞克,做工優良配置高,我的選擇明智嗎?要是有全景攝像就好了雞肋配置:自動啟停對我來看沒用,沒次著車都要關掉,很煩。動力還是可以的,只要你不是想飆車,正常駕馭沒得問題。高功率版發動機,動力可以說隨叫隨到。還是比較平順的,不仔細刻意去體會幾乎感覺不到敦促。現在主要是在市內和市郊開,動力挺夠的,起步很乾脆,沒有肉感。2,操控和油耗操控仍舊是典型的大眾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