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從前,如果你問寶馬3系車主為什麼會選擇3系?他的回答多半離不開3系純粹的運動基因,而這也正是寶馬3系一直以來深受廣大駕駛愛好者喜愛的原因。但在如今代號為G20/G28的新一代3繫上,許多人都認為它不那麼運動了,在網上一直爭議不斷。
然而在2020年,寶馬3系全年累計銷量達到了16.7萬輛,力壓奔馳C級和奧迪A4,同比2019年增長了近3成,大型真香事件結結實實地在新3系上上演了。那究竟是什麼讓消費者對新3系越噴越愛呢?軲轆哥這一次就通過試駕寶馬325Li M運動曜夜版來真實感受一番。
「叛逆」
取消了備受好評的 「天使眼」大燈、取消了祖傳的「霍氏拐角」、取消了標誌性的「雞腿檔把」,絲毫不把前輩的「優秀傳統」放在眼裡。 然而新 3 系的叛逆,卻讓我們看到了該車系在新時代中更多的可能性。
特別是在軲轆哥試駕的這臺寶馬325Li M運動曜夜版身上,將3系的運動特性展露無遺,全車多處採用了高光黑化處理,包括雙腎格柵輪廓、後視鏡外殼、後包圍等,增添了不少神秘氣息。
此外,該車配備了M運動耀夜套裝專屬的18寸黑色運動輪轂,以及尾部黑色擾流條,配合頭長尾短的車身造型,頗有性能跑車的既視感。
新一代3系外觀變化最大的地方其實要屬尾燈部分,採用了相對簡約的折角設計,而且燈組內部也同樣採用了燻黑元素,配合下方雙出排氣布局,烘託出強烈的運動氣息。
運動標杆妥協了嗎?
對於新3系的「叛逆」,不少人會認為更多地體現在其對駕駛舒適性的妥協,不得不說,從軲轆哥試駕的這臺寶馬325Li(G28)的動態表現來看,新3系確實在舒適性的升級方面花了不少功夫,但是,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這些舒適性方面的升級並沒有影響到3系作為運動標杆的地位。
首先新3系最受爭議的地方在於其取消了上一代F35的後橋防傾杆設計,而防傾杆最大的作用是抑制側傾、增強駕駛穩定性,但由於防傾杆連接著兩側的車輪,顛簸感會相互作用,舒適性會有所影響。
然而在實際駕駛體驗中,軲轆哥其實並沒有感覺到去掉後橋防傾杆後的寶馬325Li在動態上有何缺陷,反而是車身剛性方面能夠感受到明顯的提升,而且即便是長軸版本,尾部跟隨性其實也是充足到位的。
但不可否認,取消後橋防傾杆確實會對操控性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對於絕大多數用戶的駕駛環境和習慣來說,其實都很難觸碰到這臺寶馬325Li的極限,而且還進一步提升了行駛舒適性。
以一個普通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寶馬325Li既保證了我們所追求的小刺激,又兼顧了舒適實用性,就這一點來看,似乎沒有拒絕的理由,即便大家都說它已經不那麼純粹了。
教科書式的豪華
相比起寶馬325Li的動態表現,軲轆哥印象更深刻的其實是這款車豐富的體驗感。
比如說交互感十足的第七代iDrive智能網聯繫統,整體操作絲滑流暢,沒有任何延遲,絲毫不失豪華車的身份。而且除了多點觸控以外,還提供了旋鈕快捷操作,熟悉了以後甚至比觸控螢幕幕操作更加便捷,而且也進一步保障了行駛安全。
再有就是寶馬的特色功能,手勢操作,雖然有的車友表示這玩意兒作用不大,但實際用起來的感覺還是挺順手的,特別是那種幾乎零延遲的控制感,似乎在認真地告訴你,這絕不是個雞肋的噱頭功能。
第七代iDrive的強大還不只這些,比如儀錶盤上方設置了注意力監控,能夠在駕駛者疲憊的時候加以提醒並提供停車地點,還可以通過調動車內的氛圍燈、音樂、空調等讓駕駛者醒腦提神。而根據不同的用車場景,也可以切換休閒、悅動、行政的車內氛圍,進一步增強體驗感。
另一個讓軲轆哥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寶馬325Li的自動駕駛方面,全車一共布置了24個雷達傳感器,可實現L2級別自動駕駛。其中,主動剎車的反應和力度感覺比自己踩剎車都要舒服。另外,自適應巡航下的低速自動跟車表現非常出色,精準的車距控制和平順敏捷的起步加速,基本不用擔心會被加塞。
在寶馬325Li的身上,可以感受到的是每一項大大小小的功能,用起來都是那麼舒心如意,是能夠為車主解決問題、提升生活品質的空間。
有人說E90後再無3系,無論是F35還是如今的G28來看,這話似乎也沒啥毛病,六缸被四缸取代、電子助力、軸距加長,一步步向舒適實用妥協。但在我看來,這並不代表新不如舊。過去的寶馬3系或許更像是直男,對機械、性能、操控有著執著追求,而如今的新3系,則是更懂得人情世故的「渣男」,或許不是人們所期望的樣子,但卻是最受歡迎的3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