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夜長。睡起莞然成獨笑,數聲漁笛在滄浪。
賞景遊亭,一番花蝶清舞,一幅清風美畫,帶著濃濃景致之悅目樂心的情懷,躺在絹紙屏風遮擋的石枕之上,榻著清涼青竹方床,讀一首<<臥展柴桑處士詩>>。
倦怠之餘,隨手將書拋開,瞬乎進入冗長的午夢之中,醒來看江面漁船飄於千波之上,空中傳來數聲笛音,清亮悠長,划過天際,迴旋在滄浪之水中,卻又點點劃入詩人蔡確默然的心間。
想想年少清貧之時,勤學苦修,只為一朝金榜題名。果真如其所願,鴻運一來,仕途順暢,官居高位。殊不知世事難以預料,一紙逐令,將其榮光覆滅。而今謫居偏遠之地,到底人生如夢一場,繁華富貴亦是如雲煙過眼。而今午夢過後,細細回看往昔,驟然明了。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濁吾足」。此時,想必蔡確內心亦如屈原眼中的漁夫,洞察世事過後,故有透徹之心,於是乎亦是莞然一笑,帶著耕樵處士之志,淡然離去。
這一笑之中有頓悟之緒,還是有釋然之意?古往今來,這一聲聲的笑裡有幾多喜悅得意之樂,又有幾多淡然愜意之情。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是李白狂喜的豪邁之笑,志得意滿,此後可以建功立業,以期實現偉大的理想抱負。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隔著千年時光我們仿佛讀出一個放蕩不羈、灑脫又自信的李白。只可惜獻賦謀仕、供奉翰林,再到安史入幕,一路走來竟是坎坎坷坷,不盡人意。如若得知最後如此窮困潦倒,或許就沒有當日如是快意之笑了。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是周瑜春風得意之笑。少年周瑜體貌不凡、言談卓絕,最是躊躇滿志、風流倜儻之時,美人在懷,功業在手,更有一種傲然之氣。只是一切終如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亦會淘盡千古英雄,是非今何在,成敗今又何在?
這樣的一聲笑,留在多情善感的蘇軾心裡,讓他慨嘆一句「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因為有如此的覺悟,才會讓詩人寄情山水,寄意天地,「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享江上之清風,賞山間之明月。
原來,江山無窮無盡,風月亦可以與天地共長存,既知世態炎涼、世事難料,何不以淡然之心笑傲江湖。忘懷得失、超然物外,於短促的人世之中尋取寄意,於無私的天地之間,用其聲聲色色以娛樂身心,飲酒賦詩,豈不樂哉!
滄海一聲笑,只因世上紛紛人情、繁繁世事皆如這滔滔潮水,有著進進退退、起起與落落,只是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所有喜悅得意之笑終不如一聲淡然愜意之笑,可將古今多少事,付在那無限的笑談裡。
今日,我願以淡然愜意之笑,行走於形形色色的時光當中!
原創文章:山湖雲海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聯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