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球球媽,到球媽亢亢,再到亢翠——全職媽媽逐漸找到自我的故事

2020-12-19 悠球媽聊優勢育兒

去年11月份,我加入了一份新的工作,結束了自己10年全職媽媽的生涯。謹以此,記錄一個全職媽媽逐漸找到自我的歷程。

球球媽:享受帶娃的全職媽媽

10年前球球出生,我辭職回家,全職帶娃。

每天帶孩子在院子裡、公園裡到處晃悠,生活的圈子變成了院子裡帶娃的鄰居,所有人都叫我球球媽。

那時,初初晉級新手媽媽的我,特別執著於每天要帶孩子曬太陽,當時還沒有霧霾的概念,我們除了颳大風、下大雨以外,都會在戶外晃悠,連下雪天都不放。

我的生活裡基本上只有球球,球球哭了,球球笑了,球球長胖了,球球生病了……哪怕在跟其他人聊天的過程中,我也必然有一隻眼睛在看著球球,預備著他眼睛一抬,我立刻能給他一個眼神回應;只要他有需求,我可以第一時間衝到他的身邊。

「我」在哪裡?Who cares?!

回頭來看,那一段非常沒有自我的生活,同時也是一段非常幸福的時光,因為我真切的感覺到「活在當下」,帶著孩子在正念生活。

球媽亢亢:開始探索,尋找「自我」的過程

這樣享受全職媽媽的狀態,從妹妹2歲開始發生改變,我面臨著妹妹上幼兒園,要重新投入職場了。

我開始思索——自己適合幹什麼?喜歡做什麼?什麼樣的工作還能兼顧到照顧孩子,時間相對自由?

特別感謝好多朋友給我提供了很多的機會。

這個思考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重新定義自我的過程。

參加優勢輔導師研修班

記得當時參加優勢工作坊,需要講自己的巔峰故事,我當時心裡很慌——為什麼我都已經工作了幾年,還做了幾年全職媽媽,想到的巔峰故事還是考上清華?那我的這些年都在做些什麼?

這讓我重新審視全職媽媽的生活。不管我多麼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也不管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家人如何支持,我自己的內心,還是有一些不滿足的。

到後來,有朋友跟我分享「全職媽媽的生活,就是一個泡泡,看上去美好,其實很脆弱。」我深有同感。

我內在的聲音一直在說,想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的,不僅僅是對自己的家庭,還需要對別人也有意義。

審視後發現,我所有最愉快、最有成就感的體驗,都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既然如此,我為什麼不放大這部分體驗呢?

好的,那就試試吧,看看能不能家庭親子作為自己的職業目標。

我開始學習相應的知識技能

我報了中科院心理所的兒童發展與教育的高級研修班,這是一個學制兩年的在職博士項目。我學習了孫穎老師「活出完整的自己」工作坊,從「臨在」和薩提亞的角度療愈自己。我學習了P.E.T.父母效能訓練,並獲得講師認證,想更好的和孩子進行溝通。我學習了優勢輔導師,想看看怎麼更好地支持孩子的發展。……

所有的這一切,其實都是我在探索未來的職業方向。

厚著臉皮說一句,之前我也是一個愛學習的媽媽,但之前我所有的學習都是為了自己和孩子相處,重點關注的是哪些內容適合我和我的孩子;但這次的學習,我的目標是為了掌握更廣闊的背景,幫助更多的媽媽和孩子相處。

最讓我堅定了這個方向選擇的是:我兒子三年級的時候,感受到了社會教育系統的壓力,他讓我特別引以為傲的「專注」,變成了磨蹭;他在之前特別享受的學習上,感受到了挫敗。

和兒子堅持了近一年的「讚賞日記」,讓他找回了專注和自我欣賞,學習成績也有了出乎我意料的表現。

走出這一段之後,我才知道能像我這樣享受8年超級快樂親子時光的媽媽有多麼幸運,更多的媽媽在更早的時候就遇到了親子之間的挑戰。

「幫助媽媽們欣賞自己的孩子,讓媽媽們變成孩子天賦的支持者,而不是社會壓力的傳導者。」——這是我給自己找到的人生意義。

亢翠:逐步接近的事業甜蜜點

為了自己的這個目標,我給了自己5年的學習時間。

2018年5月,我參加了優勢輔導師研修班,我才發現不用學5年,我竟然可以馬上就開始優勢輔導和優勢課程,這真的給我莫大的鼓舞。畢竟,對於自己是否能堅持5年的長程學習,我也是沒有信心的。

研修班以後,我成了邊走邊學的優勢踐行者和傳播者。

從公益的優勢輔導,到收費的優勢輔導,這一年多,我做了40+例,從最開始的忐忑,特別想給出建議,到現在開始逐步能啟發來訪者自己想出答案,感謝這麼多信任我的朋友。

每一次的活動之後,我都堅持反思、復盤和改進,這樣一點一滴的再向前邁出一步。

最初離家出去工作,我對孩子是有愧疚感的,如果出門時趕上孩子不舍的大哭,這一天都會覺得好抱歉,內心充滿了「不稱職媽媽」的自我評判。

事先預告的沙龍時間,臨時舉行了幼兒園的親子運動會,我只能跟孩子抱歉,去講我的優勢沙龍,一年就這麼一次的親子運動會呀,錯過了遺憾好久。

事先預定好的線上分享,孩子生病了,我也只能一邊抱著生病的孩子,一邊進行線上分享一個第二天要交付的材料,只能和孩子一起趕作業,好不容易哄睡孩子,繼續開夜車……

有的時候,我也曾懷疑,自己這樣辛苦到底是否值得?事業上還沒做成什麼,陪伴孩子的時間真的犧牲了好多,可是看到身邊有一些媽媽因為我的影響,和孩子的關係更融洽了,那種成就感簡直太讓人愉悅了。

於是,我慢慢地去尋找一些整合,時間上不能保證,那就陪伴質量上加強;孩子的一些事情,也可以放手請人幫忙。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我也更理解如何更好地和自己的孩子相處。

現在,我已經能很坦然地和孩子說「抱歉、我需要工作」,「雖然媽媽沒在你身邊,但我一樣愛你」。我相信「一個為目標努力,並且享受努力過程的媽媽」比單純地陪伴更能鼓舞自己的孩子。

就像劉佳老師曾經分享的她的轉型故事:「曾經,我一直在找我理想的事業,找不到我就不投入,後來我發現,我是在投入的過程中,逐步地接近我的事業甜蜜點的。」

是的,事業的甜蜜點一定是在不斷的嘗試的過程中,去逐步靠近的。

正是因為有了這一段時間的磨合和嘗試,我最終決心全職加入現在的團隊,初心仍然是幫助爸爸媽媽們更好地支持孩子。

加入以後,從選主題、寫文章,甚至上直播,做技術支持……我嘗試了很多自己從來沒想過會嘗試的領域,特別感激有團隊的小夥伴一起支持,共同挑戰。

這就是我的事業甜蜜點麼?我不知道,不過這個靠近的過程,我很享受,尤其是群裡的朋友給我正向反饋,說我們做的內容真的很有幫助的時候,我覺得特別開心。

「做一些有益的事,讓這個世界更好一點」,這是我為自己找的意義,我也願意把這樣的狀態傳遞給我的孩子。

悠球媽,清華本碩連讀,曾經也當過學霸,熱愛學習的全職媽媽,現為優勢教練,P.E.T.父母效能訓練講師,聯合創業「學霸媽媽育兒團」,願與您分享兩個孩子以及娃媽的自我成長。

相關焦點

  • 《雲夢四時歌》亢金龍的效果是什麼 星宿亢金龍套裝加成攻略
    導 讀 在新遊戲雲夢四時歌中玩家們很關注亢金龍這一特殊套裝,那麼在遊戲中亢金龍的效果怎麼樣,星宿亢金龍的怎麼加成呢?
  • 為什麼金箍棒無法打破金鐃,亢金龍的角卻能鑽透?
    最後在亢金龍的努力下,他的角鑽進了金鐃內,孫悟空又在他的角上鑽了眼,這才出來。很多人不明白,孫悟空的金箍棒都撐不破金鐃,為什麼亢金龍的角能鑽透金鐃呢?難不成,亢金龍的角,比金箍棒的硬度還強?這個問題,得分兩步來解答。第一個問題,亢金龍是不是鑽透了金鐃?
  • 山澗繁華競芬芳 ——亢文龍和他的密體花鳥畫
    堅持走繼承傳統、師法造化、博採眾長,融為自我之路。憑著幾十年來對繪畫藝術的執著追求和探索,逐步形成了清新秀逸、雅俗共賞的藝術風格。擅作山花野卉、藤蔓林泉。其大場景的密體花鳥畫表現出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山野之氣,體現了滿、厚、繁、豔、奇的藝術特色。
  • 《奇蹟暖暖》怎麼得亢金龍套裝 星宿套裝獲取方法
    導 讀 奇蹟暖暖的亢金龍套裝也是最近推出的星宿套裝,而且這個是需要集齊一定數量的道具才能進行兌換的,還是非常稀有的,小編整理了相關的資料和大家分享下吧!
  • 中航光電亢海龍助力長徵五號B逐夢天宮
    數月來,亢海龍作為項目組長,帶領專家團隊,始終保持一線作戰狀態,以身先士卒的驕人風採,書寫「黨員力量」。重型運載火箭對光電互連產品的穩定性與可靠性有著極高的要求。接到任務後,亢海龍立即調配精兵強將,克服人力調配、設備周轉、多任務並行等諸多困難,詳細制定作業計劃,嚴格對標對表組織生產。他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產品細節。2釐米厚的筆記本,不到半個月時間就被他用掉一大半。
  • 一起來捉妖:體服出現亢金龍蹤跡,二十八星宿已經實裝了三分之二
    一起來捉妖應該是打算將那二十八星宿都做成妖靈,但是目前也只是出現了差不多三分之一,不過玩家在體驗服卡出了bug,看到了亢金龍這個妖靈,只不過無法追蹤到,說不定很快就要實裝了。看屬性是雷,但是連剪影都沒有,所以暫且不知道相關的信息,因為牛金牛是單獨出現在風物誌中,所以可能亢金龍也是獨立當成一個巢穴妖靈,也有可能是屬於分支系的妖靈。
  • 中書協書法名家亢銀中,精選23幅立軸行書欣賞,字字皆是神來之筆
    今天我們為大家推薦的就是著名書法家亢銀中先生的立軸行書作品,喜歡您能喜歡。關於亢銀中的介紹,請小夥伴在文末查閱。這裡我們簡單敘述一下什麼是立軸書法,立軸就是在裝裱好的書畫作品上,上下各安一個木軸,這樣懸掛起來平展,便于欣賞;捲起來便於存放。書法條幅(豎)按傳統形式裝裱好。
  • 一起來捉妖:亢金龍形象曝光,28星宿中第三個分支妖靈疑似曝光?
    首先第一個妖靈便是28星宿中的亢金龍,這個妖靈可以說是是大家都比較期待一個妖靈,在之前的體驗服中也是跟虛日鼠以及危月燕他們同批曝光出來的妖靈,不過在上線正式服的時候,迅擊牛跟亢金龍卻並沒有上線,而目前遊戲中關於迅擊牛的信息可以說是非常的清楚了,但至於亢金龍這個妖靈,最近也是剛剛把妖靈的建模放出來。
  • 亢金龍幫孫悟空從金鐃中逃出,在角上留下了一個洞究竟值不值
    亢金龍出趟差不會從尖頭哥變成平頭哥的。毆打、致殘天庭公務員這可是重罪,黃眉怪再張狂,量他也沒這個膽子。所以亢金龍的角沒事(原著中也沒有說亢金龍角被打斷了),回去吃上點雞蛋沾麻醬,再弄碗蝦皮蔥花紫菜湯好好補補鈣,角上的小洞很快就會補上的。
  • 老中醫冉雪峰的方子,治陽亢失眠
    這個變化,一直持續到晚上快入睡的時候。這時候啊,咱們身體裡的陰氣就佔了上風,陽氣佔了下風。於是,我們可以安靜入睡了。也就是說,從中午的時候開始,陽氣就被我們一點一點地收下來了。可是,如果我們體內的陰氣不足,沒辦法把陽氣收下來,會怎樣呢?
  • 祝淳翔︱陶亢德籌而未辦的《文風》雜誌
    參以《風雨談》編者柳雨生《雪庵日記》,1945年1月13日曾記道:「紙價近又大漲,為《風雨談》再四思維,今日電話中國科學公司停止排印矣,心為悵然。念此刊創刊於民國三十二年四月,嘔耗心血,友朋扶持,都成泡影。」(見《文史》第二期)當時,適值太平洋戰爭進入最後一年,作為軍用物資的紙張價格正處於歷史高位。
  • 聖鬥士:紫龍有個不敗戰法,就是亢龍霸,打不過了就可以亢龍霸
    紫龍和星矢我給排到四五位,是因為他們兩個沒有特別出彩的大招! 紫龍還好,最後用了一次百龍霸。之前一直是升龍霸升龍霸升龍霸,升龍霸還有弱點,暴露自己的要害。 但紫龍有個不敗戰法,就是亢龍霸,打不過了就可以亢龍霸。但也只是同歸於盡而已。
  • 《瘋狂的球球》許飛成遊戲王者?何潔放話「當媽的才會贏」!
    「遊戲機器」 王者來襲  在本期《瘋狂的球球》中,節目組精心設置了一大波全新玩球遊戲,堪稱「上新力度最大」的一期,而乘風破浪的許飛和何潔能否招架得住?第一個環節就是考驗智慧與速度的新遊戲——圓周躲避球,聽這名字就知道技術難度不小,而許飛竟然自信滿滿?
  • 緣分已到盡頭,TES和球球不再合作,現在還沒找到下家
    緣分已到盡頭,TES和球球不再合作,現在還沒找到下家 本賽季的電競賽事在開打之後出現了全新的局面,對於電競粉絲來說,這個休賽期也是他們喜愛的選手更換戰隊的時候。由於這段時間有不少知名選手都成為了自由人,這類選手的去向也成為了眾人關注的焦點,其中就包括了TES的輔助選手球球。
  • 孕媽懷三胞胎,掀開衣服看肚子撐的「大如球」,不由感嘆生娃不易
    文丨小熊娃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懷孕是每個女性一生中要經歷的比較重要的事情,不少女性從懷孕的那天到分娩的時候,一直處於緊張的狀態,面對自己的孩子和要做母親的感覺,國外的一位寶媽將自己的照片發到網上,掀開衣服的一剎那,圓滾滾的肚子被撐得像球一樣,網友看了之後也覺得這個寶媽實在是太辛苦了,估計晚上都沒辦法休息好。從孕婦的體型來看身材也不是很胖,但是肚子的體型大到讓人無法接受,這種母愛的偉大也只有母親才可以承受了,在媽媽的心裡要不是為了孩子,自己也不願意承受這麼多。
  • 用毛線做一隻毛線球小兔子,太可愛了!
    家裡的毛線都不怎麼用了,放著還佔地方,不如廢物利用一下,做一隻萌萌噠小兔子給我兒子玩,做這個毛線球也不費事,一會就做好一隻,不用買不愛玩了也不覺得浪費,過一段時間再出來冒個泡,還會玩一玩的,哈哈,划算吧!
  • 故事小主播|劉梓源:晚安,小雞球球(和故事中的人物做朋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愛讀童書媽媽小莉,ID:xiaolijianggus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愛讀童書媽媽小莉。畢業於播音專業,和三個娃一起讀了2000多本繪本。在她的公眾號裡(ID:xiaolijianggushi),每天都會更新一個故事音頻,分享育兒故事,已經吸引了百萬媽媽關注。小莉點評梓源小朋友講的故事真是非常有趣,故事裡的小動物們仿佛都是他的好朋友似的,在一起玩耍,在一起說笑。而且,他還會模仿幾個小動物的聲音,讓故事聽起來生動活波了很多。當然,聽這個故事,感覺還不是很完美。
  • 球球,好好當個富二代不好嗎?非要做女版「王思聰」
    前段時間,趙本山的女兒球球開直播時,遭網友提問:「如果結婚,你渴望的彩禮錢是多少?」。球球一臉雲淡風輕,「為什麼要錢呢?他肯定沒有我有錢。」此話與之前王思聰「反正都沒有我有錢」的狠話驚人地相似。網友不免拿來調侃「球球簡直是女版王思聰」吧?
  • 來自日本的低幼「萌神」,小雞球球幫助孩子開啟閱讀之旅
    小雞球球就是一個小小孩,小雞球球的故事只是一個小小孩再「簡單」不過的生活。對孩子來說,一句簡單的「謝謝啦」、第一次幫媽媽做事、找不到媽媽以後忍著眼淚的努力尋找,都意義非凡。當孩子開始表達、想要樹立獨立的自我,嘗試處理自己和他人的關係,遇到困難想哭的時候知道要先自己找方向,這些成長中的每一小步,難道不應該珍視嗎?成長中的故事,看動畫電影一般的閱讀方式,和爸爸媽媽一起用手指翻動小機關、溫情共讀——小雞球球就這樣打動了成千上萬孩子的心。
  • 寶媽回母校捐款,女校長:滾出去!全職媽媽何罪之有?
    《2019年度中國家庭孕育方式白皮書》的報告顯示,中國年輕父母全職在家的比例逐漸上升,佔比58.6%,其中,95後全職媽媽佔比已達到82%,她們更多集中在低線城市。 「全職媽媽」作為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不是第一次被輿論推上風口浪尖了。