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作家柳亞子:以女子為筆名,月收千封表白信,百年後謎團才解

2020-12-11 騰訊網

民國時期,戰火紛飛,各方力量為救亡圖存都做出了一定的努力,最具有影響力之一的群體就是文人群體。

公認的四大才子有徐志摩、鬱達夫、邵洵美、戴望舒,他們儒雅隨和,才華橫溢,是無數民國女子都芳心暗許的對象;四大才女有呂碧城、蕭紅、石評梅、張愛玲,她們知性獨立,才情卓越,是無數民國男子都寤寐求之的對象。

但這些才子才女都是在前人解放思想後,在動蕩的民國時期成名的文人。在清朝末年民國建立之初,各種思想混雜在一起,許多文人們也在思想大熔爐中彷徨。那時候,一個神秘的女子形象出現在書籍報刊上。她被籠罩在朦朧的薄霧之中,讓人看不見,摸不著。短暫地出現在世人眼前,卻留下了無盡的相思。但是到底是她的傾國傾城還是她的文字和才情成為了她讓人戀戀不忘的閃光點呢?

松陵女子潘小璜——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

在一個普通的日子,一篇署名為松陵女子的文章震驚了世人。當時還處於清末民初的交替時間階段,思想仍然沒有得到較大的解放,舊的思想仍然佔據著重要地位。

但是,總有接受了先進思想教育的青年人,其中女子只佔了少數。而一個能夠寫出讓整個社會都追捧的文字的女子,自然是比男子更容易獲得關注。

松陵女子原來叫潘小璜,傳言她傾國傾城,氣質淡雅,聲音婉轉動聽。而她寫的文章或是俠肝義膽的故事,或是言辭犀利的批判語句,一字一句間皆是讓人動容的才情。世人皆感嘆她才情瀲灩,但實際上無人知曉她的真實樣貌。

後來又是一篇文章,文章中寫到有人在蘇杭遊玩時,見到過年輕貌美的松陵女子潘小璜。蘇杭出美女,而正值妙齡的潘小璜氣質恬淡,才情卓越,當然就吸引了無數的青年才俊慕名而來。各種年齡段的男子都紛紛到蘇杭來尋找潘小璜,卻沒有一個人見得廬山真容。

但是,男子們都自動將文章中描寫的女子形象帶入到潘小璜的形象中,加上她的才華,男子們都紛紛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出版潘小璜文章的雜誌社每個月也會收到無數封男子的表白信件,有達官顯貴,有落魄書生,有青年才俊也有中年富翁。一時間幾乎全國男性都折服於這個松陵女子。

但是奇怪的是表白她的人越多,收到的信件越多,潘小璜的信息就越少,以至於後來徹底消失在了所有人的視線中,再也沒有發布任何一篇文章。世界上唯一一個和潘小璜有聯繫的線索也就這樣不知不覺中斷了。

她是她,她也不是他——潘小璜或柳亞子

潘小璜出現在世人眼中的時間並不長,頻率也不高,雖然她每一次出版一篇文章都會掀起一場」告白熱潮」,但是始終沒有人見過這個如夢似幻的才女。並且在不知不覺就不再發表文章了,她承載在文字上的女子形象也就突然消失在了愛慕他的追求者的視線之中。

在那個信息交流速度較慢的年代,想要在茫茫人海中尋找一個從未面世的人並不容易,因此潘小璜的真容其實是直到百年後才得以被探究清楚的。

百年光陰流轉,時過境遷,其實潘小璜到底是誰已經沒有再關心。但是當初那樣轟動的場景還是讓歷史學家好奇,這潘小璜到底是何許人。經過摸索,這才發現其面具下的真面目。

潘小璜的筆名叫「松陵女子」,因此當時的人都稱呼她為松陵女子潘小璜,但是其實潘小璜也是別人的筆名,是當時有才華有志氣的年輕男子柳亞子的筆名。

潘小璜其實就是柳亞子,柳亞子也是潘小璜,潘小璜更像是柳亞子手下用筆塑造的一個人物。她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情緒飽滿。所謂見字如人,才子筆下的潘小璜也如同一個才女,讓無數青年才俊趨之若鶩。

而柳亞子作為清末民初的思想解放者,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才情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更大的才華和貢獻,體現在他其實是同時用兩個筆名和形象,在發表自己對於救亡圖存的見解以及努力喚醒百姓的精神上。在潘小璜現世的同時,柳亞子也在以柳亞仁的名義發表文章。

而通過潘小璜,他確實激勵了很大一部分年輕人,但是不過幾年時間,他便讓潘小璜」封筆」,其實也是因為身份的衝突。在扮演潘小璜的時候,他就已經小有名氣,而他的雜誌社——南社雜誌,創建人是他的名字,如果再繼續扮演潘小璜,會引來更多不知名的麻煩,因此他才會選擇讓潘小璜封筆匿跡。

男子筆是火,女子筆是槍——擊中沉睡者的心

實際上,從古至今,文人以女子自喻出來,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情感的例子並不少見,但是以女子的名字作為筆名,並且以女子的形象出現在自己的作品和出版社的文人卻極其少見。

柳亞子本身是一個愛國詩人,他的筆就如同戰場上的槍,他希望用文字喚醒麻木的人。但是中國古代封建歷史上千年,要想用文字短時間內改變其麻木腐朽的思想,並不是容易的事情。

古往今來一直是男子持筆,女性文人少之又少,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能夠說得上來的才女又有幾個?班昭、謝道韞、李清照?可是這些才女代表的都是封建社會的女性形象。清末民初國時期急需一個代表民國時期的獨立且充滿智慧的女性形象來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縛。

因此十七歲的柳亞子開始以女子視角撰寫文章,以潘小璜的身份在當時較為新穎而且掀起一大波雜誌狂熱的雜誌《女人世界》上陸續發表文章。

他以女子的角度和口吻,在文章中痛斥當時的青年壯男懦弱無能,麻木愚蠢,女子尚知俠肝義膽、憂國憂民,以此來反襯出男子的冷漠。如果用男子的口吻來撰寫這樣的文章,肯定會受到大部分社會男性的徵討,這也是為什麼柳亞子會用潘小璜的形象來撰寫文章並且發表出來的另一個原因之一。

社會黑暗,」潘小璜」的文章,猶如利劍出鞘,直擊人心,在當時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力。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黎向群:柳亞子的書法 精氣神十足
    柳亞子雖餘事為書,但對自己的書法,是滿自負的,也為了自給自足計,有鬻書的記載。上世紀四十年代初,他曾在香港和重慶賣字賣詩賣文,在香港報上登一廣告,曾訂鬻書潤例,還有多個代理點,中國第一個女兵作家謝冰瑩也是他的代理人之一。柳亞子除了為自己訂,也為好友潘飛聲訂了潤例。
  • 她是民國時期的宅男女神,一天收上千封情書,百年後被發現是男人
    自古以來,我國民間,男扮女裝或女扮男裝這類軼事其實並不少,且大多是女子扮男裝,唐朝時期以太平公主為代表,而民間也有如《梁祝》與《花木蘭》這類傳奇故事,對女扮男裝還算寬容;男子扮成女子,卻大多被斥為「服妖」之舉,為世人輕蔑不齒。然而在清末民初,卻有一個「奇女子」,憑藉一本女子雜誌的力量,居然喚醒了無數的中國男兒的愛國激情,讓他們從沉睡中醒過來。
  • 戰場上的情人節,等死的士兵給沒表白的初戀寫了封情書,50年後感動...
    但有很多人的初戀實際是一場暗戀,沒有勇敢地表白出來,就已經結束了,有的,只是深深的記憶和懷念。今天是情人節,筆者要講一個二戰發生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一個溫情、感人又充滿殘酷、遺憾的愛的故事。
  • 老照片:彩色修復後的民國十大美女,顏值驚豔
    新鮮出爐的民國十大美女老照片,彩色修復版,請各位評判!林徽因林徽因(1904年-1955年),出生於杭州。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作家,是民國有名的才女,她的《你是人間四月天》被廣為傳誦。胡蝶胡蝶,民國第一美女,中國早期最著名的影星,氣質不凡,容貌放在現代也不輸當紅女星!周旋周璇,中國20世紀早期的電影演員、歌唱家,原名蘇璞,江蘇常州人,有「金嗓子」、「歌后」和「影后」之稱。
  • 臧克家致朱子奇的信,牽出一位民國奇女——白薇
    寫信人: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著名詩人, 山東濰坊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筆名少全、何嘉。被譽為「農民詩人」。曾任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信中人物:陸璀,朱子奇的夫人(1914.4—2015.2.16),是饒漱石同志的前妻,曾參加「一二·九」運動,被埃德加·斯諾譽為「中國的貞德」。
  • 網絡文學:這兩位網文大神作家的筆名原來是這麼來的!
    哈嘍,書荒的朋友們大家好;認識一部書,首先通過書名與簡介;而讀者認識網文作家的第一步,當屬作家的筆名了;其實發生在作家筆名背後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比如我們都比較熟悉的「中原五白」:>辰東是因為效仿金庸老先生曾經把自己名字中的「鏞」拆為「金庸」做筆名,他把自己本命中的「振東」拆為「辰東」(辰東本名楊振東)唐家三少是因為當初在聊天室聊天同時取了「唐家大少」、「唐家二少」、「唐家三少」、「唐家四少」,最終是「唐家三少」讓他抱得美人歸,可惜三嫂已經離開了
  • 南京「最文藝百年老站」:曾是重要交通樞紐,改造後盡顯民國風範
    不過今天要介紹的,是有別樣味道的百年老站——浦口火車站。作為六朝古都南京唯一的保存民國特色的百年老站,怎麼能不經歷一些歲月呢?浦口站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正式啟用;民國三年(1914年)正式啟用;2004年10月停運客運;2013年5月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時,浦口火車站舊址已一落千丈。
  • 腳筋被咬斷,苦追情人二十年,她是民國第一悲情才女
    她是被魯迅稱為「仙女」的美女作家,卻因為一段難堪的感情,最後在悲涼中孤獨死去。她本來集才華與美貌於一身,引來無數人的豔羨,卻偏偏因為一段荒唐的感情,把自己作踐到了塵埃裡,只留下後人對她無限的哀嘆與惋惜。她就是民國的「仙女」作家白薇。
  • ...值得你全力以赴去擁抱」 六位網絡作家給鄉村兒童的勵志信讓人...
    因為交通不便,6歲萍萍很小就成了住校生,想家、飯菜不可口,被排擠、尿床……各種不開心的遭遇讓他想要逃離學校,一直在關注留守兒童安全和教育問題的大神作家「聖騎士的傳說」得知萍萍的情況後,寫信鼓勵她,並為孩子送上成長寄語:「願你能保護好自己,擁有一顆堅強的內心,任何經歷,都令自己成長。」
  • 民國全州風雲人物蔣餘蓀16:一個女兒揭露父親的歷史謎案
    #民國人物#1950年12月,蔣餘蓀被槍斃後,女兒蔣秀貞一度成為與階級敵人父親蔣餘蓀劃清界限的一個榜樣,《桂北日報》刊登她揭露父親的信,發誓與蔣餘蓀劃清界限。蔣秀貞的揭發檢舉信登報後,被弟弟蔣欽濤(解放初逃離家鄉)知道了,感到非常意外。  開始,俞定遠對蔣秀貞寫信的事也心存不滿。據俞正光說俞定遠為此事曾有一陣子與蔣秀貞沒有來往。有一次,俞定遠就這事問了蔣秀貞。蔣秀貞說,根本沒有這樣的事,這是別人捏造的!
  • 張良兩封信,改變了天下走勢
    秦朝滅亡後,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驅逐原諸侯國國王,封自己偏愛的諸侯國將相和自己的親信將領為王,導致許多諸侯忿忿不平。其中,怨氣最大的當屬田榮、陳餘以及劉邦。
  •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這首詩背後有這麼多故事
    一、難弟難兄同殉國 鬱達夫宴請哥哥鬱華在《魯迅日記》1932年10月12日中,記載了這首詩的創作情況:午後,為柳亞子書一條幅云:(略)。達夫賞飯,閒人打油,偷得半聯,添成一律以請之。」1932年10月5日,鬱達夫在聚豐園宴請來上海的哥哥鬱華。 鬱華是著名的法學家,曾任民國最高法院東北分院刑庭庭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後,鬱華拒絕了日本人委以要職的邀請,連夜掏出了瀋陽。在1932年,鬱華接受國民政府的任命,擔任了江蘇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刑庭庭長,併兼任東吳、法政等大學教授。
  • 小學設校長收信日和回信日,一個半月收到500封信
    楚天都市報1月14日訊(記者向一帆 實習生文寧靜 通訊員楊敏)「我收到校長的回信啦!超開心!」1月14日,武漢市楚才小學的「校長回信日」因為臨近期末提前了一天,校長韋莉將回信按班級分類整理好,由大隊委成員扮演的「幸福郵差」派發到寄信學生手上。
  • 4276名山區學生有一群武漢筆友 收信孩子圓了大學夢 寄信學生投身...
    該項目致力於為西藏山南、恩施來鳳、廣西三江、貴州銅仁等偏遠地區的中小學生搭建長期的書信交流平臺。每年寄往西藏千餘封信2013年,一個名叫倉決吉巴的西藏小女孩給中南民族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寫了一個小紙條:「老師,你們為我們做的事,我都記在心上。我一定會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 武漢解「封」 對全國疫情防控大局具有標誌性意義
    從1月23日封城到4月8日解「封」,武漢這樣一個1000多萬人口的超大城市,整整封城76天。接受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武漢封城,反映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性,也體現了中國政府防控疫情的決心。武漢解「封」,對全國疫情防控大局具有標誌性意義。
  • 9月21日 王俊凱21歲生日 粉絲為其送上21封信 我卻注意到了她
    於是小凱生日這天,小螃蟹們也紛紛為其送上了自己的祝福,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王俊凱粉絲的二十一封信吧!(由於比較多所以給大家選了幾封) 第一封信:我們並未相遇,卻幸好,都已在路上。
  • 美國一張明信片發出32年後終送抵收信人!
    信上郵戳共有兩個:一個寫著「舊金山郵局1987年12月18日」,但衣阿華州這邊的郵戳竟印著今年4月29日,換言之這封明信片投寄逾32年後才到達收信人手上。 明信片是威利斯的妹妹洛弗爾(Annie Lovell)在1987年一次旅行期間寄出,背面就是她在亞利桑那州哈瓦蘇瀑布(HavasuFalls)前拍的照片。威利斯的收信地址從來沒變,惟現時洛弗爾經已65歲。
  • 詩向佳人吟——民國四大美女才貌雙全,傾倒多少英雄好漢
    民國時期有四大美女,她們既美貌絕侖,又才華橫溢,可以說是女神中的女神。當時,她們傾倒了政界、軍界、商界和文藝界多少英雄好漢,這其中的故事令人或感動、或稱奇、或唏噓,待後再與大家述聊,今天此篇先向讀者朋友對這四大美女生平作一簡介,並各賦詩一首,也算是與她們有過神思中的邂逅。
  • 英國作家百年前對當今封城隔離生活的驚人預測
    隨之而來的封國封城、隔離生活已經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的新常態。然而,更令人驚奇的是100多年前英國的一名作家其實早就曾對此作出過預言。在他所寫的小說《機器停轉》(The Machine Stops)曾對這些場景有過驚人的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