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毒殺普京政敵真兇?俄羅斯反咬德國,美帝幹的?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綜合報導:韋 雲

一石激起千重浪。在德國召見俄羅斯駐柏林大使和表達對下毒犯罪行為最強烈的譴責之後,歐盟、美國等西方國家,甚至烏克蘭等國家,一致炮轟俄羅斯,要求對此事做出交代。

而俄羅斯反咬德國下毒。在本號報導後留言的很多讀者認為是美國投毒謀殺,目的是阻斷「北溪二號」管線項目。一時之間,眾說紛紜,撲朔迷離。

昨日,默克爾總理召開新聞發布會,確認在柏林夏裡特醫院治療的,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Alexej Nawalny)是被蘇聯時代「諾維喬克軍用神經毒素」(Nowitschok)所毒害。這是德國聯邦國防軍的特別實驗室的檢測結果。

克裡姆林宮的對頭Alexej Nawalny

同日,法國也發表公告譴責這種令人震驚及不負責任的行為。

歐盟和北約也發表措辭嚴厲的聲明,譴責以化學神經毒劑毒害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的行為。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發推文稱,下毒者必須被繩之以法。歐盟對外關係和安全政策高等代表博雷爾表示,使用化學毒劑的行徑完全不能令人接受並違反國際法。

各國都強烈要求,俄羅斯必須澄清其中的重大嫌疑並承擔責任。

俄羅斯反咬德國

但是在俄羅斯,沒人願意聽到有關這些指控的消息。恰恰相反:俄羅斯的最高層都否認自己有罪,將矛頭指向柏林,並提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理論。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尚未發表評論,但讓他的忠實朋友講話:

▶克裡姆林宮發言人迪斯科裡·佩斯科夫(Dimitri Peskov)昨晚在莫斯科說:「在按照國際標準將患者帶到柏林之前,在我們的國家進行了全面的分析,結果沒有發現有毒物質。」

意思是:Navalny在德國被Novitschok毒死。

▶位於柏林的俄羅斯國家廣播公司「 RT Deutsch」的首席策略師Ivan Ridionov發表了類似的聲明。他說,「敦促德國聯邦政府解釋如何發現Novitschok,飛機在柏林降落後誰與患者見過面?」他後來跟進了陰謀論:「奇怪的是,在德國沒有人問這些簡單的問題。也沒有人問為什麼國防軍實驗室需要14天的時間來找一個毒劑。這些很適合拍系列劇了。

▶︎俄羅斯杜馬副手安德烈·盧戈沃伊(Andrei Lugowoj)是利特維年科中毒案(2006年)的主要嫌疑人,他對塔斯社說:如果發現了Novitschok神經毒素,納瓦爾尼只有可能在柏林的夏裡特醫院接觸到它。

還有更糟:他將這次襲擊歸咎於柏林的夏裡特員工。「如果他們想給納瓦爾尼下毒,護士、醫生真的可以做到的。我敢肯定就是這樣的。」

▶另一方面,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薩哈羅娃(Maria Sakharova)表示,德國政府的聲明就像是一個對俄羅斯懷有敵意的劇本,而該劇本顯然是在納瓦爾尼中毒之前寫的。在俄羅斯國家電視臺的脫口秀節目中,她說:「每個人立即跑到麥克風前,似乎已經提前排練過了,好像這個宣傳運動是事先準備好的。」

某人只需要「按一下按鈕」,這個指控如同往日事件的拷貝。她指的是Skripal案,這個被判處叛國罪的俄羅斯特工於2018年3月被人在英國下了同樣的毒,治療了兩個月後出院。

美國是幕後推手?

俄羅斯聯邦理事會國際事務負責人Alexej Kondratjew告訴Ria Novosti新聞社,背後可能有美國的勢力,為了阻止「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的運行。

德國的生產和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為了從俄羅斯進口更多的天然氣,也為了避免支付經過他國的「過路費」,德國和俄羅斯開始修建北溪二號(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道。該管道與此前的北溪(Nord Stream)均是經過波羅的海的海底管道。

由於地緣政治和經濟利益的原因,美國強烈反對北溪2號的修建。而且2019年1月,時任美國駐德大使格雷內爾(Richard Grenell)還寫信警告德國企業,支持修建這條天然氣管道,就是參與毀滅烏克蘭和歐洲的安全。還有對參與此項目的公司進行制裁。

有關德國和俄羅斯聯合開發北溪二號的報導,詳情參閱:

俄德天然氣管道引發的「大火」:美國大哥憤怒,法國小弟使性,默嬸何去何從?

除了天然氣管道,美國總統川普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心結還有其他兩方面:其一,美國是德國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國;其二,美國一直要求德國提高國防預算。並以撤軍相要挾。而且不和德國商量就撤走1.2萬人,相當於原駐軍數量的三分之一。

其實細數起來,還有華為的事情,德國人並沒有聽美國的指揮制裁華為,禁用華為的5G產品等。

所以出了這種下毒事件後,立刻就有人想到是美國人搗的鬼,故意挑撥德俄關係。

在本號昨天發出的文章後各類讀者留言都是亮點。

讀者互撕:俄國還是美國幹的?

昨天本號文章發表後,一天點擊量飆升到30萬,留言數百條。可見大家的反響有多麼強烈。而留言者之間的爭論更加激烈,可謂涇渭分明,勢不兩立。請看看這裡留言:

德國政界意見紛爭

對於納瓦爾尼中毒事件,德國政界都認為俄羅斯政府應該給個明確說法。FDP議會黨團副主席亞歷山大·格拉夫·蘭姆斯多夫(Alexander Graf Lambsdorff)要求外交部長馬斯(Maas)提議召開歐安組織和歐洲委員會的特別會議。左派議會領導人迪特瑪·巴奇(Dietmar Bartsch)要求明確責任,對肇事者追究責任。

但是在是否與俄羅斯繼續「北溪二號」項目上出現爭議,成為頭條新聞。

綠黨議會黨團主席卡特琳•戈林-埃卡特(KatrinGöring-Eckardt)認為應該結束「北溪二號」項目。克裡姆林宮這種黑手黨式企圖謀殺方式,不得不讓我們擔心以後會產生的真正後果。畢竟這種神經毒素不是在藥房可以隨便買到的,他們必須做出解釋。

德國聯邦議會外交委員會主席諾伯特·羅特根(Norbert Röttgen,基民盟)呼籲「一切都必須經過考驗。」如果Nord Stream 2天然氣項目現在要完成,那將是弗拉基米爾·普京繼續嚴格執行這一政策的最大確認和鼓勵。

自由民主黨的副主席沃爾夫岡·庫比奇(Wolfgang Kubicki)警告說,「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不能迅速停工。

基社盟(CSU)黨魁Markus Söder也認為不應結束「北溪二號」,他認為一碼歸一碼。

社民黨議會黨團外交政策發言人尼爾斯·施密德(Nils Schmid)也認為不能將石油和天然氣作為政治武器。

慕尼黑安全會議負責人沃爾夫岡·伊辛格(Wolfgang Ischinger)警告人們的抵制。「我們在氣候政策、烏克蘭政策以及許多其他領域中都需要俄羅斯。可以這麼說,我們現在不能在西方國家和俄羅斯之間建立隔離牆,」

他還認為,有爭議的「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需要仔細審查:「如果我們想向莫斯科發出明確的信息,那麼經濟關係的確也必須列入議程。這實際上意味著無法將『北溪二號』排除在外。但是,管道即將完工,放棄該項目將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德國經濟東部委員會也表示反對取消天然氣項目。委員會主席奧利弗·愛馬仕(Oliver Hermes)表示:「為了對納瓦爾尼的中毒採取進一步的經濟制裁,而這又將再次影響完全不參與的公司和俄羅斯人民,我們認為是錯誤的。」

德國總理希望完成項目

看來,認為不要停止「北溪-2」項目的政客佔大多數。而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9月1日在訪問其選區(梅前州)時說,她希望完成該項目。

自新冠大流行開始以來,這是默克爾首次訪問她在前波莫瑞的選區。她會見了診所和療養院的代表,以及校長和老師。她強調,需要為大流行的進一步發展確定優先重點。「經濟必須儘可能保持穩定。」 日託中心和學校應保持開放。

「北溪二號」項目在梅克倫堡-前波莫瑞(梅前州)的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管道從薩斯尼茨(Sassnitz)港口運輸,俄羅斯天然氣將到達魯布明(Lubmin)。

梅克倫堡-前波莫瑞的州長馬努埃拉·史威西(Manuela Schwesig)(社民黨SPD)最近大力捍衛了備受爭議的「北溪二號」在波羅的海管道的建設。她今天在州府什未林(Schwerin)議會辯論中說,從俄羅斯到德國的管道將是德國未來能源供應所需要的。

信息來源:focus.de//bild.ce//sueddeutsche.de//rnd.de//spiegel.de//weilt.de//rfi.fr

相關焦點

  • 普京:俄羅斯要真想毒殺反對派領導人,早就幹了
    原標題:普京:俄羅斯要真想毒殺反對派領導人,早就幹了[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納瓦利內(Alexei Navalny)今年8月疑似中毒後,西方國家將矛頭指向克裡姆林宮。
  • 毒殺普京政敵納瓦爾尼動機曝!反對派幕僚長:他們都計算過
    (圖/路透) 記者張方瑀/編譯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日前疑似遭人下毒,目前人還在德國醫院治療。他的幕僚長沃爾科夫指出,俄羅斯當局之所以急著將這名備受愛戴的運動家,變成一名政治殉道者的原因有二,首先是白俄羅斯發生的示威,讓納瓦爾尼藉機鼓吹俄國人民上街,狠踩了總統普京底線,「其次就是他們算過,支持者的憤怒遠比不上納瓦爾尼死亡替政府帶來的好處。」
  • 20年前,俄羅斯人問:普京是誰?
    《莫斯科時報》第二天的新聞報導直接以「民眾看到了克林姆林宮的瘋狂」做標題,下方放出了時年46歲普京的照片。圖片來源:莫斯科時報在報導中,記者就任命普京一事對普通民眾進行了採訪。有民眾指責葉爾欽「失心瘋」;有人表示希望能看到類似智利前總統皮諾切特一樣的強人出現,來修復經歷了蘇聯解體的俄羅斯。一位賣熱狗的商販直接問道:「普京是誰?」
  • 走向自我毀滅的泥足巨人:在普京之後,誰能拯救俄羅斯這個國家?
    打開世界地圖望向中國北方時,龐大的俄羅斯如同一個北方巨人盤踞在中國的上頭。上世紀蘇聯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的經歷讓中國人十分難忘,北方的俄羅斯無疑會給人一種壓迫感,今天在普京執政下的俄羅斯依舊保持強勢,在這幾年俄羅斯在敘利亞和利比亞兩個戰場出擊,主導對美戰爭,似乎給人一種俄羅斯正在崛起的錯覺。
  • 普京硬核打拼20年,俄羅斯GDP堪堪超過廣東
    熟悉二戰歷史的同學應該知道,二戰時希特勒用了50個師,都沒有攻下蘇聯,蘇聯人民付出了2700萬人的慘痛代價,最終戰勝了納粹德國,也是蘇聯紅軍,在1945年解放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屠龍勇士,終成惡龍,俄羅斯大概自己也沒想到,深惡(wù)痛覺的納粹思想,竟然會成為舶來品悄悄流入國內。 那麼,俄羅斯「光頭黨」到底是怎樣的?
  • 俄羅斯人的好日子來了,普京「大帝」能再幹12年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7月1日,俄羅斯公民以77.93%贊成票,21.26%的反對票,通過了俄羅斯憲法修正案。俄羅斯憲法修正案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數解除總統任期限制。眾所周知,俄羅斯總統任期為6年,普京本輪任期在2024年結束。
  • 普京之後誰來執掌俄羅斯:葉爾欽集團蠢蠢欲動,打算東山再起?
    普京總統究竟什麼時候才會退休?一直是所有人關注的話題,儘管前幾年有無恥之徒「進諫」要普京總統直接自立為沙皇,但從最近的情況看,普京總統似乎準備再幹四年後就正式退休,一系列消息顯示,普京總統的身體狀況似乎出現了問題,帕金森症惡化,當然,這類消息跟普京總統及其家人的負面消息一樣,都被克裡姆林宮否認。
  • 誰說俄羅斯「去蘇化」嚴重?看到普京給拉夫羅夫授予獎章就明白了
    俄羅斯清醒:普京愛將拉夫羅夫獲得獎章,為何還帶有蘇聯印記?就在全球疫情暴發後,俄羅斯最初還是「模範生」,疫情控制很好。從3月俄羅斯媒體獲悉,俄羅斯任職最長的外長拉夫羅夫再次獲得普京獎勵。2020年3月21日,是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的70歲生日,普京頒布一條命令,授予拉夫羅夫「勞動英雄」稱號。
  • 俄羅斯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德國也亂了
    讓普京、默克爾沒想到的是,就在俄德力主「北溪—2號」、俄歐抱團挑戰美元霸權、美國打算撤兵德國、白宮試圖在波蘭部署重兵之際,俄羅斯和德國卻接連傳來了壞消息。 據路透社報導,8月1日,德國首都柏林發生了一場名為「反隔離、禁戴口罩」的抗議活動,約有20000名德國民眾參加了這次示威。
  • 普京心腹一語驚人:默克爾也想顛覆白俄
    自8月份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利內突發「中毒」後,俄羅斯國內和整個國際社會關於此事的說辭越來越多,各種「陰謀論」層出不窮,其中以德國的說法最為突出:德國認為納瓦利內是被普京所害,因為他中的神經性毒劑是上世紀蘇聯所研發的。
  • 美國對付誰,俄羅斯就支持誰?烏克蘭向拜登表忠心,普京絕不慣著
    烏克蘭親美反俄的動作越來越大了!日前,烏克蘭副總理毫不避諱地指出,烏克蘭政府要跟美國建立系統性夥伴關係,只要美國願意,烏克蘭就是美國在黑海地區的重要盟友之一。這顯然是在告訴外界,烏克蘭願意充當美國對抗俄羅斯的打手。
  • 普京對埃爾多安讓步了!土軍繞到俄羅斯後院,美:不可思議
    普京對埃爾多安讓步了!土軍繞到俄羅斯後院,美:不可思議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亞塞拜然跟亞美尼亞發生交火的事情讓各方都非常緊張,因為這兩個國家一旦發生全面的開戰,對俄羅斯和土耳其都有很大的影響。當然,土耳其是非常渴望通過戰爭來獲得一定的利益,但是亞美尼亞卻是俄羅斯庇護的國家。俄羅斯最終必定會出手,不會看著亞美尼亞滅國。因此,最後的爭端必定是土耳其和俄羅斯之間的對抗,那到時候問題就複雜了。據悉,俄羅斯也不想要把情況搞得這麼僵,於是出手調停,並且達成了聯合監察亞阿雙方的協議。土耳其也會出兵到其中,俄羅斯作為主導。
  • 普京:一個人的戰爭,一個人的國家
    他要學習697課時的數學、化學、政治常識、外國文學課程,以便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千萬別在執行任務的時候掉鏈子。軍事課程有392課時,主要學習外國軍隊編制、武器裝備、外國領導人的詳細資料。葉爾欽的政敵也在借勢,準備趁機扳倒葉爾欽。愁眉苦臉的葉爾欽找到普京:「你是特務總管,能不能想想辦法?」聽說要做老本行,普京馬上就不困了,拍著胸脯告訴葉爾欽:「好說。」
  • G7峰會即將舉行,但馬克提前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為什麼?
    法國總裁馬克龍在這裡歡迎一位重要嘉賓俄羅斯總裁普京。這次馬克龍邀請了普京普京,所以他選擇了G7峰會之前的節點,這是對川普的喚醒,在去年的G7峰會上,川普峰會不僅沒有籤署峰會文件,而且提前離場,整個G7峰會都被川普攪動了,在這之後,歐洲國家和美國川普之間的矛盾給川普敲響了警鐘,因為去年G7取代了徹底壓制歐洲,美國給歐盟帶來了更大的壓力,除了對歐盟徵收巨額關稅外,美國還要求北約的歐洲盟友增加軍費,對於步步緊逼的美國
  • 一年一度俄羅斯總統記者會上,普京談到了中國
    編輯:曾印 2020年12月17日,俄羅斯一年一度的例行總統記者會在莫斯科郊區的普京總統官邸舉行,在記者提出的總共六十個問題中,普京暢所欲言,用接近五個小時的時間與記者朋友們進行了坦誠的交流。
  • 普京4小時30分鐘的年度記者會都說了啥?
    而今年,普京花了4小時30分鐘回答民眾關切。12月17日,普京在年度記者會上回答提問。/圖片來自克裡姆林宮官網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受疫情影響,今年的普京年度記者會改為線上舉行。普京在其總統官邸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回答了媒體和俄羅斯民眾提出的60個問題。4個半小時的記者會,有哪些亮點值得關注?
  • 壞土豆:俄羅斯的世仇們,黑暗森林中的普京
    就如同蘇聯和芬蘭的領土,誰是誰的,誰說的清楚?結果風水輪流轉,1944年,蘇聯把德國人趕走了,那這三個國家的人還能落下好?這妥妥是是當了蘇奸啊。三國說我特馬就不是你的......獨立的烏克蘭立刻主動找到德國,表示願意提供德國此時最短缺的糧食,換取德軍出兵45萬,幫他們擺脫俄羅斯人的奴役。後來德國戰敗投降,烏克蘭又立刻聯繫上新生的波蘭,結盟共抗新生的蘇聯。總之和誰結盟都行,就是要擺脫俄羅斯的控制。而在隨後的蘇聯時代,又爆發了大饑荒、大清洗、車諾比核爆炸事故。
  • 川普準備逃往俄羅斯?眾叛親離面臨起訴,普京敢接納嗎?
    12月12日,據俄羅斯「第一頻道」報導,在總統任期結束後,川普為了躲避在美國面臨的起訴,他很可能逃往俄羅斯尋求庇護。支持人奧爾加·斯卡比耶娃援引了許多俄羅斯權威人士的觀點,認為川普已經在美國內部被打上了「親美」的標籤,他的處境已經非常糟糕,如果無法赦免自己,在拜登入主白宮後,川普會遭到清算。目前川普在俄羅斯國內已經具備相當高的人氣,獲得了「川普同志」、「川普沙」等綽號。
  • 川普離任倒計時,歐洲放飛自我和俄羅斯曖昧,普京心中有數
    ◎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示意圖「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早在2011年就啟動了,不過直到現在該項目還尚未完成,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川普任期內,美國在「北溪-2」項目建設期間糾集波蘭等國對該項目進行多次阻撓,致使該項目波蘭-德國段最後一段海底管道一直無法鋪設完成。
  • BBC記者問普京:俄羅斯是否"善良無辜"
    普京在演播廳準備線上記者會 來源:克裡姆林宮官網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今日俄羅斯》17日報導,來自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史蒂夫·羅森博格(Steve Rosenberg)在會上向普京提問稱,俄羅斯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