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我們都將羅馬以南的義大利叫做南部義大利,南部義大利範圍大致上相當於古代的那不勒斯王國。一般包括了今日的巴斯利卡塔、坎帕尼亞、卡拉布裡亞、普利亞、莫利塞五個大區,有時還包括阿布魯佐、拉齊奧南部、西西里島和撒丁島,一共九個地區。在一般人的刻板印象中,義大利南部常常與貧窮、犯罪和黑手黨聯繫在一起。而在經濟發展方面。南義大利始終落後於北義大利。但是義大利南部的人恰恰非常熱情,就像這裡的天一樣,總是那麼的晴朗。跟隨我的腳步,帶你遊覽整個南部義大利!今天我們來到拉齊奧。
01拉齊奧的核心——羅馬
拉齊奧大區最大的城市是羅馬。羅馬是義大利首都及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文明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並保存大量古蹟而暱稱為「永恆之城」。其位於義大利半島中西部,臺伯河下遊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裡。羅馬同時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樞,擁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城是羅馬主教(即教宗)及聖座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斯同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現今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02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根據羅馬神話,羅馬的建城日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由一對被母狼餵哺養大的雙胞胎羅穆盧斯和瑞摩斯建立的,最初建在景色秀麗的七座山丘之上,因此稱為「七丘之城」。羅穆盧斯和瑞摩斯是戰神瑪爾斯和女祭司雷亞·西爾維亞(Rhea Silvia)的雙胞胎兒子,因此羅馬人有時也自稱是「瑪爾斯之子」。國王阿穆利烏斯篡奪了羅穆盧斯與瑞摩斯的外祖父的王位,又怕他們長大成人後推翻自己,令人把剛出生的兄弟倆拋棄在臺伯河畔,所幸被一頭母狼用奶餵養才免於一死。
兄弟倆後來被牧羊人浮士德勒從帕拉蒂尼山帶回家撫養,長大成人後推翻並處死了阿穆利烏斯,並決定建造一座新城。但是羅穆盧斯和瑞摩斯因為在新城選址問題上起了爭執,最後哥哥羅穆盧斯殺死了弟弟瑞摩斯,成了新城市的最高統治者,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這座城市為「羅馬」,並成為第一任國王。羅馬人把這一天作為建城紀念日,至今在羅馬到處都可以見到母狼與這對雙胞胎兄弟的像。
另有一個說法是,羅馬是由早期居住於義大利中部的伊特魯裡亞人所建立的,而「羅馬」的含義有兩種可能:一是「河畔之城」,二是源自某個家族的姓氏「盧馬」(Ruma)。
除此之外,關於「羅馬」(Roma)一詞的來源還有著其他的不同理論,其中一種理論說它來自希臘語Ρμη(Romē),意思是「英勇」;另一種理論認為詞根rum-是「乳房」的意思,可能是在暗示養育了羅穆盧斯和瑞摩斯的母狼。羅馬的建城同時標誌著羅馬紀元的開始,「羅馬紀元」(ab urbe condita,縮寫a.u.c.)就是「從羅馬建城起」的意思。
03羅馬的美就像地中海的陽光
羅馬市作為歐洲最大的文化城市之一,擁有伊特魯裡亞時代至今不計其數的歷史遺蹟,是伊特魯裡亞時代王朝和羅馬早期至晚期的歷史見證,羅馬帝國同樣也給這座城市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歷史財富。
羅馬是天主教中心,天主教建築遍布整個城市,最重要和最中心的是羅馬的城中之國梵蒂岡。全世界最大的教堂聖伯多祿大殿與容納教會歷代收藏的梵蒂岡博物館位於其中。市中心東南側的聖若望拉特朗大殿是教宗主教座堂。西斯汀小堂緊鄰聖伯多祿大殿,以米開朗基羅所繪《創世紀》穹頂畫,及壁畫《最後的審判》而聞名。此外,現在這裡也是教宗選舉秘密會議的舉行處。 羅馬的其他教堂,修道院也大都建築雄偉,藏有歷代重要聖物和價值連城的藝術品。
萬神殿是前27年的羅馬共和國時期,屋大維的副手阿格裡帕為了紀念打敗安東尼和「埃及豔后」克利奧帕特拉而建造的。萬神廟至今還是一個教堂,這裡會定期舉行彌撒以及婚禮慶典,同時也是世界各國觀光客們競相參觀的地方。
羅馬競技場由韋帕薌皇帝下令興建,於80年建成大圓形的競技場。當時稱能容納5萬人在這裡觀賞猛獸與鬥獸士或者鬥獸士之間悽慘悲壯的角鬥,中場休息時間則安排處死人犯,而這樣殘忍的大眾娛樂活動到523年才被完全禁止,最後共約有七十萬人死於競技場。442年和508年發生的兩次強烈地震對競技場結構本身造成了嚴重的損壞,加上15世紀時教廷為了建造教堂和樞密院,拆除了競技場的部分石料,所以形成現在殘缺的模樣。
古羅馬廣場曾是古代羅馬城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生活的中心,羅馬城和羅馬帝國政治權力的中心,是世界最古老的一座議事廣場,反映了整個羅馬歷史的面貌;帝國議事廣場是羅馬論壇的一系列擴展建築,建成於羅馬共和國末期和羅馬帝國早期,君士坦丁凱旋門位於其間。馬克森提烏斯和君士坦丁巴西利卡是古羅馬廣場上最大的建築物,位於廣場北側,由皇帝馬克森提烏斯始建於308年,312年由君士坦丁一世完成於米裡維橋戰役擊敗馬克森提烏斯之後。
帕拉蒂尼山是羅馬七座山丘中位處中央的一座,其為現代義大利羅馬市裡所保存的最古老的地區之一。其高約40多米,在山頂上往下望,一側為古羅馬廣場,另一側為馬克西穆斯競技場。
聖天使城堡曾是羅馬皇帝哈德良的陵墓,中世紀時改建成一座城堡。
特拉斯提弗列街區該地區是羅馬的第13區, 位於臺伯河西岸,以精釀啤酒酒吧,工匠商店,小餐館,經濟型酒店和住宿加早餐旅館聞名。 狹窄,鵝卵石鋪成的街道上充滿魅力,在主要廣場外,夜晚該區域可能非常安靜。 隨著傍晚的臨近,街頭藝人,詩人,大鬍子的滑板手和興高採烈的喜樂演員,以不顧一切的熱情,紛紛湧入街區的無數俱樂部,酒吧和廣場。 該地區也是最受遊客歡迎的社區之一。
其他受遊客歡迎的地點還有許願池和它的18世紀巴洛克噴泉特萊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建於1732年至1762年),高約26米,寬約20米,是羅馬最大的噴泉,也是全世界最受歡迎和最著名的噴泉之一,傳說閉著眼睛背對著許願池投硬幣,願望就會成真,因此吸引了眾多遊客紛紛向池內投硬幣許願。
除此之外還有納沃納廣場、威尼斯廣場、鮮花廣場等多座大型廣場,18世紀的西班牙廣場和廣場上的西班牙階梯曾是電影《羅馬假日》的經典取景地。
04羅馬美食就像一部羅曼史
羅馬的飲食文化具有相當的多樣性,從世界頂尖水平的廚藝,到典型的羅馬餐飲,有猶太人的貝殼水產、拉齊奧的特產和美味的魚宴。羅馬餐桌上最典型的菜餚有「coda alla vaccinara」(浸在葡萄酒中的牛尾巴肉,用番茄和辣椒燉)、「pajata」(小牛腸配番茄醬)、「abbacchio alla scottadito」(牛奶燒小羊肋排)和「trippa alla romana」(牛肚配番茄薄荷醬),都是羅馬的特色。此外還有「Supplì al Telefono」(乳酪炸凍丸子),莫薩裡拉乾酪丸子,南瓜花,烤白麵包片配大蒜、橄欖油或番茄,大蒜和薄荷蒸嫩洋薊,還有猶太式的鱈魚片「Baccalà」。
義大利麵在羅馬也相當受歡迎,比較著名的有「Fettuccine alla carbonara」(手擀培根蛋面);「bucatini all`amatriciana」(帶一個孔的粗面,配培根和番茄醬)。
05七丘之城
羅馬位於義大利中部拉齊奧大區的臺伯河平原上,臺伯河和阿涅內河在羅馬城外匯合,羅馬地跨在臺伯河兩岸,東面是阿布魯佐,東北面是Sabini山脈,南面是Albani山脈。市中心在距離第勒尼安海約24公裡的內陸,但城市向西南一直延伸到僅距離海岸5公裡處,海拔高度從13米到120米,平均海拔高度37米,市區總面積約1285平方公裡。古羅馬中心就是沿著臺伯河岸發展起來的,臺伯河中有一座船形的島嶼,是臺伯河自然衝積而成的,在河岸邊有七座山丘:帕拉丁(Palatino)、阿文丁(Aventino)、卡比託利歐(Campidoglio)、奎利那雷(Quirinale)、維米那勒(Viminale)、埃斯奎利諾(Esquilino)和西裡歐(Celio),羅馬因此也被稱為「七丘之城」。
06羅馬公共運輸
羅馬的公共運輸系統完善,由公共汽車、無軌電車、有軌電車、地鐵等組成,交通繁忙。因為擔心建造過多的地鐵會損壞羅馬市內的眾多歷史建築和設施,羅馬與其他大城市不同,地鐵規劃工程相當保守,目前只鋪設了三條地鐵線(A線、B線和C線),尖峰時間經常超負荷運營,而城市的其它各個節點之間由巴士網絡連接。羅馬的第一條地鐵線竣工於1955年,現在的三條地鐵線總長60千米,其中一條正在進行延長工程,另外第三條地鐵線仍在延長建設中。羅馬的有軌電車系統啟用於1877年,共6條線路,構成總長51.31千米的有軌電車網絡。1937年至1972年間,羅馬公交系統曾通行無軌電車,在停運了33年後,2005年起再次運營,總長11.3公裡。
羅馬道路的交通堵塞是眾所周知的,由於羅馬的街道大多歷史悠久,寬度無法容納龐大的交通流量,且市中心古蹟眾多,道路難以拓寬,而車輛的數量又隨著經濟發展快速增加,再加上人車時常互不相讓,因此街上的交通經常一片混亂,毫無章法。環城高速公路同樣無法擺脫每天的塞車困擾,城市的中心城區受到交通管制,未經批准私家車每天6點至18點不允許通行。
07航空
羅馬有兩座國際機場,李奧納多·達文西國際機場和錢皮諾國際機場,李奧納多·達文西國際機場位於海岸上,與米蘭馬爾彭薩國際機場一同為義大利最重要的對外航空交通樞紐,李奧納多·達文西國際機場以年旅客吞吐量計算,2015年以4042萬人位居義大利第一,同時也是歐盟第七繁忙機場。機場與市中心羅馬特米尼車站有專用機場快線Leonardo Express相連接,車程約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