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30日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說,今年入汛以來,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全力以赴開展搶險救災工作,截至7月28日,累計出動72.5萬人次、組織民兵22.85萬人次,參加3749次搶險救援行動,協助地方轉移受災群眾13.7萬人。
軍魂永不變,軍旗永向黨。從南湖紅船到八一槍聲,從井岡號角到長徵壯歌,從抗日烽煙到建國大業……在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一部波瀾壯闊的黨史,就是一部血火交織的軍史,更是一部人民軍隊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發展史。聽黨指揮、服務人民,是人民軍隊永遠不變的軍魂和宗旨,是人民軍隊的生命所系、力量所依、信念所在。
以忠誠託起使命,用血肉鑄就長城。正因為有了這樣的軍魂和宗旨,人民軍隊始終在黨旗的引領下,用奮鬥繼寫輝煌,在鮮紅的軍旗上續寫著自己的榮光,以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和平之師聞名於世,贏得了億萬人民群眾真誠的信賴和永久的支持。習近平總書記用「三個不愧」評價人民軍隊:「不愧是聽黨指揮的英雄軍隊,不愧是忠心報國的英雄軍隊,不愧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英勇奮鬥的英雄軍隊」。這「三個不愧」道出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聲。
沒有人民的擁護,就沒有人民的軍隊;沒有人民的軍隊,就沒有人民的一切。這是刻印在93年建軍史冊中的格言,昭示著人民軍隊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忘記陝西老鄉的小米、沂蒙紅嫂的乳汁,不能忘記如林的擔架、如流的推車,不會忘記「最後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後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後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後親骨肉送他上戰場」的歌謠。這是人民軍隊永遠不變的人民本色,是根植在人民土壤裡的軍魂、軍勢、軍威。
心中有魂、腳下有根。從九八抗洪,子弟兵堅決貫徹黨中央「嚴防死守」號令,誓與大堤共存亡,到抗擊非典,參戰官兵義無反顧;從抗震救災,三軍將士在奮不顧身的行動中展示忠誠,到迎戰新冠肺炎疫情,全軍部隊堅決貫徹黨中央、中央軍委決策號令,聞令而動、勇挑重擔……每當災害降臨之時,哪裡最危險,哪裡最需要,哪裡就會閃現三軍將士的身影,人民軍隊一次次用血肉之軀,築牢確保人民安全的鋼鐵長城,見證著人民子弟兵與人民群眾的血肉深情,展示著人民解放軍對祖國和人民的無比熱愛。
災情就是命令,抗災就是戰爭。如同每一次搶險救災一樣,今年入汛以來,全國多個省份發生洪澇地質災害,數不清的迷彩從四面八方馳援而來,奔波於搶險一線……用血肉之軀為群眾築起一道道平安「堤壩」,創造著「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的紅色傳奇,這是強國強軍徵途上,人民軍隊立於不敗之地的堅實基礎,是任何力量都打不破的銅牆鐵壁,向世人昭示著,在黨旗的引領下,人民軍隊永遠是國家的捍衛者、社會主義的捍衛者、人民利益的捍衛者。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