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作為與NASA重返月球項目一攬子協議的一部分,新生代航天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藍源)給NASA詹森航天中心送去了一個逼真度不太高的「登月器」模型。這並不是一個具備一定功能的原型機,而是一個比較純粹的無功能模型,按照藍源的說法,這個登月器模型的意義是讓太空人和工程師進行「體驗」,讓他們感受一下船艙的布局、設備擺放的位置是否合適等。這仿佛是近半年來為數不多的有關重返月球計劃的消息更新。
負責登月器研發的高級副總裁布倫特·舍伍德表示,提前給NASA送去模型,可以充分的讓太空人與工程師參與到早期的設計開發中,比如在人體工程學的角度,船艙中的設施、顯示屏等如何擺放、座椅的角度、以及著陸器舷窗的位置,以方便太空人向外瞭望。另外還要充分考慮到太空人在艙內穿著大型太空衣的情況。如果讓太空人們提前體驗並向藍源公司和NASA提供反饋,著陸器的設計從一開始就會走在正確的軌道上。其實,小編用通俗一句話說就是「時間不夠了,以前那套標準流程不能用了,產品做成啥樣,跟NASA商量著來吧……」
事實上,這個登月器模型不但有藍源提供的著陸器,而且還完整包含了由洛克希德馬丁(洛馬)公司提供的高達12米的上升器,被整個扣在了著陸器的上面,是一套完整的登月器模型。消息由藍源發出,看上去這次登月任務是要由藍源挑頭幹了。問題是藍色起源能擔負起搭載太空人重返月球的重任嗎?
我們知道,由於時間太緊張以及資金有限,NASA原計劃的商業公司競標模式已經完全被拋棄,轉而由藍源、洛馬、諾格和德雷伯四家公司組成「美國國家隊」,直接為登陸月球提供整套方案。德雷伯提供通訊及導航設施,諾格提供太空擺渡車、洛馬提供月球上升器,而藍源提供的是月球著陸器。重返月球最重要的部件——「著陸器」交給了藍源來做,可以見得在整個登月項目中該公司的重要性。那麼藍源真的準備好了嗎?評論人士普遍認為,所有部件中最可能掉鏈子的,反而是藍源的月球著陸器。這是為什麼呢?
大約在1年前,藍源的老闆貝索斯召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藍色月球」發布會,跟馬斯克的發布會一樣,貝索斯將一個巨大的月球著陸器模型擺放在了主會場並親自揭幕,這一著陸器被稱為「Blue Moon」,並同時推出了藍色月球的主發動機「BE-7」(是不是像極了蘋果手機發布會將推出新一代A14處理器一樣)。當時貝索斯推出這一裝置時並未著重指出要競標NASA的登月器,而是描繪了一個更宏大的商業航天的藍圖,不過也有人當時就認為貝索斯就是衝著NASA登月去的,因為貝索斯親口承認,藍源的團隊已經秘密研究「BE-7」可變推力發動機整整3年的時間。
通過查詢藍源的網頁,我們發現BE-7是一款雙膨脹循環的氫氧發動機,輸出推力約為40kN,具備深度節流能力,可以在登月器下降的不同階段提供相應的推力需求。BE-7是一款全新的深空發動機,就算到了今天也才研發了4年而已,那在3年後能堪大任嗎?最新一次我們聽到BE-7發動機的消息還是在今年的2月,藍源選擇與加州的空軍實驗室合作進行發動機的測試工作,但至今還沒有任何消息。而在此之前半年,藍源僅僅在馬歇爾太空中心進行了數次早期的熱試車。
基於現有的信息,你能相信3年之後BE-7發動機就能驅動載有兩名太空人的登月器著陸月球嗎?這也正是一些批評人士所抨擊的重點。即便NASA出人出錢出技術,2024這個時間節點還是有點不敢想。不過其他三家供應商倒是很靠譜,洛馬的月面上升器源自阿波羅登月的既有技術,諾格的月球擺渡車就是拿之前收購軌道科學公司的天鵝座飛船改造而成,也不複雜;而德雷伯本來就是搞通信導航這一套的,再加上NASA的資金支持,即便有問題也不應該出在後三者身上。
所以,要想看NASA能不能在2024年載人登月,主要就看三點:一是藍源公司著陸器特別是BE-7引擎的進度,二是國會老爺會否給夠錢,最後就是幾個月後川總還在不在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