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極重視清潔的古羅馬人來說,沒有比沐浴更重要的事了。同樣,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在發展公共洗浴事業上,能和古羅馬的公共浴場相媲美。
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畫家塔德瑪以描繪古代的日常生活而聞名。在他以羅馬浴場為主題的系列畫作中,《卡拉卡拉大浴場》為我們重現了古羅馬人極端享樂的日常生活。
卡拉卡拉大浴場於公元212年落成,以古羅馬皇帝卡拉卡拉命名,設計之精妙堪稱古羅馬浴場之最。直到現在,依然給一些現代建築以靈感。
羅馬帝國的「宏偉工程」
公元27年羅馬帝國的建立標誌著羅馬工程與建築領域最為非凡的時期到來。
羅馬多代獨裁者及政治領導者,尤其是自奧古斯都以後的帝王均認為必須在公共工程領域投入大量資金。例如建造政府建築、廟宇、城市基礎設施、休閒娛樂場所、慶祝帝王功績的紀念碑等。
因為建築工程對政治夢想的實現起著關鍵性作用,歷來如此。
建築工程的繁榮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謝羅馬和平時期,也就是始於奧古斯都執政的歐洲相對和平的兩個世紀。
這一時期無須建造防禦工事及攻城兵器,因而建造民用建築及城市基礎設施是維持軍事工程師技術的最好方法。
公元98年,圖拉真開始執政,羅馬帝國幾乎發展到了極致。「宏偉工程」的傳統也堅定不移地確立了下來。
圖拉真浴場
圖拉真「宏偉工程」中,最為壯觀的當屬公共浴場,其規模與豪華程度令全世界都不禁豔羨。
當時,很少家庭有個人洗浴設施及空間,因此公共浴場就成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估計當時的羅馬已經建有數百個公共浴場,到4世紀時已增長到800個,但是這些都是小型功能型浴場。
建造大型浴場的概念始自公元前20年的阿古利巴皇帝。
他的浴場建於首座萬神殿附近,起初僅供其本人使用,後來他將浴場捐贈給城市大眾,成功贏得了廣大民眾的好評,後世的皇帝也紛紛效仿此法來增強自己的擁護度。
此外,尼祿浴場於公元62年投入使用;同羅馬圓形大劇場一樣,提圖斯皇帝於公元79至81年在尼祿宮殿場址也建造了浴場。然而,是圖拉真將浴場轉型為公共設施,其規模甚至與今日最大的休閒中心不相上下。
浴場的設計與實施由圖拉真的首席工程師阿波羅多羅斯執行。他結合了很多已經用於小型建築的概念,並利用皇室的各項優勢打造了皇家級傑作。
建設場址呈矩形分布,佔地約10公頃,主建築佔地約長175米、寬135米。
圖拉真浴場的規模相當宏大——可容納1500名洗浴者,加上大量值班員工,浴場總承納容量甚至可能是1500人的兩倍。
浴場中心主要分四個區域:高溫浴室、中溫浴室、冷水浴室及室外泳池。
主要區域兩側是各類按摩、鍛鍊、休閒的小房間。冷水浴室淨跨23米,比後來的教堂中殿都寬。高約32米,僅博韋大教堂高度在其之上。從規模來看,僅佛羅倫斯大教堂堪與該浴場相比。
卡拉卡拉浴場
卡拉卡拉皇帝(211—217年執政)的浴場距離圖拉真浴場僅幾百米之遠,但是規模更大、設施更全。
該浴場基本上模仿了阿波羅多羅斯的設計。除了三個主要的溫水浴室外,整個建築還設有近50個小型房間,包括更衣室、球類運動等運動室、健身房、按摩房、美發廳、講演室、會議室、圖書室、商店等。
浴場的另一個特色是其規模宏大的高溫浴室。
浴場能取得如此非凡的成就,結構工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同時,先進成熟的加熱系統也功不可沒,這些系統可通過燒炭鍋爐和熱炕供應大量熱水熱氣,蒸汽室——桑拿室的羅馬時期始祖——氣溫可達100攝氏度以上。
熱炕的核心是火爐,燃燒木炭,幾乎一直處於運行狀態。大型系統通常需要加熱兩三天才能達到所需溫度。
熱氣將三個青銅釜的水加熱至不同溫度,熱鍋爐可加入旁邊冷鍋爐的預熱水,隨後,鍋爐水流入相應的浴池。
此外,熱量也用於加熱房間——一種方式是通過加熱建築結構,另一種方式是通過管道將熱氣導入房間。與熱水供應系統相對應的是同樣先進的浴室汙水以及雨水的排水系統。
在圖拉真浴場問世的一個世紀之前,維特魯威就給出了建造浴場的指導:浴場建築的高溫浴室應位於西南面,以便有效利用下午的陽光熱量。
羅馬浴場的熱量不僅來自熱炕,還來自大型玻璃窗,玻璃窗可將熱空氣保留在室內,同時獲取太陽能及自然光照。
公元前100年左右,玻璃已經成為建築領域非常重要的構件。
卡拉卡拉浴場最大的窗戶達8米寬、18米高。赫庫蘭尼姆某公共浴場還被發現使用過雙層玻璃,來改善隔熱效果,同時減少冷凝作用對木窗框架的腐蝕。
卡拉卡拉浴場建成70年後,戴克里先皇帝(284—305年執政)組織建造了最大的浴場,可提供3000人洗浴的條件,總共可滿足5000人的需要。
1563年,米開朗琪羅獨具稟賦地把該浴場冷水浴室改造為聖瑪利亞大教堂,使它一直保留至21世紀。
end
本文部分內容摘選自《世界建築3000年:設計、工程及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